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哪個時期易發生?如何科學防倒伏,實現高產抗倒栽培?

2020-12-05 雲眾地農服

近幾年水稻倒伏頻頻發生,給稻農生產上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如近期東北部分地區連續遭遇降雨、大風等天氣,多地水稻、玉米發生大面積倒伏。

針對水稻生產的實際情況,科學分析倒伏發生時期、類型、成因,總結經驗,制定防治對策,為今後科學開展防止水稻倒伏,減少損失提供參考。歡迎點擊關注【雲眾地農服】,每日更新!詳解各地農作物病蟲草害如何防治,同時為農民朋友解答相關問題。

水稻倒伏發生時期及類型

水稻倒伏發生時期:主要在灌漿中、後期至成熟期,尤其在穀粒灌漿期最易發生。據調查分析,主要由於八九月份的颱風和病蟲危害所致; 其次是栽培措施不當所引起的。

倒伏程度:按倒伏傾斜的度數可分為 3 級:

一級倒伏(斜):植株傾斜與地面夾角小於 45℃之間;

二級倒伏(倒):植株傾斜與地面夾角大於 45℃。

三級倒伏(伏):植株平鋪地面。

倒伏類型:根倒伏與莖倒伏根倒伏:即直立莖稈由根部的傾斜而產生的平地倒伏。多發生在灌漿期、蠟熟期,籽粒已形成,遇到風雨支撐不住而發生的倒伏,受損相對較小。

莖倒伏:即基部莖節的彎曲或折斷。與品種、施肥有關,莖稈細弱,基部節間拉長,負擔不起上部的力量,發生倒伏,倒伏一般發生在抽穗期。

從倒伏的情況看,水稻倒伏主要以根倒為主,按照倒伏傾斜角度分類標準看,3種類型均有發生。

科學分析倒伏的原因

主要是內外因素綜合影響所致,外因主要是水稻生長後期由於遇到特殊天氣支撐不住而發生倒伏,內因是水稻栽培管理措施不得當為水稻倒伏埋下了隱患。

1、品種抗倒伏性差。莖稈細軟,根系發育不良,這樣的品種成為了水稻倒伏的內因。

2、翻地過淺或不翻地導致根系發育不好,容易倒伏;

3、栽培方式引起倒伏。插秧過密,直播稻根系淺,保苗株數過多,杆軟易倒,還容易得紋枯病,一旦遇到不良天氣易招致倒伏;

4、有的稻田長期灌深水,地勢低洼的老水田區,不曬田或者不能曬田,這樣長期積水造成莖稈基部節間纖細,下部葉片早死,根系發育不良而倒伏。

5、重施氮肥輕磷鉀肥,使植株生長過旺,封行過早,節間增長,穗期葉面積過大,貪青晚熟,造成徒長倒伏。

6、病蟲害防治不當。紋枯病、二化螟和稻飛蝨防治效果差,紋枯病嚴重時導致基部葉片失去養根功能,稻飛蝨、二化螟嚴重時直接導致莖稈枯死等。

7、狂風驟雨容易導致水稻倒伏。

何實現高產抗倒栽培?

選用抗倒品種。水稻品種是防止倒伏的一個主要原因,凡植株矮,節間短,莖稈粗壯,葉片直立,劍葉短以及根系發達的品種就不易倒伏,反之則為易倒品種。因此生產上首先選擇高產優質抗倒的品種是防止水稻倒伏的關鍵。

適時播種。選用合適的播種時間和方式。根據抽穗期的要求,結合各地不同的氣候特點確定合理的播種時間。播種時要稀播、勻播,培育多櫱壯秧。

科學管水。科學管水是根系生長良好、預防倒伏的關鍵。一般在移栽到分櫱前期淺水勤灌,中期灌、露結合,淺灌為主;畝苗數達預期有效穗數80%苗時落水曬田;有水抽穗,後期乾濕壯籽,成熟前5-7天田間可排乾水,不能斷水過早。

合理施肥。根據目標產量和土壤肥力,因地因土因種施肥,適當減少氮肥的用量,增加磷、鉀肥以及微量元素矽肥和鋅肥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施用採取三段四次分期施肥方法:三段:前促、中控、後補;四次:基肥、分櫱肥、穗肥、粒肥。

化學調控。對於株高過高、容易倒伏或莖稈細軟的優質稻品種,宜採用抑制性縮短基部節間的調控方式,於分櫱前期,噴施調控劑(如猛發兜矽鋅肥),均勻撒施。

病蟲害綜合防治。必須確立「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做到無病先防,一旦發病在發病初期防治一次,嚴重的地塊防治二次。保護莖稈不受病蟲害破壞,盡力降低莖稈的受害程度。

發生倒伏應對措施

如果有倒伏現象的水稻田,及時把水排乾,防止水稻生芽、爛籽;倒伏後,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或者其它促熟產品,促進水稻早熟,使莖稈中的營養轉到籽粒中。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

相關焦點

  • 有哪些水稻品種抗倒伏?防倒栽培不僅要品種好,還要做好4點措施
    在高產穩產的水稻品種中,「隆兩優」、「晶兩優」系列品種均表現出較好的抗倒付能力,如晶兩優1212、隆兩優1377等,有多個品種被評為「超級稻」,是產量、抗性、抗倒伏及米質等綜合表現均較好的品種。當前水稻從「高產」向「優質、高產」轉變,不僅要求產量高,還要好看好吃又香味,不少優質稻品種在抗倒性上表現一般,如野香優莉絲、萬象優華佔等,在栽培上要求比較好,需掌握抗倒栽培技術,才能獲得好的效益,種植者需謹慎選擇!
  • 淺談水稻使用矽鋅肥的技巧,提高抗倒抗病能力,促分櫱促高產
    在丘陵山地有不少冷水田,水稻移栽後緩苗慢,分櫱少;水稻直播根系淺,易倒伏,且在早稻直播常因天氣陰雨低溫出苗不齊、缺苗較多;因連年施用化肥未補充鋅肥,或低溫溫差變化大,土壤不透氣,會出現缺鋅障礙白化苗,去年早稻在江西各縣均有發生,雜交常規稻都有。
  • 六月,這樣管理更有利高產!
    6月份水稻進入返青分櫱的主要階段,也是水稻生長的關鍵時期,這時候的水層管理,施肥時機,封閉藥劑應用,病蟲害防治都非常關鍵。那麼6月份水稻怎麼管理呢?、施肥與生物菌劑的應用,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管理小編整理一份六月份水稻栽培技術三字經,大家一定要認真讀一遍喲!
  • 揭秘超級雜交水稻
    其中,先鋒品種兩優培九於2000年實現第1期超級稻育種目標,累計推廣超過700萬公頃;第2期超級稻育種目標於2004年實現,其代表品種Y兩優1號自2010年以來成為我國年推廣面積最大的雜交水稻品種,累計推廣400萬公頃;2011年,Y兩優2號百畝連片均產13.9噸/公頃,實現了第3期超級稻育種目標;2014年,第4期超級稻代表品種Y兩優900創造百畝連片均產15.4 噸/公頃的高產新紀錄,兩倍於中國水稻大面積平均產量
  • 水稻拔節-孕穗期,農民記住這4點,稈壯抗倒、穗長粒多、結實率高
    因此,拔節期-孕穗期管理是決定水稻後期是否倒伏、稻穗粒數、分枝數、穗長以及結實率的關鍵時期,此外,破口前也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大家一定要抓住關鍵期進行科學的水肥管理,使幼穗分化較好,提高成穗率,爭取穗大粒多,莖節間充實,抗倒伏,為高產打基礎。
  • 安徽:超級抗倒伏水稻新品種皖稻153[圖]
    在水稻生產中,常常會出現倒伏現象。倒伏是水稻奪取高產的一大障礙,據測算,水稻倒伏後輕者減產一到二成,嚴重時減產一半以上。另外,倒伏的水稻收穫起來費時費工,米質也差。因此,研究和培育抗倒伏的水稻品種,是我國水稻育種工作的一個必然要求。
  • 水稻高產栽培的灌溉方式要注意哪些方面?
    水稻種植過程中,水分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措施。科學的水分管理可以壯根、壯稈、抗倒伏、提高結實率。不科學的管理則有可能增加倒伏的機率、增加無效分櫱的數量,還會影響水稻的結實率以及其他的產量性狀。
  • 水稻孕穗期,把握住重要的促高產節點!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最重要的時期,此階段的水稻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存,是穗數鞏固、粒數決定、粒重奠定的重要時期。此時期尤其要注意做好水分管理和施肥管理,此外,病蟲害防治也不能掉以輕心。科學管水今年降雨較多,連續降雨會造成田間水層偏深,要及時排水,避免水淹苗。稻田深水,即使光照充足也很難提高泥溫。
  • 秈粳雜交稻嘉豐優2號,不僅高產、抗稻瘟病,而且米質優、食味佳
    從稻米市場看,優質是市場化的主流,高產是保障種植效益的關鍵。在應對市場變化,有經驗的種植戶認為「會種田的產量高,可能賺的少,不會虧,但產量低的都虧!種植水稻的關鍵還是靠產量!」也有很多農民說,明年不種水稻了,但是不種水稻種什麼呢?所以眼下最要緊的事情,是2020年這水稻要怎麼種?
  • 研究揭示水稻理想株型基因IPA1高產抗病的分子機理
    IPA1(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1)是此前克隆的調控水稻理想株型形成的主效基因,編碼一個含有SBP-box結構域的轉錄因子,調控多個生長發育過程,其功能獲得性突變體具有無效分櫱少、莖稈粗壯抗倒伏、穗大粒多產量高等優異農藝性狀(Jiao et al., Nat Genet, 2010),該基因已應用於培育「嘉優中科」系列水稻新品種。
  • 颱風致松原玉米大面積倒伏 種植戶稱將視情況提前收穫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受颱風「美莎克」影響,吉林省松原市近期出現強降雨和大風天氣,造成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倒伏、趴秧。據來自松原市寧江區的種植戶介紹,目前玉米成熟度較高,根據天氣情況,可以通過提前搶收減少損失,但水稻趴秧後只能通過儘快排水止損。
  • 分子設計圓了「超級水稻」夢
    解析水稻產量與品質的分子機制是世界性科學難題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然而,如何才能「多快好省」地培育出一粒好種子?一場水稻育種領域的新「綠色革命」正拉開帷幕。  兩次綠色革命「搭臺唱戲」  繼「水稻高稈變矮稈」「中國雜交水稻」後,「超級水稻」躍躍欲試  回溯水稻育種史,每一次重大突破無不與某個關鍵基因的發現與大規模應用有關。  20世紀初以來,小麥、水稻等作物的高稈品種倒伏現象越發嚴重,成為限制農作物高產穩產的主要因素。
  • 上海生科院水稻半矮稈性狀與抗倒伏育種研究獲進展
    ,發現了一個新的特異調控水稻莖稈基部節長度的基因,該基因在培育水稻半矮稈性狀,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大面積水稻產量方面顯示了重要的應用價值。  倒伏是水稻高產穩產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作物矮化育種為標誌的「綠色革命」主要是利用赤黴素合成基因SD1的突變體,培育半矮稈性狀,提高作物(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使水稻產量得到了大面積的顯著增加。相關研究雖已在水稻中發現了超過60個基因可以導致半矮稈性狀,但這些基因除影響莖稈長度外還影響其它農藝性狀,難以應用於培育抗倒伏品種。
  • 兩系雜交稻代表品種兩優培九,比汕優63高產,米質優適應性廣
    畝產一般能達1300-1400斤,要比汕優63高產,特別是在高肥條件下精細栽培,比汕優63有更大的增產潛力,高產田塊甚至可達1600斤。莖稈粗壯,耐肥、抗倒強,抗稻瘟病能力一般(江蘇地區為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整體抗性較好。兩優培九的米質優良,檢測9項主要指標中有6項達優質米一級標準、3項達優質米二級標準,其中整精米率53.6%、膠稠度68.8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1.6%。
  • 西紅柿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
    西紅柿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西紅柿的果肉鮮美,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直接生吃,熟吃、加工製成番茄醬、汁食用。在小編生活的皖北地區,採取的是傳統的栽培方式,露地春西紅柿利用無霜期實現西紅柿的春茬栽培。通過相關的技術可以達到提早播種提早上市的目的,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 分子設計圓了「超級水稻」夢 - 媒體報導---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
    (資料圖片)育種技術創新是糧食安全的保障解析水稻產量與品質的分子機制是世界性科學難題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然而,如何才能「多快好省」地培育出一粒好種子?一場水稻育種領域的新「綠色革命」正拉開帷幕。  兩次綠色革命「搭臺唱戲」  繼「水稻高稈變矮稈」「中國雜交水稻」後,「超級水稻」躍躍欲試  回溯水稻育種史,每一次重大突破無不與某個關鍵基因的發現與大規模應用有關。  20世紀初以來,小麥、水稻等作物的高稈品種倒伏現象越發嚴重,成為限制農作物高產穩產的主要因素。
  • 水稻新品種田間「比美」「遼粳168」高產又好吃
    目前,我省水稻生產田陸續進入收穫關鍵期。不久前,優質抗病水稻新品種遼粳168現場觀摩評議及測產驗收會在東港市示範農場舉行。在經過機械實收、脫谷、去雜、測定含水量等一系列工作後,折算最終畝產722公斤!來自省內外的水稻專家一致認為,該品種米質優、稻瘟病抗性強、產量高、綜合性狀好,可作為綠色優質高效品種在我省及其他適宜稻區推廣種植。
  • 蒲公英的高產栽培技術,輕鬆實現優質高產,不妨一看
    出苗後,要合理控制水分,以使幼苗長壯並防止倒伏。當植株進人旺盛生長時,應保持土壤溼潤,促進莖葉迅速生長。冬季前在土壤中凍結之前,請水要澆透,以確保安全過冬。(3)病蟲害控制蒲公英抵抗力很強,通常沒有病害蟲,不需要進行藥劑防治。但有時會發生蚜蟲,可用溴氰菊酯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
  • 水稻種植田內不斷水,不利因素多,影響大
    試想一下我們田裡的水稻會長成什麼樣呢?會不會影響分櫱,使群體生長量不足,會不會發生病蟲害,倒伏,早衰等等諸多不利於水稻正常生長的狀況呢?原創圖文3.水稻田內常年易使土壤還原性增強,土壤還原一般情況下,易發生在地勢低洼、長期水淹、通透性差的爛泥田。
  • 水稻要高產,什麼時候補硼?教你這2個技巧,穗大粒多粒飽滿
    因此大家一致認為,等水稻揚花的時候再補硼,促進開花結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等到揚花期在補硼,這個時候花器官已經建成了,如果前期發育不好,稻穗短,分枝少,穎花退化多,此時再怎麼補,也只能是促進沒退化的部分穎花授粉受精,灌漿結實。這對於實現水稻高產,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