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蜜柚提高果實品質、增加經濟效益的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優質柚類新品種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桂科AB16380145);廣西柑橘創新團隊栽培崗位(nycytxgxcxtd-05-02)。
張社南等
紅肉蜜柚原產福建省平和縣小溪鎮,因果大質優形美,甜酸脆口,果肉紫紅色,風味濃而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2007年開始在平和縣大規模種植 。2008年引入廣西容縣等地栽培,普遍存在產量不穩定、品質不佳、效益低等問題。在栽培上主要因促花、保果、提質技術不過關而出現花少、低產、品質差等現象。同時,氣溫的高低、有機肥的多少及質量優劣對果實品質包括果肉顏色、果皮厚薄、果實糖酸含量與風味濃淡的影響很大。因此,保持紅肉蜜柚的持續高產優質、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始終是廣大果農的最大心願。在已有的報導中,往往關注的是紅肉蜜柚栽培技術、產量與品質,而對投入產出的分析未見報導 。在勞力、農資成本的持續上漲的背景下,果農特別關注投入產出比,即技術應用的效果,希望找到一套既高產優質高效、又簡單實用的關鍵栽培技術,以應對果園管理不斷增大的難度與風險。為此,開展了紅肉蜜柚優質栽培技術應用效果研究,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應用果園
優質栽培技術應用基地位於廣西玉林市容縣石寨鎮大榮村委久村屯許文成蜜柚園,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年平均降雨量1844 mm,主要集中在4~8月,年平均氣溫21.3 ℃,1月平均氣溫12.2 ℃,7月平均氣溫28.2℃。基地緩坡地、紅壤土,酸柚砧紅肉蜜柚2014年春種植,種植面積5902 m 2 ,株行距4 m×5 m,667m 2 種植33株。
1.2 材料和方法
1.2.1 年施肥次數、數量
(1)萌芽肥:在春梢萌芽前15~20 d的1月中下旬淋施1次速效肥:株兌水淋施複合肥0.25~0.5 kg。
(2) 穩果肥:4月中旬在樹盤淋施1次堆漚腐熟的1%菜麩或花生麩水50 kg+中微量元素水溶性肥1次。
(3)壯果肥:5月下旬在2株樹的株間位置,開1條深寬各30 cm左右、長100~120 cm的淺溝,株施0.75~1.0 kg複合肥+蝦肽生物有機肥5~6 kg +花生麩2.0~2.5 kg+鈣鎂磷肥1.5 kg。
(4)壯果提質肥: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各淋施1次2%腐熟花生麩水75 kg~100 kg /株,壯果和提升果實品質。
(5)冬季施肥:11~12月,在樹冠兩側滴水線附近開2條深25~30 cm、長100~150 cm的環溝,施複合肥0.75~1.0 kg/株+蝦肽有機肥7.5~10.0 kg/株+花生麩2.5~3.5 kg/株。
(6)葉面肥:在春梢葉片轉綠期間葉面噴施2次含氮磷鉀硼等元素的葉面肥。
(7)冬季翻土和施石灰:冬季修剪、施肥、噴藥後,全園撒施熟石灰1.5~2.0 kg /株後,全園淺翻表土15~20 cm深,以中和土壤酸性。
1.2.2 樹體管理
(1)疏花:3月上中旬,人工疏掉過多的花序,花序多的按每1結果母枝或結果枝組留花序1~2個。
(2)控春梢:在春梢展葉後、自剪前,葉面噴施1次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控制春梢的伸長生長。
(3)生長調節劑保果:在天氣正常情況下,在第1次生理落果期間葉面噴1~2次8~10 mg/L 85% 2,4-D鈉鹽溶液或75%九二0粉劑15~25 mg/L溶液保果;但在持續陰雨或高溫天氣情況下,在謝花後、第1次生理落果前噴施,具體時間根據幼果數量、天氣異常程度靈活掌握。
(4)環割或環剝保果:在持續陰雨、光照少或樹勢旺、春梢多且轉綠慢的情況下,於謝花2/3時,用0號環割刀在主枝上環割2圈;或用2號環剝刀在主枝上環剝1圈保果。
(5)搖花:謝花後,人工搖動樹枝振落花瓣,以免花瓣貼在幼果上,影響果皮轉綠,誘發灰黴病,減少薊馬為害。
(6)疏果:5月上旬,首先疏掉病蟲果、畸形果和小果,5月中旬套袋時再疏掉過多的發育正常的幼果。
(7)果實套袋:5月上、中旬,用2層的專用紙袋逐個果套袋,以預防小實蠅、柚癭蚊、蝸牛、風傷果,改善果實外觀品質。套袋前2~3d噴1次80%大生M-45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200倍液+43%聯苯肼酯2000倍液或30%乙唑蟎腈3000倍液。
(8)疏剪:生理落果結束後的6月中旬,疏剪1次樹冠內膛的乾枯枝和病蟲枝。
(9)花芽分化調控:9月下旬,葉面噴1次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400倍液,促進花芽分化;樹勢偏旺的樹,在噴多效唑的同時用0號環割刀在主枝上環割2圈。
(10)冬季修剪:11~12月,首先疏剪樹冠中上部的直徑1~3cm的交叉大枝2~3條,之後再疏剪枯枝、病蟲枝,短剪結果枝、徒長枝、樹冠頂部過高的營養枝、樹冠外圍衰弱營養枝及枝組。
1.2.3 病蟲防控
(1)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春梢轉綠期間,在老葉片上出現3~5頭/葉紅蜘蛛時,噴1次5%唑蟎酯25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1 000倍液+0.2%尿素+0.3%複合肥溶液防控柑橘瘡痂病、脂點黃斑病、灰黴病、黑星病、紅蜘蛛;4月上旬選用其它有效藥劑再噴1次。
(2)5月上旬,在樹幹基部包紮一圈8~10 cm寬的塑料薄膜,阻止黑蚱蟬若蟲上樹蛻皮,並人工捕捉幼蟲;5月上中旬噴1次68.75%噁酮錳鋅水分散粒劑(易保)1200倍液+ 20%阿維螺蟎脂懸浮劑1000倍液防治脂點黃斑病、炭疽病、褐腐病、紅蜘蛛和鏽蜘蛛;6月下旬至7月上旬,噴1次97%希翠機油乳劑200倍液,防紅蜘蛛、鏽蜘蛛、粉蝨等。
(3)8月中下旬,噴1次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97%希翠機油乳劑250~300倍液+0.4%複合肥溶液,防治柑橘紅蜘蛛、鏽蜘蛛、潛葉蛾和木蝨;10月上旬,在採果後噴1次73%克蟎特3000倍液+97%希翠機油乳劑200倍液,防治柑橘紅蜘蛛、鏽蜘蛛等。
(4) 冬季修剪後,噴1次30%苯甲·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99%綠穎乳油200倍液,或25%苯醚甲環唑乳油2 000倍液+99%綠穎乳油200倍液,或其它有效藥劑,減少越冬病蟲源。
1.3 生產記錄
在果園管理過程中,每年均詳細記錄所投入的農藥、肥料、人工、產量、價格、銷售收入等。
1.4 果品分析方法
每年採果時,在3株樹東、南、西、北、中5個方向各採正常果實2個共30個果用於常規果實品質分析。可溶性固形物(TSS)用手持式糖量計直接測定;糖類測定用斐林氏容量法;可滴定酸用鹼中和法測定;Vc用2,6—二氯酚靛酚(2,6—二氯吲哚酚鈉)滴定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應用果園的產量與經濟效益
應用的3年期間,全園記錄投入的成本包括農藥、肥料、人工成本及產量、銷售收入等,根據產值與成本計算利潤(表1)。從表1可知,示範園的產量、品質比較穩定,成本與利潤呈逐年增加趨勢。
第3年(2016) 投產,當年667m 2 產量達到2018.26 kg,2017~2018年的產量分別達到2129.94 kg和2621.47 kg,分別增產5.53%和23.08%,產量穩步增加;從經濟效益來看,果園的單位面積成本呈逐年增加趨勢,由2016年的0.5311萬元分別增加至2017年和2018年的0.5876萬元與0.6667萬元,年均增加0.0678萬元,增幅為12.77%;雖然成本逐年增加,但由於果品銷售價格高而穩定,以及產量的增加,單位面積利潤仍呈逐年增加的趨勢,由2016年的1.4064萬元增加至2018年的1.7975萬元,年均增加0.1956萬元,增幅為13.90%。從表1可知,667 m 2 示範園年均成本0.5951萬元,年均利潤1.5963萬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2.68,即投入1元可獲利潤2.68元;年均新增成本0.0678萬元,新增利潤0.1956萬元,新增投入與產出比達到1:2.88,即新增投入1元,可新增利潤2.88元,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