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紅外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9版)》正式發布

2020-11-24 儀器信息網

  據國外某機構的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近紅外分析儀行業銷量約為5638臺,全球近紅外分析儀市場約4.38億美元。2018年,全球近紅外光譜(近紅外分析儀)市場價值4.6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底,該市場將達5.6億美元。

  那麼,我國近紅外光譜儀的市場發展態勢如何呢?對我國而言,1979年開始引入近紅外光譜儀,90年代前開展了初步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近紅外光譜法在儀器、軟體和應用技術上的進步,近紅外光譜的相關研究獲得了快速的發展。據儀器信息網調查統計,1987-2019年間,知網發布的近紅外相關論文數量呈持續增長趨勢,這也是這些年我國近紅外光譜相關研究和應用快速發展的真實寫照。

  當前,業界普遍認為,近年來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無論在研發還是應用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特別是在一些細分領域創造了客觀的經濟價值。從市場層面來說,通過調研發現,2018年中國近紅外光譜儀市場規模可觀。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國產相關廠商的努力,目前雖然進口廠商在銷售額方面依然佔據優勢,但是從臺套數上來說,一些國產近紅外儀器公司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而隨著應用市場的拓展,用戶對近紅外光譜儀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據儀器信息網統計分析,不同類型單位在儀器數量配置方面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對比已經購買過和還未購買過近紅外光譜儀的用戶,其下一步的採購意向,以及再次購買關注的因素、信息了解渠道等也呈現不同的趨勢。不過,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用戶,他們對新技術的期待卻是一致的,報告中,參與調研的用戶也反饋了很多使用過程中的問題,並對相關的儀器廠商提出了建議和需求。

  為了更系統的了解近年來近紅外光譜儀器的市場發展態勢,儀器信息網特別組織了「中國近紅外光譜儀市場調研」活動,並推出《中國近紅外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9版)》。本報告得到廣大用戶、企業以及業內專家的大力支持,近500位來自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政府及第三方檢測機構、企業研發中心等領域的近紅外光譜儀用戶參與在線調研。在此,謹對報告所有參與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內容層面,《中國近紅外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9版)》包含了近紅外光譜儀概述、主流品牌及產品、中國市場概況分析、技術及應用進展、零部件分析、國產近紅外光譜儀發展、用戶採購行為、產業研究總結等。

  報告連結:https://www.instrument.com.cn/survey/Report_Census.aspx?id=191 

  如對本報告感興趣,也可通過郵箱(yej@instrument.com.cn)聯繫我司相關人員,諮詢報告相關細節。

中國近紅外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9版)

  第一章 概述 5

  1.1近紅外光譜分析及近紅外光譜儀簡介 5

  1.2近紅外光譜儀發展歷程 6

  1.3 近紅外光譜產業發展簡述 6

  第二章 近紅外光譜儀品牌及產品 8

  2.1近紅外光譜儀主流品牌及其發展歷程 8

  2.2 近紅外光譜儀主流產品 10

  第三章 近紅外光譜儀中國市場概況分析 15

  3.1中國近紅外光譜儀市場容量及主流品牌市場份額 15

  3.2近紅外光譜儀主流品牌行業競爭情況 16

  3.3不同類型近紅外光譜儀市場份額 17

  3.4近紅外光譜儀區域市場分布 19

  3.5近紅外光譜儀用戶單位分布 19

  3.6近紅外光譜儀主要用途分布 23

  3.7近紅外光譜儀行業市場分布 24

  3.8近紅外光譜儀成交價分析 25

  3.9未來幾年近紅外光譜儀的市場空間分析 25

  第四章 近紅外光譜技術與應用進展 27

  4.1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 27

  4.2 近紅外光譜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30

  第五章 近紅外光譜儀產業上遊-零部件分析 35

  5.1近紅外光譜儀關鍵零部件簡介 35

  5.2關鍵零部件國內外情況及差距 36

  5.3目前國產InGaAs檢測器進展 37

  第六章 國產近紅外光譜發展概況 39

  6.1國產近紅外光譜與進口差距 39

  6.2政府對國產近紅外光譜產業發展的支持 39

  6.3近紅外光譜相關標準現狀 41

  第七章 用戶採購行為分析 48

  7.1 用戶採購意向分析 48

  7.2 用戶採購周期分析 49

  7.3 影響購買選擇的因素分析 50

  7.4 儀器了解渠道分析 52

  7.5 儀器採購途徑分析 53

  第八章 近紅外光譜儀調研總結 54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拉曼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8版)》發布
    此次調研,面對的調研對象包括儀器信息網相關註冊用戶,拉曼光譜儀研發、應用領域的部分專家及部分拉曼光譜儀生產廠商等。  《中國拉曼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8版)》內容包含了拉曼光譜儀產業概述、主流廠商及產品、中國市場概況分析、技術及應用進展、國產拉曼光譜儀發展、產業研究總結等。
  • 中國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ED-XRF)市場調研報告(2019)》正式發布
    儀器信息網撰寫完成了《中國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ED-XRF)市場調研報告(2019)》。報告介紹了ED-XRF技術的基本情況、主流產品、近兩年發布的新產品等,同時詳細分析了我國ED-XRF用戶的地區分布、專業類別、單位性質等信息,另外還對2018年我國ED-XRF市場的總體情況及熱點應用進行了分析,報告還分析了國產和進口ED-XRF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售後的評價,以及用戶購買購買ED-XRF的途徑等信息。
  • 《中國紅外氣體分析儀市場調研報告(2020版)》正式發布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紅外氣體分析儀的用途主要可以大致分為三類:環保、工業應用和科研項目。此外,由於紅外氣體分析儀具有較好的防爆性,所以人防工程、檢測報警設備裡也會用到紅外氣體分析儀,如井下有毒氣體報警裝置等。但此類設備通常不做定量分析要求,不能提供準確的數據,所以在此報告中不涉及。另外,關於環境CEMS市場本網另有報告專門論述,故本報告中也不涉及紅外氣體分析儀的CEMS市場。
  • 全球與中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全球與中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是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行業研究報告首先介紹了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背景情況,包括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定義、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最新動態分析等。
  • 《中國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ED-XRF)市場調研報告(2019...
    -射線螢光光譜儀(ED-XRF)」市場調研。基於上述的調研結果,儀器信息網撰寫完成了《中國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ED-XRF)市場調研報告(2019)》。報告介紹了ED-XRF技術的基本情況、主流產品、近兩年發布的新產品等,同時詳細分析了我國ED-XRF用戶的地區分布、專業類別、單位性質等信息,另外還對2018年我國ED-XRF市場的總體情況及熱點應用進行了分析,報告還分析了國產和進口ED-XRF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售後的評價,以及用戶購買購買ED-XRF的途徑等信息。
  • 《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研究報告|2018版》正式發布
    不便於廣大用戶及電鏡廠商的共同發展,在此背景下,儀器信息網(http://www.instrument.com.cn)特組織了「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調研」活動,以期從終端用戶市場及電鏡配置現狀的角度,對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做更全面的梳理,對當下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現狀、用戶需求、電鏡品牌現狀、市場拓展等信息進行調研分析,為電鏡商在中國市場的市場營銷及推廣提供決策參考。
  • 《中國X射線衍射儀(XRD)市場研究報告|2019版》發布
    《中國X射線衍射儀(XRD)市場研究報告(2019版)》內容包含了X射線衍射儀技術發展概述,2016-2018年內,中國高校院所已配置X射線衍射儀的使用情況、2019年度X射線衍射儀中標分析、中國X射線衍射儀用戶調研分析、主流X射線衍射儀品牌市場分析等。
  • 國產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如何做大做強
    (3)掌上生活  隨著近紅外光譜儀的微小型化和成本的不斷降低,原來遙不可及、只有大型企業或研究機構方能使用的光譜儀產品,會逐漸走進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甚至人手一個,用於監測日常生活中的飲用水、奶製品、肉製品、果蔬品等食物的安全性、新鮮度,以及通過成分含量的攝入而實現個人健康管理。2017年1月,長虹在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發布全球首款分子識別手機--長虹H2。
  • 近紅外光譜儀相關企業走訪調研
    ,並介紹了公司研發中心的情況以及近紅外光譜儀研發過程中的問題等。徐徵宇先生  賽默飛近紅外光譜儀產品和技術包括來自尼高力的研究型、在線型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產品,以及來自於Polychromix公司的手持式近紅外光譜儀。
  • 中國國內紅外光譜儀的市場綜合分析
    1、通用型紅外光譜儀     目前國內市場主要以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 -IR)為主,色散型紅外光譜儀在國內市場上已很少見。國內市場上進口的FT –IR中以美國的Niolet instrument 公司為最多。其次是Perkin-Elmer 公司的,這兩家公司的產品在國內可佔70%以上。
  • 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將在民用市場大有所為
    我國能夠在近紅外光譜技術研究領域取得這樣突出的成績,離不開國內各個科研團隊長期以來的堅持和努力。  近日,在全國第四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召開期間,筆者採訪了陳星旦院士「應用光譜」團隊的成員:長春光機所盧啟鵬研究員、中國計量學院金尚忠教授、暨南大學潘濤教授,他們多年來致力於近紅外光譜儀器的開發,對於近紅外光譜儀器的發展和市場需求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 《中國水質常規五參數在線分析儀市場調研報告(2019版)》已發布
    針對中國水質常規五參數在線分析儀的應用現狀、各品牌佔有率以及市場現狀、前景等內容,儀器信息網特組織了「水質常規五參數在線分析儀市場調研」活動。  基於調研結果,我們撰寫完成《中國水質常規五參數在線分析儀市場調研報告(2019版)》。
  • 2019年版中國蜂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如據國外報導,一隻由蘆薈、蜂膠等成分所組成的面霜類新型化妝品上市後大受市場歡迎,該產品的年銷售額已達數百萬美元。由此可見,蜂膠在化妝品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年版中國蜂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認為,蜂膠被國外學者譽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醫藥保健品新原料」之一。
  • 中國流式細胞儀市場調研報告(2020年)發布
    儀器信息網(www.instrument.com.cn) 基於自身平臺優勢調研了200餘家流式細胞儀用戶單位,對象包括科研院所(含大專院校)、醫療機構(醫院、疾控中心、衛生院、婦幼保健院等)、企業(如生物製藥、生物技術企業等)、政府檢測/監測/執法機構等單位;並對近兩年來國內公開採購數據(數據來源:北京易佰智匯數據諮詢有限公司)進行分析。
  • 中國LC/MS市場調查報告(2018版)正式發布
    為了更好的了解LC/MS在各行業、領域內的市場情況,為LC/MS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儀器信息網於2018年11月~12月組織了LC/MS市場調查報告。調研形式包括向廣大用戶推出LC/MS市場情況調研問卷活動、對2018年1月~12月政府採購行為分析和對2018年1月~11月海關進出口分析。
  • 《中國液相色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9)》發布
    根據儀器信息網調查顯示,2018年度中國液相色譜市場銷售總額不到50億人民幣,其中,進口產品市場佔有率超高95%,而安捷倫、島津、沃特世和賽默飛市場佔有率居前四,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液相色譜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譜為主,佔90%以上;超高效液相色譜市場佔有率不足10%。通過調研發現,我國液相色譜用戶主要集中在製藥、食品、環境、石油化工、農林等領域。
  • 我國近紅外光譜還依然「年輕」 未來大有可為——ACCSI2019近紅外...
    QY Research的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近紅外光譜市場價值4.6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底,該市場將達5.6億美元。未來幾年,亞太地區有望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
  • 中國固相萃取儀市場研究報告(2017版)
    (不同品牌之間的技術和價格比較及市場佔有率分布詳見:中國固相萃取儀市場研究報告(2017版))  受調研用戶單位性質及應用領域分布  《中國固相萃取儀市場研究報告(2017版)》得到了廣大用戶、企業以及業內專家的大力支持。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認為,碳交易市場可以簡單地分為配額交易市場和自願交易市場。配額交易市場為那些有溫室氣體排放上限的國家或企業提供碳交易平臺以滿足減排目標;自願交易市場則是從其他目標出發(如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建設、社會效益等)自願進行碳交易以實現其目標。
  • 2019年版中國聚乙二醇(PE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19年版中國聚乙二醇(PE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聚乙二醇(PEG)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聚乙二醇(PEG)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年版中國聚乙二醇(PE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