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樓裡的2樓是聯通機房,機房的輻射不會對四樓有什麼影響,對二樓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機房進居民樓,其實也是運營商的無奈之舉。
早期的運營商的機房,都是在一些運營商自有的樓宇之中,或者是一些企事業單位內部。不過由於現在中國到處都在發展房地產,導致了很多企事業單位賣掉城區之中的地塊,搬遷到更便宜的地方,這也導致了運營商的機房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建設。
如果是全部依靠在城市裡的燈杆塔,也很難完成對居民區的覆蓋,目前的城市裡建設的燈杆塔,基本都是在25米高度左右,而目前由於城市的建築物越來越高,很多都要遠高於這些燈杆塔,導致了運營商的信號阻擋嚴重,也不得不建設一批在居民區樓頂的天線,天線在樓頂,機房也就只能在樓內了。
其實現在很多的地方的居民,是即要求小區內有信號,有要求運營商不能再周邊,小區內部建設基站,這個就無法實現了。
而且,以現在運營商的4G使用的頻率而言,聯通電信移動的城市主要覆蓋的基站頻率也都基於在1.8Ghz以上,聯通主覆蓋的是1.8Ghz的1650頻點,電信主覆蓋的是1.8Ghz的1825頻點。1.8Ghz信號,正面穿透一堵居民樓之後,基本上信號就衰減得非常厲害了,使用體驗就非常差了,對於很多居民小區來看,如果不再小區內部部署基站的話,除了臨街的那棟樓還信號不錯,裡邊的信號都會比較差。
運營商的機房也好,基站也好,輻射都是符合國家的標準的,都是要經過環評測試的,不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危害。
運營商在居民區之中的機房,主要安置的是一些基站的BBU部分,光端機等設備,本身功率很小,也沒有什麼輻射。
小區內部的機房建設,會有的不良影響主要其實是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樓頂上安裝天線或者是增高架,可能由於施工問題破壞防水,導致頂樓滲漏。另外一個就是機房內部的設備的噪音問題。
運營商基站的發射部分,主要是在樓頂的天線這塊,不過就是天線部分的輻射,也是有國家相應的標準來限制的,運營商建設的基站投入使用都需要經過環評測試,而且就全球來看,中國對於輻射的標準要求也是高於歐美相關的標準的。
相比之下,如果小區內部沒有基站的話,可能輻射反而會更大一些。
手機和基站之間是需要數據交互的,如果某區域的缺少基站覆蓋,手機就需要以更大的發射功率才能夠和基站之間保持連通,而這樣會導致手機的輻射增加。而手機距離人體更近,相比之下反而會輻射更高。
而且,現在即使是小區內部沒有基站,各家個戶也都有無線路由器,而通常的無線路由器的信號接收強度還要高於基站的信號的接收強度,如果真要較真的話,也就只能搬到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去過一個原始社會的生活了。
總而言之,居民區內部的機房不會有什麼輻射,而且現在居民區內部的基站,也是手機信號良好保證的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