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關嶺自治縣委黨校第二十二期中青班40多名學員來到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大發渠開展錘鍊黨性活動,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黃大發為全體學員上了一堂生動而精彩的黨課。
黨課中,黃大發老支書講述修建「大發渠」的初心時說到一句話:「那時我們就是立志要改變家鄉面貌,拔掉窮根!」一句樸實的語言,表現了身為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本質以及對黨和人民群眾事業的拳拳之心。
黃大發老支書說道:「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硬得起腰杆,頂得住歪風,要對黨忠誠,講求實幹,不要虛華,發揚吃苦耐勞、艱苦奮鬥,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不要怕吃苦,不要怕犧牲,永遠跟黨走。」
學員們紛紛表示,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擔當作為意識,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投身工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同步小康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嶺自治縣文體廣電旅遊局黨組成員盧朝云:「在黃老支書的講課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兩句話,共產黨人、共產黨員是沒有退休時間的,我們自從入黨以後就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甚至是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會以黃大發老支書的講課中的精神去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據了解,20世紀60年代起,原草王壩村支書黃大髮帶領群眾,歷時36年,靠著風鑽、鋼纖、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生命之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鄉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渠」。
關嶺自治縣司法局黨組成員楊興娟說:「特別是在大發渠的參觀過程中,大發渠的修建者黃老支書給我們上了一堂黨課,他的苦幹實幹、敢於拼搏、帶領群眾一起幹的精神,給我們年輕一輩的黨員一個深深的鼓舞。」
關嶺自治縣坡貢鎮黨委副書記張廣才說:「聽了黃大發老支書的講話,他說到,他一輩子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幹和鬥,要主動幹,要帶著群眾幹,要鬥天鬥地鬥環境,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作為基層幹部就是要主動作為,要帶著群眾幹,要主動去把每一項工作做實做細,讓老百姓受益。」
供稿:關嶺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立
監製:文靜
原標題:《關嶺縣委黨校第22期中青班走進草王壩,聆聽黃大發上黨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