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它不僅僅是毀滅者更是締造者!

2020-11-02 宇宙及宇宙外讀者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顆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可達太陽質量的400萬倍。黑洞邊緣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叫做「事件視界」,理論上講,任何越過事件視界的東西都會有去無回,被黑洞無情地吞噬。而只要沒有越過事件視界,速度又夠快,理論上就不會被黑洞吞噬。


而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恆星的密度是非常高的,是整個銀河系最「繁忙」的區域,同時每顆恆星的旋轉速度都非常快,這樣就能夠保證它們不會被黑洞吞噬。黑洞吞噬氣體雲的宇宙事件比較常見,在吞噬過程中,靠近黑洞的氣體雲密度溫度開始急劇上升,最終能夠噴發出超高的能量,這就是所謂的「類星體」。

但是黑洞吞噬恆星的宇宙事件也時有發生,主要是因為恆星運動軌道的變化讓它們的速度下降,從而開始逐漸落向黑洞,被黑洞吞噬。我們都知道銀河系中心附近的天體密度非常高,彼此之間的引力稍有變動就可能影響到恆星的速度,從而改變恆星軌道。


事實上,雖然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但這些黑洞的質量相差非常大,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太陽質量400萬倍,但它與其他超大質量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有些超大質量黑洞可達太陽質量的數十億倍,而之所以質量會如此之大,科學家們推測原因之一就是黑洞在不斷吞噬周圍氣體雲和靠近它的恆星。

當然,也可以換一種簡單的思維方式,黑洞聽起來很可怕,但與太陽一樣,它本質上也是一種天體。在太陽系裡,水星距離太陽最近,但它並沒有被太陽吞噬,因為水星的速度足夠快。

不過我們絲毫不用擔心黑洞會吞噬我們的太陽系和地球,我們足夠安全,因為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達到2.6萬光年,這個距離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距離。


黑洞不斷地吞噬任何靠近它的東西讓我們感受到黑洞的破壞力和恐怖程度,事實上,大多數人對黑洞特別是超大質量黑洞的認知比較片面,黑洞不只是恐怖和破壞的代名詞,它更是一種創造者和締造者。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不斷地塑造著銀河系的秩序,同時科學家推測,在星系形成初期,超大質量黑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們是星系形成的基石!

相關焦點

  • 超大質量黑洞:星系的締造者?
    星系的存在會影響宇宙的演化,這就把超大質量黑洞置於了整個過程的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驅動著類星體,它們會產生以極高的速度運動的物質噴流,正是這些噴流觸發了星系的形成。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它就將會顛覆已有的星系形成理論。它也會驚人地對改變我們自己的起源。如果沒有超大質量黑洞產生的噴流催生出銀河系,也許人類就不會出現在這個宇宙中。
  • 超大質量黑洞:宇宙的締造者?
    超大質量黑洞驅動著類星體,它們會產生以極高的速度運動的物質噴流,正是這些噴流觸發了星系的形成。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它就將會顛覆已有的星系形成理論。它也會驚人地對改變我們自己的起源。如果沒有超大質量黑洞產生的噴流催生出銀河系,也許人類就不會出現在這個宇宙中。
  • 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那麼太陽繞著黑洞轉?
    如果太陽變成一顆黑洞,那麼它的視界半徑就只有3公裡。當中子星的質量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大約三倍太陽質量)後,也會坍縮成為黑洞。 經過多年的觀測,科學家們找到了黑洞存在的證據,並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
  • 黑洞大決戰!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專家警告稱,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隨著黑洞的年齡超過數十億年,它們的質量隨著它們吞噬周圍的行星和恆星而增長。對於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射手座來說,情況也沒有什麼不同。黑洞如此之大,其質量是我們太陽的410萬倍。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原標題: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中等質量黑洞介於恆星級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之間,質量為太陽的100到1000倍。此次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 答案只有一個:銀河系中心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則發現,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看不見的、質量極大的天體控制著周邊恆星的軌道,目前對這個天體的唯一解釋就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顛覆了傳統的空間和時間概念。他的方程式預言了黑洞的存在:大質量的天體會使空間彎曲、時間減慢,一個超大質量的天體甚至能吞噬光線,從而形成一片「絕對黑暗」的空間,這就是黑洞。
  • 與M87相比,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像個baby!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顆名為「人馬座A(GRO J1655-40)」的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稱之為「銀心」,「銀心」作為銀河系的中心有著什麼樣的地位呢?人馬座A*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400萬倍,這個控制著銀河係數十萬光年的龐大存在,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肆無忌憚的遊走著,且據科學分析,銀河系將在四十億年後與鄰近的仙女座星系相撞,產生一個新的星系。那麼銀河系的中心就只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嗎?
  • 肉眼能夠看到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超大質量黑洞嗎?
    先說答案:人類肉眼無法看到黑洞,必須藉助望遠鏡才能發現和觀測。現代天文學發現,幾乎每個大的星系中心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黑洞是什麼?就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屍骸。因此科學界認為,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很可能是另一種形成方式,就是宇宙大爆炸初期巨大星雲團直接坍縮形成的黑洞。大爆炸初期分子雲團質量太巨大了,在收縮和坍縮過程中,還沒等恆星形成,就直接坍縮成一個黑洞了,這樣的黑洞初始就是很巨大的。
  • 地球最終會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黑洞的增長速度比銀河系還快
    比如,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這就是一個包含了很多塵埃、氣體、暗物質和恆星等物質的星系。它們依託於重力的束縛作用,聚集在了同一個星系背景之下。在星系的組成部分中,往往都存在著星團、多星系統和不同的星雲。而對於像銀河系這樣較大的星系而言,其中心通常都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是一種質量介於100萬到1000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類型,而黑洞的增長速度,通常情況下又和星系的大小成正比。
  • 銀河系中心存在第二個超大質量黑洞?首個黑洞視頻或將公布,期待
    雖然我們看不到它們,但是它們確實是存在的,比如說黑洞。相信大家都知道,黑洞最典型的特徵就是質量超大,所以它們的引力也非常大,連光都逃不掉,所以我們就沒法用肉眼看到它們。黑洞,在宇宙中可以說是廣泛存在的,有科學報告指出,在我們銀河系可能隱藏著數以百萬計的黑洞,這麼多黑洞,我們卻很難看到它們。因此,對於它們的一些物理性質(如質量等),我們並不是很清楚。
  • 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有多遠?
    此次的研究數據,讓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近了2000光年,但是還不需要擔心太陽系會被黑洞吞噬,由於太陽系按照自己的軌道運動,想要被黑洞吞噬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太陽系還需要繼續前進25800光年:    該研究是日本射電銀河系探索的一部分,其目標是探究銀河系的三維結構。
  • 研究: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逐年活躍
    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與其他黑洞有點不同,它常年低調,偶爾吃點附近物質時才爆發亮光。但最近天文學家已證實,人馬座A* 明亮的X射線耀斑近年來持續增加,支持稍早認為銀河系中心逐年動蕩不安的研究結論。
  • 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變得越來越活躍
    人馬座A*是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並不是十分活躍。它沒有被歸類為活動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當銀河系核心飽食來自周圍空間的大量物質時,它們發出的光芒非常明亮。 但是,我們銀河系中心的亮度每天確實會在整個電磁光譜範圍內波動。
  • 思想和自然的多重藝術:黑洞和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奇點定理和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的發現涉及對這一框架中部分問題的回答,對這一框架的整體認知還待完善。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是自然帶給我們對黑洞現實存在的啟示,它的緻密性(觀測限制的質量密度下限)無法用目前已知的其它天體/系統來解釋。Penrose的奇點定理觸及黑洞奇點形成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在真實宇宙中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的必要性還有待進一步揭示。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會不會把地球吞噬掉?
    在銀河系中心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其質量約為430萬個太陽質量。這個黑洞的質量還不算太大,絕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類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的65億倍。
  • 銀河系中心有個強大的磁場!「幕後黑手」是超大質量黑洞!
    我們知道,在我們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巨大的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然而不久前科學家在銀河系的核心有強大的磁場,而這個磁場正是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此前科學家認為銀河系的中心僅僅是一個巨大黑洞的所在地,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並不是我們銀河系中心區唯一的存在,一個巨大的磁場也塑造並驅動著那裡的氣體流動。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從第一張黑洞照片被公布後,相信大家對黑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你知道麼,在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大型黑洞。其實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的黑洞,當然我們銀河系不是例外。銀河系中也存在著黑洞,但一些小的黑洞,因其質量小,科學家無法觀測,更不要說研究了。所以,我們要想了解黑洞,科學家還是將目光放在超大質量黑洞上。於是,科學家們想到了我們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它是目前人類所知的離我們最近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因此也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研究黑洞的最佳目標。那麼,我們能猜測整個銀河系在圍繞著人馬座A*運轉嗎?
  •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有這麼大的恆星能通過超新星演化出這麼大的黑洞嗎?顯然不可能!所以我們今天就了解下宇宙早期的超大質量黑洞演化過程,它咋來的!先了解下我們銀河系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樣被發現的銀河是夜空中光明與黑暗的交織,它包含了我們所能看到的所有恆星,從年輕到古老,有大有小,顏色各異,中間夾雜著昏暗的氣體雲,綿延數十萬光年,而我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 近日,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外媒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一款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運行軌跡猶如舞動的「玫瑰花結」,而這也正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被證實,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
    2020年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的存在、根澤爾和格茲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而摘得獎項。這是偉大科學家霍金去世兩年後,科學界對其理論的進一步證實。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