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以呈酸性水溶液作為電解質的蓄電池統稱為酸性蓄電池,其中最為典型的是鉛酸蓄電池。酸性蓄電池主要優點是工作電壓較高,使用溫度寬,高低速率放電性能良好,原料來源豐富,價格低廉。其缺點是能量密度較低,使其體積、重量較大。
酸性蓄電池主要由容器、極板和隔板三部分組成。酸性蓄電池的容器是用來儲盛電解液和支撐極板的,所以它必須具有防止酸液漏洩、耐腐蝕、堅固和耐高溫等特性。根據材料不同,常用的鉛酸蓄電池容器有玻璃槽、鉛襯木槽、塑料槽和硬橡膠槽四種。
鉛蓄電池的兩組極板插入稀硫酸溶液裡發生化學變化就產生電壓。通入直流電時(充電),在正極板上的氧化鉛變成了棕褐色的二氧化鉛(PbO2),在負極板上的氧化鉛就變成灰色的絨狀鉛(Pb,也叫海綿狀鉛)。鉛蓄電池放電時,正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都吸收硫酸起了化學變化,逐漸變成了硫酸鉛(PbSO4),當正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都變成了同樣的硫酸鉛後,蓄電池的電壓就下降到不能再放電了。此時需要對蓄電池充電,使其恢復成原來的二氧化鉛和絨狀鉛,這樣,蓄電池又可以繼續放電。
在蓄電池中產生的化學變化是可逆的,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由上式可以看出,充電時電解液稀硫酸的密度會增加;放電時由於生成水,密度降低。
酸性蓄電池的電動勢,主要與電解液密度有關。密度高,電動勢也高。用經驗公式表示有下述關係:
式中,
E——蓄電池的電動勢,V;
d——電解液的密度。
初次充電。新的或長期庫存的蓄電池,在使用前需經過初次放電,其步驟如下:
1)先將加水蓋旋出,除去蓋上小孔的封口,使其空氣通暢。
2)加好配製的電解液,其密度為1.285(注意配製電解液時,應把硫酸徐徐注入蒸餾水中),加至隔板以上10~15mm。
3)電解液加入後,將電池靜置2~3h即可將電池的正負極與電源的正負極接好,準備放電。
4)初步充電按表2-59中所規定的電流和時間進行。第一階段電流充電使每個小電池的端電壓上升至2.4V,然後改用第二階段電流充電,直到電壓和電解液比在3h內基本不再變動為止。
經常性充電方法。酸性蓄電池的經常性充電分兩個階段進行,充電電流和時間見表2-59。第一階段充電,使蓄電池電壓上升至每個電池2.4V左右,然後轉入第二階段充電,直到電解液密度達到1.285並上下均勻一致,則充電完畢。
蓄電池在充電過程中,因發生氣體使電解液中的水分減少而液面有所降低。硫酸雖然亦有少許的飛濺,但是損失極少,故補充液面至原來高度時,只許加水,切不可加酸。若充電完畢後電解液密度低於原來值,應按製造廠的要求,可補加密度1.35~1.40的稀硫酸來調整,若密度高於原來值,可加蒸餾水來調整。
調整電解液密度的工作應在正常充電後進行。然後再用普通充電電流的一半,再充電30分鐘或1小時,以便使電解液混合均勻,若測得密度仍有差別則應按以上方法反覆進行直到蓄電池組的密度達到規定為止。
*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