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還不算「大流行病」嗎?

2021-01-14 國家地理中文網


截至發稿前,

WHO尚未將新冠列為「大流行病」。




什麼是大流行病?


2020年2月26日,韓國首爾,為防止感染冠狀病毒,一名婦女戴口罩急匆匆走過市場。在她身後,消毒公司員工正在消毒。

攝影:KIM HONG-JI, REUTERS


鑑於新冠已出現全球化傳播,

「大流行病」一詞,

已開始在官員和新聞媒體中流傳開來。


到底什麼是大流行病呢?

一個重要公共衛生機構宣布一種病大流行時,

又會發生什麼呢?


一個全球衛生危機往往呈階段性增長趨勢,

這種危機通常始於一場沒緣由的「爆發」:

確診病例陡增、

但暫時被控制在一個相對小型地理區域(如武漢);


2020年2月3日,中國武漢,一名男子穿過空蕩蕩的馬路。

供圖:GETTY IMAGES


但如果疾病突破了防控線,

在外傳播、且出現在外自主傳播,

那麼它就會成為一種流行病。


(流行病,指跨越國際邊界並影響到全世界大量人口的傳染病)


但並非每一種流行病都能到「大流行病」的程度。


比如季節性流感也符合以上定義,

但它有周期性,過了季就會暫時消失;

但大流行病的傳播不在乎天冷天熱,

依然能在全球傳播。


2月23日,狂歡者們穿戴防護服與口罩參加威尼斯狂歡節。由於義大利威尼斯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狂歡節最後兩天及周日晚上慶祝活動都被取消。

攝影:MANUEL SILVESTRI, REUTERS


其次,

確認大流行病,

還要考慮感染對象和感染地點:


如果一個人在中國感染新冠,然後回到自己祖國,自己好了且沒傳染任何人,那麼這個人就」不算數「,不會被計入那份是否構成大流行病有關的病例總數中;但是,如果新冠在本地出現自主傳播,新的被感染者已無中國接觸史,那麼這些新感染者就「算數」了。


2020年1月23日,來自疫情中心武漢的旅客在東京附近的成田機場接受檢疫。照片前景中的是一個熱成像監控器,用於檢查乘客體溫。

攝影:KYODO VIA AP IMAGES


比如在疫情爆發初期,中國大多數病例都有武漢接觸史。但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這種接觸追蹤會中斷,這是一種令人苦惱的轉折點,因為這樣一來,就代表控制新冠的難度加大。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用以檢測新冠病毒的測試套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某些公共衛生專家認為,

以這些定義來衡量的話,

新冠其實已達到大流行狀態:


六大洲都已出現確診病例,其中韓國3150例,義大利997例。在很多國家,局部地區疫情仍在持續,美國最新的一例在加州。


2月29日義大利疫情程度示意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被發現,如今已蔓延到全球。本周新型冠狀肺炎的病例數在義大利、伊朗和韓國等國急劇上升,這也導致股市出現自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的最大跌幅。


屏幕顯示了2020年2月2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交易期間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

圖片來源:REUTERS/Brendan McDermid


那麼問題來了——

世衛組織為啥還不把它歸為「大流行」呢?


宣布「大流行」會怎樣?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Tedros(左)

圖片來源:REUTERS/Denis Balibouse


世衛組織總幹事Tedros敦促: 

「我們正處於病毒大爆發邊緣。」


但Tedros在周三新聞發布會上再次敦促:

「謹慎行事,

別急著喊『大流行病』一詞!

貿然宣布這個詞,沒有任何益處!

其中的風險將顯而易見,

它會加劇恐慌,摧毀體系。」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國家和全球衛生法合作中心(collaborative Center on National and Global Health Law)主任Lawrence Gostin神總結:


「恐慌」(panic)一詞,

其實就藏在「大流行」(pandemic)之中!



Gostin說:

「2009年,

WHO將甲型H1N1流感定為大流行病,

引發全球恐慌,

但後來,

世衛組織卻因此舉受到批評了,

因為甲型H1N1流感沒那麼致命,

這警報拉得有點『唬人』。


 豬在墨西哥郊外的農場裡進食。2009年4月,該地甲型H1N1流感爆發曾導致近百人死亡。

攝影:MARCO UGARTE/AP


甲型H1N1流感已成為季節性流感,

而每年準備大量疫苗。」


Gostin繼續說:


「新冠有可能成為大流行,

當然令人擔憂,

因為它比流感致命性強,

但是,

我們希望儘可能推遲這一過程——

直到我們研製出疫苗,

疫苗應該在12到18個月內實現。


倫敦國立醫學院科學家在受精雞蛋中鑽孔,注入流感病毒並進行測試,用以製作下一季流感疫苗。

攝影:JAMES KING-HOLMES/PHOTO RESEARCHERS, INC.


宣不宣布「大流行」有那麼必要嗎?


從法律角度來看,

世衛組織宣不宣布其實並不重要了。


Tedros於1月31日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性暴發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


Gostin指出, 世衛組織雖然未正式宣布新冠為大流行病,但已將其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簡稱PHEIC)。這就意味著在法律上,允許世衛組織就成員國應如何應對疫情提出建議,世衛組織還會動員各方給予資金和政治支持。


如果新冠被正式「定性」,會有何後果?


雖然「大流行病」只是一個沒有法律意義的標籤,

但一旦確定,

就表示衛生部門無法控制病毒傳播,

且必須採取緩解措施,

比如關閉學校和取消大規模集會。


在美國,疾控中心已分享了針對新冠的社區保護策略,包括關閉學校以及建議遠程辦公,大規模集會可能被推遲甚至取消;如果形勢過於嚴峻,今年夏天的東京奧運會也可能被取消。疾控中心還建議推遲非急需施行的手術,以確保醫院有足夠的床位。


日本女演員石原裡美正在接力東京奧運會火炬,但如果新冠疫情過於嚴峻,東京奧運會可能被取消。

(圖片來源:網易新聞)


「孩子們需要接受教育,他們的父母也需要去工作,人們也希望外出享受生活,」Gostin說道。「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宣布『大流行』並不是我們想做的事情。」


但Gostin指出,如果世衛組織真把新冠確定為大流行病,人們需要先記住一件事:


「不要驚慌,

這一點很重要!




點擊下圖或閱讀原文按鈕

購買型號46-70705德國Bresser天文望遠鏡

現在購買將獲贈國家地理限量版月球全圖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川建國早知道新冠肺炎是大流行病?盤點一下2個月內他說過啥!
    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回答記者問時表示,他自始至終都知道新冠肺炎是一場流行病,並強調,在世衛組織宣布前他就已經意識到疫情嚴重,是全球性的大流行病。這個說法,很顯然跟他之前樂觀的態度不同,但他卻否認自己改變主意:「我的語氣和之前沒什麼不同,語氣是相似的。」怕是美國總統日理萬機,川建國同志連自己2個月前說過什麼都忘記了吧。
  • 「雙語彙」流行病與大流行病/Epidemic & Pandemic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傳播,中國境外確診病例快速增加,有關這場疫情的新聞報導也鋪天蓋地。一時間,epidemic、pandemic等相關用語頻頻出現,令人眼花繚亂。2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We should not be too eager to declare a pandemic without a careful and clear-minded analysis of the facts(未經認真冷靜地分析事實,我們不應急於宣布它是一場全球大流行病)」。
  • 專家提出大流行病時代降低風險方案
    本報訊聯合國框架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10月29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自然退化導致大流行病暴發的風險上升,如果應對全球傳染病的方式不發生根本性變革,未來大流行病的發生將更頻繁,並且將比新冠肺炎傳播更迅速、對全球經濟破壞性更強、造成更多民眾死亡。
  • 美流行病專家警告:新冠肺炎或成季節性疾病 南半球或迎疫情第二波...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稱,新冠肺炎很可能成為季節性、周期性的疾病。福奇表示,隨著向冬季過渡的南半球國家出現確診病例,疫情可能在南半球爆發,需要做好準備應對全球疫情迎來二次爆發。福奇認為,目前需要加快疫苗研發,爭取在疫情二次爆發前研製出來,繼續做好藥物隨機對照試驗,獲得安全可靠的藥物。
  • 西班牙馬德裡大區應對大流行病醫院正式落成
    當地時間12月1日,西班牙馬德裡大區宣告建成應對大流行病醫院,大區主席伊莎貝爾-阿約索主持了落成典禮。據西班牙《阿貝賽報》報導,經過100多天的施工,這座專門用於應對新冠肺炎、流感等大流行病的「伊莎貝爾-贊達爾」醫院正式落成。
  • CITES能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嗎?約翰·斯坎倫談全球野生動物貿易法...
    全球野生動物貿易法新視角:CITES能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嗎?Is CITES enough or do we need more?除了CITES,我們還需要做更多嗎?現階段十分關鍵,我們需要產生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的新思路。本次網絡會議十分及時,會議重點是在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的過程中,法律所起的作用。
  • 衛星記錄了新冠肺炎的太空撞擊
    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拍攝了新冠肺炎對經濟活動和汙染的影響快照。圖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NASA、歐洲航天局(E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正在跟蹤新冠肺炎是如何改變經濟和環境的。這三個空間機構將衛星觀測結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新儀錶板今天揭幕了。
  • 全球大流行病至暗時刻 大衰退、大蕭條會來嗎?
    (原標題:全球大流行病至暗時刻 衝擊沙盤推演:大衰退、大蕭條會來嗎?)她擔憂,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的方式比全球金融危機更加糟糕,因為超90個國家向IMF申請援助。不過, 「迄今為止,金融市場內部出現危機的概率『不是那麼高』,目前斷言經濟危機一定發生『為時過早』。」3月31日,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及馮氏基金講席教授陳志武告訴經濟觀察網。
  • 多倫多大學成立大流行病研究所,專門研究新冠病毒
    根據CTV News報導,多倫多大學新成立了一所大流行病研究所。該研究所將致力於研究新冠病毒帶來的影響以及恢復工作相關內容,同時還將幫助政府為將來的疫情做準備。  大流行病研究所的院長Adalsteinn Brown表示,新的研究計劃將匯集多大的大量資源,目的是有效地研究和應對COVID-19疫情。  Brown說,該研究所將確保我們更快,更有效地做出應對措施,現在進行更好的研究將有助於今後的準備工作。
  • 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專家:新冠肺炎或將年年暴發
    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專家傑弗裡·沙曼(因其準確的模型和判斷聞名)發表的最新文章提出了一種可能:通過感染或接種疫苗獲得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會在一年之後減弱,這與導致輕度呼吸道疾病的常駐性冠狀病毒的特徵相似。其結果將是新冠疫情每年都會暴發。
  • WHO總幹事:或將宣布新冠為大流行病
    日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995例截至日本當地時間3月3日22時,日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995例,因新冠肺炎死亡累計12人。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3月3日,兵庫縣、北海道、神奈川縣、大分縣、東京都等地新確診15人,在日本國內的日本人和中國遊客等累計確診275例;「鑽石公主」號郵輪累計確診706例;從武漢乘坐包機返回者累計確診14例。
  • 《Science》:新冠肺炎會成為一種地方性流行病嗎?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周亦川編輯 | 袁月新冠肺炎會隨著季節變化反覆出現免疫力下降和免疫逃逸的時間尺度因病原體而異,新冠病毒是否會產生這兩種情況尚不清楚。迄今為止,新冠病毒基因組的突變速度似乎比流感病毒慢。相反,人冠狀病毒(HCoV) OC43是高度可變的,可以發生相當大的多樣性。
  • 非洲現神秘「病毒」和伊波拉相似,世衛專家:比新冠肺炎更危險
    如今人們提到新冠肺炎都會「談及色變」,因為新冠肺炎的危害和傳染性以及治癒起來非常的麻煩,另外還可能伴隨著嚴重的後遺症。所以新冠肺炎已經是當今全球醫學界的難題。但新冠並不是最嚴重的流行病。」我們了解到,自從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瘋狂傳播以來,已經奪走了近180萬人的生命。然而,反新冠肺炎並不是專家長期以來最為擔心的那個「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當然不會鼓吹,發出沒有任何依據的「威脅」。此時,也應該激起人們的警示,我們可能將面臨比新冠病毒更加棘手的「傳染病」,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空穴來潮。
  • 聯合國&世衛組織:大流行病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
    寨卡病毒、非典、伊波拉病毒、新冠病毒……是什麼導致近年來大流行病頻發呢?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這都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如果不保護自然,未來還會暴發更致命的大流行病。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領導人指出,新冠肺炎等大流行病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而幾十年來全世界一直在無視這個赤裸裸的現實。
  • 當世界愛滋病日遇上新冠大流行-青年參考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愛滋病日陷入了另一場大流行病——新冠肺炎的陰影中。    總部位於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稱,過去40年裡,大約有3270萬人死於愛滋病。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不到一年,就有14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自上世紀90年代愛滋病開始全球流行後,全世界第一次面臨如此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
  • 全國10省市開展,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調查能解決哪些問題
    這項調查工作還陸續在全國另外9個省市進行,用以摸底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感染現狀。中國疾控中心駐武漢流調隊隊長丁鋼強此前表示,這次在全國抽取包括武漢在內的10省市,開展社區居民新冠病毒血清流調,目的是探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生情況、了解社區人群的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水平,為新冠防控策略調整提供科學依據。血清流行病學是流行病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於1916年創立。
  • AdaptVac與AGC Biologics合作開發和生產新冠肺炎疫苗
    西雅圖2020年4月27日 /美通社/ -- 全球性生物製藥合同開發與製造組織AGC Biologics宣布,該公司將與AdaptVac合作開發和生產新冠肺炎疫苗。新冠肺炎大流行病仍在蔓延,AdaptVac的病毒樣顆粒(VLP)技術可提供解決方案,防止新的SARS-CoV-2感染。AdaptVac的技術可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有望在2020年底開始臨床試驗。病毒樣顆粒是亞單位疫苗開發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兼具高安全性和高療效。顆粒屬性和密集的重複亞單位組織使病毒樣顆粒成為了顯示疫苗抗原的理想載體。
  • 新冠肺炎可致男性不育?俄羅斯科學家做出權威解答
    【南方+12月23日訊】據俄羅斯媒體12月23日報導,諾夫哥羅德州立大學和聖彼得堡國立兒科醫科大學的俄羅斯科學家指出「重症的新冠肺炎可導致男性不育」。所有參與者的男性生殖細胞正常,新冠肺炎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為陰性。第二次檢測於8月至9月進行,在30名男性中,血液中未檢測到新冠病毒抗體,另有32人具有抗體,也就是說,他們以一種或另一種形式患有該疾病。其中3名患者正在醫院接受新冠肺炎治療,並患有呼吸衰竭。
  •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 原創 董靜 肺石風清6月底已經逐步入夏雖然天氣晴好,陽光燦爛但氣候多變,且處於流感高發季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解除
  • 手機攝像頭或可直接檢測新冠肺炎
    近日,美國格萊斯頓研究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們在《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了一種基於CRISPR的新冠肺炎(COVID-19)檢測技術。這種利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的新技術可在30分鐘內提供準確的檢測結果。目前,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主要障礙之一是無法實現大規模樣本的快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