如果細胞相互交流,同時它們與擁有相同DNA的細胞溝通得最順利,那麼同卵雙胞胎也會通過這種方式交流嗎?畢竟,同卵雙胞胎的DNA是相同的。如果存在細胞通訊的方式,如果它是基於DNA的獨特性選擇,那麼就應該有證據表明,雙胞胎之間存在某種潛意識或心靈溝通的形式。
與同卵雙胞胎不同,異卵雙胞胎是由不同的受精卵發育而成的,他們的相似程度與其他非雙生的兄弟姐妹一樣,因為他們最多有50%的相同基因。 有研究者指出,所謂的「心靈感應」一般都發生在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之間。這表明,這一現象的發生是與基因的相似程度直接相關的。
全世界雙胞胎平均出生率為1:89,雙胞胎一般可分為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兩類。同卵雙胞胎指兩個胎兒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成,這樣的雙胞胎一定是性別相同,外貌極為相似,在性格愛好方面也非常相近。全球每250個新生兒中就會出現1對同卵雙胞胎。由於基因的接近和生活環境的相同,同卵雙胞胎會呈現出很多的相似之處。在英國的約克郡有這樣一對雙胞胎,她們的外貌、性格、思維、行為方式和愛好都完全相同。她們總是異口同聲地表達感情,而且聲調都一樣,甚至她們說話打手勢時手所指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兩人走路的時候,手和腳的動作也完全相同。
雙胞胎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息息相通也經常被人們用「心靈感應」來解釋。同卵雙胞胎同時生病的情況十分常見。但是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雙胞胎(特別是同卵雙胞胎)的生理周期(包括智力周期、體力周期、情緒周期)較為一致。在遇到氣候變化或其他的環境因素改變時,他們的身體會做出相同的反應。歷史上甚至有雙胞胎在睡夢中因心臟病同時發作而死亡的記錄。因為有一些疾病,如某類心臟病引發猝死完全取決於一種遺傳基因。
此外,很多雙胞胎都有這樣的經歷:二人雖然身處異地,可是他們的情緒狀況卻常常很相似。有些時候,連他們自己都會懷疑是不是他們之間真的有「心靈感應」。其實這只是因為他們情緒周期的高潮和低谷總是同時到來。但如果雙胞胎中的一人得知另一個人情緒低落或者高昂,一般會很快受到對方情緒的感染,這一點更容易從心理角度來理解。
明尼蘇達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研究表示:同卵雙胞胎的主要性格特徵大部分極為相似,顯示出遺傳佔了很重要的地位。研究人員又以大量的實驗,推斷領導才能大部分是遺傳得來的,其它深受遺傳影響的性格特徵包括:富有想像力、精神緊張、內向、不願冒風險等。至於比較容易受環境影響的性格特徵則有:有進取心,熱衷於名利,容易感情衝動,社交能力強等。
門寧格研究所在一項長期研究中選擇了在出生後或不久之後分開的雙胞胎,以及在相隔很遠的不同家庭中長大的雙胞胎。在大多數情況下,雙胞胎兩人之間對對方一無所知。然而,當這對雙胞胎再次團聚的時候,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性格也有了驚人的相似之處。在ESP測試中也發現,這對雙胞胎與對方的精神交流能力非常優秀。
其中一宗案例中,同卵雙胞胎名為吉姆·比伯和吉姆·劉易斯,他們在出生時就被分開,並被安置在了俄亥俄州的不同家庭。下面表格展示了Pearsall博士對他們的描述,以圖表形式進行了總結。
養父母姓
詹姆斯
詹姆斯
結婚次數
2次
2次
第一任妻子的名字
琳達
琳達
第二任妻子的名字
貝蒂
貝蒂
兒子的名字
詹姆斯·艾倫
詹姆斯·艾倫
狗的名字
託伊
託伊
喜歡的啤酒
Miller Lite
Miller Lite
吸菸習慣
老煙槍
老煙槍
偏好的雪茄牌子
Salem
Salem
汽車廠家
Chevrolet
Chevrolet
愛好
木工
木工
業餘愛好地點
地下工作室
地下工作室
不喜歡的運動
棒球
棒球
喜歡的運動
賽車
賽車
公眾服務職位
警察
警察
壞習慣
喜歡咬指甲
喜歡咬指甲
與妻子的關係
深情、真摯,會在家裡給對方留言
深情、真摯,會在家裡給對方留言
十二年來的政治投票傾向
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
生活態度傾向
面對當下
面對當下
假期
去弗羅裡達的同一個沙灘遊玩
去弗羅裡達的同一個沙灘遊玩
血壓
相同
相同
體重
相同
相同
脈搏
相同
相同
睡覺習慣
相同
相同
健康問題(1)
痔瘡
痔瘡
健康問題(2)
體重增加10磅
體重增加10磅
健康問題(3)
輸精管結紮
輸精管結紮
健康問題(4)
自18歲開始偏頭痛
自18歲開始偏頭痛
健康問題(5)
EEG完全相同
EEG完全相同
Pearsall還指出,現在的研究表明,分開長大的雙胞胎比一起長大的雙胞胎更傾向於往相似的方向發展。
通過對雙胞胎的研究,探索出遺傳基因對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分開長大的同卵雙胞胎,由於彼此的遺傳基因完全一樣,儘管後天生活環境和所受的影響截然不同,但兩人的基本屬性依舊不變。因此,他們為科學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幫助找出人類的身心究竟哪些方面由遺傳基因決定,哪些是由後天教養決定。
目前,認為遺傳基因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有極大影響的理論,動搖了人們長期以來一直堅信的自由意志至高無上的觀念。不過,此種理論也只是初步看法而已,在同卵雙胞胎身上,還有許多難以解釋的奧秘,有待人們進一步探索。
當然,生命的很多奧秘人類還不能夠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象我們還無法理解。正如人類基因之父克裡克所說,科學對一切未知的東西並不輕易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