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2021-01-09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掛牌成立。

中心的成立將推進碳排放的科學研究,預估2030年和2060年的全球及我國碳收支特徵,研究規劃最優碳中和路徑的方法論,評估可能生態工程方案和轉換能源結構的科學途徑,為我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儀式上,中科院院士、大氣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國雄和大氣所所長曹軍驥為中心揭牌。曹軍驥宣讀中心成立決定和人事任命。

吳國雄表示,「碳中和」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要求實現人為源排放和人為匯清除相互抵消,研究涉及大氣、海洋、陸地、生態等多個領域,任務重大,希望中心在相關科學問題研究中取得進展,為國家實現「碳中和」打下紮實的科學基礎。曹軍驥表示,面對新時期國家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需求,大氣所作為國家隊,迅速組織力量成立中心,這是全國第一家從事碳中和基礎研究的科研機構,希望通過建制化的科研隊伍,推動「碳中和」基礎研究,聯合中科院及院外相關單位,為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科學路徑和科技支撐。

大氣所相關負責人、中心首批成員等30餘人參加揭牌儀式。

大氣所研究員劉毅團隊近期在《自然》發表了「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巨大」的研究成果,所採用的方法體系可以直接應用到生態系統碳匯監測中,將成為支撐碳中和研究的重要科技手段。大氣所從2011年開始承擔了中科院首批啟動實施的先導科技專項「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初步建立起地基、天基和空基相結合的先進觀測系統以及數據反演計算的方法體系,可支撐全國各地市碳排放、源匯收支的精確核算與科學評估。大氣所即將建成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其模擬結果有望支撐碳中和國家重大決策制定。

揭牌儀式現場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大氣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大氣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2020-12-25 大氣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是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後流動站建站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國家畢業生就業重點保證單位。主要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
  • 【中國新聞網】大氣所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 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圖1.中科院大氣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孫自法 攝圖2.中科院大氣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出席揭牌儀式嘉賓合影。孫自法 攝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碳中和研究中心24日下午正式揭牌成立,旨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為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依託平臺與科技支撐。
  • 中科院大氣所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 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碳中和研究中心24日下午正式揭牌成立,旨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為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依託平臺與科技支撐。中科院大氣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國雄院士致辭說,碳中和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要求實現人為源排放和人為匯清除相互抵消,研究涉及大氣、海洋、陸地、生態等多個領域,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十分必要,希望該中心在相關科學問題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為國家實現碳中和打下紮實的科學基礎。
  • 2060年前要實現的碳中和 中科院成立專門機構來研究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董瑞豐)全國首家從事碳中和基礎研究的科研機構24日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立,旨在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科學路徑和科技支撐。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曹軍驥說,新成立的碳中和研究中心將通過建制化的科研隊伍,聯合中科院內外相關單位,預估2030年和2060年我國及全球碳收支特徵,研究規劃碳中和最優路徑,評估可能的生態工程方案和轉換能源結構的科學途徑。 碳中和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要求實現人為碳源排放和人為碳匯清除相互抵消,研究涉及大氣、海洋、陸地、生態等多個領域。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3個重量級「中心」揭牌掛牌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標誌著北京懷柔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中心職位招聘
    研究方向以凝聚態物理為主,包括凝聚態物理、光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軟物質物理、凝聚態理論和計算物理等。作為科技創新國家隊,物理所堅持以「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為目標,系統謀劃和推進研究所「一三五」規劃。
  • 今天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當天,「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
  • 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佛山日報訊 記者譚海琪報導:為了深入挖掘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的功能價值,昨日,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在市農科所掛牌成立。研究中心還將陸續在南海、三水、高明等區設立工作站,協助開展項目研究和項目成果轉化。基塘農業系統是珠三角人民創造的一種高效的農業物資循環利用模式。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啟用,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物理所5個研究組、近150名科研人員入駐開展科研工作,年底將超過200名,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 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為挖掘基塘農業價值,助力佛山鄉村振興3月28日,在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掛牌成立為了深入挖掘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的功能價值,3月29日,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在市農科所掛牌成立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雲南大學聯合培養大氣科學碩士研究生...
    2018考研複試交流群 120223238 2018全國研究生初試已經正式結束,中公考研小編整理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mdash雲南大學聯合培養大氣科學碩士研究生協議 」文章,希望對考研的同學們有所幫助,並祝福考研的同學們順利過考試。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
    光明日報北京9月24日電(記者齊芳)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24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揭牌。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誠聘研究組長
    研 究 所 簡 介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國家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所,創建於1958年,擁有生物大分子、腦與認知科學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感染與免疫、核酸生物學兩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蛋白質與多肽藥物和交叉科學兩個重點實驗室。
  • 中科院與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成立腫瘤納米技術研究中心
    8月24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合作建立腫瘤納米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儀式、合作籤字儀式和掛牌儀式在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衛工委書記陳超英,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喬均錄,高能物理所所長陳和生院士,天津醫科大學校長郝希山院士,國家納米中心副主任兼黨委書記查連芳,高能物理所黨委書記王煥玉,副所長姜曉明,以及天津市科委、市教委、市衛生局等有關方面領導出席了成立儀式。    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已經成為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
  • 【生涯規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誠聘研究組長
    【生涯規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誠聘研究組長 2020-06-23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個人參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等機械製造單位!
    大學全校與校國學社書法代表參加國家級(全國)大賽人之一(獲國家三等獎等)、小網紅(頭條、快手)、泵生產龍頭企業研究學生、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合肥聚能)訪問參觀學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察與聽課學生(中科大學生邀請)、2019年世界製造業大會展覽參觀與考察學生。
  • 2020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誠聘人才公告
    一、 研究所簡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為中國科學院直屬戰略高技術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動力及與之相關環境等領域的研究。其前身系三元流動理論創始人吳仲華先生1956年創建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1980年正式建所。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2020年「環境 能源 動力——走近工程熱物理所」暑期夏令營招募通知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前身系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院士1956年創立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
  • 朱江任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圖/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6月12日電  (崔小粟 薛露露)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日前,中科院任免大氣物理研究所幹部,朱江任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陳洪濱、王生林、程新金、陸日宇任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