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在研究猴子的運動神經元時,無意間發現猴子竟然會對於實驗員吃冰激凌產生反應,它們會模仿我們吃冰激凌的動作和表情,甚至就連吧嗒嘴也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仿佛這個不認識的冰疙瘩,對於它們來說也是相當美味。在監視器裡,猴子大腦裡面的部分神經元高度活躍,仿佛就是這些神經元,在支配著猴子模仿實驗員的動作,他們把這種神經元叫做鏡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更像是我們腦海中的一面鏡子,當我們看到某些動作時,會下意識的身臨其境,比如我們看到走鋼絲雜技表演時,或許會感到緊張,甚至身體不由自主的會跟著左右擺動;當我們看到一隻大毛毛蟲爬過別人手臂時,也會下意識的感覺到自己的手上也有東西在爬,我們看球賽的時候會奮力吶喊,仿佛就像是自己在場上來回跑動一樣,等等這一切,其實都是鏡像神經元的驅使。
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晚期智人大約出現在距今為止五萬年以前,晚期智人也就成為了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從那以後人類開始發明工具,鑽木取火,修建房屋,甚至還出現了最原始的藝術和宗教……其實你知道嗎,早在20萬年前,早期人類的腦容量就已經和現在的我們差不多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15萬年過去了,並沒有一點現代人的智慧,那時候的「人」,或許僅僅只能算是一種野獸吧。
達爾文的進化論講究的是物競天擇,但是物種的演化是極其緩慢的,為了適應寒冷的氣候,可能北極熊要花幾十萬年的時間才能進化出了一身皮毛,而人類短短幾百年就掌握了古人想都想不到的科技和文明,這和鏡像神經元高度發達有著密切的聯繫,它使得我們能夠迅速模仿和學習他人的行為,走上了逆襲一般的開掛人生。
或許北極熊要花幾十萬年的時間才能進化出了一身皮毛,但我們人類只需要獵殺動物,用動物的皮織一件外衣,就能抵禦寒冬,不僅如此,繁衍的下一代也會通過學習和模仿長輩,使得這些技能和知識能夠代代相傳延續下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們才能越走越遠,鏡像神經元就像是神突然之間授予人類最珍貴的禮物,意義非凡。
也正是因為人類擁有了鏡像神經元,從此我們的進化之路一技絕塵,與其他物種漸行漸遠,最終成為了地球上的霸主,站在了生物鏈的最頂端……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部鴻篇巨製裡,記載了這麼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說是有一個精神病人,他覺得自己就是一朵蘑菇,總愛拿著一把傘蹲在醫院房間的角落裡,不吃也不喝,也從來不和別人交流。
醫生想盡了各種辦法都收效甚微,直到某一天突發奇想,他的主治醫生也拿了一把傘蹲在了他的旁邊:
你是誰,病人不解地問道。
我是一朵蘑菇,主治醫師說到。
過了沒一會,醫生突然把傘丟在了一邊,開始在房間裡走動,病人看到看醫生對他說,你不是蘑菇嗎,怎麼可以走路?
誰說蘑菇不可以走路了,醫生理直氣壯地說到。
又過了一會,醫生拿出了一個漢堡大快朵頤,病人又開始不解的問道,你不是一朵蘑菇嗎,怎麼可以吃東西?
醫生說到,誰說蘑菇不能吃東西了,不吃東西,怎麼長個呢?
病人覺得挺有道理的,也跟著大快朵頤了起來,沒幾天病人就開始正常了起來,他開始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雖然他還是偶爾覺得自己是一朵蘑菇。鏡像神經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正是有了鏡像神經元,人類才能學習新知、與人交往,為文化的進化和演變提供了強大的生物學基礎,就連類的語言都是建立在鏡像神經元的基礎上的,它的意義非比尋常,是神賜予我們最尊貴的禮物。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喜歡這篇文章,還請幫忙轉發分享、點讚收藏,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我們明晚,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