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悲傷的一首詩,全文無一個「淚」字,卻句句讓人落淚

2020-12-03 閃電新聞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今天,要跟大家推薦的李商隱最悲傷的一首詩,說盡人間七大悲事,正文無一「淚」字,卻句句催淚。

這是李商隱比較冷門的詩作,詩的名字就叫作《淚》。

《淚》

永巷長年怨羅綺,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這首詩是李商隱感懷身世之作,有學者考證這是詩人為李德裕遭貶時所作。

· · · · · ·

這首詩以《淚》為題,八句詩說了七件人生傷心事,可謂全文無一「淚」字,卻句句令人灑淚。

永巷長年怨羅綺

第一件傷心事:宮妃被囚禁永巷,長年累月,哭溼了衣衫。永巷:漢代幽禁妃嬪、宮女的地方,戚夫人就曾被囚禁在永巷。

離情終日思風波

第二件傷心事:閨中獨居的思婦思念遊子,整日擔心江上的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

第三件傷心事:湘江邊的竹子上,斑駁的啼痕也應無數。

這是湘妃的典故,舜病死在蒼梧,舜的妃子蛾皇、女英,聞訊前往,一路失聲痛哭,她們的眼淚灑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麗的斑紋,世人稱之為「斑竹」。她們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陣後,居然飛身躍入湘江,為偉大的夫君殉情而死。

峴首碑前灑幾多

第四件傷心事:峴首山的石碑前,感懷的涕淚流下幾多?此句詩是講懷才不遇,有志難伸的傷心。

西晉名士羊祜登峴首山時,曾感慨地說:自古以來的賢達高士,登上此山眺望遊樂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沒無聞了,想來令人悲傷。後人多以這個典故表達沒有美德流傳於世的悲傷。

人去紫臺秋入塞

第五件傷心事:昭君遠嫁塞外,永離故國。

這裡用的是杜甫《詠懷古蹟五首·之三》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昭君離去紫臺,在秋風中走向荒涼的塞外。

兵殘楚帳夜聞歌

第六件傷心事:項羽被圍垓下,四面楚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楚漢之爭時,項羽被劉邦圍在垓下,劉邦採用張良的計策,讓漢軍唱起楚地歌謠。果然,項羽誤以為楚地全部被漢軍佔領,連夜帶領800人逃到烏江。

· · · · · ·

這六件傷心事,宮怨之苦,思婦之思,喪夫之淚,遺愛之淚,遠嫁之苦,英雄末路之淚,確是人間最傷心的幾件事。

可在這首《淚》詩中,重點是最後一句: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什麼意思?

這六件事確實讓我落淚,可是,當我清晨時,來到灞水橋邊看到青袍寒士相送達官貴人,才知道,這一切都算不了什麼。

原來,這首詩的前六句「淚語」都是為最後一句服務的,極言最後一句的傷情。

有的人可能會說,李商隱最後的離別之悲並不算這其中最悲痛的。

陳永正《李商隱詩選》中曾評價:作者把身世之感融進詩中,表現地位低微的讀書人的精神痛苦。義山是個卑官,經常要送迎貴客,……此外對令狐綯低聲下氣,懇切陳情,還是被冷遇,被排斥。這種強烈的屈辱感,好比牙齒被打折了,還得和血吞在肚裡,不能作聲。……前六句是正面詠淚,用了六個有關淚的傷心典故,以襯託出末句。

而末句所寫的卻是流不出的淚,那是滴在心靈的創口上的苦澀的淚啊!

有的時候,我們看別人的悲傷,不覺得悲,是因為沒有處在同樣的境遇。所以,不要隨意批評別人,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

· · · · · ·

說文解字

swjzclub

直接回復漢字或者成語來查詢相關含義

回復「」,擁抱說文解字

相關焦點

  • 李商隱很孤獨的一首詩,句句委婉,僅用一個字道出落寞感!
    李商隱很孤獨的一首詩,句句委婉,僅用一個字道出落寞感!文|歷史歲月的故事唐詩是中國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這裡面包含的情感故事,背後感情是很不容易領會的。在詩文界有創作力的詩人像愛情詩,無題詩都很出色的李商隱,杜牧,李白。他們的詩風,詩骨,詩懷不在一個層次。
  • 李商隱在雨天寫下一首詩,通篇不著一個雨字,寫出了不一樣的雨!
    那麼唐詩裡就有很多經典的詠雨名篇,譬如李商隱的這首《微雨》,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詩人在寫這首詩時正是在雨天,看到了外面淅淅瀝瀝的雨,於是有感而發,信手拈來,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那麼我從這麼一首作品中,除了能夠感受到詩人的對於雨細膩的描寫,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悲痛之苦;另外這首詩寫得也是很絕,通篇都是在寫雨,但卻又沒有寫一個雨字,可謂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詞,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名作流傳至今
    對於李清照我們的第一印象,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漂亮自信溢於詞中的大美人,她不光長得美,她寫的詞也跟她人一樣寫得美,而且她和嶽飛一樣是一個積極主張抗金的愛國女詞人,在靖康之恥後,她曾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名句。
  • 李商隱最難解的一首詩,短短56個字卻運用了四個典故!
    李商隱是唐文宗時的進士,因為出生於中晚唐,當時宦官弄權、藩鎮割據,他雖然有報國之心但卻不被重用,這從他的詩詞《賈生》中可以看出端倪,從文學作品上來看,他的詩篇構思新奇,風格穠麗,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解其意,而他所有的詩中最難解的應該就是這一首《錦瑟》了。
  • 李商隱一首詩描寫菊花,全文無一個花字,卻物我交融
    詩人們喜歡菊花,白居易重陽詠菊,「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元稹田舍賞菊,「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代詩人李商隱也寫菊花,卻託物言志,物我相融。菊花 唐代:李商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 李商隱的一首詠柳詩,全文無一個柳字,卻意在言外
    詠物詩的創作貴在含蓄,無論是描摹情態,還是託物言志,不僅需要精妙的構思,還要有創新的手法,才能在浩瀚的詩歌海洋中脫穎而出。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詠柳詩,全文無一個柳字,卻意在言外。贈柳唐代:李商隱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因為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李商隱備受排擠而一生困頓不得志。所以李商隱的詩歌作品多抒發對身世坎坷的感慨,格調悽婉。比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歌作品《落花》。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李商隱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纏綿悱惻,細膩動人!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詞感情濃烈纏綿,在意境塑造上追求至美,大多構思新奇,時而含蓄細膩,時而隱晦迷離。讓後世人百讀不厭。夜晚讀詩,整理出十首經典作品,一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句。每次讀之,沁入心腸。
  • 一首唐朝詠雨詩,全詩沒有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淅瀝瀝下了千年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績,千古傳誦,但鮮有人知道李世民其實還是個詩人,寫出來的詩並不少,內容也涉及各個方面。其中有談到大臣,如《春來玄武門宴群臣》、《賜房玄齡》等詩,寫的是「未曉徵車,雞鳴關早」;也有談到邊塞,如《傷遼東戰亡》、《飲馬長城洞行》等詩,寫的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千裡雪飄,千裡雪飄,千裡雪飄,千裡雪飄,千裡雪落,千裡雪落,千裡雪落。
  • 李商隱一首詩寫冬暮,全文無一冬字,卻暗喻人生的嚴寒
    鴻雁早已南飛,北方人也開始貓冬,室外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屋內是歡聲笑語、酒濃茶香。冬天是蕭瑟的,大地上覆蓋著白霜,乾燥而堅硬;冬天也是多情的,到處都飄灑著雪花,分外妖嬈。冬天不僅讓我們學會內斂收藏,懂得韜光養晦,還給人們帶來無盡的詩意。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
  • 唐詩中很經典的詠雨詩,雖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可謂傳神之至!
    在唐詩中,描寫雨意象的詩歌很多,可以說在很多詩人的眼中,雨具有了各種各樣的姿態與意味,他們也為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經典詩句,比如在韓愈筆下就有意境優美的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而在杜甫筆下,雨可以給人帶來好運: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他暫別長安城,在夾城揮筆寫下一首名詩,無一喜字卻句句是喜!
    李白、杜甫的朋友圈羨煞旁人從古至今,人際關係都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人與人之間的朋友圈子都是不同的。就拿大唐兩位史詩級大詩人李白和杜甫來說,這兩位就是一對讓眾人羨慕的好基友!這二位大詩人一生之中僅僅有過三次會面,也正是這僅有的三次會面就將「友誼的種子」深埋在了李杜二人的心裡。
  • 李商隱非常唯美的一首詩,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令人感傷不已
    李商隱,字義山,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大多都是描寫愛情,把愛情的失落,以及對於愛情的那一份煎熬,描寫真是入木三分,讀來令人感傷不已;所以每次讀他的作品,總是能夠從他的詩作中,總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那一份失落,給人一種非常純粹,非常悲傷的感覺。
  • 一首出人意料的詠雨詩,表面上與雨無關,卻又句句關聯一個雨字!
    雨是自然中最常見的一種現象,也是詩歌中最普遍的一種題材。從南北朝何遜的「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到唐代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再到宋代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可見歷代文人的筆下,不乏與雨有關的詩歌佳作。
  • 李商隱不出名的一首無題詩,最後14字卻成絕唱,寫盡相思的孤獨
    文/顧無【引觴漫談】說到晚唐詩歌,不得不提到李商隱。說到李商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一系列無題詩。別的題材他也寫過,但這一系列風格特色鮮明的無題詩是他的畢生心血所在,是他人生經驗和心靈狀態的結晶,同時也將唐詩代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之中。
  • 李商隱最孤獨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夾在牛李黨爭之中的李商隱,開始被人瘋狂報復,再邊都不討好,所以他一輩子也只能是擔任幕僚,不會再有任何的作為,為此李商隱經常是遠離故鄉,滯留的在那些偏遠的地方,為了緩解相思之苦,那一時期他寫給妻子很多的詩,無非是在訴說相思之苦,其中這首《端居》,我個人認為寫得最傷感,也最孤獨,整首詩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他晚年最擔心後繼無人,收了四個學生,即「蘇門後四學士」,其中一位叫做李格非。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李清照傳奇的一生,從她寫的那些詩詞中就可見一斑。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文學創作最講求立意,詩文有了主旨,才可以順勢展開。無論是寫景抒情、託物言志,都不能無病呻吟,否則寫得越多,就越是不知所云。正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裡。詩歌欣賞中也應該注意主觀能動作用,不要只局限於掌握原意,完全可以做一些恰當的豐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