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一直是美國最經久不衰的系列作品之一,而且不僅僅局限於科幻領域。《星際迷航》系列由
吉恩·羅登貝瑞創作,早在1966年便推出了首部電視劇(遠早於
《星球大戰》系列),經過50年的不斷發展,它已衍生出六部電視系列作品(最新的一部
《星際迷航:探索號》預計將於明年播出),以及兩倍於此的電影作品,當然更不用提難以計數的官方小說以及在其宇宙世界之下的種種周邊作品。這一系列的主題是對未知星際的探索和冒險,人類和不同的外星物種之間實現和平共處。
將於2016年9月2日中國上映,在拍攝新的一部《星際迷航》時,整個劇組都在迎接新的挑戰。首先是所有人都要適應和新主創共同工作,其中就包括導演
林詣彬。同時,曾經熟悉的面孔也在這部續作中增添了另一個身份——飾演蒙哥馬利的
西蒙·佩吉,這次不僅以演員的身份加入,還是《星際迷航3》的編劇。
在林詣彬的執導下,這一部電影和以往的系列相比,有很多不同。作為「有色人種」的
佐伊·索爾達娜和
約翰·趙在電影中有了更突出的表現,故事中的人物也不斷面臨新的挑戰和成長。粉絲們覺得在
《星際迷航2:暗黑無界》裡的醫生萊昂納多·「骨頭」·麥考伊的戲份太少,而在《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中,
卡爾·厄本的戲份增加,也讓「骨頭」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最近,時光網採訪了《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裡佐伊·索爾達娜、約翰·趙、卡爾·厄本這三位主演,他們談論了自己在電影裡的角色及拍攝,還談及新導演林詣彬和前任導演
J·J·艾布拉姆斯的不同。
下一頁:佐伊·索爾達娜採訪
佐伊:完,全,沒,有。還是那麼嚴。其實當你回到《星際迷航》的劇組,你自然而然就會在心裡有個衡量,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都是很清楚的。不過我覺得這是件好事啊,因為你肯定還是想給觀眾保留驚喜。我們答應好要帶觀眾一起踏上奇妙的冒險,那麼如果你提前透露太多,進到電影院裡驚喜和興奮就都被毀了。
Mtime:和導演林詣彬的合作如何呢?他有沒有帶來與J·J·艾布拉姆斯不同的精氣神?
佐伊:所有人都是不一樣的,導演也不例外。林詣彬在工作上很不一樣,但是他和J. J. 相同的是,他們都能同時處理多個問題。他明顯是個優秀的動作片導演,這也是讓我非常喜歡他的地方。不是每個動作導演都有天賦的,如果遇見那樣的你可就慘了,而林詣彬很能掌控劇情,不停提醒你這時候應該做什麼。無論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是導演,林詣彬都比J. J. 沉默得多,但這也意味著他說話會直戳重點。他很有效率,也很有耐心,所以在拍攝過程中,如果你告訴他「這裡我沒明白,你能再解釋一下或者舉個慄子嘛」,他就會直接解決你的問題,這真的很贊,他不停散發著一種自信的氣質。任何人在這樣一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都會產生壓力,但是林導從來沒有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緊張。他永遠是現場的中心和焦點,是工作中最辛苦投入也是最堅持不懈的人,這讓演員們也充滿信心,因為你知道知道你的人是很厲害的,林詣彬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
佐伊:我很喜歡《星際迷航3》裡大家疲憊的樣子。我們在之前的兩部中,對自己的角色都傾注了很多,所以已經投入其中。一切都按部就班,沿著事先設定好的人物形象,在完成五年任務之後,人物們之間的羈絆更深,彼此更加了解。每個角色都是厲害人物,各有所長,但是他們長期以來都過著太精神緊張的生活,現在也需要休息一下了。他們也是生物——我不能以偏概全地說人,因為他們不全是人類——他們需要休息。我才這大概就是給自己一個充電的時間,然後再繼續旅途。要我說,這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續集打開方式,但這樣拍續集真的最合理。這樣的設定讓人覺得「哦我天,一直在忙活真是累死了,我得給自己放個假」,結果就在這麼想的時候,反派過來殺你個措手不及,所有人都被打散了,他們不得不想法設法重聚在一起,保命然後繼續完成任務,拯救儘可能多的生命。我看到劇本之後當場感嘆好頂贊啊!
Mtime:你覺得西蒙·佩吉這個編劇做得怎麼樣?
佐伊:我覺得他成功地在原本嚴肅的故事裡加入了喜劇元素。我很佩服他,西蒙在他的責任範圍內做到了堅守,漂亮地完成了任務。你會非常在意人物之間的關係,不管是一對一的還是集體之間的,也會看到他們的團結一致,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求生,不僅是肉體意義上的,更是在謀求精神層面的倖存。而這一切都進行得那麼自然。我當然不會否認,《星際迷航》系列有偉大的冒險,是精彩的動作劇情片,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電影類型,但同時我們也明顯需要這種人文元素,這樣觀眾們才會由衷地說:我相信他們。
Mtime:在影片中,你飾演的角色和史波克之間的關係會有怎樣的發展?
佐伊:我認為他們的關係有著階段性的進展。在第一部電影中,他們之間有些類似於師生的關係。而在第二部中,他們交往了一段時間。對於這段時期我並不認為是史波克情緒不可控,反而是烏胡拉,太想成為那個特別的存在。她想告訴史波克:「雖然你是瓦肯人,但你也要知道你同樣是人類,你要接受這一點。柯可艦長正是因為人性,才會在關鍵時刻做出比你更正確的決定。他看似任性,其實是很在意的,所以你也不能隨隨便便做出自我犧牲的決定。你做的決定會影響到你身邊的人,尤其是愛你的人。」所以我覺得烏胡拉一直努力讓史波克接受自己人性的一面,而不是在強迫他成為一個好男友。在第三部中,進取號上所有人之間的關係,都將會影響到他們兩個人。
Mtime:就烏胡拉在第三部的表現來看,她怎樣影響了故事的發展。
佐伊:我想不管何時,只要需要,烏胡拉就會站在一個領導的位置上去,保證大家的生命安全。在第三部中,她真的太無私了,而且一旦接下來要發生的事出現了一點點預兆,她就會馬上做出自我犧牲的行為。我認為戰鬥讓她失去了思考能力,大腦直來直去,只是機械地運轉,所以會以為拯救他人就一定要有人做犧牲。當然,這也使她偉大。
Mtime:這樣的系列電影會讓你感到壓力山大嗎?還是說,在拍攝其他場面比較小的電影之後,重回《星際迷航》系列的拍攝反而會讓你鬆一口氣?
兩方面都有。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永遠有著追求新角色、新故事和自我突破的欲望,為此我也剛剛參與了
《夜色人生》的拍攝。這部電影抨擊了一整個時代,我很感激
本·阿弗萊克希望我加入這部影片,在充分地說明了他對我的信任。同時,這也提醒了我。往往因為我是「新美國人」,新加入的,就會被導演以想要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女演員」為理由而被拒絕。這個詞根本就是在委婉表達自己的其實,這是一種侮辱。不僅是對女性的侮辱,更是針對有色人種。就好像這些差別是我自己選的一樣。
佐伊:如果你想知道我們的真實想法,我想說的確,通過無數影人的支持和努力,我們身處的大環境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相信你上面提到的那些同行,也會為我自豪,因為我是這個系列中一個重要的黑人女性角色。現在我不僅會出演普通角色,也會參與動作捕捉,也給動畫人物配音。這一切都很辛苦,全身塗滿綠色很辛苦,動作捕捉很辛苦,為了給動畫配音而觀察和模仿也很辛苦。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後終於和其他演員站在了同樣的起點。有時我也希望人都是色盲的,這樣所有人就都能獲得同樣的機會。
下一頁:約翰·趙採訪
蘇魯既有追求又有暗黑的一面
自蘇魯在
《星際迷航6:未來之戰》中成為艦長十五年後,亞裔演員
約翰·趙接替前代演員
竹井喬治,挑戰舊版星際迷航中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形象,成為了新的蘇魯田光。近日時光網專訪了約翰·趙,他不僅談起了三部電影中的蘇魯大副,更是回顧了《星際迷航》系列此前五十年的歷史。
Mtime:你已經三次飾演蘇魯這個人物了,結合角色相關歷史,你認為蘇魯現已有的人物形象是怎樣的呢?
趙:我想他是有追求的。這其中當然有暗黑的一面,但在三部電影中都表現得很積極。在《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中,可以感覺到他個人的追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自己的家人,而我覺得他對此也是有些內疚的。
Mtime:在提前曝光的片段中,蘇魯的控制臺上放著他孩子的照片。在《星際迷航3》中有多少劇情涉及到這方面內容呢?
趙:這個細節影響了方方面面。你可以想像,當你處於當時的狀況中,你並不是一定要為了星際艦隊、或者那些危險中的人們戰鬥。你的決定其實是為了自己,是很私人的行為,受影響最大的也是家人。我想這也是導演林詣彬一直想要提醒我們的。
Mtime:你們在《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趙:從某方面來說,我感到我們在和激進主義抗爭。我知道這是個很嚴重的詞,我也不想評論最近發生的事,但是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部電影就是在討論你心中相信的是什麼,有多相信,又為什麼相信。我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模糊,好吧,就是很模糊!
趙:我認為是後者。這部裡船員們的表現不再那麼循規蹈矩,因而個性鮮明。這可能也是因為我們分散行動吧。
Mtime:分散了?
趙:嗯哼,我們的團隊因為劇情需要被拆開重組,所以你能看到每個人和其他角色的單獨互動。除了小艦長和史波克大副,這種角度你在之前的影片中很少能看到的,絕對有意思。
Mtime:你和誰重新組隊了呢?這種角度的情節主要是想要講這些小組都分別做了什麼,還是想呈現彼此之間的關係呢?
趙:我和烏胡拉在一起。首先我們都有各自的小麻煩需要解決,然後你會發現我們合作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妙計,得以照顧和保護彼此。我還挺喜歡這樣的,像是在演別的角色了,也揭露了更多,包括人類的本性吧。
Mtime:與全員都集結在棧橋上協同作戰相比,這種分開行動的設定,會讓你感覺更有挑戰性嗎?
趙:當然。我在這部不像之前一樣總是在按按鈕了,這次和烏胡拉一起被扔到了另一個星球,這還算是不錯了。要說誰最不容易,那肯定是扎克。他可真是太牛了,當天給的劇本,他馬上就能搞定。而我就只能「剛才說的什麼?我們現在麻煩了為啥?然後該怎麼著?那再然後呢?哦我懂了,我們就死了是吧,好的好的明白了」這樣。
Mtime:和J·J·艾布拉姆斯相比,林詣彬導演的《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有什麼標誌性的不同嗎?
趙: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習慣很相近,而且關於電影行業的專業名詞真的是海量儲備啊。他們兩個都稱得上是博學的專家。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J. J. 是個很有個人魅力的導演,而林導就是提出意見,給出指導,回到監視器前再讓你重來一遍的類型。這很有趣,因為林詣彬導演的作品都很有活力,很難想像他是這麼安靜的一個人,而且他的導演風格就是尊重角色設定。儘管他們在精力上差別挺大,兩位導演之間的相似之處還是比不同點要多。我個人認為,J. J. 是片場最搶眼的存在,他就是這樣的人。而林導不是這種範兒的,他會有意識地內斂一些。
Mtime:《星際迷航2:暗黑無界》中的一個重要情節,就是蘇魯測試了一下自己的領導能力。在第三部中對類似的情節還有交代嗎?
趙:我想大家很明顯能看出,蘇魯就是作為領導者成長的,他的野心也在於此,一路也很曲折。反正我是這麼認為的,至於電影裡到底是如何,我就不好說啦。
Mtime:你說「曲折」,難道是有什麼內部衝突嗎?
趙:算是吧。我還要再說一遍,這部電影中,很多人都面臨著道德衝突,質疑他們曾經堅信的事物。蘇魯對於星際艦隊是完全忠誠的,你覺得這會給他帶來負面影響嗎?我覺得會的。
Mtime:導演林詣彬會有意識地在作品中給有色人種的演員更多機會。你認為這是你們工作中的一個大的共識,還是說這只是個人原因?
趙:都有吧。對於多樣性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還有個原則就是儘量避免接那種很常規的角色。我一直在試圖用自己的選擇和事業去影響和改變現狀,但是我畢竟不是負責僱演員的人,所以我能做到的就只是去選擇接受或拒絕某個角色。如果對方是少數,我會接納,會努力推動平等;但對方是多數是,我唯一的權利就只是說不。這就是我處理這類問題的方式。林導顯然擁有比我大得多的權力,而對於他所做的一切,我由衷敬佩。
下一頁:卡爾·厄本採訪
這部的麥考伊醫生是最真實的版本
如果你作為一個粉絲,覺得《星際迷航2:暗黑無界》裡的醫生萊昂納多·「骨頭」·麥考伊的戲份太少了,那麼飾演者
卡爾·厄本可要給你點讚了。厄本表示,在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中,他的角色戲份可不少。
這已經是卡爾·厄本第三次飾演這個暴躁又有魅力的進取號醫生了,這次他不僅戲份更足,也會展現出曾經不為人知的一面,這在《星際迷航》史上是很少見的。時光網近日在洛杉磯採訪了卡爾·厄本,進一步了解了這個愈發重要的角色。
Mtime:你已經出演這個角色三次了,對於「骨頭」的人設你怎麼理解?
厄本:我認為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的熱忱和情感表達。
Mtime:這些特質在《星際迷航3》中是怎樣表現和發展的呢?
厄本:我覺得《星際迷航3》給了麥考伊更多的戲份實在是太好了,這就是這個角色三部影片以來最大的進步。在這部裡,你不僅可以看見以往的那個急躁的,愛說俏皮話的麥考伊,也能看到他身為柯可艦長好友的一面,這是他是個出謀劃策的角色,甚至是個心理學家。你會看到他善於共情的特質。在影片中,有很長的一段劇情是我和史波克共同經歷危險,通過這些情節你可以看出麥考伊醫生的忠誠、魄力、勇敢,當然還有他一貫的激情。不得不說,他和史波克之間的關係,也上升到了《星際迷航》系列電影中從沒有過的親密程度,對於我來說,這在《星際迷航》50周年到來之際,也是值得慶祝的:這說明我們不僅在利用曾經有過的設定,也在開創新的旅途。
Mtime:在J·J·艾布拉姆斯特意展現了柯克艦長和大副史波克之間如此不同之後,你是你麼看待麥考伊醫生和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的呢?
在1966年創造的原版設定裡,就把史波克和柯克艦長設定成了兩種不同的形象。史波克是冷酷的,堅硬的,理性的,邏輯的,用科學解釋一切的;而柯克艦長卻是真性情。面對麥考伊醫生,他給予了自己的熱情、任性和高尚品格,這些都有著非常棒的故事做依託。而現在,你會看到柯克艦長性格中的兩面已經開始發生衝突,他會將理性和感性相結合,做出最後的決定。就算我們在舊版的作品裡看到他們三足鼎立的情形,而在我們的電影裡,這是所有人物最基本的部分,這意味著他們是誰,也意味著他們代表著什麼。
Mtime:當隊伍四散,每個人都和別人組成新的小組的時候,你感受到挑戰性了嗎?
厄本:當然了。這是表演中很難得一部分,因為其他時候一個場景裡有六個人,但這樣就只剩兩個了。所以你的表演需要更豐富,和別人更加深入地討論你的角色,你需要額外做的功課可太多了。
Mtime:那麼藉此機會,你了解到更多關於扎克瑞·昆圖的事沒?你們都已經合作這麼多電影了。
厄本:那必須的。我想我們都花時間研究了對方的表演方法,並且都對彼此的方式表現出了尊重和讚許。這之前的樂趣,不僅在於我們作為兩個演員的關係如何,還在於角色之間的聯繫。我覺得《星際迷航》系列要發展下去,這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因該給觀眾們一些新鮮的表演,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Mtime:你認為扎克瑞和你之間工作配合得如何?你們有著互補的表演方式嗎?
厄本:可以說是非常互補。我認為我們二人本來就是很慷慨的演員,而且都希望對方看起來也不錯,互相成就。這就好像是打網球,如果你的對手很有水平,你打起來就會舉重若輕。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就是這樣的感覺。
Mtime:你飾演的「骨頭」麥考伊醫生深受觀眾喜愛,你是怎麼在角色的性格之間把握平衡,使他看起來不會像個全天候在生氣的人?
厄本:實際上,你看完這部電影就知道了。不走運的是,在《星際迷航2:暗黑無界》中,這個角色有些邊緣化了。但這部的麥考伊醫生,可以說是三部影片裡最立體,最鮮活,最真實的版本了。你們將看到他的溫暖熱情,也會看到他心思敏感的樣子,這在之前的兩部裡你可看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