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根據GB/T 12504-90《計算機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規範》,為了確保軟體的實現滿足要求,至少需要下列基本文檔( ) ①項目實施計劃②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③軟體驗證與確認計劃④項目進展報表⑤軟體驗證與確認報告⑥用戶文檔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
正確答案:D
解析:參考GB/Tl2504-1990計算機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規範:
為了確保軟體的實現滿足需求,至少需要下列基本文檔:
1、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必須清楚、準確地描述軟體的每一個基本需求(功能、性能、設計約束和屬性)和外部界面。
2、軟體設計說明書:包括軟體概要設計說明和軟體詳細設計說明兩部分。
3、軟體驗證與確認計劃:必須描述所採用的軟體驗證和確認方法
4、軟體驗證和確認報告:描述軟體驗證與確認計劃的執行結果。
5、用戶文檔(例如手冊、指南等)必須指明成功運行該軟體所需要的數據、控制命令以及運行條件等;必須指明所有的出錯信息、含義及其修改方法,還必須描述將用戶發現的錯誤或問題通知項目承辦單位(或軟體開發單位)或項目委託單位的方法。用戶文檔的詳細格式按 GB8567。
2( )可以作為項目質量控制中問題識別和問題分析的工具
A:帕累託分析B:直方圖C:核對表D:因果分析
正確答案:D
解析:中級教程p318—10.4.2項目質量控制的方法、技術和工具
5.因果圖 又叫石川圖或魚骨圖,它說明了各種要素是如何與潛在的問題或結果相關聯。它可以將各種事件和因素之問的關係用圖解表示。
5、某項目質量管理的部分流程為:編制需求報告→編制測試計劃→測試設計→測試設計→測試→編制測試報告→批准測試報告。新入職的測試人員小劉按照該流程對某系統進行了測試並產生了測試報告,客戶對測試內容和結果不滿意。該項目質量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 )
A:測試人員素質不高B:測試用例設計方法不當C:缺少評審環節D:缺少質量審計環節
正確答案:C
解析:PMBOK08版,認為質量審計是一種獨立的結構化審查,用來確定項目活動是否遵循了組織和項目的政策、過程與程序。質量審計是企業管理層最為關注的業務之一。
此題的題幹提出的後果為「客戶對測試內容和結果不滿意」,造成這個後果的主要原因應為缺少客戶參與度評審環節。
6根據《計算機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規範GB/T12504-1990》中關於軟體質量評審和檢查的規定,在軟體驗收時,驗證代碼和設計文檔的一致性、接口規格說明的一致性、設計實現和功能需求的一致性等檢查屬於( )。
A:綜合檢查B:功能檢查C:性能檢查D:配置檢查
正確答案:A
解析: 綜合檢查(Comprehensive Audit):在軟體驗收時,要允許用戶或用戶所委託的專家對所要驗收的軟體進行設計抽樣的綜合檢查,以驗證代碼和設計文檔的一致性、接口規格說明的一致性(硬體和軟體)、設計實現和功能需求的一致性、功能需求和測試描述的一致性。
15系統開發過程中的( )屬於質量控制活動。
A:質量標準制定B:質量審計 C:QA任命D:設計評審
正確答案:D
解析:項目質量控制(QC)就是項目團隊的管理人員採取有效措施,監督項目的具體實施結果,判斷它們是否符合項目有關的質量標準,並確定消除產生不良結果原因的途徑。也就是說進行項目質量控制是確保項目質量計劃和目標得以圓滿實現的過程。
17、項目質量保證說明書在所有的項目中要提供項目內部和外部的質量保證,其目的是( )。
A:監控具體的項目結果,關注其是否達到相關的質量標準B:說明項目滿足相關質量標準的保證能力C:識別並消除不滿意結果的原因D:進行檢查以保證過程不出錯
正確答案:B
解析:參見下表:IT項目質量保證說明書
7、項目質量保證應以( )為目的。
A:評價整體項目績效B:證明項目滿足相關的質量標準C:識別與該項目相關的質量標準D:監督項目的具體實施結果
正確答案:B
解析:中級教程p298: 「質量保證的目的是對產品體系和過程的固有特性已經達到規定要求提供信任。」
1、( )是編制質量規劃的首要工作。
A:需找影響質量的因素B:研究項目產品說明書C:確定質量度量指標D:識別相關質量標準
正確答案:D
解析:高級教程p173: 質量計劃編制包括識別與該項目相關的質量標準以及確定如何滿足這些標準。這樣質量計劃編制首先由識別相關的質量標準開始,通過參照或者依據實施項目組織的質量策略、項目的範圍說明書、產品說明書等作為質量計劃編制的依據,識別出項目相關的所有質量標準而達到或者超過項目的客戶以及其他項目干係人的期望和要求。
13、根據《GB/T 16260.1-2006 軟體工程 產品質量》中用於測量用戶在特定環境中能達到其目標的程度的度量指標為( )。
A:使用質量B:過程質量C:內部質量D:外部質量
正確答案:A
解析:使用質量是基於用戶觀點的軟體產品用於指定的環境和使用周境時的質量。它測量用戶在特定環境中能達到其目標的程度,而不是測量軟體自身的屬性。使用質量是基於用戶觀點的質量。
使用質量 軟體產品使指定用戶在特定的使用周境下達到滿足有效性、生產率、安全性及滿意度要求的特定目標的能力。
43、按照標準GB/T 16260.1《軟體過程 產品質量 第1部分質量模型》規定,軟體產品的「安全性」屬性屬於( )評價內容
A:外部質量B:內部質量C:過程質量D:使用質量
正確答案:D
7 使用質量的質量模型 本章定義了使用質量的質量模型。使用質量的屬性分類為四個特性:有效性,生產率,安全性和滿意度。
1、在供方選擇過程中,對提供主要物資的供方,應要求其提供充分的質量證明文件,以證實其質量保證能力。( )不屬於質量證明
A:供方多年供貨業績綜合評價B:供方質量管理體系對按要求如期提供穩定質量產品的保證能力C:供方其他用戶對其產品質量的反饋D:供方績效評估結果
正確答案:D
解析:排除法。分析四個選項與「質量證明」的關係
17、對軟體設計中軟體的總體結構,外部接口,主要部件功能分配,全局數據結構以及各主要部件之間的接口等方面合適性的評價,屬於( )。
A:概要設計評審B:詳細設計評審C:軟體需求評審D:功能檢查
正確答案:A
解析:
《GB/T 12504-90 計算機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規範》: 概要設計評審:在軟體概要設計結束後必須進行概要設計評審,以評價軟體設計說明書中所描述的軟體概要設計在總體結構、外部接口、主要部件功能分配、全局數據結構以及各主要部件之間的接口等方面的合適性。
閱讀理解!根據題幹中「合適性的評價」的對象——「軟體設計中軟體的總體結構,外部接口,主要部件功能分配,全局數據結構以及各主要部件之間的接口」,可知,該評價對象比較「概要」。
19、( )不是項目質量計劃編制的依據。
A:項目的範圍說明書B:產品說明書C:標準和規定D:產品的市場評價
正確答案:D
解析:排除法。編制質量計劃的時候,市場評價還不知道呢。 中級教程p311—10.2.3 制定質量計劃工作的輸入、輸出 通常,制定項目質量計劃的輸入包括以下內容。
(1)質量方針。
(2)項目範圍說明書。
(3)產品描述。
(4)標準與規則。
(5)其他過程的輸出。
6、確定使用於項目的質量標準並決定如何滿足這些標準是( )過程的主要功能。
A:質量目標B:質量保證C:質量方針D:質量計劃
正確答案:D
解析:中級教程p306-10.2制定項目質量計劃 制定項目質量計劃(OP)是項目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制定質量目標並規定必要的運行過程和相關資源以實現項目質量目標。項目質量目標是指項目質量管理方追求的目的。
以下關於軟體質量管理過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驗證過程的目的是確保活動的輸出產品滿足活動的規範說明
B、確認過程的目的是確保產品滿足其特定的目標
C、技術評審的目的之一是評價所用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D、審計是正式組織的活動
正確答案:C
根據GB/T 17544,軟體包質量要求包括三部分,即產品描述要求()程序和數據要求
A、用戶文檔要求
B、系統功能要求
C、設計要求說明
D、軟體配置要求
正確答案:A
在項目質量計劃編制過程常用的工具和技術中()是將實際實施過程中或計劃之中的項目做法同其他類似項目的實際做法進行比較,改善與調高項目的質量。
A、成本/效益分析
B、試驗設計
C、質量成本
D、基準分析
解析:這幾個選項都是質量規劃的方法。成效分析是權衡,基準分析比較,實驗設計統計,質量成本是一致成本
22、根據GH/T12504-2008《計算機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規範》的相關規定,以下評審和檢查工作中( )不是必須進行的
A:執行進度評審B:軟體需求評審C:詳細設計評審D:管理評審
正確答案:A
解析:標準原文: 4.5 評審和檢查
4.5.1 軟體需求評審 software requirements review
4.5.2 概要設計評審 preliminary design review
4.5.3 詳細設計評審 detailed design review
4.5.4 軟體驗證與確認評審 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review
4.5.5 功能檢查 functional audit
4.5.6 物理檢查 physical audit
4.5.7 綜合檢查 comprehensive audit
4.5.8 管理評審 management reviews
21、GB/T12504-1990標準中對計算機軟體質量保證計劃進行了規範,要求():必須指明成功運行該軟體所需要的數據、控制命令以及運行條件等信息;必須指明所有的出錯信息,含義及其修理方法;還必須描述將用戶發現的錯誤或問題通知項目承辦單位或項目委託單位的方法。
A:軟體設計說明書B:軟體驗證與確認計劃C:用戶文檔D:軟體需求說明書
正確答案:C
解析:方法1: 標準原文: 4.5.1.5 用戶文檔 user documentation 用戶文檔 (例如手冊、指南等)必須指明成功運行該軟體所需要的數據、控制命令以及運行條件等;必須指明所有的出錯信息、含義及其修改方法;還必須描述將用戶發現的錯誤或問題通知項目承辦單位 (或軟體開發單位)或項目委託單位的方法。用戶文檔的詳細格式按GB8567。 方法2: 理解題幹中的描述,尤其是「還必須描述將用戶發現的錯誤或問題通知項目承辦單位或項目委託單位的方法」這句話,這明顯是給用戶看的。
11、根據《GB/T 12504-90計算機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規範》,評審文檔質量的度量準則中的( )準則,要求在軟體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文檔的內容,必須真實地反映該階段的工作且與該階段的需求相一致。
A:完備性B:正確性C:簡明性D:自說明性
正確答案:B
解析:文檔質量的度量準則有以下6個。
1、完備性:所有承擔軟體開發任務的單位,都必須按照GB 8567的規定編制相應的文檔,以保證在開發階段結束時其文檔是齊全的。
2、正確性:在軟體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文檔的內容,必須真實地反映該階段的工作且與該階段的需求相一致。
3、簡明性:在軟體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各種文檔的語言表達應該清晰、準確簡練,適合各種文檔的特定讀者。
4、可追蹤性: 在軟體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各種文檔應該具有良好的可追蹤性。文檔的可追蹤性包括縱向可追蹤性與橫向可追蹤性兩個方面。前者是指在不同文檔的相關內容之間相互檢索的難易程度;後者是指確定同一文檔某一內容在本文檔中的涉及範圍的難易程度。
5、自說明性:在軟體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各種文檔應該具有較好的自說明性。文檔的自說明性是指在軟體開發各個階段中的不同文檔能獨立表達該軟體其相應階段的階段產品的能力。
6、規範性:在軟體開發各個階段所編寫的各種文檔應該具有良好的規範性。文檔的規範性是指文檔的封面、大綱、術語的含義以及圖示符號等符合有關規範的規定。
6、在ISO9000:2008質量管理體系中,質量管理原則的第一條就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並解釋說「組織依存於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並爭取超越顧客期望」。以下對象中,( )不屬於顧客的範疇
A:供應商B:採購方C:委託人D:消費者
正確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