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看國茶』|發布中國茶業年度十大事典 院士專家縱論科技賦能...

2020-12-05 聯盟中國

業界公認的中國茶業「風向標」——202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於11月26-30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C區舉行。大會組委會重點打造的「媒眼看國茶」論壇於11月26日下午,在廣州茶博會現場,廣交會展館C區16.3館牡丹會議室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科技賦能茶產業發展」。

▲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衛紅

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衛紅女士為論壇致辭。胡衛紅表示:10月份結束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剛剛在澳門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科技與創新論壇,益武展覽榮幸地作為唯一的大會執行單位,習近平總書記為大會發來賀信,韓正副總理作了視頻演講,來自全球超過一千多位科學家、政要和企業家出席了這屆大會。這些都表明了科技創新對未來社會發展、產業升級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會長穆有為

論壇發布中國茶業2020年度十大事典

中國茶業2020年度十大事典由《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茶業復興》、《普洱》、《茶道新生活》、《茶訊》、《茶道雜誌》、伴夏茶網/茶社會、茶頻道、天下茶友網、《雲南經濟日報》、茶點西西網、 《亞太茶業全媒體》、興茶傳媒、《中國茶業用品》、《中國茶商》、是茶文化等媒體聯合評選。202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媒眼看國茶』論壇,11月26日廣州發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仲華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茶深加工與多元化利用團隊首席科學家尹軍峰

▲產業網際網路專家、澳門華科信集團創始合伙人&副總裁廖文輝

▲經濟觀察報編委、華南分社社長周增軍

▲天下茶友網創始人楊健

事件一 習近平致信祝賀首個「國際茶日」

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指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事件二 陳宗懋院士團隊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月10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宗懋研究員團隊領銜的「茶葉中農藥殘留和汙染物管控技術體系創建及應用」科研項目,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陳宗懋院士率先提出要以茶湯中的殘留量作為制定茶葉中MRLs(最大殘留限量)的原則,並被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歐洲食品安全局等國際官方機構認可,重構了茶葉中MRLs制訂的國際規範。這是我國第一個作物產前農藥選用體系,解決了茶園農藥安全選用問題,降低了飲茶者的高毒農藥暴露風險。

事件三 全國多個產茶縣「網紅縣長」直播,助農賣茶脫貧

2月起,全國數十位茶縣長,走進直播間,化身「賣貨主播」,幫助茶農展開「賣茶自救」,嘗試用社交電商平臺,打開茶葉銷路,讓更多的農產品通過網絡帶貨走向市場。其中,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委常委、副縣長陳燦平利用視頻平臺直播帶貨1500萬元,幫助近千人脫貧,帶動本地扶貧助農產品網絡銷售超過1.8億元,10月17日被國務院扶貧辦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是「網紅縣長」的傑出代表。

事件 四烏龍茶國際標準獲得ISO立項

5月6日,由我國負責召集研製的烏龍茶國際標準項目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開展新工作項目立項在線投票,並順利通過投票成功獲得立項。烏龍茶國際標準工作組成立以來,共收集全球烏龍茶產銷區420份烏龍茶樣品,檢測分析獲得約6000份相關數據,現已明確烏龍茶定義、工藝及基本特徵,初步完成了國際標準工作組草案的編制工作。

事件五 28個茶葉地理標誌產品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錄

歐盟理事會當地時間7月20日作出決定,授權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在中國境內的100個歐洲地理標誌產品和在歐盟境內的100個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將受到保護。據協定條款顯示,28個茶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入選首批保護清單;四年後,協定範圍將擴大,以涵蓋雙方額外的各175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其中包含31個茶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將為雙方的地理標誌產品提供高水平的保護。

事件六 茶園數位化管理系統加速建設中

我國全面加速茶園數位化管理系統建設,建設智慧茶園。2020年8月,由福建聯通與福建農墾集團共同搭建的全國首個5G農業智慧茶園示範區落戶福安坦洋村。同期,杭州利用西湖龍井茶數位化管理系統平臺,強化對品牌的保護,杭州目前獲得「西湖龍井」商標使用許可的企業有123家、茶農10238戶。大數據時代,全國茶產區的數位化管理和標準化建設正加速推進中,茶園生產管理將轉型為集高速移動通信網絡、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的現代農業體系。

事件七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茶樹起源演化研究獲重要突破

9月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透露,中國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研究結果將為茶樹基因組學和育種研究,及茶樹遺傳和進化研究提供豐富素材。研究者亦發現了來自於西湖龍井群體種的優良品種—「龍井43」的「奧秘」。研究結果從基因角度解釋了「龍井43」質優、抗逆的分子本質。研究對實現有針對性地品種選育有重要意義。將更有利於滿足其愈加多元化的需求,也將有助於茶企進一步豐富產品。該研究描繪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成為證明「茶樹起源於中國」的重要成果。

事件八「國家茶葉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公共平臺」上線

10月28日由中國茶葉學會、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題為「科技引領·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2020中國茶葉科技年會在江西婺源開幕。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信息」)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聯合打造的國家茶葉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公共平檯曆時一年多籌備正式上線。平臺將助推茶產業數位化轉型,帶動金融下沉並賦能茶產業發展,以產業振興、區域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助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事件九 茶葉質量檢測獲新進展中國農科院研發10分鐘測茶多酚含量技術

10月28日,記者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在茶葉質量安全因子快速檢測技術上取得新進展,成功研發出一種茶葉中茶多酚含量快速檢測技術,10分鐘內即可測定出樣品中的茶多酚含量。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另外,該團隊前期已建立了基於有機溶劑在線揮發濃縮-微流控紙晶片農藥殘留速測技術,解決了長期以來制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靈敏度和準確性的難題,顯著提高了在實際樣品快速檢測中的性能。

事件十 中國茶產業從業人員超7000萬人助力脫貧攻堅

農業農村部調查顯示,我國茶產業從業人員超過7000萬人,其中包括茶農約2600萬人、採茶工約3300萬人、加工和流通環節1100萬人以上。中國茶產業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作為最重要的扶貧產業之一,茶產業帶動了大量農村人口就業和大批貧困縣發展,茶產業已成為實施精準扶貧、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中國茶產業將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現代茶產業體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院士專家縱論科技賦能茶產業發展

論壇上,嘉賓們圍繞「科技賦能茶產業發展」發表自己的觀點。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仲華在茶葉科技推動茶業發展,成效顯著,前景廣闊。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茶深加工與多元化利用團隊首席科學家尹軍峰表示,茶葉深加工科技創新,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茶。產業網際網路專家、澳門華科信集團創始合伙人、副總裁廖文輝從產業互聯角度為茶產業提供了有益的樣本。經濟觀察報編委、華南分社社長周增軍認為,茶產業打破邊界,將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天下茶友網創始人、CEO楊健重點談到科技發展,新媒體發展為茶產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劉仲華院士表示,茶產業就業7000萬人,這個產業為脫貧攻堅做出了巨大貢獻,廣州茶博會人氣這麼旺,喝茶的人越來越多,很欣慰,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茶,這就是茶產業的希望所在。

『媒眼看國茶』論壇,是廣州茶博會組委會於2014年創辦,每年在11月底舉辦,論壇公布由全國茶行業媒體評選出的「年度茶行業十大事典」,每屆論壇,大會邀請業界最具影響力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共同探討行業趨勢,以專家觀點,媒體人視角,觀察、洞悉、展望行業大趨勢。『媒眼看國茶』論壇是茶行業媒體人和茶人的年度盛會。


(責任編輯:曹洋)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茶界的十件大事
    中國茶業「風向標」——202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於11月26-30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C區舉行。 作為本屆茶博會的重頭戲之一——「媒眼看國茶」 論壇,主題是「科技賦能茶產業發展」。
  • 中山大學研製『東山壹號』蟬花蟲草破壁孢子粉 成功通過國家衛健委...
    繼國家十四五規劃將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納入國家戰略部署剛剛頒布,『東山壹號』蟬花蟲草破壁孢子粉成功通過國家衛健委嚴格檢測,預示『東山壹號』蟬花蟲草中醫藥研發正式進入「國家隊」,以新食品標準,實現中國傳統蟬花蟲草中醫藥的科技化、標準化。
  • 「2020中國製造論壇」召開:專家縱論企業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2020中國製造論壇」召開:專家縱論企業數位化轉型
  •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將出席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
    屆時,國內外科研專家、政府高層、業內領軍企業高管等行業領袖將齊聚一堂,深度交流數字經濟產業各大重要領域話題,分享數字經濟下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國內知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已確認將會出席本次大會,為現場嘉賓、觀眾帶來主題為《數字經濟與轉型升級: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演講。
  • 科技賦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專家聚首深圳探討Ka/THz技術與應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川11月26日,2020年度啟迪-華訊Ka/THz技術與應用大會在深舉行,專家聚首深圳探討Ka/THz技術與應用前景。本次大會以「以科技賦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由啟迪集群創新研究院、廣東省太赫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深圳市太赫茲科技創新協會主辦;啟迪集群科技集團、華訊方舟科技集團、深圳市太赫茲創新科技研究院承辦;如般量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 2020年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院士專家工作站研討會在河北正定召開
    2020年9月23日,2020年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院士專家工作站研討會在河北省正定召開。中國科學院滕吉文院士,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郭建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底青雲副所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秘書長劉元生、胡敏和薛國強,中國礦業大學嶽建華教授、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李叢民、核工業航空遙感中心主任劉群芳,中國地球物理學會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單位、重點實驗室及科技推廣試點單位的代表共50餘人參加了會議。
  • 『納米 研究』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 納米科技獨佔2席
    2019年2月27日,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牽頭舉辦的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該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14屆,旨在宣傳我國重大基礎研究科學進展,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熱情和奉獻精神,開展基礎研究科普宣傳,促進公眾理解、關心和支持基礎研究,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程序分為推薦、初選和終選3個環節。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
  • 『點亮屏幕:攝·影·書』開啟冬日閱讀模式
    原創 PHOTOFAIRS PHOTOFAIRS影像藝術博覽會 收錄於話題#2021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4#影像藝術博覽會2#『出版』1#『點亮屏幕:攝·影·書』1#如何讀,為什麼讀1
  • 【院士專家山西行】為高質量轉型發展賦能增勢
    【院士專家山西行】為高質量轉型發展賦能增勢 2020-12-04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照市嵐山區再次榮登「中國茶業百強縣」榜單!
    今年日照市嵐山區再獲2020中國茶業百強縣首獲2020年度茶業品牌建設十強縣11月18日,一年一度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召開。日照市嵐山區由區政府副區長王宗志帶隊,區茶業中心主任唐加明,高興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秦偉及重點產茶鎮分管領導等參加。大會以茶業經濟發展為主線,通過公布年度行業調查結果,對宏觀經濟形勢與微觀商業環境進行預判與指引。大會正式發布了2020中國茶葉行業調查的最終結果。
  • 『黑科技·20』骨傳導:聽見屬於自己的聲音
    相對於通過振膜產生聲波的經典聲音傳導方式,骨傳導省去了許多聲波傳遞的步驟,能在吵雜的環境中實現清晰的聲音還原,而且聲波也不會因為在空氣中擴散而影響到他人。——Wikipedia什麼是骨傳導?請大家先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後儘可能小聲的自言自語,這樣即使你的聲音再小,也可以完全聽清楚你在說什麼,這就是骨傳導作用的結果。
  • 川普:『全球暖化是中國編造的陰謀.』
    川普:『全球暖化根本是個昂貴的騙局。』川普爺爺:『給俺來盤全球暖化,我冷。』川普爺爺:『就為這盤菜要花我幾兆美元,尼瑪。』Foley:『聽著,老頭。就算你手上的大麥克填飽了你的肚子,不代表這世界就沒有飢餓。』
  • 悅星球大講堂第一屆第3期『結構思維研習坊』結構思考力,表達更有力!
    悅星球大講堂第一屆第3期『結構思維研習坊』——結構思考力,表達更有力建鄴·悅星球新消費產業園1F星球空間站成功舉辦!【悅星球大講堂】是在悅星球創始人範永旺的提議和倡導下,定位為每月一次的全員學習活動。圖=YSTAR · 悅星球創新成長範式 ◎ 星球君悅星球大講堂打造變革→創新→發展的成長路徑,提升內部管理組織能力,促進組織進化升級,打造共同願景形成統一共識、降低組織熵熷變化,形成組織內部彼此賦能
  • 『黑科技·27』人造肌肉:對人類運動的探索與建造
    『黑科技·26』Robobee:昆蟲機器人襲來『黑科技·25』碳纖維:比金屬輕量高強度的紡織術
  • 盤點國內『測繪類』學術期刊
    盤點國內『測繪類』學術期刊 2020-07-09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工程院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地理時空大數據、智能納米藥物、類腦智能晶片、可再生合成燃料……中國工程院18日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遴選出93個工程研究前沿與91個工程開發前沿,旨在把握全球工程科技趨勢,推動工程科技創新發展。
  • 『聚焦』一個工程師眼中的「二惡烷事件」
    (寶潔今天發布的聲明)  但是氣過之後,我覺得有些事情還是必須要說清楚的。這是國家食品科學研究院經過風險評估論證過的,舉全國的專家論證過的結論,是一群專家經過嚴謹的論證才公布的。  3    那再來說說二惡烷這個「害人精」。說實話,它對皮膚、眼部和呼吸系統有刺激性,並且可能對肝、腎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 Google和NASA一起開群嘲:『我們電腦比你們快100萬倍~』|極客早知道
    Google周三的宣布內容集中在了一種名為『量子退火』(quantum annealing)的技術,由它量子計算機的全新算法模式才得以實現,在面對大量可變的數據選項時,這一技術幫助計算機能在給定的多種可變選項面前,夠得出在總體上的最優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