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 塗競玉 文/圖)在日前公布的國家科技獎獲獎名單中,由深圳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參與的「高產穩產棉花品種魯棉研28號選育與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育種方面獲國內外發明專利15項
深圳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是集植物生物技術研究和棉花、玉米、水稻、小麥、油菜等作物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於一體的科技型企業,擁有中國轉基因抗蟲棉的核心技術專利和世界高產紀錄的兩系超級雜交稻品種、世界唯一的三系雜交小麥技術,是「農業部棉花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轉基因作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深圳市「轉基因抗蟲棉研究開發中心」和「深圳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的依託單位。近三年承擔了國家級科技重大專項5項,省部級科技和產業化項目20餘項。
創世紀種業項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黃河流域棉區作為我國的三大棉區之一,在2000年前後推廣普及轉Bt基因抗蟲棉。然而,從國外引進的新棉33B等抗蟲棉品種鈴小、衣分低、產量潛力小,而國內早期選育的抗蟲棉品種抗病性較差,易受氣候、環境影響,早衰或貪青晚熟,產量低而不穩定。這位負責人表示,針對上述問題,創世紀種業以培育高產穩產抗蟲棉品種為目標,通過育種策略和技術創新,歷經12年育成魯棉研28號,在2006年通過國家審定。「魯棉研28號作為優良種質和試驗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棉花科研中,不僅促進了棉花遺傳改良和生理生態研究,還促進了環境生態保護和良種產業化進程,在我國棉花生產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了解,創世紀種業在科研育種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15項,已申請抗蟲基因、耐旱耐鹽基因、抗除草劑基因等發明專利17項和PCT專利83項,自主選育或合作選育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的棉花、水稻、小麥、油菜新品種24個。
魯棉研28號在全國推廣面積最大
創世紀種業項目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在科技創新方面,研發團隊做出了很多努力。據介紹,早期育成的抗蟲棉品種主要是「早髮型」和「後髮型」兩種,前者中前期生長發育快,中後期易早衰;後者中前期生長發育慢,後發性強,易貪青晚熟。創世紀種業為選育高產穩產棉花品種,提出了「穩髮型」品種的理念。「我們提出並實施了『優選親本、混合互交、輪迴選擇、多生態交叉鑑定』的『穩髮型』抗蟲棉育種策略,育成高產穩產的抗蟲棉品種魯棉研28號,是我國抗蟲棉育種的重大突破。」這位負責人認為,這些新策略、新方法的應用,實現了轉基因抗蟲棉高產、穩產、多抗和易管性的協同提高,創新了棉花高產穩產育種技術。
創世紀種業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研發團隊探明了魯棉研28號高產穩產的生理學機制,研究集成了適合不同生態條件和不同種植制度的配套豐產簡化栽培技術,促進了該品種的大面積推廣。
記者從創世紀種業方面了解到,魯棉研28號具有高產穩產、綜合抗性強、適應性廣、易栽培管理、纖維品質優良等特點,連續8年為全國棉花主導品種,現已成為全國累計推廣面積最大的國產抗蟲棉品種。截至2014年12月,已在山東、河南、河北、天津、江蘇、陝西、山西、安徽等省市累計推廣9084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