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衛組織:大流行病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寨卡病毒、非典、伊波拉病毒、新冠病毒……是什麼導致近年來大流行病頻發呢?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這都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如果不保護自然,未來還會暴發更致命的大流行病。

Photo by Sharad Bhat on Unsplash

Pandemics such as coronavirus are the result of humanity’s destruction of nature, according to leaders at the UN, WHO and WWF International, and the world has been ignoring this stark reality for decades.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領導人指出,新冠肺炎等大流行病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而幾十年來全世界一直在無視這個赤裸裸的現實。

The illegal and unsustainable wildlife trade as well as the devastation of forests and other wild places were still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diseases leaping from wildlife to humans, the leaders told the Guardian.他們告訴《衛報》說,非法的不可持續的野生動物貿易以及對森林和其他野生地帶的破壞依然是野生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疾病日益增多的背後驅動力。

They are calling for a green and healthy recovery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particular by reforming destructive farming and unsustainable diets.他們呼籲用綠色健康的方式從新冠疫情中恢復,尤其是改革破壞性的農業開發和不可持續的飲食方式。

A WWF report published on Wednesday, warns: 「The risk of a new [wildlife-to-human] disease emerging in the future is higher than ever, with the potential to wreak havoc on health, economies and global security.」本周三(6月17日)發布的一份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警告稱:「未來出現(野生動物傳播給人類的)新型疾病的風險比以往都更高,可能會對健康、經濟和全球安全造成嚴重破壞。」

High-level figures have issued a series of warnings since March, with the world’s leading biodiversity experts saying even more deadly disease outbreaks are likely in future unless the rampant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 is rapidly halted.自從三月以來,高層人士已經發出一系列警告,世界頂級生物多樣性專家表示,未來可能暴發更致命的疫情,除非對自然界的大肆破壞迅速停止。

Earlier in June, the UN environment chief and a leading economist said Covid-19 was an 「SOS signal for the human enterprise」 and that current economic thinking did not recognise that human wealth depends on nature’s health.六月上旬,聯合國環境署署長、首席經濟學家指出,新冠肺炎是「對人類事業發出的求救信號」,當下的經濟思維沒有意識到人類的財富依賴於自然的健康。

Photo by Glen Carrie on Unsplash

「We have seen many diseases emerge over the years, such as Zika, Aids, Sars and Ebola and they all originated from animal populations under conditions of severe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said Elizabeth Maruma Mrema, head of the UN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Maria Neir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rector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nd Marco Lambertini, head of WWF International, in the Guardian article.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代理執行秘書伊莉莎白·瑪如瑪·莫勒瑪、世界衛生組織環境與衛生部主任瑪麗亞·奈拉、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告訴《衛報》說:「這些年我們已經見過很多疾病的出現,比如愛滋病、非典,還有寨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引發的疾病,這些病毒都是在嚴重的環境壓力下來自動物群體。」

With coronavirus, 「these outbreaks are manifestations of our dangerously unbalanced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they said. 「They all illustrate that our own destructive behaviour towards nature is endangering our own health – a stark reality we』ve been collectively ignoring for decades.他們指出,新冠病毒的「暴發展現出我們與自然嚴重失衡的關係」。「這些疾病都表明了我們自己對自然的破壞性行為正在危及我們的自身健康——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集體無視這個赤裸裸的事實。」

「Worryingly, while Covid-19 has given us yet another reason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nature, we have seen the reverse take place. From the Greater Mekong, to the Amazon and Madagascar, alarming reports have emerged of increased poaching, illegal logging and forest fires, while many countries are engaging in hasty environmental rollbacks and cuts in funding for conservation. This all comes at a time when we need it most.「令人擔憂的是,儘管新冠病毒又給了我們一個保護自然的理由,但我們卻看到人們在背道而馳。從大湄公河到亞馬孫雨林和馬達加斯加,越來越多的偷獵、非法砍伐和森林火災見諸報端,而許多國家正倉促地採取倒退的環境政策,削減保護自然的資金。這些都發生在我們最需要保護自然的時候。」

rollback[rolbk]: n. 卷回;反轉;(物價、利率等的)回降

「We must embrace a just, healthy and green recovery and kickstart a wider transformation towards a model that values nature as the foundation for a healthy society. Not doing so, and instead attempting to save money by neglec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systems, and social safety nets, has already proven to be a false economy. The bill will be paid many times over.」「我們必須接受一個公正、健康和綠色的恢復過程,啟動更大範圍的改革行動,建立一個將自然奉為健康社會的基礎的模式。不這麼做,而是試圖為了省錢而忽視自然保護、衛生系統和社會安全網,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經濟方式。這筆帳將來要數倍償還。」

The WWF report concludes the key drivers for diseases that move from wild animals to humans are the destruction of nature, th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trading and consumption of high-risk wildlife.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總結道,從野生動物傳給人類的疾病的關鍵驅動因素就是對自然的破壞、農業和畜牧業的集約化生產,以及高風險野生動物的貿易和消費。

The report urges all governments to introduce and enforce laws to eliminate the destruction of nature from supply chains of goods and on the public to make their diets more sustainable.該報告敦促所有政府引進和實施法規來消除對自然的破壞,從商品供應鏈到更可持續化的大眾飲食方式。

Photo by Mehrshad Rajabi on Unsplash

Beef, palm oil and soy are among the commodities frequently linked to deforestation and scientists have said avoiding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is the single biggest way for people to reduce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the planet.牛肉、棕櫚油和大豆是與森林砍伐高度相關的商品。科學家指出,少吃肉和奶製品是人們減少對地球的環境影響的最主要方法。

The WWF report said 60-70% of the new diseases that have emerged in humans since 1990 came from wildlife. Over the same period, 178m hectares of forest have been cleared, equivalent to more than seven times the area of the UK.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稱,自從1990年以來,人類出現的新型疾病有60%到70%都來自野生動物。在同一時期內,1.78億公頃森林被砍伐,相當於英國國土面積的7倍多。

英文來源:衛報

翻譯&編輯:丹妮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呼籲關注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危機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易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號在例行發布會上呼籲各國採取行動,避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造成災難性後果。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當天還宣布共同成立相關機構,共同應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危機。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急劇增加是全世界人類、動物、植物和環境健康面臨的最緊迫威脅之一,危及食品安全、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並有礙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取得進展。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是流行病正常演變過程,無需大感驚慌
    針對在英國發現的一種變異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敦促各國不要「大感驚慌」,稱這是流行病的正常演變過程。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2日報導,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對英國發現新毒株給予積極評價。他認為,這證明用以追蹤新冠病毒的新工具正在發揮作用。瑞安在線上記者會上說:「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
  • 2020年聯合國世衛組織對人類年齡階段重新定義
    聯合國世衛組織對人類年齡劃分新標準,你是在青年還是中年?我國民間多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為耋,九十為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醫療水平飛速發展,人均壽命確實得到了大幅提升,老年人的年齡劃分標準也在不斷地更新。
  • 世衛組織警告-一種新的病毒大流行病從丹麥開始
    恐懼的是,一種新的病毒大流行病從丹麥開始-世衛組織已得到警告由於在水貂中的傳染,冠狀病毒的突變引起研究人員的深切關注
  •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許多疫苗已被預訂,明年上半年供應將非常有限
    聯合國新聞11月16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歡迎關於新冠疫苗的最新消息,但仍在等待進一步的相關數據。 根據初步結果,生物技術公司莫德納(Moderna)周一宣布,其實驗疫苗顯示出近95%的功效。
  • 全球熱點丨確診近300萬的美國要退出世衛組織u2026u2026
    古特雷斯正在向世衛組織核實,美國是否符合退出該組織的所有條件。 迪雅裡克說,美國自1948年以來一直是《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的締約方。根據美國加入世衛組織時設定的條件,美國正式退出世衛組織需提前一年提出申請,並完全履行有關財政義務。
  • 聯合國官員警告:2021年將有兩大災難!世衛組織警告:更可怕的病毒將現身
    聯合國官員警告:2021年將有兩大災難,只有部分國家能熬過去:2020年被很多人稱作「災難」,因為受到疫情影響
  • 抹黑施壓世衛組織 美國這種操作大家都看不下去了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4月1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通電話時表示,在當前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支持世衛組織、支持總幹事,就是維護多邊主義的理念和原則,維護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也是維護國際社會在抗擊疫情面前的團結一致。對世衛組織的攻擊抹黑沒有事實依據,施壓脅迫更不得人心,任何有良知的國家都不會支持。
  • 世衛組織:結束疫情須70%人口接種疫苗
    據參考消息報導,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11月11日指出,如果目前正處於研發最後階段的新冠病毒疫苗最終成功,全世界約70%的人口都應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大流行的結束斯瓦米納坦和世衛組織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凱特·奧布賴恩指出,儘管未來疫苗的效果仍有待觀察,但上述覆蓋率仍是最理想的。2021年的新冠疫苗接種率目標是20%。
  • 新冠肺炎還不算「大流行病」嗎?
    圖片來源:REUTERS/Brendan McDermid那麼問題來了——世衛組織為啥還不把它歸為「大流行」呢?宣布「大流行」會怎樣?Gostin說:「2009年,WHO將甲型H1N1流感定為大流行病,引發全球恐慌,但後來,世衛組織卻因此舉受到批評了,因為甲型H1N1流感沒那麼致命,這警報拉得有點『唬人』。
  • 世衛組織:安哥拉馬爾堡病毒死亡數已增至210人
    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CNN報導,世界衛生組織13日稱,安哥拉西北部省份的馬爾堡病毒仍在肆虐,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210人。  世衛組織透露,安哥拉目前共發現了231例馬爾堡病毒感染病例,其中有210人死亡,死亡率達到了91%。  其中安哥拉北部的威熱省疫情最為嚴重。
  • 世衛組織:確信病毒來自自然界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5月2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3334416例累計死亡237943例世衛組織5月1日宣布:鑑於當前形勢新冠疫情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同時表示
  • 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文稱美國退出世衛組織非法且危害巨大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9日,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由多名美國學者聯合署名的文章,稱美國從世界衛生組織退出不僅是非法的,而且對全球和美國的健康安全都構成威脅。來自美國喬治敦大學、耶魯大學、國家醫學院、美國公共衛生協會等機構的學者在文章中說,美國是在國會兩院通過1948年聯合國決議後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此決議得到了歷屆美國政府的支持。前總統哈裡·杜魯門明確將該決議作為美國加入世衛組織的法律依據。當前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世衛組織違反美國法律,因為它沒有得到國會明確的批准。
  • 世衛組織:血清學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華社日內瓦12月7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世衛組織總幹事:疫情展現了人類最好和最壞的應對能力
    在當天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新冠肺炎疫情特別會議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視頻發言時表示,疫情展現了人類最好和最壞的應對能力,聯合國和世界各國應當團結協作,共同應對疫情。譚德塞說,疫情展現了人類最好和最壞的應對能力,人們看到了科技發展和團結的精神,也看到了自私自利、轉嫁責任及分裂的時刻。他表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健康危機,但並非所有國家都受到了同樣的影響,很多國家成功控制了病毒的擴散。
  • 世衛組織: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世衛組織—— 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人民日報布魯塞爾12月1日電 (記者張朋輝)日內瓦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 世衛發言人:現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動物 蝙蝠最有可能是自然...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21日表示,當前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和陰謀論。世衛組織認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世衛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針對近期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她表示,所有已知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動物,而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幹預或製造而來的。她說,目前來看蝙蝠最有可能是這類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貯主。
  • 義大利首席病毒學家火力全開噴世衛,憑什麼?
    克裡桑蒂說,稱「從時間上說,這是世衛組織一系列胡言亂語中最新的一個。」他指出,在新冠疫情問題上,世衛組織所講的一切都自相矛盾:世衛先向人們保證這種病毒只能從動物傳播給人類,接下來又說也能人傳人,但又告訴大家不必擔心。 克裡桑蒂這番話,是針對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科霍夫(Maria VanKerkhove)博士最新聲明而言的。
  • 世衛組織: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本報布魯塞爾12月1日電 (記者張朋輝)日內瓦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譚德塞表示,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可以幫助我們防止新的疫情發生,世衛組織將盡一切努力進行病毒溯源,這是一個技術問題。然而,當前一些人將此問題政治化。應以科學為基礎開展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正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多國科學家就此展開合作。
  • 世衛組織——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本報布魯塞爾12月1日電(記者張朋輝)日內瓦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譚德塞表示,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可以幫助我們防止新的疫情發生,世衛組織將盡一切努力進行病毒溯源,這是一個技術問題。然而,當前一些人將此問題政治化。應以科學為基礎開展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正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多國科學家就此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