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脆李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的防治,提高青脆李的產量和品質

2021-01-09 一隻小小螃蟹啊

青脆李種植期間病蟲害為常見現象,由於病蟲害的種類較多,嚴重危害青脆李正常生長,因此在防治過程中,應當根據其特點予以針對性防治。為了實現青脆李高產,本文將以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這三個特點為重心,探究青脆李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 青脆李栽培技術

1.1栽植時間、密度及方法。栽植時間:巫溪縣海拔1000米以下的區域以秋栽為主,秋栽在李樹落葉後至土壤結凍前;海拔1000米以上的區域以春栽為主,春栽在土壤解凍後至萌芽前。栽植密度:密度為3.5—4mx4m,畝栽42—48株。栽植方法:挖定植穴,穴大一般為0.8mx0.8mx0.8m。栽植前,用腐1熟的有機肥料與表土混合後填入坑或溝內,填到穴深1/3~1/2時,用腳踏實,再填部分表土至距地面30cm時,將苗木放入穴內,對準株行距,踩實,灌足水後封土或蓋上一平方米的地膜。

1.2土壤管理。擴穴深翻:在幼樹定植後,從定植穴的邊緣開始,隔年向外擴展。挖一寬50cm、深60cm的環狀溝,填上土和農家肥。進入盛果期的樹,可將基肥撒在土表,全園深翻,深度以不傷大根為限。中耕除草:要求灌水或雨後一定要中耕鬆土滅草。中耕深度8~10cm。中耕次數視灌水和降雨情況而定。一般在早春、生長季節和秋季進行。

1.3施肥管理。基肥是全年的主要肥料。施肥時期在9~11月份,以早施為好,主要施農家肥,磷肥和適量氮肥。採用放射狀溝施,溝深50cm,施肥量視樹而定。追肥是在李樹樹體生長期間為彌補基肥的不足而臨時補充的肥料。追肥多用速效性肥料。追肥的時期、次數和施肥量要結合土壤、氣候條件及樹體產量、年齡而定。一般可分為花前追肥、花後追肥、花芽分化肥、催果肥和採果後追肥等。

1.4排灌水。灌水的次數視降雨而定,根系分布層含水量降低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0%以下必須灌水。從生長季節上分,全年灌水可分為花前水(開花前灌水),催果水(謝花後至果實成熟前)和封凍水(11月份,土壤冰凍前)。過多的水分對根系有害,所以雨季必須注意排水,保持排水溝通暢,防止積澇。

1.5整形修剪。李樹的樹形:根據立地條件巫溪李樹一般採用自然開心形,此樹整形方法是:定植當年70~80cm定幹。第二年在整形帶內選分布均勻,生長健壯,基部角度合適的3~4枝短截1/4或1/5為主枝,其餘枝條剪除或拉平,緩和生長勢,促使早結果。第三年對延長枝適度短截,並在各主枝的中部選留2~3個向外生長的分枝作側枝,進行中度短截,剪去1/3。

定幹、除萌和抹芽:定植後,根據整形要求在為60~80cm的飽滿芽處剪截定幹,要求剪口下15~20cm長的整形帶內保留10個左右飽滿芽。定幹後,萌發的無用芽和多餘芽一律抹去,應在芽萌發後尚未木質化前進行。

冬剪在落葉後至發芽前進行。冬季包括短截、緩放、疏枝、回縮等措施。在生長季節進行,從發芽開始到秋未,整個生長季節進行的修剪,也稱生長季修剪或綠枝修剪。包括摘心、扭梢、拿枝、拉枝、抹芽和除梢、環剝等措施。

2. 李樹主要病蟲害防治

2.1防治措施。青脆李種植期間的常見病害;有炭疽病、瘡痂病、煤煙病、膏藥病、紅點病等。常見蟲害:有蚜蟲、介殼蟲、黑蚱蟬、大蓑蛾、枯葉蛾、桃蛀螟、黃刺蛾、天牛、金龜子等。

2.2防治方法。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樹勢。在定植苗木時用100個單位農用鏈黴素混於泥漿,然後種植。落葉後至萌芽前,清除園內枯枝落葉;剪除病蟲枝,併集中燒毀;摘除枝幹上的黃刺蛾蟲繭;深翻樹盤,消滅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降低病蟲基數。

萌芽期2月下旬-3月上旬(露白時)促進花芽分化、催花、保花,補充硼肥,防治李袋果病。施用優豐10ml+絡康25ml)+國光硼20g+百秀(必治)20ml。謝花後(幼果生長期)3月下旬—4月上旬(謝花80%後)保果、促進幼果生長,防治蚜蟲、食心蟲、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施用必治50g(標健)+三殺10ml+果動力5ml+斃克10g+(正生15g)。果實膨大期4月中旬-5月中旬(間隔20天)蚜蟲、食心蟲、細菌性穿孔病、紅點病等。施用必治50g(標健)+三殺10ml+斃克10g+正生15g+動力鈣25g+雨陽50g。硬核期5月下旬-6月月(間隔20天)食心蟲、紅點病、褐腐病、炭疽病等。施用標健+腐黴利(非典)+三殺+國光鉀。2.3.74-9月份,增施鈣、硼、鎂肥;每年落葉後結合樹盤深翻,每株施石灰1公斤;在謝花後結合病蟲防治噴布0.3%硫酸鎂和0.3%硼砂液,可以防治果樹缺素症。

綜上所述,農戶只有做到精細管理、合理施肥和病蟲防治到位等,才能提高青脆李產量和品質,獲得更高的收益。

相關焦點

  • 百縣千村行|一縣一策 在高半山調整產業結構 櫻桃樹青脆李帶來脫貧...
    「那時,在山上只能種玉米、土豆,玉米畝產量300公斤左右,賣不到800元。」何忠洪回憶。轉機出現在茂縣財政轉移支付高半山產業結構調整項目的實施——項目聚焦因災整村整組集體搬遷或大部分已搬遷形成耕居分離的耕地、農戶已自動搬遷的耕地及3年內未形成植被的撂荒土地,鼓勵當地以鄉鎮為主體營造經濟林或者生態林。「造林全程都有相應補貼。」
  • 7月當季水果奈李,不一樣的黃金奈李不一樣的美味!
    當地特色的黃金奈李種植多年,果實大,顏色金黃,汁多肉脆,非常受市場消費者的喜愛。奈李為喬木植物,樹冠呈半圓形,果實較大,果皮黃綠色,核小肉厚。奈李是園奈李的一個變種,原產於中國福建,有青奈和花奈兩個類型,是一種喜溼、喜肥、喜水的果樹。
  • 花椒樹栽培技術|青花椒實用栽培技術之蟲害防治
    成蟲咬食花椒枝葉,為害較輕,幼蟲鑽蛀樹幹,上下蛀食,引起樹木枯死,造成花椒減產,為害慘重,每年有12%的椒樹受危害,花椒產量一般損失達35%以上。防治方法:1、捕捉成蟲。在伏天借成蟲在椒樹上交尾產卵之際進行人工捕捉消滅。2、消滅幼蟲。在流有黃褐色液的被害部位,用小刀挑開刺殺幼蟲。
  • 道地藥材鐵皮石斛和三葉青栽培技術
    道地藥材鐵皮石斛和三葉青栽培技術_何伯偉1.鐵皮石斛浙江省是鐵皮石斛傳統道地主產區,鐵皮石斛是新「浙八味」之一栽培場地進行翻耕曝曬、撒生石灰等處理,松鱗、木屑及碎石片等基質在使用前應堆制發酵或高溫滅菌處理,處理後基質中可接種。石棉瓦等存在安全隱患的材質不得用於墊板、護欄等。不應在非適宜區種植。(2) 技術要點 ①種植。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環境的優質、高產、抗病、抗逆性強的審定品種或經鑑定確認的良種。
  • 松花型花椰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因其梗青球白、甜脆可口、味道鮮美,贏得消費者的喜愛。由於市場前景好和產值較高,種植面積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本文根據多年來對松花菜新品種的引進試種、示範與展示試驗結果,以及生產實踐經驗,總結其配套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 安康市旬陽縣推廣馬鈴薯綠色高產栽培和科學管理技術
    摘要:日前,安康市旬陽縣開展了冬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培訓,講解了馬鈴薯的測土配肥、科學管理防治、起壟、覆膜等要領,提高冬季馬鈴薯產值。
  • 蘇脆一號梨苗 2年丹霞紅梨苗 新梨7號梨苗
    蘇脆一號梨苗 2年丹霞紅梨苗 新梨7號梨苗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全國各地不同的氣候、土壤、地勢條件下都可以栽培,無論山地、丘陵、沙灘及荒蕪的鹽鹼地,梨都能生長結果。梨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潛力,是實現鄉村振興首選的種植項目之一。
  • 紅肉蜜柚提高果實品質、增加經濟效益的栽培技術
    紅肉蜜柚提高果實品質、增加經濟效益的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優質柚類新品種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桂科AB16380145);廣西柑橘創新團隊栽培崗位(nycytxgxcxtd-05-02)。張社南等紅肉蜜柚原產福建省平和縣小溪鎮,因果大質優形美,甜酸脆口,果肉紫紅色,風味濃而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2007年開始在平和縣大規模種植 。2008年引入廣西容縣等地栽培,普遍存在產量不穩定、品質不佳、效益低等問題。在栽培上主要因促花、保果、提質技術不過關而出現花少、低產、品質差等現象。
  • 蒲公英的高產栽培技術,輕鬆實現優質高產,不妨一看
    大家好,今天我帶給大家的是蒲公英的栽培以及田間管理,如果有想種蒲公英的,可以了解一下我下面的文章。接下來我們看看蒲公英的栽培技術吧。一、栽培方法1.播種蒲公英的種子沒有睡眠期,種子可以在潮溼的土壤中直播,並在大約90小時內長出芽。
  • 九葉青花椒1年栽種2年結果3年豐產栽培技術
    九葉青花椒1年栽種2年結果3年豐產栽培技術重慶市榮昌區榮富花椒股份合作社帶頭種植九葉青花椒24 hm 2 ,探索出了一套早結豐產栽培技術,實現1年栽種,2年結果,3年豐產。5~6年生樹,鮮果667 m 2 產量900 kg以上,產值10 000元以上,讓荒山變成金山銀山,取得了較好的示範效果,帶動了本地及周邊鎮街發展花椒666.67 hm 2 ,註冊了「嬌麻子」商標,實現產業興旺,農戶增收致富。從建園、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調節、病蟲害防治、採收貯存等方面介紹九葉青花椒的早結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 西紅柿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
    西紅柿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西紅柿的果肉鮮美,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直接生吃,熟吃、加工製成番茄醬、汁食用。在小編生活的皖北地區,採取的是傳統的栽培方式,露地春西紅柿利用無霜期實現西紅柿的春茬栽培。通過相關的技術可以達到提早播種提早上市的目的,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 除蟲菊栽培技術是什麼?掌握好這些種植模式,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
    除蟲菊栽培管理的整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是與產量和品質有著緊密的直接關係,不論是任何一步疏忽大意,也都將會導致種植經濟受到損失。應加強全程管理,確保高產和品質達到預期的目標,應從選地耕作等做起,緊抓要點,從而獲得高產,提高個人種植效益。
  • 南方麻竹如何栽培能實現高產?做好7項技術措施,可多年獲高產
    麻竹是長江流域及南方栽培最廣的竹種,筍味甜美,易加工,具有很高的經濟和生態價值。在麻竹栽培上,易種易管,適應性強,剛栽前兩年生長較慢,從第三年後進入快速生長期,而且病蟲害極少。若要實現高產,主要做好選苗、選地、灌溉、除草施肥及留筍養筍工作。
  • 秋紫蠟的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秋紫蠟的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秋紫蠟的繁殖技術秋紫蠟種苗和大規格苗木的繁殖多採用嫁接的方法,以白蠟為砧木,優良秋紫蠟品種作接穗。病蟲害防治:待接穗萌發後,及時防治美國白蛾、青刺蛾等害蟲。可施用20%的滅幼脲800倍液每60d噴灑1次 ,還應注意巡查嫁接口處灰暗斑暝的危害。1.1.6  秋紫蠟種苗的成型培育   一年生嫁接苗移栽及管理方法:一年生嫁接苗移栽前先準備好苗床,按株行距 50cm×50cm 。
  • 西瓜種植,科學管理與病蟲害防治,確保西瓜高產優質
    現在我國對西瓜品種的選育投入遠大於研究西瓜栽培技術的投入,所以即便培育出多個優良的品種,種植效果卻不理想。此外,西瓜種植戶過於關注西瓜的產量而忽略了西瓜的品質,只關注西瓜的個頭,不關注西瓜的口感,過多地施加膨大肥,為了降低成本,不施或少施有機肥和農家肥。在果實採摘時,為了賣個好價錢,不等西瓜成熟就提早上市,所以一些西瓜的內在質量非常低。
  • 香甜脆口的蘋果,病蟲害對它影響極大,如何防治是關鍵
    蘋果香甜脆口,不僅外表好看汁水也特別的多。這個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的水果價格不貴還好吃,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會買的一種水果,如果你想減肥吃蘋果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蘋果富含很多維生素還有其他的營養,飽腹感也很強。切開蘋果放在枕頭兩側還可以幫助我們睡眠。
  • 紫色姜的主要特徵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
    紫色姜的主要特徵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魏啟亮等紫色姜是姜科(Zingiberaceae)姜屬(Zingiber)宿根性草本植物,別名野薑,傣名補累。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編撰《雲南植物志第八卷》記載,紫色姜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雲南南部及東南部的熱帶雨林中,亞洲南部的印度、斯裡蘭卡、柬埔寨和泰國等國也有分布與栽培。
  • 如何科學防倒伏,實現高產抗倒栽培?
    5、重施氮肥輕磷鉀肥,使植株生長過旺,封行過早,節間增長,穗期葉面積過大,貪青晚熟,造成徒長倒伏。6、病蟲害防治不當。紋枯病、二化螟和稻飛蝨防治效果差,紋枯病嚴重時導致基部葉片失去養根功能,稻飛蝨、二化螟嚴重時直接導致莖稈枯死等。7、狂風驟雨容易導致水稻倒伏。
  • 水稻直播流行,雙季晚稻直播如何獲取高產?掌握好4個關鍵技術
    一、雙季晚稻採取直播栽培要考慮以下問題:1、保證水稻能安全抽穗結實:雙季晚稻的安全齊穗期在9月20日左右,抽穗過晚容易遇到寒露風(氣溫連續3天低於22℃),雖然近幾年受全球變暖影響,秋季氣溫有所提高,但播種過晚不利於高產穩產,可能出現灌漿不飽滿、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