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池檢測儀又稱蓄電池測試儀,是針對汽車蓄電池的工作能力判斷的專業分析檢測設備。那麼蓄電池測試儀怎麼用?下面為您介紹蓄電池檢測儀使用方法。
蓄電池測試儀通常有傳統測試和電導儀測試兩種方法。傳統蓄電池測試方法:
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汽車所用的蓄電池都是蓄電池,蓄電池最大的特點就是隨著蓄電池的使用,蓄電池逐漸老化,當蓄電池容量降低到他原本額定容量的80%的時候,蓄電池的容量可能呈「跳水式」下降,這時儘管該蓄電池可能仍然能夠提供一定的能量,但隨時可能報廢。在國際國內的蓄電池行業,都把80%的蓄電池容量作為蓄電池的一個臨界點,當蓄電池容量降低到其原額定容量的80%的時候,這個蓄電池就需要更換了。
判定蓄電池健康狀況的傳統辦法就是放電方式,一般通過放電來測試蓄電池目前的實際容量,從而判定蓄電池的健康狀況。對於汽車蓄電池來說,國際蓄電池協會(BCI)規定,在常溫下以1/2的額定冷起動電流值進行放電15秒,如果蓄電池電壓為9.6V以上,這個蓄電池就通過了放電實驗,是個健康的蓄電池。
傳統的方法以外加負載來測試蓄電池,其手段不足有以下表現:
(1)被測試的蓄電池必須滿充,至少有12.4V,由於測試原理是放電,如果測試對象已經部分放電,必然導致測量的結果電壓值偏低而造成誤判;
(2)對於同一個蓄電池,無法連續重複測量,得到相同的的結果。由於測試過程就是放電過程,被測試的蓄電池在測試後,必須重新充電,才能再次測量;
(3)測試過程發出大量的熱,無法連續測試多個的蓄電池;
(4)測試過程要求測試者訓練有素,由於必須在放電15秒的瞬間讀出蓄電池的電壓值,操作者的水平和責任心都會對測試結論產生影響。
正是由於傳統測試蓄電池手段不足的原因,蓄電池經銷商以及汽車維修站、汽車經銷商常常將好的蓄電池作為壞蓄電池退回給廠家,據美國最大的汽車蓄電池經銷商INTERSTATE統計,在退回來的所謂的壞蓄電池中,50%的蓄電池實際上是好的,這些蓄電池需要的是充電,而不是更換,這部分好蓄電池,只是因為失誤的判斷,無謂地往返於廠家和經銷商之間,白白造成彼此的耗費。汽車蓄電池怎麼充電》》
由於許多的汽車維修網點缺乏高效的測試工具,未能在車主遇上問題前及時發現已經衰弱的蓄電池,從而喪失了潛在的銷售蓄電池的機會。傳統使用的比重指示、端電壓等測試手段反映的都是蓄電池的充電情況(SOC),而非健康情況(SOJ),無法作為檢驗蓄電池是否需要更換的有效方法。
經過國際上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電導值與蓄電池容量呈很好的線形關係。對於同一種蓄電池,隨著使用後蓄電池容量的下降,該蓄電池的電導值也會下降,這樣的一個線形關係正是電導儀能夠正確判定蓄電池健康情況的基礎。正因為如此,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正式把電導測試法作為測試蓄電池的測試標準之一,在IEEE標準1118-1996的第15頁,明確指出,蓄電池電導的測量是將已知頻率和振幅的交流電壓加到蓄電池的兩端,然後測量所產生的電流。交流電導值就是與交流電壓同相的交流電流分量與交流電壓的比值,明顯的電導值的變化(下降大於20%)就意味著蓄電池性能的變化。
蓄電池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會逐漸老化,其老化的主要原因正是蓄電池極表面發生硫化、腐蝕,活性材料脫落,無法再進行有效的化學反應,這是絕大部分蓄電池無法繼續使用的主要原因。電導儀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測量極板表面的情況,判定其化學反應能力,並通過極板的變化來推斷蓄電池容量的變化,從而判定蓄電池的健康狀況。電導儀所進行的測試工作就是以蓄電池目前測得的實際電導值與蓄電池完好時的標準電導值進行比較,如果差異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定該蓄電池需要更換了。實踐證明,電導儀的測試結果與用1/2的CCA值放電的測試結果是吻合的,充分說明了電導儀測試的科學性、準確性。
1、快速在線測量電池的電壓、內阻、連接電阻等參數。
2、電池內阻、電壓超限報警。
3、儀表採用抗交流紋波噪音電路技術,使儀表測試結果更加準確,測試結果一致性更好。
4、儀表具有快速重測功能,測試過程中發現人為誤操作,可進行重測並自動覆蓋原數據
5、儀表預存有超過200個參考內阻值,也可自定義。
6、電池參數全部按分組編號,便於數據管理。
7、配套強大的計算機電池狀態智能分析軟體,實現電池的「病歷」跟蹤分析。
8、自動分析判斷電池的「劣化」狀態,形成歷史記錄庫,描述電池狀態曲線。還可進行同組電池對比分析,將所有電池進行分級管理。
1、傳統測試
判定電池健康狀況的傳統辦法就是放電,通過放電來檢測電池當下的實際容量,從而判定電池的健康狀況。對於汽車電池來說,國際電池協會(BCI)規定,在常溫下以1/2的額定冷起動電流值進行放電15秒(CCA),如果電池電壓為9.6V以上,這個電池就通過了放電實驗,它就是個健康的電池。若沒有達到,就是劣質電池。
2、電導儀測試
電導儀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測量極板表面離子的情況,判定其化學反應能力,並通過極板的變化來推斷電池容量的變化,從而判定電池的健康狀況。電導儀所進行的測試工作,就是以電池實測得的實際電導值與電池完好時的標準電導值進行比較,如果差異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定該電池需要更換了。實踐證明,電導儀的測試結果與用1/2的值放電值(CCA)的測試結果是吻合的。相對傳統放電檢測,電導儀測試方法彌補了其不足之處。
關鍵字:蓄電池檢測儀 使用教程 測試方法 編輯:什麼魚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Test_and_measurement/ic482527.html推薦閱讀
現在能買到的OLED12864顯示屏大多為SPI和I2C接口的,I2C通信協議只需要兩條總線就可以進行通信,下面介紹一下如何用51單片機使用I2C接口的OLED12864。 首先介紹一下I2C通信協議,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字面上的意思是集成電路之間,它其實是I2CBus簡稱,所以中文應該叫集成電路總線,它是一種串行通信總線,使用多主從架構,由飛利浦公司在1980年代為了讓主板、嵌入式系統或手機用以連接低速周邊設備而發展。I2C的正確讀法為「I平方C」("I-squared-C
發表於 2020-10-09
STM32CubeMX是意法半導體推出的圖形化配置工具,通過傻瓜化的操作便能實現相關配置,最終能夠生成C語言代碼,支持多種工具鏈,比如MDK、IAR For ARM、TrueStudio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TrueStudio已經被ST收購,提供完全免費的版本,並且,通過插件式安裝,可以將STM32CubeMX集成在一個IDE,使用十分方便。如下圖:圖1 TrueStudio中的STM32CubeMX接下來將分步驟介紹使用STM32CubmeMX及MDK、STM32CubmeMX及TrueStudio進行STM32程序設計。一、新建工程(方式1 使用ST官方的開發板)打開STM32CubmeMX,在主界面選擇New
發表於 2020-08-26
本應用測試針對非標稱 50Ω的線纜,包括同軸、雙絞線、差分高速數據線的測試,包括阻抗參數、S 參數(插損、駐波、Smith 圖等等),也可以繪製眼圖。根據電纜的性能,如頻率範圍、長度、是否差分,設置時域門控,可以按照線纜連接的位置,門控選通,獲得實際物理線纜的各項參數結果。門控選通測試結果對應被測線纜,不含接頭和夾具以及其它測試線纜。必要性和難點:由於被測線纜不是 50Ω標準同軸線纜,可能是高速數據線、差分線等。用網絡分析儀測試時,測試埠是標準 50Ω同軸線纜,因此在連接被測電纜時要求使用轉接頭或夾具,而這些接頭和夾具的 S 參數未知,需要去除其影響,才能獲得被測線纜的實際參數。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去嵌入或夾具移除法,這些方法要求
發表於 2020-08-18
前言在配置好CubeMX之後,就是新建工程的開始了,那麼首先我們需要一些準備,本片博客我們會很詳細的介紹STM32CubeMx的基本使用和如何創建一個新的工程並且點亮LED燈 面向初學者 如果您想著快速實現工程的創建,可以直接跳過功能介紹,觀看工程創建一欄 並且,在新建工程時,我們分為了具體流程1~7 如果您不想看每部分的講解,直接按照流程操作即可,5分鐘即可成功點亮LED燈前期準備:1、STM32硬體(我的是STM32F407ZE和STM32F103ZE)2、STM32CubeMx軟體、 IDE Keil(MDK-ARM)軟體3、STM32F4xxHAL
發表於 2020-08-17
一、STM32CubeMX 簡介 1、STM32CubeMX 是 ST 意法半導體近幾年來大力推薦的STM32 晶片圖形化配置工具,目的就是為了方便開發者, 允許用戶使用圖形化嚮導生成C 初始化代碼,可以大大減輕開發工作,時間和費用,提高開發效率。STM32CubeMX幾乎覆蓋了STM32 全系列晶片。 在CubeMX上,通過傻瓜化的操作便能實現相關配置,最終能夠生成C語言代碼,支持多種工具鏈,比如MDK、IAR For ARM、TrueStudio等 省去了我們配置各種外設的時間,大大的節省了時間 安裝CubeMx一共需要三個 JRE (Java
發表於 2020-08-17
寫在前面 Ⅰ本文使用目前(2017年04月)最新版本的IAR forSTM8(EWSTM8)V2.20開發環境、STM8S103的處理器及最新版本STM8S標準外設庫(STM8S_StdPeriph_Lib_V2.2.0)為例給大家講述新建一個軟體工程的詳細過程。本文分如下幾個章節來講述:1.準備工作Ø 下載安裝EWSTM8Ø 下載STM8標準外設庫Ø 整理工程文件夾2.新建軟體工程Ø 創建工程Ø 添加文件Ø 配置工程本文內容已經整理成PDF文件,提供給大家下載:http://pan.baidu.com/s/1geClBrH 準備工作 Ⅱ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
發表於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