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級別黑洞,爆發時可以吞噬整個銀河系

2020-12-05 宇宙筆記本

超大級別黑洞

距離地球35億光年,在巨蟹座方位存在著一顆18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這個黑洞是人類目前已知最大黑洞之一。這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每12年就會被另一個黑洞撞擊兩次,撞擊所發出的能量可匹敵整個銀河系所有恆星的總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35億光年外的超大黑洞OJ287,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為太陽質量的430多萬倍,這在我們銀河系已是最大的存在,但比起OJ287就顯得太過渺小。OJ287的質量為太陽的180多億倍,足足有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四千多倍。

若是以海王星為界限,那把太陽系放到這個黑洞裡面就是非常渺小的存在。太陽系只是它的一個小圓圈,外圍大圈就是OJ287的事件視界面,也就是黑洞的邊界。在它面前太陽系是如此的渺小,更別說地球了,地球在它面前連一個像素點的大小都沒有,這個就是黑洞OJ287的大小。

OJ287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黑洞,意思就是它會不斷的吞噬物質,在它的周圍會形成一圈非常明亮的吸積盤,而兩級會噴出速度接近光速的相對論性噴流,若是奔流的方向對著我們地球,天文學中就把這種超大質量的黑洞稱為「耀變體」。若是奔流的方向,沒有對著我們則稱為「類星體」。這樣的天體是為宇宙最為明亮的一種天體,所以,即便距離地球35億光年如此遙遠的距離,我們在地球拿一個差不多的望遠鏡都是可以看到這個巨大的超級黑洞。

黑洞它既可以暗到不會發出任何的光,也可以成為宇宙最為明亮的天體類星體和耀變體。而黑洞OJ287它的噴流方向沒有對著我們,所以是一個類星體,但和其他類星體不同的卻是,OJ287每隔12年就會有兩次大的能量爆發,兩次爆發的時間差不多相隔一年。

根據多年的觀測科學家推斷,這個黑洞的周圍應該存在著另一個較小的黑洞,但它的質量也已遠超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為一點五億倍太陽質量。這個小黑洞是以每12年為公轉周期,繞著這個大黑洞公轉,光從這個公轉周期我們就可以了解,這個小黑洞的運動速度是非常恐怖的,繞這麼大的黑洞旋轉,竟能以12年為一個周期。

經過計算的他在遠離大黑洞的地方,速度為0.05光速,在接近大黑洞的位置,速度為0.2倍光速,平均下來的話,它的速度大約為0.1倍光速。一個質量為太陽1.5億倍的超大黑洞,以0.1倍光速轟擊這個大黑洞的吸積盤會造成怎樣的場景?轟擊時所產生的電磁炮,相當於一萬億顆恆星亮度的總和,所以每隔12年大黑洞就會出現兩次大的能量爆發。

但是自從1982年科學家提出這樣的觀點之後,卻一直無法準確地確定小黑洞的運行軌跡,無法預測小黑洞撞擊吸積盤的準確時間。直到2015年,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波後,科學家才精確的計算出了小黑洞的撞擊時間。因為在如此巨大的黑洞面前,要計算小黑洞的運行軌跡,就不得不考慮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效應

在黑洞的周圍,時空已被極具的彎曲,並且小黑洞的高速運動也會讓周圍的時空發生顫動,產生引力波。小黑洞的運行軌跡則會不斷的發生進度,也由於引力波的產生,小黑洞的運行軌道也會逐漸的縮小,所以在考慮了諸多的相對論效應,以及黑洞無毛定理之後,科學家最終把小黑洞撞擊的時間精確到了四小時之內,而這一結果也得到了斯皮策望遠鏡的證實。

雖然遠在35億光年之外,是18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但在它面前,我們依舊可以精確地了解它周圍的時空局限,精確的計算出1.5億倍太陽質量黑洞的運行軌跡,這就是我們的智慧。也根據計算這個1.5億倍太陽的黑洞,會在一萬年之內被那個大黑洞所吞噬。

相關焦點

  • 黑洞大決戰!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專家警告稱,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隨著黑洞的年齡超過數十億年,它們的質量隨著它們吞噬周圍的行星和恆星而增長。對於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射手座來說,情況也沒有什麼不同。黑洞如此之大,其質量是我們太陽的410萬倍。
  • 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吞噬恆星?你將看到整個過程
    來源:環球科學微信公眾號得益於新的大視場巡天項目,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完整地見證黑洞「進食」恆星的整個過程。當一顆不幸的恆星出現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時,強烈的潮汐力會將恆星撕成碎片。它們是一些極端事件,通常都相當遙遠且相對罕見,其生命周期只構成了超大質量黑洞一生的一小部分。因此,它們提供的視角很有限,天文學家無法由此獲知我們星系的超大質量黑洞平常是如何「進食」和生長的。雖然研究人員還可觀測圍繞超大質量黑洞快速轉動的恆星,通過計算恆星的速度來研究它們,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非常近的天體——比如位於銀河系和臨近星系中的天體,只有在這個範圍內,當前的望遠鏡才可以分辨出單個恆星。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會不會把地球吞噬掉?
    在銀河系中心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其質量約為430萬個太陽質量。這個黑洞的質量還不算太大,絕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類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的65億倍。
  • 地球最終會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黑洞的增長速度比銀河系還快
    那麼,隨著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變得越來越大,我們的地球是否難逃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的命運?黑洞的增長速度-比黑洞所在的星系增長速度更快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這樣一個基本事實:當一個較大的星系中,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時候,該黑洞的增長速度會快於該星系本身的增長速度。而這一結論,是科學家們在對大力神A星系進行研究的時候所發現的。
  • 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那麼太陽繞著黑洞轉?
    經過多年的觀測,科學家們找到了黑洞存在的證據,並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9億公裡,恆星在這個位置上的公轉速度可以達到每秒2.4萬公裡,相當於光速的8%。由於我們看到的只是很久之前的光,這麼近的距離,該恆星可能早已被黑洞吞噬。
  • 超大質量黑洞是通過吞噬氣體和整個恆星演變而來
    今天的宇宙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是通過消耗氣體和整個恆星而成長起來的。它們從何而來?那些讓天體物理學家和我們都感到困惑的令人迷惑的奇點。當然,我們了解恆星質量黑洞背後的過程,以及它們是如何在恆星的引力坍縮中形成的。
  • 解讀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它不僅僅是毀滅者更是締造者!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顆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可達太陽質量的400萬倍。黑洞邊緣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叫做「事件視界」,理論上講,任何越過事件視界的東西都會有去無回,被黑洞無情地吞噬。而只要沒有越過事件視界,速度又夠快,理論上就不會被黑洞吞噬。
  • 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有多遠?
    此次的研究數據,讓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近了2000光年,但是還不需要擔心太陽系會被黑洞吞噬,由於太陽系按照自己的軌道運動,想要被黑洞吞噬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太陽系還需要繼續前進25800光年:    該研究是日本射電銀河系探索的一部分,其目標是探究銀河系的三維結構。
  • 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被證實,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
    2020年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的存在、根澤爾和格茲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而摘得獎項。這是偉大科學家霍金去世兩年後,科學界對其理論的進一步證實。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
  • 超大黑洞爆炸,威力僅次宇宙大爆炸,爆炸中心可容下15個銀河系!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詭異的天體,沒有任何東西能逃脫它的魔爪,甚至連光線都會被它吞噬。若按照質量劃分的話,黑洞在理論上有「超大質量黑洞、中等質量黑洞、恆星黑洞、量子黑洞」這4種類型,而宇宙裡幾乎所有星系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
  • 27億光年外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紅巨星
    閃光的出現說明星系中央的黑洞吞噬了一顆恆星  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觀測到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吞噬一顆紅巨星。這個超大質量黑洞潛伏在一個距地球27億光年的星系中央。由於距離黑洞過近,不幸的紅巨星被黑洞的巨大引力撕裂,最後走向死亡。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觀測到紅巨星被黑洞吞噬。  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潛伏在絕大多數星系中央。
  • NASA發現「超大黑洞」迅速擴大,可能吞噬整個星系
    大部分星系中都能找到黑洞,NASA 發現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增長速度比預期來得快,更超越了它們所在星系中新星形成的速度。,而且可能逐漸吞噬它們的星系。星球即將死亡時,會塌陷入自體之中,變成體積極小、密度極高的黑洞。 黑洞會吸收周圍的一切物質,包括光和氣體,甚至整個星系。先前的研究認為,黑洞與星系中的星球數量會一同增長,星系的大小不會影響黑洞的增長,但 NASA 的兩項調查發現,黑洞其實比星系中新星形成的速度更快。
  • 科學家為何看不到銀河系的中心黑洞,卻看到了遙遠的黑洞M87?
    在今年四月份,科學界有一件讓人轟動的事件,那就是黑洞的真實面目被公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美國華盛頓,中國上海,中國臺北,比利時等地直播公開,並且以各個國家語言發布。關於黑洞的了解,我們多是知道它存在,但是不了解。
  • 銀河系中心發現未知恆星,當黑洞吞噬它時,居然以8%的光速逃離
    在銀河系的中心,有著一個約430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它的強大引力吸引了大量的恆星在這裡聚集,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密切的關注著這些被黑洞引力捕獲的核心。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卻發現了一個之前從未觀測到的現象,一個未知的恆星接近光速8%的速度,在黑洞的周圍不斷地徘徊。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從第一張黑洞照片被公布後,相信大家對黑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你知道麼,在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大型黑洞。其實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的黑洞,當然我們銀河系不是例外。銀河系中也存在著黑洞,但一些小的黑洞,因其質量小,科學家無法觀測,更不要說研究了。所以,我們要想了解黑洞,科學家還是將目光放在超大質量黑洞上。於是,科學家們想到了我們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它是目前人類所知的離我們最近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因此也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研究黑洞的最佳目標。那麼,我們能猜測整個銀河系在圍繞著人馬座A*運轉嗎?
  • 日本科學家稱:地球和巨大的黑洞更近了,未來會被它吞噬嗎?
    ,可想而知這類黑洞的質量巨大,遠超過恆星級別的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它作為一個漩渦星系,有著明顯的旋臂結構,而大量的恆星位於主要旋臂之上。這些旋臂從中心核球延展而出,中心核球處就是超大質量黑洞銀心。日本科學家稱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更近了,大約是25800光年,近了將近2000光年左右,同樣的繞銀心運動速度變成了227公裡每秒。日本科學家主要是通過銀河系三維圖的重新繪製,得出的準確數據,只不過目前無法得知,是之前的測量數據有誤差,還是地球正在向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靠近。
  • 日本科學家稱:地球和巨大的黑洞更近了,未來會被它吞噬嗎?
    而最後一類就是超大質量黑洞,可想而知這類黑洞的質量巨大,遠超過恆星級別的黑洞。還記得2019年人類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嗎?這個黑洞就是超大質量黑洞,位於M87星系的中心,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這樣的黑洞才能被稱為超大質量黑洞。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 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黑洞正在甦醒,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嗎?
    而恆星的壽命是有限的,質量越大,壽命越短,當恆星走到盡頭,內部坍縮,外部膨脹,於是超新星爆發就發生了。恆星在生命盡頭的爆發不僅可以演化出更重要的宇宙元素,而且還能夠轉化為其它的特殊天體,比如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對於白矮星,中子星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是可以觀測到更詳細的情況,可是對於黑洞這種異常強大的天體,我們了解得卻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