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4日電 24日早盤,兩市小幅低開,隨後滬指延續弱勢盤整走勢,創業板指表現較強。超級電容概念股一度上演漲停潮,口罩、5G、券商等題材盤中輪番異動拉升,市場炒作情緒較為活躍。
來源:Wind
截至11:30,滬指報3029.22點,跌幅0.34%,成交量2758.2億元;深成指報11710.43點,漲幅0.69%,成交量4687.9億元;創業板指報2248.62點,漲幅0.99%。滬股通淨流出28.02億,深股通淨流出14.22億。
盤面上,行業板塊漲多跌少,通信設備、元器件、軟體服務、電信運營漲幅靠前;旅遊、運輸服務、酒店餐飲、交通設施、保險跌幅靠前。
通信設備大漲4.68%,其中,雷科防務、宜通世紀、路通視信等14個股漲停,春興精工、天孚通信等紛紛跟漲。
概念板塊同樣多數飄紅,遠程辦公、口罩防護、5G概念、氟概念漲幅居前;水產品、賽馬概念、稀缺資源、奢侈品跌幅靠前。
遠程辦公概念漲幅超5%,個股全線上揚,華平股份、齊心集團、萬興科技等6個股漲停。
總體看,共1756隻個股上漲,其中南大光電,鴻遠電子,尚榮醫療等149隻個股上漲幅度超過5%。1936隻個股下跌,其中奇精機械,錦江酒店,豐元股份等25隻個股下跌幅度超過5%。
換手率方面,共有16隻個股換手率超過20%,其中英傑電氣換手率最高,達64.48%。
新時代證券研報分析,最近半個月,指數快速上漲,有超跌反彈、春季躁動和趨勢性,三種力量驅動。季節性因素導致創業板換手率很高、個人投資者交易活躍,這些季節性因素未來會有一次降溫。這一次降溫是速度的放緩,而不是方向的改變。成長股進入年報業績驗證期,短期可能依然會慣性上行,3月後可能會有慣性降溫,春季躁動的資金可能會在二季度小幅降溫。
國盛證券表示,疫情衝擊後,市場韌性十足、科技成長迅速「再起風雲」,核心在於散戶化市場下「羊群效應」減弱、機構力量大幅強化,成為A股市場「定海神針」。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買基金」成為居民資金入場的重要渠道,也是科技成長的重要支撐。從當前的機構持倉來看,科技成長是新增基金配置的重點方向。(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