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場|斬獲三個「全國首個」 重慶國家儲備林做對了什麼?

2021-01-08 華龍網

編者的話:

2016年1月5日,中央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此後5年內,又相繼在武漢召開了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南京召開了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作出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建設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為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500萬畝國家儲備林在重慶開建,成為重慶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

2021年伊始,中央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5周年之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走進重慶國家儲備林建設一線,為你深度揭秘這項國家戰略如何激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動能,為重慶、長江乃至全國帶來改變——

國家儲備林項目初見成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邱小雅 攝

渝論場| 斬獲三個「全國首個」 重慶國家儲備林做對了什麼?

2020年12月21日,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重慶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用三句話,概括了重慶國家儲備林(以下簡稱「國儲林」)項目的意義:

「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評價,重慶國儲林有三個『全國首個』——全國首個以省級為單位進行統一規劃,首個以全產業鏈模式布局,首個央企和省級行政單位全面合作、以市場化手段運行的國家儲備林項目。」

在三個「全國首個」背後,國儲林帶給重慶乃至全國的,並不僅僅只是一片森林。

城口國家儲備林項目。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新項目:規劃面積500萬畝、國家開發銀行授信150億元——

這個數一數二的國儲林項目,是怎樣與重慶「結緣」的?

2016年1月5日,中央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作出「建設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等重要指示。

如何建設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就成為重慶肩負的國家使命。

彼時,重慶森林覆蓋率尚不到46%,畝均林木蓄積量僅4立方米,人均水平僅為全國水平的三分之二。

對此,黨的十九大之後,重慶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三年提升行動,提出「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5%左右,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的目標。

在行動籌備階段,重慶市林業局對目標任務進行了測評。

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定富說:「大型生態工程投入大、周期長,『錢』無疑是首先要考慮的。」

時任市林業局規劃財務處處長向國偉,全程參與了這項測評:「長期以來,我國大型生態建設主要由財政負擔,推動也主要靠行政手段——按照這個思路,局領導帶領我們計算了完成目標所需的資金總額。」

測算結果讓人咋舌:完成目標所需費用高達300億元,而彼時全市財政能籌集到的資金僅20億元。

僅靠財政撥款,顯然難以為繼。

經過反覆論證,市林業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藉助市場這隻「無形之手」的力量,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聚合各方力量共同推進全市林業生態建設。

巧得很,在這個想法提出之際,一項全新的國家戰略也進入了重慶視野。

它就是「國家儲備林」。

什麼是「國家儲備林」?

和石油、煤炭、糧食一樣,木材是攸關國家安全的戰略儲備資源。國儲林,就是從國家戰略層面儲備木材及其他林業資源的重大生態項目。

因為建設周期長、公益性強,該項目由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依託國儲林項目,重慶能否創新一種生態建設的全新模式,以有限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

為論證這個想法的可行性,重慶市林業局南下廣西、江西等地考察學習國儲林建設經驗,又多次進京爭取國家林草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林業集團的支持。

2019年1月,重慶市政府與國家林草局、國家開發銀行共同籤署支持重慶國家儲備林建設的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在重慶建設國儲林500萬畝,建設資金共計190億元,由國開行授信150億元,其中首期建設規模330萬畝。

重慶國儲林,由此成為全國最大的國儲林項目之一。

項目引進來了,接下來就要聚合各方力量、推動全市林業生態建設。

當地村民正在進行森林管護。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新模式:以市場手段營建、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無形之手」如何幫助重慶國儲林枝繁葉茂?

2019年5月,中國林業集團(以下簡稱「中林集團」)副總經理李留彬,正式走上了新崗位:兼任重慶市林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林投」)董事長、總經理。

對公司職責,向國偉這樣概括:「重慶林投,是專門建設運營重慶國儲林的市場化平臺。」

而這個平臺,是重慶依託國儲林項目、創新生態建設投融資體制機制的一大成果。

在爭取項目的過程中,重慶曾面臨不少障礙。

首當其衝的,是政府投入能力不足。

「政策性貸款與政府財政撥款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它並非無償提供,即便是『保本經營』,也會對承擔主體形成債務負擔。因此,在不增加政府債務或隱性債務的前提下,要滿足國家開發銀行貸款要求,採取政府平臺融資的老路就走不通了,只能通過企業資源資產抵押滿足貸款需求。」王定富說。

而在當時,重慶市及區縣可用於抵押的資源資產規模遠不足以滿足要求——作為政府融資平臺,原重慶林業投資公司註冊資本僅1.6億元(實有貨幣資本僅3800萬元),區縣國有林場資產規模普遍偏小,全市森林資源看似體量大,但所有權經營權相對分散,且林木資產定價普遍偏低……

同時,重慶還存在市場主體能力不足的問題。

「為確保政策性貸款資金的安全和可持續性,國開行不僅要求項目真實可靠、有持續穩定收益,對承貸主體資產規模和運營能力也有要求。」王定富說。

然而,當時重慶的情況是:一方面,原重慶林業投資公司並未從事過具體經營活動,按照要求要麼撤銷、要麼重組;另一方面,區縣國有林場多數已改革成為公益類一類事業單位,不得對外從事經營活動;此外,市內其他林業企業普遍處於「散、弱、小」狀況,不論是資產規模還是運營實力,都不具備利用政策性貸款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的條件。

難題當前,該如何解決?

為此,重慶市政府引進中林集團,通過央地合作的形式,對原重慶林業投資公司進行重組。

其中,重慶市政府以原重慶林業投資公司資產佔股5%為基礎,引進中林集團以現金增資並佔股45%,相關區縣以國有林地、林木和其他林業資產折資參股共佔比50%,重新組建重慶林投,並對其資產規模進行了充實。

此舉可謂「一箭三雕」——既解決了投入問題,又不增加政府債務或隱性債務,還有效盤活了沉睡的山林資源。

同時,中林集團以自身資產為項目提供擔保,破解了地方政府不能擔保融資的難題,也增強了國開行的放貸信心。

重慶林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由中林集團控股並按照市場化機制運作,重慶市和區縣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政府徵信作用,依託中林集團的經營管理經驗、林產品加工營銷渠道,吸納社會資本通過投資或股權合作方式開展多種經營,實現從基地建設到林產品加工、銷售、服務全產業鏈打造,從而解決了市場主體能力不足的問題。

曾經的建卡貧困戶張如瓊正在張羅晚飯。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邱小雅 攝

新價值:從「幾十年賣一樹」到「環環有收益」——

重慶國儲林如何以「全產業鏈」激活綠色發展的「全價值鏈」?

12月,位於大巴山腹地的城口縣飄起了瑞雪。

雖然天氣挺冷,但修齊鎮嵐山村村民張如瓊心裡卻很熱乎。

作為曾經的建卡貧困戶,48歲的她已經成功摘掉了「貧困帽」。

幫助她家增收的一大動力,就是重慶國儲林項目。

「脫胎換骨」之後,重慶林投開始在全市相關「股東區縣」布局網點,目前,已經設立了1家分公司、3家全資子公司、3家參股子公司、2家代管企業,覆蓋城口、奉節、巫溪、梁平等地。

依託這張市場化網絡,重慶林投得以把來自國開行的資金和中林集團的渠道、管理等要素覆蓋到相關區縣,全面推動國儲林建設。

在這個階段,如何激發項目的盈利能力,成為重慶必須破解的另一個難題。

「國儲林建設是一個長周期的生產經營過程。儘管有國家開發銀行長周期、低利率的政策性貸款支持,國家林草局和市政府也給予了一定的貸款貼息支持,但企業還本付息的壓力仍然很大,特別是寬限期到期後,如果項目不能實現盈利,就將面臨極大的還款風險。」王定富說。

如何實現盈利?

為此,在指導重慶林投編制項目實施方案時,重慶市林業局提出堅持「長中短結合」的原則,打造「長周期以營造珍貴用材樹種為主、中周期以營造鄉土中生用材樹種為主、短周期以營造速生用材樹種為主」的產業經營模式,同時結合儲備林建設,發展種苗花卉、林下經濟、木材深加工與貿易、生態旅遊和生態康養等多種經營,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其間,國儲林對富民增收的「溢出效應」也開始顯現。

張如瓊做夢也沒想到,「種樹」竟也能幫自己增收。

2019年9月,重慶林投旗下分公司——城口大巴山林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巴山林業」),在當地啟動了國儲林建設的首個環節:「收儲」。

分散在村民手中的林地經由村集體組織集中,再統一交給大巴山林業運營。每年每畝流轉費50元,其中10元歸村集體,剩下的全部歸村民。

張如瓊家的80多畝林地也參與了流轉,每年可獲得流轉收入3000多元。

而在整個城口,截至2020年12月,已有6712戶農戶共獲得流轉資金905萬元,其中貧困戶1446戶。

林子流轉了,接下來就要通過人工造林、森林撫育和現有林改培,對儲備林進行擴充和提質。

在這個環節,張如瓊再次嘗到甜頭——她到基地務工,每天進行森林撫育作業有120元工資。一年2個多月的森林撫育工期,她能掙到六七千元。

和張如瓊一樣,城口有2000多農戶給國儲林打工,每年獲得務工收入2000多萬元。

「通過國儲林建設,我家獲得了上萬元收入,以後還能有賺頭!」張如瓊笑了。

此話不假。

目前,城口依託國儲林,正在發展十萬畝中藥材基地、特色林下養殖等產業,未來還計劃布局生態旅遊、康養休閒等綠色產業。在這些項目產生收益後,當地農民將獲得第三項收入。

在國儲林成熟採伐時,重慶林投將按50元/立方米向農戶支付分紅金,其中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40元、村集體經濟組織10元。

……

「參與國儲林建設,不僅當地增加了4筆收益,全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礎也得以厚植——城口每一棵樹都在逐漸變成『搖錢樹』。」城口縣林業局局長江成敏說。

這棵「搖錢樹」,正在全市各個國儲林片區茁壯生長,並因地制宜地催生出一批特色發展模式——

在梁平,500畝甜茶在國儲林下長勢喜人,未來,甜茶種植面積將逐漸擴展到2萬畝;在奉節,當地政府正與重慶林投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渝東北「三峽版」;在巫溪,依託國儲林項目,當地正在打造全國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重點建設基地,厚植「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的基礎……

重慶國儲林,就這樣漸漸「枝繁葉茂」。

對於重慶國儲林建設,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周清玉評價道:「重慶在地形地勢、光照水熱條件受限條件下,通過機制搞活了項目運營。由此可見,只要找準模式,林業生態建設就有很大空間。重慶『林地流轉+採伐分成』的模式對其他省推動國儲林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樣本。」

對國儲林建設,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到2035年項目全部建成後,項目實施區域木材蓄積量將從現在的畝均4立方米左右上升到8立方米以上,國儲林也將成為連結各類市場要素、孵化各種涉林產業的常態化戰略平臺,在助推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崛起的同時,成為重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相關焦點

  • 重慶大學教授李永毅用一生做「翻譯」 7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斬獲...
    齊魯網訊5月13日上午,「2019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高校行」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首站走進重慶大學。中國日報網記者提問來自全國的主流網絡媒體記者不僅走進重大校園參觀校史館、深空探測中心、虎溪雲湖、電鏡中心等,還就重慶大學辦學特色、校園文化、新工科建設、文科突破等話題進行深入採訪。
  • 蘭渝鐵路首開動車 重慶至廣元鐵路旅行時間3.5小時
    5月15日,上午9:10分從重慶開往廣元的D5131次動車駛出站臺,這標誌著蘭渝鐵路廣元至重慶段首趟動車正式運行。胡虹/攝   人民網重慶5月15日電(胡虹)5月15日,上午9:10分從重慶開往廣元的D5131次動車駛出站臺,這標誌著蘭渝鐵路廣元至重慶段首趟動車正式運行。與普速旅客列車相比,成都、重慶至廣元鐵路旅行時間縮短了1.5小時,只要3。5小時左右,成渝地區旅客前往川東北旅遊探親更加方便快捷。
  • 重慶航空執行首個國際包機 精準助力復工復產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3日消息:9月2日上午11:25,隨著OQ2099(首爾—重慶)復工復產國際包機航班順利落地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航空運送136名韓國籍旅客赴渝返崗,精準助力韓國在渝企業復工復產。
  • [直播重慶午新聞]全國室內跳傘(風洞)錦標賽在渝舉行
    [直播重慶午新聞]全國室內跳傘(風洞)錦標賽在渝舉行 全國室內跳傘(風洞)錦標賽在渝舉行。
  • 重慶今年計劃投資4000億元 建設697個重點項目,其中能源項目21個...
    據介紹,2018年市級重點項目工作將按照市委五屆三次全會部署,以「三大攻堅戰」「八項行動計劃」為主線,分類推進實施,包括年度建設項目和前期準備項目,除了年度建設項目697個外,前期準備項目還有168項,估算總投資7300億元。這697個市級重點年度建設項目,交通基礎設施類項目最多,共有214個。
  • 重慶誕生全國首個生態養生景區標準 負氧離子含量不低於5000個/...
    原標題:重慶誕生全國首個生態養生景區標準 負氧離子含量不低於5000個/立方釐米 新華網重慶頻道8月20日電(趙紫東)靠著一片森林和一溪流水就被景區包裝炒作成「養生聖地」的情況今後在重慶將不會出現。
  • 文旅究竟是什麼?重慶融創文旅城會給你答案
    文旅是什麼?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在2019開展的兩會上給出了答案,他表示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文化會更有活力,旅遊會更富有魅力,二者的融合將實現更大的價值。重慶融創文旅城緊跟其指引的發展方向,正在採取實際行動為大眾設計最滿意的答案。
  • 京東與國通石油展開合作 在渝首發全國首張保值儲油卡
    京東集團商城生活業務部總經理李偉和國通石油儲油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劉發明,籤署京東&國通石油戰略合作協議來自重慶國通石油消息,12月18日,京東生活與國通石油儲油卡科技有限公司在渝籤約戰略合作
  • 重慶首個航空主題產業體驗基地將開門迎客
    落戶沙坪垻區的文旅融合新項目,以「沙磁號」為中心的重慶首個航空主題產業體驗基地,最快這個月下旬正式迎客。 那這架飛機是做什麼用的呢? 項目打造方、重慶大渝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曾爽介紹,「飛機是波音737-200型的真飛機,現在退役了。我們買回來做航空文化餐廳,可容納40個客人,可以在裡面喝茶、喝咖啡、吃糕點。駕駛艙採用波音737-800的真機模擬駕駛艙,與真正駕駛飛機的視覺是一樣的。」
  • 重慶直飛曼徹斯特,疫情以來首個國際復學包機航班起飛
    每經編輯:趙慶據華龍網報導,9月21日01:00,載有來自全國各地74名留學生的赴英復學包機HU7953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起飛,啟程前往英國曼徹斯特。據了解,9月21日至11月15日期間,將有來自全國約2萬名留學生在重慶集結,分批次乘坐海南航空90餘個航班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直飛英國曼徹斯特和布裡斯託。
  • 全國首個視頻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落戶咱馬欄山了!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王為薇【核心提示】3月31日上午,全國首個視頻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在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舉行掛牌儀式。實驗室有「三做」「三不做」首先,我們來Get一下這個實驗室的「高大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批覆同意在湖南廣播電視臺設立的、5G高新視頻方向唯一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5G在這個實驗室中扮演的是地基的作用。
  • 2018年全國室內跳傘(風洞)錦標賽在渝舉行
    三月二十四日,重慶際華園極限運動中心,參加全國室內跳傘(風洞)錦標賽的選手在空中做出各種動作。首席記者 崔力 攝本報訊 (記者 黃琪奧)3月24日,2018年「際華杯」全國室內跳傘(風洞)錦標賽在渝拉開帷幕。
  • 「海航渝悅飛」首周累計出票7600餘張
    從產品開放使用後的首周裡旅客兌換的航線分布來看,出渝航線熱度排名前十的目的地城市包括廣州、深圳、拉薩、海口、長沙等;進渝航線方面則是來自廣州、深圳、長沙、北京等城市。據悉,西部航空「海航渝悅飛」產品,提供了海航集團旗下12家境內航司自營的51條航線,通航全國48個城市。
  • 高德地圖發布元旦出行預測:年終G50滬渝高速重慶段全國最堵
    鳳凰網科技訊 12月28日消息,高德地圖聯合全國多家交通管理部門發布《2021元旦出行預測報告》,預計全國高速出程高峰將出現在元旦小長假前一天,即12月31日從下午15點開始,全國高速交通壓力將逐漸增大,並在18時至19時達出行峰值。返程高峰將出現在小長假最後一天,即2021年1月3日15時至20時,預計下午17時至18時達峰值,返程整體交通壓力高於出程。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來自重慶大學的資料顯示,Michael Hood2002年當選澳大利亞技術與工程院院士,2012年被聘為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終身榮譽教授,2015年任澳大 利亞技術與工程院昆士蘭分院主席。Michael Hood是美國水射流學會發起人之一;1993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發起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 成立了環太平洋水射流協會,並擔任該協會主席。
  • 西南藥業更名奧瑞德光電 「重慶老三家」僅剩下渝開發
    李標表示,通過此次脫殼重組,太極集團將消除同原控股上市公司西南藥業存在的同業競爭,增強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做大做強醫藥產業。據悉,西南藥業與渝開發(000514)、渝鈦白(000515)均於1993年7月12日上市,為重慶最早的三家上市公司,渝鈦白已於2009年退市,西南藥業此次更名後,「重慶老三家」還保留有渝開發。
  • 重慶中央公園 - 兩江新區官網
    設置停車位2800個公園  不允許私家車開進去,公園東、西、南三個方向修建了2800個地下停車位,基本不愁停車問題。  健身步道和自行車道齊備  在公園裡面若不想走大路,那可以走健身步道,健身步道是塑膠的。此外,還有專門的自行車道,每1公裡就有租借自行車的站點。
  • 瑞希重慶引領生物醫學技術,兩年斬獲多個獎項
    發明專利證書合集從2016年項目啟動到2018年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技術成果儲備40餘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7項,並陸續啟動病毒防疫、皮膚修復和組織再生三大系列產品的成果轉化。每愈美達抗病毒系列產品獲獎證書合集自成立以來,瑞希重慶多次參加全國各省市創新創業大賽
  • 重慶渝東北地區首次發現這一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動物!
    微萬州消息,近日,萬州區林業局在萬州區王二包自然保護地,用紅外線自動相機成功拍攝到林麝的影像資料,是重慶渝東北地區首次發現林麝的活動蹤跡林麝(學名:Moschus berezovskii),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重慶範圍內數量已不足百隻。林麝體型不大,體長不足1米,性情機警,高冷孤僻,多在清晨和傍晚單獨活動,活動隱秘性極強,主要棲於針闊混交林,少量分布在大巴山和金佛山地區,能夠成功拍攝到實屬難得。
  • 「聚力重慶·鱘夢長江」阿拉善SEE長江鱘保護項目在渝啟動
    重慶項目中心的企業家會員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會員、知名學者、愛心人士齊聚一堂,回顧阿拉善SEE重慶項目中心過去一年工作,共同見證長江鱘保護項目啟動,並以「長江鱘保護」為主題,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長江上遊地區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