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個方面了解中國晶片產業現狀

2020-11-27 電子發燒友

從7個方面了解中國晶片產業現狀

胡薇 發表於 2018-04-26 09:13:28

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同比增長14.6%。2017年中國貨物進口額為12.46萬億元,也就是說集成電路進口額佔中國總進口額的14.1%,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約為1500億美元。中國在半導體晶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近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國自主研發的晶片進展。這篇文章將從晶片進口量巨大、國產高端晶片缺失、製造晶片工序繁雜、中國晶片產業與歐美日相差甚遠、對中國晶片該如何發展的思考等多角度,帶領大家全面認識中國晶片產業現狀。

1

半導體晶片進口花費 已接近原油兩倍

也許不是人人都了解集成電路,但許多人聽說過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指,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在半個世紀前,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摩爾提出的這一推測,已經延續了50多年。

摩爾定律揭示了集成電路領域的發展速度。在這樣的高速創新發展中,集成電路的產品持續降低成本、提升性能、增加功能。也是在這樣的高速發展中,各國集成電路技術的差距越拉越大。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若想在主要集成電路領域追趕上頂級公司,需要的不止時間,而是整個系統性提升。

海關總署公開信息顯示,集成電路進口額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超過原油,且二者進口差額每年都在950億美元以上。其中,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同比增長14.6%。2017年中國貨物進口額為12.46萬億元,也就是說集成電路進口額佔中國總進口額的14.1%,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約為1500億美元。中國在半導體晶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2

晶片有幾十種大門類 上千種小門類

晶片,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晶片組,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晶片組合。它們相互依賴,組合在一起能發揮更多作用,比如,計算機裡的中央處理器(CPU)及手機中的射頻、基帶和通信基站裡的模數轉換器(ADC)等,就是由多個晶片組合在一起的更大的集成電路。而集成電路是非常精密的儀器,其單位為納米。一納米為十萬分之一毫米。這就對設計、製造工藝都有非常嚴格、高標準的要求。

晶片的種類很多,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僅從產品種類來說,晶片的種類就有幾十種大門類,上千種小門類;如果涉及設備流程的話就更多了。美國是整體式、全方位處於領先地位,而我們只是在某些領域裡面有所突破,並且這些領域也並非核心、高端的領域,比如中國在存儲器、CPU、FPGA及高端的模擬晶片、功率晶片等領域,幾乎是沒有的。如果中國發力研發,在某些小的門類中可能會有所突破。」

3

一臺通信基站內有上百顆晶片

以運營商業務為例,通信基站設備是其最主要的產品之一,而在一臺通信基站中就有上百顆晶片負責實現不同功能。「簡單來說,基站發射並回收信號,收回信號後首先要有晶片濾波,穩定信號;然後還有晶片將這種特別小的信號放大;再有晶片進行解析、處理;然後是晶片負責傳輸、分發。基站核心跟電腦類似,可以實現各種功能,但它可以支持多個手機,因而速度更快,晶片更複雜。」上述人士表示。

其中,最典型的是ADC晶片,中國目前還無法生產出可替代產品。ADC晶片是模數轉換晶片,負責將天線接收的連續的模擬信號轉換為通話或上網的數位訊號。目前ADC主要依賴亞德諾、德州儀器等公司供應。

從軟體方面來說,EDA仿真軟體是另一個典型。利用該軟體,電子設計師才可以在電腦上設計晶片系統,大量工作可以利用計算機完成,並可以實現多個產品的結合試驗等。如果沒有EDA仿真軟體,則需要人工進行設計、試驗,耗費的人力、時間等成本不計其數。目前進入我國並具有廣泛影響的EDA軟體有十幾種,基本都來自於美國。

4

製造一顆晶片 需要5000道工序

一位晶片製造領域的專家向北青報記者介紹,一顆晶片的製造工藝非常複雜,一條生產線大約涉及50多個行業、2000-5000道工序。就拿代工廠來說,需要先將「砂子」提純成矽,再切成晶元,然後加工晶元。晶元加工廠包含前後兩道工藝,前道工藝分幾大模塊——光刻、薄膜、刻蝕、清洗、注入;後道工藝主要是封裝——互聯、打線、密封。其中,光刻是製造和設計的紐帶。

其中許多工藝都在獨立的工廠進行,而使用的設備也需要專門的設備廠製造;使用的材料包括幾百種特種氣體、液體、靶材,都需要專門的化工工業。另外,集成電路的生產都是在超淨間進行的,因此還需要排風和空氣淨化等系統。

有說法認為,集成電路是比航天還要高的高科技。該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航天的可靠性估計也就4個9、5個9的樣子(X個9表示在軟體系統一年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系統可以正常使用時間與總時間之比)。現在矽晶圓材料的純度就要6個9以上。」

5

全球晶片幾乎被美日歐壟斷

根據前瞻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晶片仍主要以美、日、歐企業產品為主,高端市場幾乎被這三大主力地區壟斷。在高端晶片領域,由於國內廠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與集群效應,所以其生產仍以「代工」模式為主。

截至2015年年底的數據顯示,全球共有94家先進的晶元製造廠商,其中17家在美國,71家在亞洲(中國有9家),6家在歐洲。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處於領先地位,但自90年代開始其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顯著下降,至2015年僅有3家日本晶片製造商位列全球排名前二十——東芝、瑞薩電子和索尼。而與此同時,東亞其他國家已成為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市場的主要公司。韓國三星電子和海士力目前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半導體公司。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2月,中國和美國的晶片市場規模份額擴大,分別為33.10%和19.73%;日本和歐洲的晶片市場份額有所下降,分別為9.29%和9.12%。中國晶片市場是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但是對外依存度過高。

自1993年1月以來,英特爾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個人計算機所用的CPU處理器中,英特爾就佔據了八成份額。人們耳熟能詳的奔騰、賽揚、酷睿等處理器都來自英特爾。目前,英特爾的年營收率仍然在繼續增長——無論是從PC、數據中心伺服器,還是物聯網晶片。

2016年英特爾仍是全球最大晶片供應商,全年晶片銷售額達540.9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4.6%;市場份額達15.7%。

而在手機晶片中,高通是另一大巨頭。目前除了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外,其餘安卓手機廠商採用的全部都是高通處理器。除了購買晶片的費用外,高通還向每臺手機收取專利費用。此前,魅族就與高通對簿公堂,魅族副總裁李楠稱,有100多家手機廠商都與高通籤訂了購買專利的協議。

6

國內半導體產業近幾年在加速發展

中國半導體前三分別是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 。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5411.3億元,同比增長24.8%。其中,集成電路製造業增速最快,2017年同比增長28.5%,銷售額達到1448.1億元。設計業和封測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26.1%和20.8%,銷售額分別為2073.5億元和1889.7億元。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口集成電路2043.5億塊,同比增長13.1%;出口金額為668.8億美元,同比增長9.8%。

一份由半導體協會和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國內十大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行業的最新排名報告顯示,在國內前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當中,華為海思半導體以361億元銷售額排名第一;清華紫光展銳以110億元排名第二;中興微電子以76億元排名第三。隨後的還有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電子、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格科微電子和中星微電子。

7

財經觀察

中國能否跳離美國IP核另起爐灶?

有專家表示,我國集成電路的起步並不算晚,只比美國晚幾年。但由於其間歐美技術封鎖、國內歷史問題等多種因素,目前與歐美的差距比較大,想要在短時間內追趕有難度。

一位從業者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從整個行業來看,美國卡的是「IP(智慧財產權)」,「圍繞IP的戰爭更激烈,就算你用了人家的技術,人家也有產權,你無法繞開它去解決問題。」資料顯示,IP核將一些在數字電路中常用但比較複雜的功能塊,如FIR濾波器、SDRAM控制器、PCI接口等設計成可修改參數的模塊。上述人士表示,中國集成電路行業一直流行一個詞語「彎道超車」,很多人在想,能否跳離美國的IP核而另起爐灶,另外開發一整套的生態系統?但這實在太複雜了。

多位行業研究人士表示,目前中國的集成電路是系統性落後,整體提升需要從基礎性研究和人才培養來做,需要比較久的時間,「我們需要先培養數學、物理等學科的基礎人才。這些人提上來後,再由他們培養跟其他學科交叉的人才。他們需要掌握工業設計等技術。」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國晶片技術現狀分析_中國晶片發展趨勢
    那麼,中國晶片技術現狀如何?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中國晶片技術現狀如何? 晶片的問題永遠無法做到像網際網路一樣的快速發展。即使面臨中興被制裁,所有人都看到了被扯下了遮羞布的中國科技現狀。因為晶片問題不是我國擅長的擼起袖子開始幹的模式。憑著一股勁就能解決的問題。大家喜歡說兩彈一星,兩彈一星一共生產了多少?能實現批量生產麼?顯然不能,那批量生產的難點在哪裡,第一工業基礎,第二人才儲備。可惜的是,這兩點目前中國都沒有。就目前的現狀來說,工業基礎基本上被房地產毀了。人才儲備基本上被網際網路吸走了。 中國的晶片技術現在達到了什麼水平?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報告:一文看懂真實國產晶片現狀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下,汽車電子含量顯著提升,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電動化帶來功率半導體、MCU、傳感器等增加;二是智能化和網聯化帶來車載攝像頭、雷達、晶片等增加。在智能化帶來的增量方面,自動駕駛級別每提升一級,傳感器的需求數量將相應的增加,到L4/L5級別,車輛全身傳感器將多達十幾個以上。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要聞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在智能化帶來的增量方面,自動駕駛級別每提升一級,傳感器的需求數量將相應的增加,到L4/L5級別,車輛全身傳感器將多達十幾個以上。以特斯拉為例,Autopilot2.0傳感器包含12個超聲波傳感器,8個攝像頭以及1個雷達。未來5年,隨著汽車自動化級別的逐步提高,在雷達和攝像頭模塊的驅動下,ADAS/AD半導體市場將加速增長。
  • 中國射頻晶片的現狀和出路思考
    2019年4月26日清華大學108周年校慶活動在清華大學圓滿成功,來自中科漢天下電子的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楊清華在會上與廣大校友和媒體們深刻探討了「中國射頻晶片的現狀和出路思考」。
  • 中國晶片產業已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國晶片產業已取得的成就晶片設計方面,由於華為所擁有的強大影響力,華為海思最為人熟知,其實除了華為海思之外晶片封測方面,其實中國已取得較大的成績,長電科技已是全球第三大封測企業,此外華天科技和通富微電兩家企業分列第 6、7位,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在晶片封測方面已形成近乎平分天下的格局,只不過這個行業主要針對企業市場,大眾並不熟知。可以說,中國從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到後期封裝方面都已逐漸形成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具備一定與中國大陸以外的企業進行競爭的實力。
  • 中芯國際7nm工藝量產在即,中國晶片為什麼長期受制於人?
    由於在光刻機設備引進上的進展,中芯國際在今年即將突破7nm工藝,有望在不長的時間內完成14nm工藝向著7nm工藝的突破。從2017年以來,全球ICT(信息產業)產業總體規模一直穩定在5萬億美元以上,其中信息產業製造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8000億美元以上,從製造業細分的角度,集成電路、軟體和IT服務和通信是各國尖端力量角逐的主要領域。
  • 從開放式協同創新看中國晶片產業生態圈營造
    下面的內容安排為:首先分析全球晶片產業發展格局及各晶片產業鏈現狀;然後重點剖析美國晶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及可借鑑發展模式;進一步找出中國晶片產業與美國的差距及未來的突破口;最後,提出完善、優化晶片產業生態圈各子系統的途徑,思考如何共建中國晶片產業生態圈。
  • 中國晶片產業的技術壁壘
    【財新網】(作者 王元)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7年內向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軟體和技術,讓中國通信行業首次感受到「缺芯」之痛。  壞消息不止這一個。有消息稱,英國政府建議本國通訊企業減少向中國企業購買通訊設備。  在此背景下,國內圍繞晶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出現了很多評論。
  • 中國晶片產業要實現彎道超車,還缺什麼?
    紫光旗下某7nm5G SoC晶片,目前已經完成了雲端的設計仿真驗證,基於紫光雲平臺,形成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晶片設計仿真上雲的最佳實踐。針對該7nm 5G SoC的仿真與驗證,紫光雲派駐了專門技術團隊給予支持,採用1.5TB的大內存,後續5nm項目還將採用3TB大內存。同時在存儲性能方面,針對晶片設計階段特性做了如小文件並發寫等優化。
  • 生物晶片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一 生物晶片技術研發現狀 1.生物晶片分類全球首個生物晶片產品問世雖然已有20多年的時間,但生物晶片分類方式仍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 比較常見的分類方式有3種,分別是按用途、作用方式和成分來分類。(1)用途分類生物電子晶片 : 用於生物計算機等生物電子產品的製造。
  • 深度報告:一文看懂生物晶片產業【附下載】
    生物晶片作為當代極為重要的新興科學技術平臺和國家層面產業轉型的潛在戰略領域,正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但相比發達國家,中國生物晶片產業明顯處於起步階段,還未形成產業化。我們精選了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生物晶片白皮書》與你分享,該白皮書從背景、技術、研發、專利、產業、市場、資本、政策及重點企業分析等九個方面對生物晶片技術進行分析,具體如下:一 發展背景(一)生物晶片起源與發展(二)生物晶片技術特點概述二 研發與專利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三)逆全球化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合作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需要全球化合作的產業。從產業鏈角度看,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把材料、裝備、製造、設計、封裝測試這五個產業鏈的主節點都掌握。從生態鏈角度看,更需要全球化合作,如果產品沒有需求方,或者類似美國對中國晶片進口限制,將會影響半導體生態鏈平衡發展。
  • 2018年中國基因晶片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將朝著密度化、微...
    2018年中國基因晶片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將朝著密度化、微量化方向發展  2019-09-24 17:06:40
  • 什麼是生物晶片?中國生物晶片面臨3個關鍵問題
    生物晶片的分類全球首個生物晶片產品問世雖然已有20多年的時間,但生物晶片分類方式仍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主要包括微流體晶片和縮微晶片實驗室,被動式晶片即各種微陣列晶片,是指把生物實驗中的多個實驗集成,但操作步驟不變,其特點是高度的並行性,目前的大部分晶片屬於此類,由於這類晶片主要是獲得大量的生物大分子信息,最終通過生物信息學進行數據挖掘分析,因此這類晶片又稱為信息生物晶片,包括基因晶片、蛋白晶片、細胞晶片和組織晶片,按照成分分類,分為基因晶片又稱DNA晶片(DNAchip
  • 2017年中國電容屏觸控晶片產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細分領域需求規模測算
    2017年中國電容屏觸控晶片產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細分領域需求規模測算2016/3/18 10:39: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一、整體市場狀況近年來,隨著電子設備操控性的提升和電子技術的發展,觸控螢幕技術在手機、平板 電腦、PMP、導航儀等電子設備中的應用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 拒絕晶片卡脖子,我國將從三個方面入手,還要成立首家晶片大學
    外國意圖在晶片領域給我們製造麻煩,抑制我們的發展,那麼我們就更要在晶片領域崛起,打破外國的限制,拒絕卡脖子行為。有消息顯示,為了打破在晶片領域的枷鎖,我國準備從三個方面入手,推進國產晶片的研發速度,一勞永逸的解決晶片問題。
  • 北鬥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預測研究
    北鬥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預測研究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3-13 16:54:37 前言 北鬥產業,泛指中國衛星導航產業
  • 光子晶片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光子晶片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23 15:41:24   以電子驅動的集成電路(晶片)產業已經發展了半個多世紀,自從它出現以後
  • 西安如何成為中國晶片產業重要一極?
    製造方面,2017年陝西集成電路製造增長13.6%。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2017年國內十大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排名中,位於西安的三星(中國)半導體以 274.4 億元銷售額排名第一,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銷售額27億元)也躋身十強之列。封測方面,西安已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封測產業集聚地。
  • 全球與中國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全球與中國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是目前集成電路晶片領域最專業和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之一。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首先介紹了集成電路晶片的背景,包括集成電路晶片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集成電路晶片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集成電路晶片技術參數及生產基地,不同地區,不同規格,不同應用集成電路晶片產量分析;集成電路晶片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全球及全球及中國主要企業集成電路晶片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