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研究,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要比之前測定的更接近,大約為25800光年,並且太陽系的運動速度也要比之前計算得更快。
此次的研究數據,讓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近了2000光年,但是還不需要擔心太陽系會被黑洞吞噬,由於太陽系按照自己的軌道運動,想要被黑洞吞噬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太陽系還需要繼續前進25800光年:
該研究是日本射電銀河系探索的一部分,其目標是探究銀河系的三維結構。
由於人類生活在銀河系中,無法看清銀河系的全貌,只能夠通過尋找參照物大致判斷銀河系的尺寸和形狀,通過射電望遠鏡觀測,科學家可以精確判斷恆星的大小、位置、軌道、旋轉速度,從而逐漸繪製銀河系地圖。
研究人員在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天體時,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SgrA*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僅有25800光年的距離(1光年大約9.5萬億公裡)。
198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地球和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定義為27700光年;2019年,有科學家提出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其實只有26660光年。
此次日本的射電觀測項目,證實了2019年的猜測,由於在1985年,人類的天文觀測設備沒有排除地球大氣的影響,因此科學家更接受全新的數據,並且相比宇宙尺寸,2000光年也不是一個大數字。
如何測量銀河系的超大質量黑洞?
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20萬倍,雖然黑洞質量如此之大,卻無法直接觀測。
為了全面觀察銀河系,日本研究人員利用4臺望遠鏡和多個天文臺合作,進行數據互通虛擬觀測,理論上的觀測效果可以媲美直徑2300公裡的射電望遠鏡。
超高的解析度,甚至可以在月球上清晰看到一枚硬幣,利用合作觀測,研究人員可以精準確定銀河系的恆星位置。
目前該項目已經公布了99個銀河系天體,並且對這些天體進行分類。
通過觀測銀河系中的天體和軌道,進而推斷出銀河系中心的位置,而銀河系中心,就是超大質量黑洞的所在地。
根據研究數據,銀河系中心要比之前的數據更接近地球,並且太陽系的運動速度也比之前的官方速度快,目前大約是227公裡每秒。
這些新發現將幫助科學家更新目前的銀河系模型,幫助解決銀河系中的謎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銀河系天體被發現,銀河系地圖將會越來越全面,甚至可以幫助天文學家精準計算銀河系的整體質量,從而估算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比例。
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人類未知事物的總稱,但是這些物質卻決定著宇宙的運動和未來,未來天文學家將繼續觀測銀河系更加中心的地區,只有徹底了解銀河系,人類才有可能走出銀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