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宇宙至高無上的法則

2020-12-05 融旅新媒

王陽明《錢德洪錄》(8-17節)讀後感:

陽明先生說,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

萬物皆有良知。良知應該是宇宙至高無上的法則。但是,我們無需刻意敬畏,只需自然而然地遵循。

最近之所以自我感覺良好,就是因為所思所做,都基本上遵從良知、不越底線。背離良知的,儘量不去想更不去做。雖知行仍有脫節現象,比如偶有抱怨的話,但能及時反省自己。

簡簡單單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就是致良知。很多人和事,其實並不複雜,只是人心變複雜了。任何人和事,都有「法寶」應對。這唯一的「法寶」就是良知。當前,有很多「術」方面的知識,比如某某營銷術之類。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知,陽明先生說,良知之外並無知。

世界越複雜,就越需要回歸初心、將心比心、簡單應對。所謂大道至簡。

相關焦點

  • 你認為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創造了宇宙嗎?
    事實上,科學家們無法告訴我們,宇宙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強大的能量,以至於他們甚至無法將其理論化。然而,我們又知道什麼?它不是隨機的不受控制的爆炸,也不是「大爆炸」。我們怎麼知道的?所有物質都是以某種形式存在的能量,巨大的能量!
  • 個人主義至高無上嗎?
    個人主義至高無上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反思 西方人向來自視甚高,慣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審視、指責別人。他們把外交稱之為「人權外交」,只要是同他們想的、做的不一樣,都斥之為異端邪說。
  • 宇宙總規律及總法則
    平等觀發軔於宗教,但宗教的平等觀是建立在將所謂的「主宰」置於至高無上地位的基礎上的,這顯然不是真正的平等。真正的平等應該對宇宙所有主體適用,即「寰宇內外皆平等」原則,這是最高意義上的平等觀,應對整個宇宙所有主體具有普適意義。內容如下:平等是指宇宙內外所有主體的地位、尊嚴、生存權利等均應處於相同位格上,沒有等級之分,是主體位格上的全面平等。
  • 宇宙的平衡自然法則
    什麼是宇宙的平衡自然法則?150億年前宇宙誕生,奠定了地球產生的物質基礎。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於46億年前。
  • 宇宙法則
    ♡ 2 [ 振動法則 The Law of Vibration ]宇宙萬物都在循環模式中不停的移動、振動、漫遊。♡ 4 [ 一致性法則 The Law of Correspondence ]物質世界中的物理法則或原則如能量、光、振動、運動,都與以太或宇宙的狀況保持一致。
  • 印度力量賽車至高無上的等級,優質是它們的代名詞,非常完美
    印度力量賽車至高無上的等級,優質是它們的代名詞,非常完美。印度力量賽車帥氣的F1賽車搭配強悍F1超級發動機為賽車帶來無窮的動力,F1的開放式駕駛室是延續了早期的賽車駕駛室設計並寫入FIA章程,賽車採用的碳纖維材料強度高於鋼材能夠更加保護賽手的安全,在F1的比賽中,每位車手只能使用16條(4套)輪胎,贏得一級方程式賽車比賽不僅可以得到獎金,也是至高的榮譽。
  • 解讀陽明心學:主旨可歸結為「良知」,與心、理、物密切相關
    所以王陽明自然繼承了孟子的思想,他說: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傳習錄》)王陽明「四句教」又說「知善知惡是良知「。可見,良知便是人心的一種先天的知孝知弟知惻隱知善知惡的能力和性質。
  • 十二條宇宙的法則
    十二條宇宙法則神聖合一法則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萬物是彼此緊密相連的我們的每一個行動、言語、思考與信念、夢想、情感與話語一 致 性 法 則物質世界中的物理法則或原則如能量,光,振動,運動都與以太或宇宙的狀況保持一致如其在上,如其在下(源頭怎樣,支流就怎樣)。
  • 宇宙三大法則
    宇宙法則 浩瀚宇宙,茫茫太空;星河燦爛,天體炫舞。深空奧妙,天際密碼,人類所知幾何?宇宙究竟有多大,恐怕無人知曉。然宇宙再廣闊,太空再遙遠,星河再浩淼,終究沒有人的胸懷寬廣,因為人類的心中裝著宇宙。 宇宙,寬廣無垠,深邃難測。宇宙到底有多大,沒人能說清楚,唯一的可能是,你想像它有多大就多大。宇宙無邊無際,因為空間無邊、時間無限、物質無窮、精神無量,所以由它們組成的宇宙便無邊無際。有人或許要問,宇宙到底有多大?空間有多廣?時間有多長?星系有多少?
  • 論宇宙法則——道
    既包括了至極之理,也包含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於心。可以大於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於任意量而不等於零或無,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
  • 解惑丨何為「良知」,中國哲學中的「良知」概念
    在中國哲學中,「良知」的概念來自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在理學家那裡,良知被歸結為天理,而王陽明主張心是主宰,把天理歸結為良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傳習錄·答顧東橋書》)「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知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
  • 手機中至高無上的權力——ROOT
    大家看文章標題也知道了,ROOT代表著手機中至高無上的權力。有人會說了:啊不對,明明是我在使用手機,明明我是最高的權力嘛不,ROOT怎麼的,還能比我權力大?沒錯了!ROOT權限就是比你的權力大,而且大很多很多。一般情況下,你在日常使用中只會使用電話簡訊網絡應用遊戲等。可是你嘗試過刪除系統文件嗎?嘗試過修改系統文件嗎?
  • AI能否培養出「良知」:我們對話了《良知:道德直覺的起源》作者
    到那時,人工智慧的良知與良心問題將變得至關重要。 著眼於這些問題,我查找了很多相關論著,其中解釋了人類如何一步步發展出良知,也闡述了人類對大腦的理解能否為AI技術的未來發展提供指導。
  • 達爾文和馬丁路德金——進化與良知
    如果周期性發展規律被認可,那麼預防自然界、人類社會、世界和宇宙發生災難,最大程度地規避毀滅性災難的工作,將會是人類日常一項極其重要的、不容忽視的工作,這項工作表面上似乎沒有創造新價值、新財富,可視為地球村的消防員。人類應該防患於未然!換個角度想,「杞人憂天」也許蘊含著一點小道理。
  • 三條神秘的宇宙法則
    宇宙第一法則:有生必有死!萬物都向死而生。宇宙的熵增是不可逆的。(熵指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增定律:孤立系統的熵永不自動減少,熵在可逆過程中不變,在不可逆過程中增加。宇宙的終極目的就是最混亂,沒有秩序的狀態,一片混沌。人類這種高度有序的智慧生命存在也是宇宙為了加速宇宙混亂無序狀態而創造的。
  • 宇宙法則下的眾生平等
    所謂眾生平等,可以從三個層面去理解,即世俗層面,宗教層面,宇宙法則層面。首先說世俗層面,眾生平等即人類的公民權力平等,也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多贅述。其次是宗教層面,拿佛教來說,三世六道是佛教設定的時空模式。
  • 宇宙的無限性法則
    有一種說法:宇宙確實不是無限大的,它是有限的,如果宇宙是無限的,就會出現一些悖論!上述觀點我不認同。試想,如果人類科技允許,宇宙的微觀探索是否可以一直深入,不斷地去微觀;同理宇宙的宏觀認識是否也可以不斷地去放大觀測。
  • 十大法則,檢驗你是否有狼性
    十大狼性法則驗證企業管理者領導力是夠「狼」還是夠「娘」?1狼性法則之一:忍辱負重狼不會為了尊嚴,在自己弱小的時候,去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東西。4狼性法則之四:順水行舟跳上一塊浮冰到達對岸,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領導者永遠懂得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
  • 探索三條神秘的宇宙法則
    宇宙第一法則:有生必有死!萬物都向死而生。宇宙的熵增是不可逆的。宇宙的終極目的就是最混亂,沒有秩序的狀態,一片混沌。人類這種高度有序的智慧生命存在也是宇宙為了加速宇宙混亂無序狀態而創造的。人類科技力量越發展,自身能力越強就越對宇宙的無序狀態有加速作用。所以不用懷疑AI智能時代的到來,因為智慧生命越來越強大符合宇宙熵增定律。宇宙第二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赫爾墨斯七條宇宙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