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大白鯊的近距離接觸:究竟是精神的交流還是獵物的誘惑?

2020-12-03 大狗說

當人們和猛獸同時出現在一處,我們才發現自然的偉大,以及人類的渺小。

最近,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水下安全專家約翰拍攝到了6米長的大白鯊。當然,出現在畫面中的還有鐵籠中的研究人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必須有得力的保護措施。

可以看到,體重超過兩噸的巨型捕食者一次又一次地在籠子周圍徘徊。恐怕沒有人說得清它是在尋覓獵物,還是在表示友好。

這組照片拍攝自墨西哥的瓜達盧佩群島附近,今年35歲的約翰在研究船上累計作業了24小時以上,總共花了三天時間記錄了不同的大白鯊。

約翰介紹:「我們花了一天前往瓜達盧佩島附近的水域。靠近之後,船就停了下來,鯊魚籠被下放到12米深的水域。我們用了三天時間來潛水,主要是尋找大白鯊。我每天平均花8個小時在水下拍攝和研究鯊魚,這是鯊魚識別研究項目的一部分。我距離另一個籠子大概有12米遠。據我所知,我所看到的是全年記錄中最大的雌性大白鯊之一。」

「她可以說是一位絕世美女,其體型和大眾露營車一樣寬大。龐大的鯊魚從深處慢慢遊過來,優雅地向潛水員介紹自己。她動作緩慢,用力很輕,似乎更像在滑行,而不是遊泳。」

這條鯊魚約有6米長,堪稱一位巨人。成年大白鯊以象海豹為食,它們的體重大約是成年人的五倍多。

「拍照時我感覺很棒。我一直對鯊魚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大白鯊則是鯊魚中最大最難以捉摸的傢伙。我很享受和它們一起在水下的每一秒,以至於經常把相機放在旁邊,只是觀察大白鯊的美麗和行為,並嘗試建立目光接觸。與大白鯊的眼神交流絕對是一種精神體驗。」

大白鯊可以說是偽裝高手,擅長埋伏。所以它們會先遊出獵物的視野,然後再從它們的盲點進行攻擊。

相關焦點

  • 在合肥包公園,與安徽省鳥灰喜鵲近距離接觸和交流
    2020年5月13日,與安徽省鳥灰喜鵲近距離接觸和交流,保護野生鳥類,人人有責,拒絕野味,守護家人健康和安全。攝於合肥包公園。2020年5月13日,與安徽省鳥灰喜鵲近距離接觸和交流,保護野生鳥類,人人有責,拒絕野味,守護家人健康和安全。攝於合肥包公園。
  • 聰明的大白鯊的海洋生活,它們是否有「社會性」
    有機會觀察大白鯊高效的獵食行為和高度分化的社會等級制度,是許多鯊魚學家夢寐以求的事情。事實上,儘管大白鯊享有海洋動物王國「超級殺手」的名聲,但人們對它們的遷徙路線、獵食行為以及社會性等還是知之甚少。大多數人都認為,大白鯊是孤獨、蠢笨、離群寡居的動物。
  • 南非無人機拍到大白鯊靠近遊客畫面,衝浪者無視警告不願上岸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20年6月24日報導,南非鯊魚巡查項目最近一段時間多次收到報告,稱在海岸附近區域發現大白鯊,甚至有無人機拍到大白鯊和遊客近距離接觸的畫面。南非海洋救撈局6月23日發布了無人機的記錄視頻並警告、督促遊泳衝浪愛好者在遊玩時警惕大白鯊出沒。
  • 較真丨別再說大白鯊不會攻擊人類了,一文揭秘為什麼
    只不過下口太重,很容易把人咬傷甚至咬死。 3大白鯊是「易危」物種,雖然沒有天敵,卻極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些人類活動包括過度捕撈導致食物資源減少和誤捕導致個體意外死亡。為了保護彼此,人類還是儘量不要打擾大白鯊。
  • 在南非如何預訂鯊籠潛水,和大白鯊近距離接觸
    其實關於這個活動,很多人是不敢嘗試的,不敢嘗試的原因主要是看過美國電影《大白鯊》之後心裡留下了陰影,那血盆大口想想就心驚膽戰的,更別提和它零距離接觸了;所以關於這個活動,膽大的朋友可以嘗試,如果膽子比較小的,那就看看熱鬧吧;
  • 深海恐怖殺手——雪茄鯊,在獵物身上瘋狂剜肉,其兇狠大白鯊也怕
    免責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在地球默默運行了46億年的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已經來來回回不知道更迭了多少代,大自然中生存著的動物們更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 「戰神」虎鯨:特殊的海豚,腦體比是黑猩猩2.5倍,秒殺大白鯊
    威名遠揚的戰神 相關的統計顯示,全球每年都會發生上百起鯊魚襲擊人的事件,而兇手大白鯊佔據其中的30%。也正因如此,大白鯊被人類放進了黑名單之中。強大如人類尚且對大白鯊退避三舍,其他的海洋生物自然也唯恐避之不及。
  • 虎鯨有沒有天敵,大白鯊和虎鯨誰更厲害
    它們身長可達到8-10米,體重9噸左右,高高的背鰭直立,彎曲長達1米,身體呈黑色和白色,細長的嘴巴布滿了鋒利的牙齒,非常善於進攻獵物。虎鯨在野外生存能力非常強,平均壽命可達80-90年,在人類圈養下的通常只有20-30年,它們是一種智商非常高的動物,情感豐富,個體之間善於交流,虎鯨擁有高度的社會性,通常外出捕食都是成群結隊,一旦發現獵物就會群而攻之,和獅群一樣它們非常團結和具有戰鬥意識。
  • 兩隻超級大白鯊先後現身,夏威夷海域頻頻上演美女與鯊共舞
    當時,帕迪拉拍攝的深藍視頻可謂轟動一時,不少媒體紛紛跟進報導,給深藍加上6米甚至7米長的描述,並冠以她"世界最大的大白鯊"頭銜。那麼,深藍到底多大呢?關於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和深藍近距離接觸過,有著豐富目測經驗的專家帕迪拉。
  • 大白鯊
    大白鯊上鄂排列著26枚尖牙利齒,牙齒背面有倒鉤,獵物被咬住就很難再掙脫。一旦大白鯊前面的任何一枚牙齒脫落,後面的備用牙就會移到前面補充進來。在任何時候,大白鯊的牙齒都有大約三分之一處於更換過程之中。大白鯊被認為比其他鯊類對人更有危害性,因有時會在未受刺激的情形下對遊泳、潛水、衝浪的人,甚至小型船隻進行致命的攻擊而惡名昭彰。食量大,體重最大可達3噸。
  • 海洋殺手-大白鯊
    大白鯊眼睛上方有層隔膜,當眼球向內翻轉時,會呈現翻白眼的狀態。這樣可以保護眼球不被獵物弄傷。 聽覺:大白鯊的內耳位於腦子的兩側。兩耳都有直通頭頂的感覺孔,不僅可以聽,還可以接收聲波振動,距離可達1~2公裡。實驗證明大白鯊的聽覺系統能感受到大約10赫茲到800赫茲的振動。
  • 能和動物交流的人,可以與各種動物近距離交流,工作就是陪狗聊天
    許多人可能有過這樣一個夢想,那就是可以和動物交流,但現在看來不過是天方夜譚罷了,畢竟動物又不會說話怎麼可能和人們交流呢?但其實這並不是天方夜譚,現實中確實有著這樣的人,他們可以說是自帶親動物體質的人,動物緣好到爆,他們被稱為動物耳語者。
  • 在深海中,鯊魚如何鎖定獵物?是靠視覺還是嗅覺?
    鯊魚是一種一提及很多人都會很害怕的動物,不但其本身兇殘,長相也有些兇殘,有「深海殺手」之稱。雖然這樣的動物非常危險,但是一般還是很少接觸到,畢竟人家生活在海裡。那它們是如何捕捉獵物的呢?網上有很多的猜測和回答。
  • 大白鯊頭被鯊籠卡住 慘死在潛水人員眼前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報導,下海進入鯊籠、近距離觀賞鯊魚是墨西哥一項著名的觀光項目,但其爭議也顯而易見:除了容易使鯊魚誤把人當獵物,造成人類受傷外,由於過於接近人類,鯊魚也可能遭遇不良影響。報導稱,一段發布的視頻就拍到一起鯊籠意外,一頭野生大白鯊活活死在觀光的潛水人員眼前,引起外界震怒。
  • 一嘯漁樂·雜談|虎鯨入侵南非海域獵食大白鯊
    2010-2016年,海豹島附近的福斯灣每年平均有205條大白鯊出現,這片大西洋600平方英裡的海域是大白鯊最喜愛的狩獵區域,但令人驚奇的是今年並沒有發現鯊魚活動跡象,希望從海底籠子裡觀看大白鯊的遊客必須沿著海岸前往甘斯拜港。虎鯨是大白鯊唯一的天敵,科學家發現了虎鯨捕殺大白鯊的證據,證實虎鯨用牙齒撕開大白鯊的腹鰭,喜歡吞食大白鯊的肝臟。
  • 研究員拍到壯觀畫面,4米大白鯊獵殺10米座頭鯨,只用50分鐘
    根據科考人員的描述,他們是在追蹤該大白鯊的過程中發現這起事件,起初他們認為大白鯊只是挑逗一下座頭鯨,但沒想到它之後竟然發起了有策略的攻擊。為什麼說大白鯊的攻擊是有策略的呢?根據無人機拍攝到的視頻,這隻大白鯊先對座頭鯨的尾巴發起攻擊,這讓體型大兩倍多的座頭鯨無所適從。
  • 海洋頂級掠食者-大白鯊
    大白鯊 也叫噬人鯊,是大型的食肉魚類,為軟骨魚綱鼠鯊目鼠鯊科的其中一種。
  • 大白鯊:吃人?一時大意咬錯了而已!
    圖片:Wikimedia不過比起「擁有銳利牙齒的鯊魚」,「噬人鯊」這個大白鯊的別稱可就要出名多了。1975年,史蒂芬·史匹柏根據彼得·本奇利的小說《大白鯊》(JAWS)改編的電影上映。片中的「大白鯊」可以算得上是「殺人不眨眼,吃人不加鹽」。自此之後,大白鯊「主動攻擊人類」的汙名就名揚四海了。史匹柏的經典電影《大白鯊》,讓老白兇殘的形象深入人心。
  • 會吃大白鯊的虎鯨,作為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為什麼不吃人?
    因為虎鯨的高智商和社會化,因此它們的族群穩定性較高,同時會進行一些複雜的社會化活動,它們擁有自己的文化,會用聲音交流,也會進行獵物分享。虎鯨=殺手鯨虎鯨的體型十分巨大,一般體重在9噸左右,體長在8-10米之間,嘴上長滿鋒利的牙齒。
  • 攝影師抓拍野生動物 大白鯊躍出水面捕食畫面精彩
    47歲的克裡斯-法羅(Chris Fallows)是一名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他耗費幾十年時間,近距離接觸鯊魚和獅子等野生動物,致力於用鏡頭捕捉這些野生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的「藝術大片」。他拍攝過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其中包括在南非福爾斯灣拍攝的大白鯊躍出水面捕食的畫面。47歲的克裡斯-法羅(Chris Fallows)是一名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他耗費幾十年時間,近距離接觸鯊魚和獅子等野生動物,致力於用鏡頭捕捉這些野生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的「藝術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