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化磚又稱全瓷磚,現已是市面上最主流的瓷磚品類,其特點為色調高貴、質感優雅、性能穩定,強度高、耐磨、吸水率低、耐酸鹼、色差小等等。
但是,在項目中實際使用過玻化磚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如果在鋪貼過程中工藝有所放鬆把控,在完工後,會留下各種各樣的質量隱患。如:空鼓、脫落、變形等等;
因此,本篇文章重點為你深扒玻化磚在鋪貼時的常見通病與解決方案,主要為你解決下列問題:
1、玻化磚鋪貼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和影響因素
2、在鋪貼過程中應該加強哪些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
3、如何針對性優化玻化磚鋪貼的質量措施
01.
質量問題背景
1、牆面玻化磚常見質量問題
留縫不當、粘結材料使用不當、未做界面處理、鋪貼方式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玻化磚「空鼓、脫落」現象。
開裂
脫落
空鼓
2、地面玻化磚常見質量問題
伸縮縫設置不合理、板間留縫不當、溫差變化、粘結材料使用不當等因素,造成玻化磚「起拱、變形」現象。
變形
起拱
3、玻化磚為什麼難以粘結?
1) 玻化磚吸水率通常在0.5% 以下(見表1),材質緻密、空隙少, 使得玻化磚與水泥基粘結材料之間難以形成牢固粘結;
2) 玻化磚粘結面上的脫膜粉(蠟)未清除,形成粘貼隔離層;
3)使用傳統的水泥砂漿或非標粘結劑鋪貼玻化磚,該類材料膨脹係數較大(見表2),一旦受到冷熱變化即出現變形應力。
表1 吸水率對比
表2 膨脹係數對比
02.
質量案例分析
1、飾面層與粘結層之間脫落
1)玻化磚粘結面未清洗,殘留大量脫模劑,形成粘結隔離層;
2)未塗刷玻化磚背膠或背膠養護不充分(未實幹即貼磚),影響玻化磚粘結力;
3)未使用質量合格的背膠(標準:雙組份背膠,拉伸粘結強度應≥0.5MPa)。
脫模劑未清洗
玻化磚與粘結層界面脫落
2、粘結層與抹灰層之間脫落
1)抹灰層表面強度低(不滿足表面拉伸粘結強度應≥0.4MPa),出現起砂、粉化、空鼓現象;
2)成品粘結材料未按廠家規定的配比施工,或在粘結劑中摻入水泥、黃砂,使得粘結材料配比嚴重失調。
3)基層未提前潤溼,且粘結材料保水能力差,上牆後水分快速被基層吸走,導致粘結層無法充分養護(水化反應),強度無法保證。
「粘結劑」與「水泥砂漿」保水性對比
3、粘結層與防水層之間脫落(溼區)
1)柔性防水層表面未做界面處理(應「撒砂」或「界面劑拉毛」);
2)使用傳統的「單面厚塗法」,粘結層滿漿率低(室內滿漿率應≥85%、室外應≥95%);粘結層過厚(>20mm),粘結層固化過程中產生收縮形變;
3)玻化磚上牆後未揉壓密實。
粘結層與防水層質檢脫落
4、防水層與抹灰層之間脫落(溼區)
1)抹灰層表面強度低(不滿足表面拉伸粘結強度≥0.4MPa),出現起砂、粉化、空鼓現象;
2)防水層施工前基層含水率控制不當:塗刷水泥基防水塗料(如JS防水塗料)前,基層未提前潤溼處理;塗刷溶劑型防水塗料(如聚氨酯防水塗料)前,基層過於潮溼;
3)防水層塗刷過薄(只刷2遍,厚度僅為0.6~0.8mm)或未養護到位(防水層塗刷完隔天即貼磚),導致防水層自身強度不足。
防水層與抹灰層脫落
5、飾面層擠壓形變導致脫落
1)牆體基層為輕鋼龍骨矽酸鈣板表面掛網粉刷,基層存在伸縮、振動、變形,導致玻化磚板幅間相互擠壓;
2)玻化磚板縫留置過小(≈0.5mm) ;
3)粘結層過厚(>20mm),固化過程中產生收縮形變,帶動飾面層變形。
飾面板變形
03.
質量優化措施
1、明確玻化磚」空鼓、脫落」的影響因素
2、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1)提高粘結力(背膠、專用粘結劑)
玻化磚的破壞主要是玻化磚背面與粘結層脫開,原因為玻化磚緻密,普通粘結材料不易與玻化磚牢固粘結。因此,提升粘結力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玻化磚背膠及專用粘結劑,提升界面粘結力。
使用玻化磚背膠
2)減少破壞性應力(留縫、柔性填縫)
玻化磚尺寸較大,彈性模量較大,溫度變化、基層變形等產生的應力較大,通過合理留縫,減少破壞性應力,使系統應力小於強度,以保持系統的穩定;輕板牆體與玻化磚變形不一致,易脫落,需採用柔性填縫方式減少應力。
留縫
柔性填縫
04.
(牆面)玻化磚質量
管控要點
1、玻化磚清洗:
把要粘貼的玻化磚平放,背面朝上;玻化磚無需用水浸泡,保持乾燥狀態;用稍硬的刷子、半乾的毛巾等工具清除玻化磚背面的白色附著(附著物主要為脫模劑,必須清除)。
玻化磚清理
2、刷塗背膠漿料:
1)塗刷背膠:將玻化磚背膠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勻(液料:粉料=1 :2~2.5)後塗布至玻化磚粘結面,背膠層厚度約為0.5~0.8mm。
2)背膠養護:瓷磚四周邊沿留10mm不刷,以防背膠流淌汙染瓷磚,充分養護後(一般為24h)即可進行下道施工工序。
注意:塗刷背膠漿料的瓷磚應水平放置晾乾,四角用墊塊做支撐;養護時不得立放或斜放,以免液體流到瓷磚正面或地面。
塗刷背膠
水平放置晾乾
質量問題:玻化磚背膠「塗刷不到位」
1)玻化磚粘結面未清洗,殘留明顯的脫模粉(蠟),嚴重影響粘結效果。
2)玻化磚背膠塗刷不均勻,四周未塗刷到位,並出現明顯的背膠流淌現象。
3)背膠塗刷厚度不足。
背膠「塗刷不到位
質量問題:玻化磚背膠「養護不到位」
玻化磚背膠養護方式不當:靠牆隨意堆放,磚與磚之間沒有預留一定的空間,導致大部分玻化磚上牆時背膠仍未乾燥,強度無法保證。
05.
基層處理
1、基層清理:
基層牆面或找平層表面需具有足夠的強度(表面粘結強度≥0.4 MPa);對基層表面的油脂、浮塵、疏鬆物等各種不利於粘結的物質,需清理後才可進行粘貼;檢查基層有空鼓、開裂、疏鬆的必須剷除,局部修補找平後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基層加固
如基層出現起砂現象,用輥刷直接將牆固處理劑塗布至基層上,塗布1~2遍,常溫下的養護時間約為3~6h,1公斤理論上可以塗布10平米(1遍)。
處理前後對比
3、防水層處理
1)防水材料按規定配比混合、攪拌均勻,並嚴格控制基層含水率(水性防水塗料如JS防水塗料施工時,基層應潤溼,但無明水;油性防水塗料如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時,基層應乾燥,含水率≤9%);
2)牆面防水層宜選用水泥基防水塗料,如JS防水塗料;當使用聚氨酯等表面光滑緻密的防水塗料時,施工時應在最後一遍塗膜(應薄塗)尚未固化時,在其表面均勻撒上乾淨、乾燥的中粗砂;或最後一遍塗膜固化後,用柔性界面劑做表面拉毛處理。
質量問題:聚氨酯防水層未做界面處理,導致飾面層「空鼓、脫落」
4、粘結劑使用
1)準確稱量:嚴格按照廠家要求的比例進行稱量。
2)均勻攪拌:使用機械攪拌器混和並攪拌均勻。
注意:配比不準確或攪拌不均勻,粘結劑中摻入水泥、黃砂等,會嚴重降低粘結劑性能。
粘結劑攪拌流程:
材料稱量:按產品使用說明要求嚴格稱量將雙組份中液料(水)組分倒入攪拌桶將一半粉料組分加入攪拌桶中攪拌1min,轉速300r/min邊攪拌邊加入剩餘的粉料組分繼續攪拌3min,轉速200r/ min,直至無顆粒為止靜置10min,使粘結劑充分熟化用抹灰刀挑起粘結劑,5s左右墜落使用。
粘結劑選用:
1)非標粘結劑(非標,低於1000元/噸):適用於普通釉面磚,不適用玻化磚鋪貼;
2)普通型粘結劑( C1級,1000~2000元/噸):適用於普通基層,鋪貼玻化磚;
3)高強型粘結劑( C2級, 2000元/噸以上):適用於易變形基層,鋪貼玻化磚。
普通型粘結劑
高強型粘結劑
06.
玻化磚鋪貼
1、刮塗粘結劑:
根據放線位置和水平位置進行鋪貼,用鋸齒鏝刀將漿料均勻地刮塗於玻化磚與基層的粘結面上(「雙面刮漿法」);
2、平整度調整、壓實:
再將玻化磚按壓到基層上,用橡皮錘輕輕敲擊、調整水平、擺正壓實,使粘結劑擠滿玻化磚背面,使其與牆面基層牢固結合;擺正,刮去多餘膠漿。
瓷磚背面批刮粘結劑
牆面批刮粘結劑
壓實(滿粘)
3、鋸齒抹刀的選擇:
1)網面馬賽克:齒距為6mm*6mm;
2)尺寸≤300mm×300mm的磚材:齒距為8*8mm;
3)尺寸 300mm~600mm的磚材:齒距為10×10mm;
4)尺寸≥600mm×600mm的磚材:齒距為12×12mm。
根據瓷磚尺寸不同,選擇不同齒寬的抹刀
正確的鋪貼方法:
規則的條齒狀
均勻用力上下揉壓玻璃(玻璃玻化磚)
使玻化磚粘結劑均勻分布在玻璃下方
錯誤的鋪貼方法:
不規則的條齒狀
打點粘結
人工攪拌粘結劑
瓷磚背面厚塗粘結劑
直接鋪貼玻化磚
產生局部空鼓
4、薄貼施工與厚貼施工的區別
厚貼施工法問題
1)浪費材料;
2)粘結劑層過厚,容易收縮導致粘結層開裂;
3)瓷磚抗滑移性能降低。
薄層施工法優勢
1)施工簡單
2)節省材料
3)施工快捷
4)粘結牢固
07.
留縫、填縫處理
1、對於混凝土基層:
瓷磚鋪貼充分養護後進行嵌縫處理,根據其規格大小合理設置接縫:玻化磚長度≤60cm時,應設置≥ 0.5mm的接縫;長度>60cm時 ,應設置≥1.0mm的接縫。
2、對於輕質隔牆基層:
1)粘貼時根據玻化磚的規格大小合理設置接縫:玻化磚長度≤60cm,應設置不小於1.0mm的接縫;長度>60cm,應設置不小於1.5mm的接縫。
2)填縫時間應儘可能推遲(鋪貼後不少於7天),填縫前應先清除縫隙裡面的油脂、浮塵、疏鬆物等各種不利於填縫、影響粘結的雜質;由於輕板牆體變形較大,在選擇填縫材料時應使用柔性填縫劑進行填縫處理。
質量問題:填縫劑「變色、起粉」
原因分析:
a. 表層乾燥,施工後沒有進行養護;
b. 填縫時未將填縫劑壓實;
c. 填縫材料質量不合格。
質量問題:填縫劑「返鹼」
原因分析:
1)表面沒有初幹時過早用水衝洗;
2)施工後初幹前被雨水淋溼;
3)初步清洗時使用的海綿過溼;
4)基層過溼或調配時加水過多。
填縫方式:水泥基填縫劑+防水劑
圖片對比
08.
養護及成品保護
玻化磚施工完成後,應做好養護和成品保護工作,陽角用專用護角進行保護。
施工鋪貼完一周內禁止敲擊、碰撞、踩踏。
玻化磚養護
成品保護
09.
質量驗收
1、飾面磚拉拔測試
按照JGJ 110-2008《建築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的要求,使用數顯式拉拔測試儀進行現場拉拔測試。
拉拔測試圖
2、飾面磚敲擊測試(小錘輕擊檢查)
面層與下一層應粘結牢固,無空鼓(單塊磚邊角允許有局部空鼓,但每自然間或標準間的空鼓磚不應超過總數的5%)。
敲擊測試
本節已將玻化磚鋪貼過程中質量案例與質量控制要點進行了細緻分析,主要講到的玻化磚常見的質量通病:空鼓、脫落、變形、難以粘結等問題,以及牆面玻化磚鋪貼的施工流程和問題解決方案。
註:本文來自網頁轉載,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