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閱讀
石羊石虎山賦(外一首)
作者 青溝粱劍客
小城新惠有一座山人稱為「石羊石虎山」,政府斥資在山上修了供人們休閒賞玩的公園,牌樓式大門上書「石羊石虎山公園」,登臨此山,往往思緒萬千,於是寫下此賦。
塞外新洲,孟克河旁。菜園北口,凸起山崗;三山聯袂,氣象浩蕩。石羊石虎,同處一山。一猛一柔,相安如常;石虎臥嶺,雄踞小城,石羊覓草,神態安詳;傳說神話,寓意深廣;市民休閒,陶醉倘佯。政府規劃,闢為公園,踏青賞花,結伴遊玩。一山涼亭,小憩納涼;二山覽勝,紀念碑聳,觀光憑弔,英烈安詳;三山據頂,松綠杏黃。雖無江南山水之柔美,獨顯北國風光之豪放。俯瞰小城,日新月異。昔日菜園,今朝城鎮。車水馬龍,高樓林立。花香樹美,街闊燈亮。文明縣城,區內榜樣;不見都市喧囂,卻有園林韻味。山內漫遊,心情豁亮。青松滴翠,古柏沁香。杏花如雨,山花芬芳。拾級而上,步步異香。端午登高,人流如織。扶老攜幼,踏青賞光。文體活動,組織經常。山中尋寶,老幼共享。其樂融融,其勢蕩蕩。壯哉石虎,美哉石羊。孟克環繞,水色山光。小城一景,美奐美侖,登臨此山,祝福吉祥。
老家賦
●青溝粱劍客
老家就在努魯爾虎山腳下,那裡有我的兒時、少年、青年、中年的夢。人過四十才因工作調動,離開老家,舉家搬到縣城。每每回到老家,看那一山一水,撫摸熟悉的一草一木,總是感慨萬千,一次宴會後,乘興寫下此賦,以記鄉情。
燕山餘脈,努魯爾虎,奔騰向東,支脈無數。家居山溝,門前小山,峰雖不高,坡緩形圓。油松山杏,相雜其間。早春三月,杏花爛漫,微風吹拂,花香滿山。四季常綠,當屬油松,松濤陣陣,山谷空鳴。山下小河,溪流潺潺,寒冬結冰,宛如白練。三五孩童,滑冰戲耍,或立或蹲,姿勢翩翩。成年男子,閒情也至,彎腰滑冰,狀似少年。最喜夏季,雨後日出,男男女女,荷籃外出。山上松蘑,坡面地骨,撿拾籃中,快樂無窮。仲秋剛到,杏核成熟,集合男女,採核棄脯。家居臨河,岸邊造屋,三間土房,祖輩居住。公社時期,隊為基礎,集體勞動,分配禾黍。老爸教學,母親羸弱,工分無多,所得不足。我輩幼年,上學讀書,雖不聰穎,確也刻苦。雖無鴻鵠之志向高遠,也非碌碌無為終老一生。
讀完小學,文革忽來,狂風暴雨,世人難逃。家鄉雖小,風雨不舍,偏僻山溝,命運照革。大隊揪出走資派,砸爛班子鬧革命。貧宣隊進駐農村一波來了一波走,軍宣隊支左東南西北口音人。原來青山綠水美麗山鄉,忽然殺氣蒸騰白色恐怖。大隊建革,一抓三促,不講生產,只論鬥爭。地不產糧,山不長樹,農民無糧,依靠返銷。龍江玉米,陳化之糧,黴粒鼠屎,冰凍邦邦。山西高粱,人稱鋼殼,粒粒鮮紅,又苦又澀。飼料之糧,權為返銷,僅憑糧證,限量供應。社草資苗,取捨無道,限制法權,市場取消。商品供應,國營渠道。各類票證,商道一景,糧棉線布,五花八門。四人幫亡,文革壽終。
三中全會,撥亂反正。農村改革,聯產承包。家鄉山村,響應號召。劃組作業,分開青苗,責任到戶,積極勤勞。當年豐收,見到成效。我家四口,糧食滿倉。從此告別,春夏糧荒。交夠國家,留足集體,剩餘歸己,政策透明,群眾滿意。深化改革,政策放寬,承包到戶,一目了然。
自此農村政策好,家家戶戶享太平。山水依舊美,家鄉別樣情。而今再回村,變化最分明。省道變油路,沿山舞青龍。車輛穿梭駛,客貨運輸忙。青壯去打工,婦老守田莊。倉中糧米滿,鈔票鼓囊囊。土平房不見,平樓與瓦房。更有富裕者,路邊起二樓。室內裝潢有講究,現代電器閃閃亮。雖仍是一日三餐,卻已是時尚廚房。炊煙嫋嫋,香氣盈村。出門入戶,摩託代步。三輪農柴,轎車吉普。昔日夢寐曾幻想,今日農家已平常。東鄰西舍長相聚,歡聲笑語話小康。
作者介紹
藝術簡歷
梁久學,網名青溝梁劍客。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人,平素裡愛好文學寫作。主編《貝子府鎮志》《紅色記憶—敖漢旗老軍人回憶錄》《履痕—敖漢旗離休幹部回憶錄》《敖漢旗文化志》《敖漢旗地名志》《敖漢地名典故》《敖漢傳統農耕文化雜錄》《敖漢旗老區發展史》等書籍。
西部書壇組織形式
首席顧問:王欽錫
藝術總監:趙鳳翔
法律顧問:史歲虎
藝術顧問:蘇志航 馬川信
總 編:杜 偉
主 編:高萬意
副主編:陳軍吉 霍 豐
文學部主編:張國龍
責任編輯:葉水林衛小利
書法部主編:王健鵬
責任編輯:李小勇 董 峰
繪畫部主編:吳全通
責任編輯:楊玲玲董紅紅
篆刻部主編:萬進緒
責任編輯:雷霽揚 趙 玲
編輯部主任:趙小玲
責任編輯:王 甫陳 燕
外宣部主任:石中英 王玲玲
外聯部主任:杜令波 丁 偉
首席攝影師
毛恩海
籤約作家
梁國雄楊迎勳 馬曉峰
賀測亮邊中原
籤約書畫家
石 倩 雷震楊 丁曉光 李光霖
霍仲吉 肖天恩 甄瑞卿 王 瑋
董廷超 黨曉禾 李君平 張曉鳴
尹訓銀 黃淥明 王玲玲 林家玉
李曉中 劉水潮
西部書壇功能介紹
我們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打造平臺的管理。以「弘揚傳統文化、宣傳書畫藝術」為宗旨。以「樹立藝術名家、打造藝術精品」為中心,堅持「誠信為本、至誠至真」。做到「不忘初心、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突出開展「書畫藝術研究、名家作品展示、業內新聞報導、關注社情民意、品味百態人生」的親身閱歷、生活感悟、婚姻家庭、修身養性、自娛自樂的散文、詩歌、報告文學、隨筆、故事等宣傳推廣,努力打造成為一個全新的、高品質的、有品牌效應、有正能量的精品文化平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請點在看……祝您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