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要到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了。內陸的朋友們窩在家裡吹空調,海邊的朋友就有福了,穿著沙灘裝,光著腳丫子就能親密的擁抱大海,再熱的天氣好像也沒那麼難度過了。那說起大海,很多人都知道海水是有潮汐變化的,漲潮時水就上漲,退潮時水位就降低。那漲起來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潮汐是一種自然現象。早在古代時期,人們就發現海水會規律的漲潮退潮。但是又納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經過很久時間後人們慢慢發現每天漲潮退潮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一會,並且人們發現這和每天月亮出來的時間非常接近,於是聰明的古人聯想到這肯定和月亮有關。
中國古代的多部古籍和著作都有隊潮汐的描述,並且提到過潮汐和月亮的關係,一直到17世紀中葉,數學家拉普拉斯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計算發現,原來太陽對潮汐也是有影響的。
和太陽相比,月球距離地球更近,所以月球的引力對潮汐現象的推動力大於太陽。我們都知道地球一直在進行自轉和公轉。當地球某一處的海水正好正對月球是,因為月球的引力,海水就會被吸引向月球(當然是吸不走了)就會發生張超的現象。而側邊的海水就會相應的下降,因為水只有那麼多嘛。
而此時因為地球自轉的同時還有離心力的產生,剛好背對月球的海水也會上漲。這一面距離月球最遠,所以受到月球的引力也就最少,海水等於被地球自己在往外面甩出來,所以也有了漲潮現象。
想像一下,漲潮的時候地球就像一枚雞蛋。海水就是蛋清,月亮在地球左邊的時候,地球左邊得水和右邊的水各自因為引力增大和引力減弱的原因上漲,但是所有的海水加起來就那麼多,左右上漲了等於把前後的水位往下拉了,這時候就是上下路兩面正在退潮了。
我們端著一盆水左右晃,大量的水被晃到左邊的時候,右邊的水就會變得很少。而不是一邊水都要晃出來了,另一邊卻還是那麼多水。海水也是這個道理,它不會因為有引力就變多或減少,總量是不變的。所以我們看見漲潮的水其實是退潮的地方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