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速度加快了7千米/秒,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僅有約25800光年。但別擔心,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地球正在向黑洞俯衝。相反,這些變化是基於新觀測數據建立的更好銀河系模型的結果,這些數據包括日本射電天文學項目Vera在15年多時間裡觀測到的天體目錄。VERA項目始於2000年(VLBI射電天體測量探索,「VLBI」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的縮寫,意為甚長基線幹涉測量)。
目的是繪製銀河系的三維速度和空間結構圖,VERA使用一種名為幹涉測量的技術,將分散在日本群島各地的射電望遠鏡數據結合在一起,以獲得與直徑2300千米望遠鏡相同的解析度。用這種解析度(10微角秒)實現的測量精度,理論上足夠精確,可以分辨出放置在月球表面的一美分錢。因為地球位於銀河系內部(我們不能後退)從外面看銀河系是什麼樣子。
圖示:銀河系的位置和速度圖,箭頭顯示了用於模擬銀河系224個天體的位置和速度數據;實心黑線顯示了銀河系旋臂的位置;顏色表示屬於同一手臂的對象組;背景是模擬圖像;圖片:NAOJ
天體測量學是對物體位置和運動的精確測量,是了解銀河系整體結構和我們在銀河系中位置的重要工具。今年發布了第一份Vera天體測量星表,其中包含99個天體的數據。基於Vera天體測量星表和其他團隊新的觀測,天文學家繪製了一張位置和速度圖。根據這張地圖,計算出了銀河系的中心,也就是一切都繞著它轉的點。這張地圖顯示,銀河系的中心,以及位於那裡的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25800光年。
這比國際天文聯合會在1985年採用的27700光年官方數值更接近。地圖上的速度分量表明,地球繞銀河系中心運行的速度為227千米/秒,這比之前的220千米/秒要快。現在Vera項目希望觀察更多的天體,特別是靠近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天體,以便更好地描述銀河系的結構和運動。作為這些努力的一部分,Vera將參加由位於日本、韓國和中國的射電望遠鏡組成的EAVN(東亞VLBI網絡)。通過增加望遠鏡的數量和望遠鏡之間的最大間隔,EAVN可以實現更高的精度。
研究是利用VLBI(甚長基線幹涉儀)項目VERA(VLBI探索射電天體測量)的第一個天體測量目錄,收集了來自VERA的所有天體測量結果,提供了精確的三角年視差和自行測量結果,目錄中總共列出了99個脈澤源(脈澤源是指能輻射出由受激輻射放大機制產生的分子譜線的非恆星源),其中21個脈澤源是新發現的。研究已經確認,大多數天體測量結果是相互一致的,最大的誤差源是由於脈澤源特徵的結構及其快速變化,以及系統的定標誤差和不同的分析方法。
博科園|研究/來自:日本國立天文臺
參考期刊《日本天文學會出版物》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