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帶給大家的是蒲公英的栽培以及田間管理,如果有想種蒲公英的,可以了解一下我下面的文章。接下來我們看看蒲公英的栽培技術吧。
一、栽培方法
1.播種
蒲公英的種子沒有睡眠期,種子可以在潮溼的土壤中直播,並在大約90小時內長出芽。可以從早春到盛夏播種5月末收取新的種子後馬上播種。一般從種植到出苗需10~2天。如延遲到夏季7~8月份播種,由於溫度較高,發芽相對推遲,從播種到出苗約需15天以上。播種量為每平方米2克,可保苗700~1000株。亦可到9~10月份天氣轉涼時插種,採用撒播或條播均可。
播前選擇夾沙的肥沃溼潤的土地,施基肥,精翻修改作矽,畦寬、間距、可以因地制宜,一般畦寬80~90cm,在畦內開小淺溝,溝距12cm,溝寬10cm。將種子放人溝內,覆土0.3~0.5cm厚。種植時土壤要是潮溼,如遇太幹,在種植前幾天澆透底水。春天種植最好用地膜遮蓋,以利增溫保摘,保證長出來的苗整齊。
除種子直播外,還可使用根莖裁植,可於9~10月,挖取蒲公英之老根切成約2~4cm的小段,開約6cm的淺溝,將根莖段植人溝內澆水就可以了。
2.田間管理
(1)施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一畝施3000~5000kg農家肥,並一畝施尿素15kg,磷肥30kg作種肥。在生長期間追肥1~2次,每次一畝用尿素10~15kg,加磷酸二氫鉀3~5kg。
(2)澆水前出苗,應保持土壤溼潤,以確保全苗。出苗後,要合理控制水分,以使幼苗長壯並防止倒伏。當植株進人旺盛生長時,應保持土壤溼潤,促進莖葉迅速生長。冬季前在土壤中凍結之前,請水要澆透,以確保安全過冬。
(3)病蟲害控制蒲公英抵抗力很強,通常沒有病害蟲,不需要進行藥劑防治。但有時會發生蚜蟲,可用溴氰菊酯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
當年播種的植株一般不進行採葉,以利明年春季長的芽健康茁壯,抽出更多質量佳、高產量的嫩葉。春季當土壤5cm處土地的溫度在1~2°C時,去年種的蒲公英開始發新芽,通常清明節前,就開始新芽長出,此時土中的「白芽」已達3~4cm長。通常在4月20日左右上市,此這個時候還比較少有新鮮的葉類蔬菜,因此它們在消費者中非常受歡迎。
隨著繁殖年限的增加,蒲公英的根系更加的強壯,植物也蓬勃發展,高產,優質。因此,多年生栽培通常用於生產中。
3.軟化栽培
露地直播在6月進行,大棚直播可在8月末9月初進行,採用條播,每畝播種量為2kg。播前整地作鞋,澆足底水。播種密度為每平方米40克(近1萬粒),播後蓋一層薄土,蓋上草,澆水,大概半個月既可出苗。長出幼苗後立即清除草,施加糞水,使苗長得壯。等苗長到10cm高時移栽種植,為了實現軟化栽植的目的,蒲公英種植後應依次沙土培育,每次對幼苗培約1cm厚的細沙。等到葉子長出地面,約2~3次的沙土培育。葉子長出5cm左右時,把根挖出,捆成小捆上市。軟化栽培可可以使蒲公英吃起來沒有那麼苦,吃起來更脆,品質更好。
4.覆蓋栽培
為蒲公英可以提前上市,可採用塑料薄膜覆蓋栽培技術。一是地膜覆蓋栽培。當土壤開始融化時,它可以覆蓋在覆蓋物上或鋪蓋廢塑料膜,與野生蒲公英相比,這種塑料膜可以在早晨收穫約10天。
二是採用塑料大榻及中小拱棚栽培。上年的大棚蔬菜收穫後,於7月末8月初種上蒲公英,翌年2月末3月初扣上農膜,3月下旬即可收穫上市。這時候為市場珍貨蔬菜,收益是不錯的。農膜的中小拱棚蒲公英,可在4月5日前出售,一畝收穫700~1000kg,收益非常好。
三是移根栽培。也就是說,在有資源的地方,大約在十月份,野生蒲公英的根被挖出併集中在溫室中。密度為行距8cm,株距3cm,種植溝澆夠水。翠年2月長出新葉時,施1~2次有機肥。亦可採用沙培後,就可出售,保留其根,可以長時間連續使用。摘取葉子時,有必要防止所有茂密葉子的「綠色」現象,並防止採後植物老化。
5.科學採集
它通常在五月中下旬開花,每棵植物的開花數量隨生長期而增加。有些花朵每棵植物可以達到20朵以上的花朵。開花後,種子在13至15天後成熟。當圓盤的外殼從綠色變成黃色時,種子從白色變成棕色,此時便可以採摘收集。不要在花盤裂了,種子會掉落。通常每個花盤(即一個頭狀花序)的種子數大於100,大葉型的種子重量為2克,小葉的種子重量為約0.8至1.2克。摘取之後,將它們存放於房間中並煮1天。當花朵完全散開後,將花朵種植1~2天,直到種子半衰,用手將種子尖端的細細的絨毛,可以馬上種植或保存放在布口袋是保存。
由於蒲公英在生長兩年後逐漸增加了花朵數量和種子產量,因此在生產中要有固定的留種田。
以上就是主要關於蒲公英栽培的詳細介紹以及在防治病害蟲的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種植蒲公英的朋友,種植出優質高產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