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痣和非典型痣的10種皮膚鏡模式,你知道嗎?
皮膚鏡 (dermoscopy) 作為皮膚科臨床中的一種輔助檢查方法,以其便利、無創、操作簡單等優點廣泛運用於臨床,具有「皮膚科醫生聽診器」的美稱。
皮膚鏡早期主要用於鑑別惡性黑色素瘤和其他色素性疾病 (如色素痣等) ,其可將診斷正確率提高20%~30%。
此次會議,來自瑞士洛桑大學附屬醫院 (Lausanne University Hospital) 的Olivier Gaide博士以「Dermoscopy: Normal and atypical naevi」為題,分享了他對正常痣和非典型痣皮膚鏡特徵的診療經驗。在此,我們對演講重要內容進行梳理,供交流學習。
圖1. Olivier Gaide博士(來自演講視頻)
Olivier Gaide博士採用經典的比喻「房間裡的大象」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形象地說明了許多在臨床中看到卻被我們忽略掉的皮損皮膚鏡徵象。
同時他闡述了痣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發生發展過程,指出痣易受紫外、家族遺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發生改變。
Olivier Gaide博士揭示了正常痣應有的皮膚鏡特徵和不應有的皮膚鏡特徵,隨後逐一分析了正常痣和非典型痣的10種皮膚鏡模式,見圖2。
圖2. 正常痣應有的皮膚鏡特徵(黑框)和不應有的皮膚鏡特徵(紅框)(來自演講視頻)
1
網狀結構
圖 3. 左側正常痣為典型的規則網狀結構,右側非典型痣的網狀結構不規則、部分均質化(來自演講視頻)
2
斑片狀網狀結構
圖4. 左側正常痣為典型的斑片狀的網狀結構,右側非典型痣呈斑片狀,網狀結構欠清晰(來自演講視頻)
3
中央色素減退外周網狀結構
圖5. 左側正常痣可見中央色素減退區,周圍繞以規則清晰的網狀結構;右側非典型痣可見中央色素減退區,外周網狀結構欠清晰,呈片狀色素沉著(來自演講視頻)
4
中央色素沉著外周網狀結構
圖6. 左側正常痣可見中央均勻的色素減沉著,周圍繞以規則清晰的網狀結構;右側非典型痣可見中央不均勻色素沉著,外周網狀結構不規則且欠清晰(來自演講視頻)
5
中央小球沉著外周網狀結構
圖7. 左側正常痣可見中央結構清晰的小球色素結構,周圍繞以規則清晰的網狀結構;右側非典型痣可見數個球狀或條狀色素結構,外周網狀結構欠清晰(來自演講視頻)
6
小球模式
圖8. 左側正常痣可見清晰的大量的大小不一的小球結構;右側非典型痣可見少量的小球結構,提示其可能為痣的早期表現或者是嬰幼兒期間的痣的表現(來自演講視頻)
7
球狀鵝卵石模式
圖9. 左側正常痣可見清晰的鵝卵石樣結構及小球色素結構;右側非典型痣鵝卵石樣結構欠清晰,周圍網狀結構欠清晰(來自演講視頻)
8
外周小球模式
圖10. 左側正常痣可見中央均勻色素沉著,周圍繞以規則的小球色素結構;右側非典型痣可見中央色素沉著及周圍小球欠規則(來自演講視頻)
9
均質藍色模式和均質紅色模式
圖11. 左側正常痣可見均質的藍色結構;右側非典型痣可見中央呈棕色均質結構,周圍繞以藍色結構(來自演講視頻)
該報告提示在臨床中應注意鑑別正常痣和非典型痣的皮膚鏡特點,以免遺漏對惡性黑色素瘤的診斷。最後Olivier Gaide博士以一例非典型皮膚鏡病例 (圖11) 的實戰經驗結束分享,通過對其皮膚鏡特徵的分析,最終考慮診斷為惡性黑色瘤。
圖12. 皮膚鏡提示不規則網狀結構、不典型點狀和球狀模式、白色結構、粉紅色區域等特點(來自演講視頻)
來源:醫學界皮膚頻道
作者:劉蓮
校對:臧恆佳
責編:潘穎
【來源:醫學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