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祁連山南麓油菜花盛開的時節,又一批江蘇大學格桑花志願者背起行囊,千裡迢迢來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東川鎮尕牧龍上村,陪伴村裡的孩子過暑假。
日前,循著一陣陣迴蕩在山間的歡笑聲,記者走進尕牧龍上村六社江蘇大學格桑花支教點,原來是一群孩子在踢足球。足球是志願者帶來的,孩子們此前從沒接觸過足球,充當教練的志願者也就是個業餘水平,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電是怎麼產生的嗎?今天我們來試試自己動手發電好嗎?」教室裡,志願者張紫涵手把手地教他們做科學小實驗。「小燈泡亮了!亮了!」一陣驚呼中,孩子們興奮地拍起手來。
協助志願者指導孩子們做實驗的是來自門源縣第二寄宿制初級中學的初一學生顧植青。顧植青的家在山那邊的寺兒溝村,距離尕牧龍上村有20多公裡。她已經連續4年參加江蘇大學格桑花支教活動了。「哥哥姐姐幫助我們開闊了眼界,讓我們有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她深有感觸地說。
比顧植青家更遠的是來自大通縣的蒲發瑞,她是大通縣橋頭鎮園林小學五年級學生,住在尕牧龍上村的表姐家。聽表姐說她們村來了江蘇大學志願者,陪伴留守兒童過暑假,她便在父母的支持下慕名而來。此時,志願者齊震宇正輔導她做暑假作業呢。
「過去,我們這裡的孩子一到假期就『放羊』。有的娃耍暈了頭,到假期結束時連作業都完不成。我總感到這不是個事,可拿不出辦法來,干著急沒有用。志願者幫我們解決了難題,孩子們變得懂事好學,外出打工的父母也放心了許多。」尕牧龍上村村支部書記趙明普說。
「讓愛流淌,讓格桑花開。」江蘇大學格桑花支教團隊從2015年開始走進門源,每年暑期都以授課和夏令營的形式開展支教活動。志願者在講授以基礎知識為主的文化課、指導學生完成暑假作業的同時,還特別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素質拓展課,比如科學課、美術課、音樂課、安全教育課、體育課、VR眼鏡體驗課、衛生保健等,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由於尕牧龍上村比較大,為方便孩子們就近參加支教活動,江蘇大學格桑花支教團隊設了兩個支教點,從志願者食宿所在的尕牧龍上村六社到另一個支教點開展活動,需要翻山越嶺近一個小時。於是,隊長張俊將14名隊員分成兩組,上午組早上7點出發,中午11點半返回;下午組中午1點出發,下午5點半返回。
「參加支教活動,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藉此了解農村、了解西部、了解中國,在奉獻中磨鍊成長,讓人終身難忘。」第二次來尕牧龍上村支教的張俊如是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08月25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