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字,許慎認為,30年為一世。認為世字的寫法其實是三十(卅)這個字拖長的寫法。自然也就是三十年。這和我們現在的用法有一些矛盾。我們現在認為,只要活著不管多少年都算在世。從出生到死,就是一世。但是孔子也說了,三十年曰世。從這個方面來說,【世】兩種解釋都是對的。那麼人有沒有來生再世呢?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上來說,是沒有的。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精神也跟著消散了。靈魂也沒有了。但是,又確實有許多古人認為,人是有來世的,可以投胎重新做人,包括現代也很多人都始終相信,人是有來世的,有生生世世的。比如佛教,道教。前世,今生,輪迴,佛教道教其實都有。當然,我也不能夠斷定到底有沒有,不管有或者沒有,我們唯一能夠做的是過好這一世。
那麼,從文字的角度上來說,有沒有呢?是有的。
【世】,原意指的是片狀扁平的東西。為什麼呢?首先,樹葉的【葉】字,最早用的就是【世】字,【世】就是【葉】字,或者說是這個【枼】字,為了區分【世界】和【樹枼】,就在【世】字下面加了一個【木】字,但是後面又有人用【枼】字來代表世界。於是就再【枼】上面又加了草字頭,成了【葉】字。從造字方法上來看,可以說明,世界和葉子是非常像的。我們知道樹上的葉子是很多的,那麼我們的世界是不是也是很多的呢?也是像葉子層層疊疊的,也有來世今生的。是不是每一世都在修行。古人常說是祖宗積德,或者上輩子積德。或者佛教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另外,我們再看。蝴蝶的【蝶】字,蝴蝶是片狀的。當然蝴蝶和葉子葉非常的像。特別是像枯葉蝶這一類的蝴蝶,和葉子簡直太像了。這裡造字的時候說明用了同樣的象。再比如說,【碟】字,碟和盤或者說和碗的區別在於它非常平的,薄的。盤的邊緣是可以很高的,但是碟的邊緣就是很低的。碟字還可以組詞成【光碟】,光碟就是周圍完全沒有凸起的。看到光碟的樣子,我們就能夠想像碟就是平平的薄薄的片狀的東西。和蝴蝶翅膀一樣,平面的片狀的,薄薄的。
【牒】,在《西遊記》裡面我們常常會聽到通關文牒。通關文牒實際就是薄薄的小冊子。它所表示的也是平和薄,片狀。既然【枼】表示的是平和薄,表示片狀。我們來猜一個不常用的字,我們看看它到底什麼意思?比如【揲】字,這個字左邊是一個提手旁,那麼這個字什麼意思?我們知道,小時候我們燒火做飯是燒柴或者是木頭的。我們要點燃木頭首先需要準備一些草,先點燃草才能點燃木頭。如果沒有草,直接點木頭是很難點燃的。因為木頭一般比如大塊,一根火柴要點燃大塊的木頭基本不可能。但是有時候又沒有草,怎麼辦呢?我們就需要把木頭弄成絲狀或者片狀。這樣的話就容易點燃。那麼就需要用刀來削木頭。但是,【削】字強調的是用刀把木頭弄小。【揲】什麼意思,就是用刀把木頭削成片狀。那個把木頭弄成片狀的動作就是【揲】,客家話把這個叫做【揲柴絲】。揲柴絲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的點燃火。當然,【揲】不單指揲柴,這個動作還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打架鬥毆的時候,用刀去削人,也可以用到【揲】字。總之,和扁平的,薄薄的動作或者實物有關係的都可以用到【揲】。
間諜,間諜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講,就是從一些間隙插進去的。間隙當然指的也是扁平的。薄薄的。所以也帶有【枼】字。
【枼】還可以指什麼呢?書頁。因為我們的書頁也是薄薄的,扁平的。對吧。我們現在用的【頁】字其實是一個錯誤的用法。【頁】是倒過來的【首】字。所以【頁】字就是首字,帶有頁的其他字也和【首(腦袋)】有關係。所以用這個字來表示書頁是錯誤的,書頁和頭不存在什麼直接關係。為什麼頁字會被誤用為書頁呢?很可能是開頭那幾頁有人用了【頁】字。然後人們就誤以為這個字代表的是書頁。但書頁是扁平的,薄薄的,片狀的,就是應該用【書枼】。這樣才準確。
喋喋不休。這個詞的意思是說話說個不停。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除了這些,這個詞還有什麼意思呢?我們說喋喋不休形容一個人,我們能夠感覺這個人絕對不會說話很大聲或者嘴巴張地很大地說話。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人說的話就一定不會很多,因為大聲說話和張大嘴巴說話會很消耗體力。實際上,除了嘮叨之外還有就是說話的時候接近(e)這個音。嘴巴張地不大。也是很扁平的樣子。所以用到的是【枼】字。兩個字加起來呢,就表示多。除了疊詞表示多以外,單個漢字有兩個相同的兩個字組合在一起也表示多,比如,兩個【木】字組成的林字。【槍林彈雨】表示槍和子彈非常的多。攢錢的【攢】字,表示是使錢變多。【炎】字表示火太多。
【洩】,上面我們說,【世】和【枼】本是同一個字,所以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洩】字也可以寫成【渫】字。問題在於【洩】字右邊為什麼是一個【世】字或是【渫】字呢?【洩】給我們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呢?比如水庫堤壩洩洪。【洩】其實有點射出去的感覺的,是有壓力的,口子小的。這種強大的壓力和小小的口子。常常使射出去的水變成扁平狀的,所以用的是【世】字,因為【世】就有薄薄的扁平狀的意思。我們說消息被洩露了,也是從很小的地方漏出去的。洩漏。洩和漏有什麼區別呢?【洩】強調的是本來具有壓力,排出去的時候也有力氣。但是排出去之後,力氣很快就沒了。力和氣都被釋放掉了。漏呢。【漏】字本字可能不是這樣的。應該是三點水加一個【屢】字。強調的是鏤空。鏤空指的就是有很多小洞洞。有洞自然會漏。這個【漏】用的是屋頂和雨的組合。雖然古人說的漏可能就是屋頂漏雨。但是屋頂要是沒有洞怎麼會漏雨呢?屋頂和雨在一起並不能完全代表【漏水】這個意思。從讀音上來講,【漏】字也不具備(lou)這個讀音。而三點水加一個【屢】字,既有意思也有對應的讀音。所以【漏】字應該是一個錯字。

帶【世】的字還有抽屜的【屜】字。抽屜和箱子柜子有什麼區別呢?我們把扁平狀的箱子叫做【屜】。我常用的電視櫃中,一個整體叫做電視櫃。但是電視櫃裡面也會做一些抽屜。那個世抽屜呢?就是最扁平的那個。因為【屜】字有個世字,【世】表示的就是扁平的,薄薄的意思。當然抽屜的【屜】字也可以用這個字【屟】。單單是扁平的木頭呢?比如【枻】字,這個可以表示船槳。船槳是什麼樣子的呢?船槳是用了划水的,當然也是扁平的,薄薄的。這個除了表示船槳以外還可以表示什麼呢?扁平的,薄薄的東西,還可以是什麼呢?沒錯,它其實還可以表示蒼蠅拍。它就是可以這樣用。雖然並沒有人這樣用,當然蒼蠅拍一般不會用木頭做成。但是漢字這樣廣泛的用法其實很多的。比如【膜】字,膜原來指的是人體身上的膜。用的是【肉】字旁。但是鋼化膜,手機膜,塑料膜都用這個膜。再比如現在很多東西都是塑料做的,如塑料做的籃子。但是漢字現在並沒有發明出表示塑料材質的這個偏旁。塑料的籃子,【籃】這個字用的依然是【竹字頭】。所以上面的【枻】字其實可以指蒼蠅拍的。我們再來看王字旁的【玴】字。《說文》對這個字的解釋是,石之似玉者。現代詞典的解釋更加無釐頭。把這個字解釋為像玉的美石。為什麼現代詞典裡面對這個字的解釋要加一個美字呢?玉也有醜的,也有瑕疵。不是嗎?那麼這個「美」就是憑空猜出來的,說文的解釋也有問題。所謂石之似玉者,首先,像玉的石頭有很多,在《說文》裡面還有其他一些字也是這樣的解釋的,難道它們都是同一個意思?那麼既然那麼多字的意思都相同為什麼還要那麼多字呢?既然有那麼多類似的字,那麼它們肯定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是它們強調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那麼【玴】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扁平的玉石類。
所以,從文字的角度上來講,【世】指的就是像葉子一樣。扁平的,薄薄的。可以疊加在一起的。【疊】和【葉】的韻母讀音是相同的。因為扁平的東西才能夠多重疊加在一起,從讀音上講,它們存在聯繫。那麼前世今生會不會也像葉子一樣可以疊在一起,或者存在前世今生以及更多的疊加輪迴呢?很難說,但從文字的角度上分析。這是肯定的。至少在造字的古人的眼裡,人是有前世,今生,輪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