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厭舊」是不斷挖掘和創造美的動力,瓷磚的花色越來越豐富,但是難以滿足內心對瓷磚的要求,慢慢各種規格的瓷磚都有了,之前主流的尺寸——300*300,300*600,300*450,600*600,800*800——都已經沒有新意了,慢慢就出現了400*800,600*1200,這些瓷磚的尺寸讓人感覺不那麼平淡。
尺寸豐富不僅僅是希望瓷磚單片好看,更是為了擴充鋪貼方式。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下1200*600尺寸的大地磚怎麼在地上折騰。想要看他在牆上折騰的小夥伴可以留言,這篇文章裡不寫。

60*120瓷磚一塊0.72平方,常規的800*800瓷磚是0.64平方,雖然大小差不多,但是視覺感覺差別挺大,應該是修長的東西都會更有延伸感。
對於這麼有延伸感覺的東西,應該怎麼去應用?今天咱們就看地面,而且是不切割的情況下的鋪貼方式,不看瓷磚上牆,雖然做背景牆也很漂亮。在地面上它有很多展現形式,最常規的就是對縫鋪貼,總覺著怪怪的。

個人感覺瓷磚對縫鋪貼是為了規整,但是缺少了很多靈性。不過120*60規格瓷磚在規整鋪法下也有自己的優勢,他有一個60cm邊,比80cm短,本身就靈活。
我們在公司樣板間展廳裡用到120*60規格瓷磚,那是一個細長的屋子,順著鋪過去感覺屋子更長了。這種感覺很佔優勢。對於一些相對方正的客廳,想要細長的感覺就可以這麼做,感覺變長了,但是窗戶的輻射面積不變,屋子的採光依舊沒問題。
不過我們在展廳鋪貼的方式不是這樣的,是壓茬鋪貼,不是採用中分壓茬,只壓了20cm。

這種鋪貼方式就很靈活啦,而且能在工藝上比較好操作,損耗也不會很大。給大家放一張圖,感受一下這種鋪貼方式產生的效果。

用黃色系的地磚感覺沒那麼明顯,用當下比較流行的白色系和灰色系瓷磚就會很亮眼。用一張類似的圖感受一下。

是不是不覺明歷?有一些顏色搭配總是讓人有一種被暗算的感覺,無法維繫內心秩序,就只能默默承認「它很好看」。家裝就是這樣,既需要你把控細節,有需要你有開闊的整體布局觀念,進退自如的感覺需要長期摸索。
言歸正傳,看到了這種壓茬鋪貼方式,應該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在中間壓茬?我給一個不太標準的答案吧,攔腰斬讓它變回1:1的感覺,何必呢?就像是方形大地磚抹去幾個縫,總覺著怪怪的。再給大家推薦一種鋪貼方式。

長度等於二倍寬度,用這個公式來鋪貼,也很好玩,尤其是鍾情於一石多面的人。前提是你沒有強迫症。

通常鋪貼方式會受到瓷磚花色影響,也會受到你選擇的美縫顏色影響。不切割的情況下,一種瓷磚的鋪貼方式取決於你更願意接受什麼樣的縫隙圖案。就類似給你一整個平面,告訴你必須要做一些直線線條,而且他們之間相互垂直等等一堆條件,像個數學題。然後你看一下你更願意接受哪一種。
今天就介紹這幾種常規的,他們的鋪貼費用跟常規120*60的鋪貼費用一樣。還有一些鋪貼費用較高,損耗也較高的鋪貼方式,改天再給大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