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叔發明能吃的勺子,受世界各地人們歡迎,有人當零食囤著吃
我們平常在家用的餐具是不鏽鋼的,或者是陶瓷的,如果在外面吃飯或是點外賣的話,則會用一次性的餐具,吃完把餐具丟掉就行了,很方便,但是就是這些給我們帶來方便的一次性餐具,對地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所以呢,就有位大叔發明出了能吃的勺子!哇,聽上去好像蠻不錯的樣子!
發明這種能吃的勺子的是位印度大叔,他因為憂心環境汙染而第一次有了這樣的想法:要是有東西能代替塑料餐具就好了,坐飛機的時候看鄰座女孩在吃印度薄餅,所以突發奇想,這玩意不是能代替塑料餐具嘛!大叔可不只是詳想想,說幹就幹,大叔立馬跑到當地的加工廠卻遭到了拒絕。
於是就自己僱了幾個失業的家庭婦女,大叔的妻子也加入其中,幾個人就組成了一個小廠子,路過這個小工廠的人還以為這是個麵包廠呢!因為從煙囪裡面冒出的氣味實在是太香了!大叔用小麥粉、大米粉以及高粱粉做研究,研究幾樣食材的配比,看怎麼樣配才能讓勺子更堅固而且吃起來還很脆很好吃。
高粱粉能讓勺子長時間的保持堅硬,這樣即使勺子在不鏽鋼碗裡刮,在咖啡裡來回攪才不會變得軟兮兮的,在這些食材裡再放些糖,味道會更好一些。把這些食材混合在一塊,在麵粉桶裡攪成團,再滾成厚薄均勻地片狀,再把這些片放到模具上,做成一個個的小勺子。
這樣的小勺子很方便,堅硬而且吃起來嘎嘣脆,大叔還發明了各種口味的勺子呢!有胡蘿蔔味的、黑胡椒味的、薄荷味的等等,就是為了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歡上這種勺子,結果意料之外的好,勺子一經推出,世界各地的很多都喜歡上了這種勺子,還有人囤了一堆把它當零食吃呢!保護環境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