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中國·致情懷】愚公,黃大發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央視網消息:一滴水,一粒米,一道渠,一輩子……

一位修渠老人,黃大發。

「我最驕傲的事是水,老百姓吃上大米。」

老人最風光的一刻,要數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習近平主席拉著他坐到身邊的時候。但老人最幸福的一刻,一定是「大發渠」開通的那一天。

「我們要拿生命去換大米、換水。」

「我們這個地方吃水貴如油」

今年83歲的黃大發,曾任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大隊大隊長、村長、村支部書記。1962年起,他帶領群眾,歷時36年,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鄉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渠」。

黃大發所居住的草王壩村,海拔1250米,山高巖陡,屬於喀斯特地貌。修渠之前,嚴重缺水。雨水剛一落地,就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留不下來。村裡人經常要走兩三公裡才能找到一個河溝,來回走兩個小時挑水吃。

水,太矜貴了。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餵豬餵牛,一盆水,村民要用三遍。縣裡的幹部來草王壩考察,村民遞過來的水杯裡,滿是渾黃。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飯,三十晚上才有米湯喝。」當地的一首歌謠唱出了村民的生活狀況。

「沒有水,老百姓就吃不上飯。」加之大多是坡地,良田不多,當地只能種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後就成了當地人餐桌上的主食。這種「苞沙飯」難以下咽,在喉嚨處直打轉轉。

全村1500畝耕地,年人均糧食才100多斤,缺水使得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窮窩窩」。無水、無電、無路,村裡的男人娶不上媳婦,「老百姓給我們取名為『光棍村』,我們很惱火」。

「這個渠修不通,我的名字請你們倒過來寫」

1958年,23歲的黃大發被群眾推舉為草王壩大隊長。引水、修路、通電成為他上任後立誓要做的三件事。

「我是一個孤兒,老百姓對我好,領導對我好,我就要改變家鄉的面貌,讓老百姓富起來。」「我是共產黨員,要幫老百姓辦一些實事,要敢於擔當,要敢於奉獻,要敢於自我批評,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我們共產黨員是為人民服務的。」

憑藉著這種信念,黃大發義無反顧地開始了漫長艱難的修渠之路。

1962年,黃大發想把距離草王壩7公裡外的馬家河溝的水引過來。但若要修渠引水,需要繞過三座大山,經過數百米長的懸崖峭壁。

在那個沒有先進工具、缺乏專業技術,就連水泥都匱乏的年代,黃大髮帶領草王壩村村民一幹就是13年,硬是在絕壁上開鑿出一條10多公裡的水渠,並打通了110多米的隧洞。1978年,就在水渠即將完工時,一場洪水將所有的心血毀於一旦。

第一次修渠的失敗並沒有讓黃大發氣餒,54歲的他跑去水利站學習取經。一次區裡開會,午飯時,一位幹部笑著問黃大發:「黃支書,大米飯好吃還是苞谷沙飯好吃?」一句話,讓他的心如刀割一樣。「他知道我沒有吃過大米飯,他問我大米飯好吃不,當時那種情況我心頭好難受。」黃大發當即表態:「這個渠修不通,我的名字請你們倒過來寫。」

一諾千金。回來後,黃大發在水利站一待就是四年,學理論,勤實踐,認真看,用心記,四年未進家門,就是為把家鄉的水渠修好。

「我是黨員,我用黨籍來保證」

1992年,乾旱再次來襲,黃大發決定重新修渠。經歷了上一次的失敗,村民們對這個修了十幾年都沒修通的水渠抱懷疑態度,甚至取笑道:「你若能修通,我就煮飯給你吃。」黃大發堅定地回應:「我是黨員,我是拿生命去換水,我用我的黨籍來保證。」

這一次,縣裡劃撥了6萬元和38萬斤玉米支持草王壩村,200多人的隊伍帶著炸藥、鋤頭、鋼釺、錘子和雙手上山了。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不通路,水泥炸藥靠人背馬馱搬上工地;沒有後勤保障,苞谷沙就著酸菜洋芋一天兩頓,草鞋磨破了也不叫苦不叫累。

修建水渠要經過三座大山、大小九個懸崖、十多處峻岭,大土灣巖、擦耳巖和灰洞巖最為險要,要從懸崖峭壁上打出半幅寬的隧道才能通過。

懸崖峭壁充滿危險。在修離地面有300多米高的擦耳崖時,施工隊都不敢上,黃大發第一個站出來,把麻繩系在自己身上,讓人拉著吊下懸崖,冒著摔下懸崖的生命危險,完成了測量工作。懸崖上面是最難修的,「有時候一天只能修一米,最多也就修兩米。」

就這樣一寸一寸鑿,一尺一尺敲,三年後,水渠的主渠貫通。1995年,這條跨3個村、10餘個村民組,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終於完工了。群眾以黃大發的名字命名這條渠,叫它「大發渠」。

通渠那天,黃大發哭了!「我今天像撿到錢一樣的高興。回憶起我們那個時代,好像辛酸,但又很高興。」

水來了,草王壩村也第一次有了真正旱澇保收的稻田,年產量連年翻番,從10萬斤猛增到80多萬斤。家家戶戶吃上了大米飯,村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我們祖祖輩輩都沒有吃過大米,今天這個大米飯是黨和人民給我們帶來的。」

幹勁十足的黃大發依然不滿足於現狀,他繼續帶領村民拉電、修路、建學校。如今,村裡的路通了,燈亮了,房子窗明瓦亮,還走出了20多個大學生。全村現有核桃5200多畝、柚子650畝、海椒2000畝,牛羊養殖大戶超過30戶。2016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突破6500元。

「不怕山高石頭多,苦幹就能把貧脫,打崖引水造梯田,窮村變為金銀屋。」幸福的歌謠傳遍全村。

「我跟總書記握手了」

很快,黃大發的感人事跡傳遍全國。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傳部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9月,獲得「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2017年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現場,習總書記拉開前排凳子,邀請後面站著的兩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其中一位老人,就是黃大發。「我當時激動得一時也不曉得該不該往前面坐,總書記又轉過身來,伸出右手拉住我的手,招呼我坐到前面來。」「我跟總書記握手,挨著一起坐,我驕傲,我自豪。」

面對榮譽,黃大發很謙卑,「這個榮譽屬於黨,屬於人民群眾。家鄉的改變我一個人做不到,要全國人民支持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才有這樣的雄心。」很多時候,他都會想起熟記於心的入黨誓詞,想起2017年9月份第一次看到天安門、人民大會堂,還有廣場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時流下的淚水。

「我雖然老了,只要我身體行,我就可以幹,要幹一輩子。」

「愚公移山就是為人民服務,讓我再活一次,我還做愚公。」

談及未來,他表示,村裡還有人沒有脫貧,今後還是要把脫貧攻堅工作放在首位,要讓共同富裕,共同發展,過上美滿的生活。把掉隊的老百姓拉上來,共同建設家鄉,大家吃的一樣,穿的一樣,才能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文/任佳)

相關焦點

  • 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中天金融見證老支書珍貴時刻
    2018年3月1日20:00,《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在央視CCTV-1綜合頻道播出,遵義市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 黃大發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6月28日,黃大發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省委大會堂舉行。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玥)6月28日,黃大發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省委大會堂舉行。黃大發同志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聽眾。報告會前,諶貽琴等省領導親切會見了黃大發和報告團其他成員,強調要切實關心、關愛、關注基層黨員幹部,讓他們更好地在基層一線建功立業。報告會上,黃大發作了飽含深情的發言,遵義市播州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雪梅,播州區平正鄉黨委書記張文富,播州區水利局原副局長黃著文,新華社貴州分社記者陳嬙,黃大發外孫女陳燕分別講述了黃大發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
  • ...腳下有力量」——貴州師範學院師生現場聆聽黃大發先進事跡
    他就是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當代愚公」、「年份英雄」、「時代楷模」的黃大發同志。6月28日上午,黃大發先進事跡報告會在省委大禮堂召開,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諶貽琴,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慕德貴等省領導出席報告會,慕德貴主持報告會。   會上,參會人員集中觀看了《全國「時代楷模」黃大發同志先進事跡宣傳片》。
  • 時代楷模黃大發 當代黨員的精神旗幟
    4月25日晚,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布「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跡,並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新區各鎮辦積極組織各級黨員集中收聽收看「時代楷模」發布儀式。黃大發的當代愚公精神激勵和鼓舞著新區黨員幹部不斷前進。
  • CCTV「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黃大發入選本報「一諾千金」計劃
    今年85歲的黃大發,是貴州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名譽村支書。
  • 時代楷模黃大發:一生只為一條渠
    2018年4月25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布「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跡,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今年85歲的黃大發  這句話成了黃大發的人生信條。「當代愚公」,大家以他的名字給這條渠命名「大發渠」。
  • 遵義市委黨校老師周杰:黃大發甘於奉獻,大公無私
    ,常年研究黃大發精神。 周杰表示:「黃大發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幹部,有信仰、有信念,並且始終把信仰和信念付諸於行動,甘於奉獻,大公無私。黃大發一個人、一輩子、一條渠的光榮事跡,書寫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立下愚公之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砥礪前行』的人生。」
  • 著名詩人李發模向文藝工作者宣講時代楷模黃大發的故事
    ,現場講述「當代愚公」「時代楷模」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名譽村支書黃大發的故事。李發模老師說,他近日因擔負「相約2020,詩寫脫貧攻堅」之「長詩書寫大英雄」重任,去了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採訪剛從北京參加70周年國慶大典凱旋,已84歲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名譽村支書黃大發老先生。
  • 總書記@的共產黨員|黃大發:一個人,一輩子,一條渠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紅船上通過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光輝歷史掀開篇章。百年間,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中國共產黨人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激勵下帶領中國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驗中淬鍊成鋼,在一次又一次的苦難輝煌中傳承信仰,在一次又一次的頑強奮鬥中續寫奇蹟。百年間,我們的黨也從僅有50多名黨員鍛造成為擁有9000多萬黨員、在14億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世界第一大黨。
  • 從榜樣身上讀懂勤儉|黃大發:「摳門」的修渠人
    這就是「大發渠」,修建的領頭人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支部書記——黃大發。一條生命渠,黃大髮帶領村民用36年時間來完成,他被當地群眾稱作「當代愚公」,獲得了「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全國誠實守信模範」「最美奮鬥者」等榮譽。提起黃大發,草王壩村的村民們會說:「黃大發,摳啊,真是摳得很!」
  • "時代楷模"黃大發事跡搬上舞臺 黔劇《天渠》精彩上演
    "時代楷模"黃大發事跡搬上舞臺 黔劇《天渠》精彩上演 2018-05-25 09:14:00
  • 絕壁「紅旗渠」的故事(上)——「年份英雄」黃大發:一生只為一條渠
    它印證了共產黨人為百姓命運擔當、同呼吸、共命運的赤子情懷,也在時時叩問「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一永恆課題。半個世紀前,關於草王壩修渠引水的藍圖被鋪開,老支書黃大發把實現夢想的手,指向了壁立千仞的擦耳巖——「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穀沙,過年才有米湯喝。」
  • 攜手中天金融 「時代楷模」黃大發脫貧攻堅更從容
    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當代愚公」黃大發,民建貴州省委主委、貴州省政府金融辦主任李瑤,中天金融集團董事長羅玉平及核心高管、員工、團結村村委會代表、貧困戶代表百餘人,在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家門口院落共同參與、見證「結對子」捐贈活動及系列幫扶協議的籤署,由此拉開了金融扶貧、精準扶貧的序幕。
  • 黃大發赴京接受表彰
    他們中有36年絕壁鑿「天渠」的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黃大發,有被譽為「草根銀行家」的花溪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勇,有「當代女愚公」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村委會主任鄧迎香,有「女漢子」盤州市淤泥鄉巖博村黨支部書記餘留芬,有「90後硬漢」貴州豫能投資有限公司礦山救護大隊中隊長李遠偉,有「為易地扶貧搬遷趟新路」的黔南州生態移民局搬遷安置科科長莫永言,有「獼猴桃大王」貴州大學農學院植保系教授龍友華
  • 黃大發又一首頌歌,《天路》姊妹篇《天渠》出爐,MV好感人!
    有網友評價:《天渠》一歌歌詞既敘事又抒情,入心入肺,觸動情懷,再現了黃大發一心為民、實幹苦幹的精神。歌曲旋律優美,曲風躍動,深沉大氣,磅礴的氣度蒼涼而美麗、大氣而豪邁。
  • 中天金融攜手時代楷模黃大發助力鄉村振興
    趙皖平、徐大佑一行團結村調研,與黃大發老支書親切握手參觀團結村民宿、星空木屋、韌者小灶等旅遊產業配套設施時,趙皖平、徐大佑詳細詢問產業運營情況、當地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情況以及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等。趙皖平、徐大佑一行參觀樂耕甜體驗店在團結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門前,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老支書熱情迎接趙皖平、徐大佑一行。黃大發曾榮獲「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趙皖平是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因此他早就熟知老支書和他帶領村民修渠的感人事跡。
  • 黃大發
    黃大發新華社發  事跡簡介:黃大發,男,漢族,中共黨員,1935年11月生,貴州遵義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團結村黨支部名譽書記。
  • 哪吒、姜子牙開啟「封神宇宙」後,愚公帶著「創世神話宇宙」來了
    《新愚公移山》集結了迪士尼(中國)原創意總監、著名編劇馬克·漢德勒,導演陳志宏、許剛等國內外一流主創團隊。馬克·漢德勒從故事本身出發,知道它缺什麼,需要補什麼。為此,創作團隊深入陝西、山西、河南等地採風,從「愚公移山」故事原型中發掘和發展了更具當代關切、國際視野的世界觀與趣味點。
  • 「時代楷模」黃大發:愚公移山 至死方休
    黃大發 「共產黨員要奮鬥終身,要幹一輩子,你幹半輩子就不行,我有一口氣在,就要接著幹!」歷時30多年,帶領村民在懸崖上鑿通「天渠」引水的黃大發,2004年就已退休。目前,他是村裡的名譽村支書,但為村民謀福利始終是耄耋之年的他堅持不懈的使命。修渠之後,他接著為村裡修路、通電。近些年,他多方籌款,為村裡建起希望小學和幼兒園;他還為村裡帶來十幾位支教大學生教師,而今留守的老師有8人,均有大學本科學歷。
  • 湖北誠功房地產董事長黃大發和他的金錢帝國
    在武漢市,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黃大發。這個中年男人建立了武漢市本土第一大房地產開發集團,並且一度統治了武漢市長江以東所有的樓盤物業。據說,在2005年,黃大發就積累了價值10億人民幣的財富。因此有人大膽預測,今天的黃大發資產應該超過了50億人民幣,已經成功奪得武漢市洪山區首富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