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表面處理網訊:目錄
1、概述
2、參考的標準規範
3、腐蝕環境和防腐蝕要求
4、採用的塗層體系
5、防護塗料性能要求
6、塗裝施工要求
6.1環境條件
6.2表面處理
6.3塗料施工
6.4塗層修補
7、塗層檢驗與塗裝質量控制
7.1表面處理檢驗與質量控制
7.2漆膜厚度檢驗與控制
7.3漆膜外觀檢驗
1.概述
本防腐技術規格書適用於XX港X臺門式起重機鋼結構的表面處理、塗料選用與塗層設計、塗裝施工、質量檢驗等的操作指導。
2.參考標準規範
以下標準可作為該文件的補充,用以評估和指導表面處理、塗裝環境條件檢查、施工操作、塗層檢驗。凡是標明年份的,只有該版本適用;未標明年份的,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訂)適用。
ISO12944:1-8色漆和清漆—防護塗料體系對鋼結構的防腐蝕保護
ISO8501-1:2007塗裝油漆和有關產品前鋼材預處理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
ISO8501-2:1994,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表面清潔度的視覺評價—第2部分:已塗覆塗料後的鋼材表面局部去除原有塗層後的處理等級
ISO8501-3:2001,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表面清潔度的視覺評價—第3部分:焊縫、切邊及其它有表面缺欠的部位預處理等級
ISO8502-3:1993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表面清潔度的評估測試—第3部分:表麵粉塵評定
ISO8502-4:1993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表面清潔度的評估測試—第4部分:塗覆塗料前凝露可能性的評定導則
ISO8503-1: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噴射清理基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1部分:噴砂處理表面的ISO評定比較樣板的規範和定義
ISO8503-2:1988,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噴射清理基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2部分:噴射處理表面的粗糙度評級—比較樣塊法
ISO8503-4:1995,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噴射清理基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4部分:ISO表面粗糙度比較儀的校準方法和表面粗糙度的測定方法—觸針儀法
ISO8504-1:1992,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表面處理方法—第1部分:總則
ISO8504-2:2000,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表面處理方法—第2部分:磨料噴射清理
ISO8504-3:1993,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表面處理方法—第3部分:手工和動力工具清理
ISO11124-3:1993塗料和有關產品使用前的鋼底材的處理—噴射清理用金屬磨料的技術要求—第3部分:高碳鑄鋼噴丸及砂粒
ISO19840-2012色漆和清漆—防護漆體系對鋼結構的防腐蝕保護-粗糙面上幹膜厚度的測量和驗收準則
SSPCSP1溶劑清洗
GB/T13312-1991鋼鐵件塗裝前除油程度檢驗方法(驗油試紙法)
ISO16276-1-2007防護塗料體系對鋼結構的防腐蝕保護-塗層附著力及粘附力的評定和驗收準則-第1部分:拉開法測試
ISO16276-2-2007防護塗料體系對鋼結構的防腐蝕保護—附著力的評估和驗收-第2部分:劃格試驗和劃X試驗
GB/T6747-2008船用車間底漆
HG/T3668-2009富鋅底漆
HG/T4340-2012環氧雲鐵中間漆
HG/T2454-2014溶劑型聚氨酯塗料(雙組分)
3、腐蝕環境和防腐蝕要求
3.1腐蝕環境:
XX海區地處渤海西部,遼東灣兩翼。氣候類型屬於暖溫帶,地處半溼潤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門機鋼結構處於海邊,屬海洋性大氣腐蝕環境,按照所處地區的氣象條件和微觀環境,根據ISO12944-2環境腐蝕性分類標準,推斷外部鋼結構所處大氣腐蝕環境等級為C5-M級(高含鹽度的沿海和海上區域。),鋼結構內表面按C4級(工業區和中等含鹽度的沿海區域)腐蝕環境考慮。
3.2防腐蝕要求:
按ISO12944標準,防腐塗層壽命設計為高耐久性(大於15年)。
4、採用的塗層體系
註:如果加工周期短或製造廠無車間底漆的自動噴塗線,也可不用車間底漆。而在表面噴射清理達Sa2.5級或動力工具除鏽達St3級後直接塗裝底漆、中間漆和面漆。
5.防護塗料性能要求
5.1環氧富鋅底漆:須符合《HG/T3668-2009富鋅底漆》中Ⅱ型2類產品要求(不揮發份中的金屬鋅含量≥70%),塗料製造商應提供3年內GA級第三方檢驗機構報告。
5.2環氧雲鐵中間漆:須符合《HG/T4340-2012環氧雲鐵中間漆》標準要求,塗料製造商應提供3年內GA級第三方檢驗機構報告。
5.3脂肪族聚氨酯面漆:須符合《HG/T2454-2014溶劑型聚氨酯塗料(雙組分)》中Ⅱ中外用面漆2類技術要求。塗料製造商應提供3年內GA級第三方檢驗機構報告。
5.4環氧通用底漆:對鋼及鍍鋅鋼、光滑的機加工面、非鐵金屬表面等具有良好附著力,具良好的耐水性和防腐性。
5.5矽酸鋅車間底漆,應符合《GB/T6747-2008船用車間底漆》中Ⅰ-12級(防護期為12個月)產品要求,塗料製造商應提供3年內GA級第三方檢驗機構報告。
6、施工詳述
6.1施工環境條件
6.1.1塗裝施工不應在雨天、雪天、大霧天、大風及寒冷的天氣中露天進行。
6.1.2被塗裝表面溫度應高於5℃,並且要求大於塗裝環境露點3℃以上。
6.1.3當塗裝環境相對溼度大於85%時,不應施工。
6.1.4待塗表面的鋼板溫度應在5℃-45℃的範圍內,如超出本範圍,應採用適當的手段後方能施工。
6.1.5施工場所應避免風砂和灰塵,可以採用適當遮擋措施。
6.2表面處理要求
6.2.1在噴射清理前應去除所有的油、脂、水、灰等汙染。按SSPCSP1標準要求,使用溶劑清洗去除油/脂。
6.2.2鋼結構之焊縫應光滑、無焊渣、飛濺等,焊縫的咬邊、氣孔應補焊並打磨圓順。銳邊、銳角應倒邊、倒角,鋼結構表面缺陷應採用適當方式修復。並按ISO8501-3標準要求進行檢查和評估。
6.2.3磨料準備:磨料規格、新舊、硬度、有無油汙等,應符合相關標準及規範(ISO11124、ISO11126)規定;磨料的顆粒大小必須使噴砂後表面達到規定的清潔度和粗糙度;重複使用的磨料也必須能夠達到規定的表面清潔度和表面粗糙度。應定期按相關標準(ISO11125、ISO11127)對磨料進行檢查以確認其符合使用要求。
6.2.4噴射清理可採用拋丸或噴砂工藝,除塵結束後應檢查表面清潔度、粗糙度和灰塵度。
6.2.5經噴射清理後的表面清潔度應達到Sa2.5級(ISO8501-1),對於不便於噴射清理或達不到要求的部位,可以採用動力工具處理達到St3級(ISO8501-1)。
6.2.6經噴射清理後的表面粗糙度應為ISO8503-2標準規定的中級或Ry5=40-100μm(ISO8503-4),採用ISO8503-1中定義的粗糙度比較板進行比對或按照ISO8503-4標準規定採用觸針儀法測定表面粗糙度。如果粗糙度達不到要求,則需檢查磨料的粒度、硬度、空氣壓力等。確保各項指標都達到要求後重新噴砂直到粗糙度達到要求。
6.2.7經噴射清理的表面應採用潔淨乾燥的壓縮空氣或清潔刷子去除表面灰塵,按ISO8502-3採用壓敏膠帶法對表面灰塵進行評估,要求灰塵度不超過3級。
6.2.8噴射清理及除塵用壓縮空氣壓力應在合適值範圍之內,壓縮空氣應無油無水,宜每天作一次含油水測試或經常檢查空氣的淨化度。如果壓縮空氣中含有油水,則需檢查、安裝油水分離器。
6.3塗裝施工詳述
6.3.1塗裝時間限制
表面處理完工後,建議在6小時內塗裝底漆。如表面處理與塗敷作業間隔時間過長,必須重新檢驗表面質量狀況。如表面已返鏽或沾上油脂、灰塵、水汽,則必須對表面重新處理檢驗合格後方可塗敷施工。
6.3.2塗裝技術要求
6.3.2.1塗料準備: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配料,採用動力攪拌裝置。
6.3.2.2應採用清潔的容器配料,如塗料遭受汙染,宜採用100目篩網過濾後再使用。
6.3.2.3採用噴塗施工時,應先試噴以檢驗油漆是否霧化良好,通過調節噴槍移動速度和選用不同流量或口徑的噴咀以控制厚度。
6.3.2.4配好的油漆應在規定的使用期內用完,超出使用期不能再使用。
6.3.2.5應先試塗以確保所用工具、設備及工藝參數的適用性。試噴塗確保霧化良好。
6.3.2.6預塗:對於邊角、焊縫、孔邊及一些不易施工的部位等應先進行預塗。
6.4塗層修補
因焊接、切割、機加工、運輸碰撞等原因造成的塗層損壞和脫落,應進行修補。修補前先進行表面處理達St3級,然後依次塗裝底漆、中間漆和面漆,達到設計幹膜厚。不應單只採用面漆修補。
7.塗層檢驗與塗裝質量控制
7.1表面處理檢驗與質量控制
預清理達到要求,油脂等汙染物、焊渣、飛濺、銳邊等已去除、邊角已磨圓等。
表面處理完畢塗裝前的表面應清潔無塵,無油汙等汙物,並已使氧化皮、鏽和外來物除去到只有少量以斑點或條紋形式存在的程度,其表面應呈現出顯著的金屬粗面光澤,採用照片或樣塊對照法進行檢驗確認達到ISO8501-1中Sa2.5級或St3級要求。粗糙度達到ISO8503-2標準規定的中級或Ry5=40-100μm(ISO8503-4),表面灰塵度不超過3級(ISO8502-3)。檢查和測試的結果應完整記錄。
如果經檢驗發現表面處理後的清潔度達不到要求,應重新噴射清理或動力工具除鏽直至達到要求。
如果表面粗糙度達不到要求,則需檢查磨料的粒度、硬度、空氣壓力等,確保達到要求。
如果表面灰塵過多,達不到要求的3級,則需重新進行除塵處理。
7.2漆膜厚度檢驗與控制
7.2.1在噴塗施工過程中,可採用溼膜厚度計測試剛施工的塗膜溼膜厚度,以便測算幹膜厚度是否在規定的範圍,如有偏差,需進行調整。
7.2.2漆膜實幹後,測試幹膜厚度,根據測試結果相應調整後道漆膜厚。全部塗層塗裝完畢實幹後,測試漆膜總厚度,如總厚度不足,宜進行補塗。
7.2.3測試儀器:磁性幹膜測厚儀,按測厚儀生產廠家的說明書進行校驗,每次使用前後需至少對測厚儀校準1次,如有偏差,需重複校驗直到數據與前次讀數相符。
7.2.4測點選擇與測試方法:參照ISO19840:2012標準進行。
7.2.5幹膜厚度採用80-20原則控制,即:
A)所有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應當等於或大於規定幹膜厚度值;
B)所有測量值應當等於或高於規定幹膜厚度值的80%;
C)所有測量點中,低於規定幹膜厚度但不低於80%規定幹膜厚度的測量點應不超過總測量點的20%;
7.2.6對測試記錄結果進行統計記錄。
7.3漆膜外觀檢驗
7.3.1在塗層表幹後未完全固化前,應檢查塗層是否有汽泡、幹噴、流掛、針孔、沾有雜物等異常現象,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施工,並尋找原因,直到找出原因並解決,經確認後方能繼續施工。
7.3.2塗層實幹後,目測或用5-10倍放大鏡檢查塗膜外觀,要求表面平整、顏色均勻一致,不得有流掛、汽泡、針孔、桔皮、起皺、邊界不清等病態現象,如有,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修補。
責任編輯:鄭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