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土木水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我是2020考研的學長,考的是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本科也是在西南交通大學讀的。之前西南交大土木專業課學碩一直考的是材料力學、專碩是鋼筋混凝土設計原理,至於英語和數學,就是專碩英語二數學二、學碩是英語一數學一。對於科目難度,專碩是考數學二和英語二,自然難度低一點,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專業課考的不一樣,專碩的鋼筋混凝土設計原理我本科沒太掌握好,也是對於選擇專碩比較難推進的一點。恰逢其時在4月份,學校發布公告,專業課改了,學碩專碩都改成考928結構力學,也就是說在學碩專碩的專業課難度上不存在問題了,現在就是簡單的專碩考英語和數學科目難度低點,但是呢勢必專碩報考的人也多,因為我考慮到英語基礎薄弱點,就還是選擇了考專碩。所以呢在專碩學碩的選擇上綜合,如果英語基礎比較差的建議考專碩,報考學碩的風險大,當然回報有時候也很大,比如我們今年的道路與鐵道的學碩就爆冷門了,沒人報,結果導致複試分數線200多分,就是國家線,比其它方向的學碩複試分數線要低了差不多50多分,所以今年報考道鐵學碩的人贏了,高風險高回報。但是呢我還是建議報專碩吧,畢竟專碩招的人多,基數大,出問題的概率小點。考交大的難度怎麼樣呢,我覺得是不難的,只要想考,然後時間花到位了,就可以考到,初試進複試的複試線,一般是1:1.8,但是2019和2020因為翟事件和疫情的特殊情況導致控制在了1:1.2,進了複試就幾乎沒怎麼刷人,但是今年估計如果不出什麼大事,可能複試的一個比例還是會控制在1:1.8左右。招的人數呢,交大招的也是蠻多的,專碩招快兩百人、學碩七八十人吧。
然後初試的專業課,2020第一年考928結構力學,考8章的內容,分別是1.結構的幾何性質分析2.靜定結構的內力求解,軸力和彎矩主要是3.虛功原理以及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4.力法5.位移法6.矩陣位移法7.影響線8.動力學。每章都要至少出一個大題,第二章和第五章會出兩個。結構力學的參考書目,就是杜正國老師編的結構力學教程。重難點呢是位移法這章大部分同學感覺會比較吃力,一定要慢慢克服這章的重難點,結構力學的學法跟數學蠻類似的,就是重在思維考察。公共課的話英語和政治不建議複習太長時間,性價比太低了,英語基礎稍微好點,我身邊的同學政治加英語沒咋學和我花了時間學的,考下來是差不多的。就是數學一定要下功夫學,然後就是專業課,複習數學的時間跟專業課的時間控制在3—4:1吧 數學一定多花時間思考。然後如果和我一樣幸運初試發揮的不錯。
至於公共課,思想政治理論不必早早複習,9、10月份每天吃飯或者晚上的時候看會徐濤講的課當娛樂身心,然後刷題的話就看看1000題就差不多了,接著就是考研前兩個禮拜背背肖4,甚至肖4背不完只背前兩套也就夠用了,英語的複習套路也比較簡單,建議就是每天抽空背背單詞,然後做題呢就是只需要做做真題即可,真題反覆琢磨思考出題組的出題思路、解題技巧,不必下大功夫學,性價比太低了,只有在數學跟專業課準備充足的情況下去儘量看看即可,接下來就是跟專業課分值一樣,但是比專業課重要性還要更大的數學,數學建議9月份開學前複習一輪,把基礎打好,開學之後就準備進去下一個階段了,就是所謂的刷題階段,刷題有幾本推薦的,線代呢一本胡金德的線性代數超解讀、高數楊超有一本139分系列的習題集我覺得非常不錯,還有就是超越135非常薄的一本習題書,最後11月下旬就可以開始刷各種試卷了,做做試卷找做題的時候的題感,試卷就看著市面上的買著做就行了。數學第一輪基礎一定要打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哈哈哈。整體考交大的難度怎麼樣呢,我覺得是不難的,只要想考,然後時間花到位了,就可以考到。
再來聊一下複試,複試交大是分為筆試加面試,筆試考5門,結構力學、土力學、水力學、鋼筋混凝土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五門課,放在一張卷子上總分100分,佔複試分數的40%,然後面試又分為英語面試和專業問題面試。英語面試佔複試成績的20%、最後專業基礎問題佔40%。複試的綜合成績構成是初試:複試=5:5,也就是說最後的綜合成績構成是,初試分數×0.1+複試的筆試×0.2+複試的英語面試成績×0.1+複試的專業基礎課面試×0.2。最後按排名優先錄取。複試大家都大差不差,除非特別優秀要不然是不會拉開差距的,整體初試的排名就是最後綜合的排名,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初試好好發揮,早說複試多會準備準備,等初試結束,寒假回家開始準備就完全來得及嘛複試一般在3月底。
最後給學弟學妹幾點忠告,既然選擇了花費時間精力考研,那就好好珍惜所剩的時間,咱們報考不是為了給別人當炮灰的。考研就是選擇(院校、專業等)然後持續的花時間努力,比較推薦的在努力學習前,想好自己考研是為了什麼,然後在學習乏了累了的時候,想想自己想在攻讀研究生之後做的事情,只有在考上了研究生之後才可以去做啊,咱們並不是為了考研而考研,考研這個過程只是一個踏板,咱們要以此借力要去更遠的地方,就像學駕駛本的過程,並不是為了學本而學本,而是為了以後可以開著自己的車子到處奔馳,所以學本只是一個踏板,考研也是如此,最後我也是奔著大致這樣的想法最終總成績400分+成功上岸,大家加油,我在未來等你。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