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曾輝:穩中求進長短結合 規範地方債務管理
·目 錄·
·封面專題
規範地方債務 防範化解風險
編者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和金融體系不斷改革,支持了整體改革推進和經濟持續增長,逐步形成了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支柱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財政金融有效配合、成功應對了歷次重大外部衝擊。當前國際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動能轉換,必須更加注重財政和金融配合協調,「穩中有進」保證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而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地方政府債務是財政金融的交匯點,規範地方債務發展,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促進政府信用合理使用,是構建財政金融配合協調機制、完善重大項目投融資機制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之一。本期專題邀請專家學者對規範地方債務管理建言獻策,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加大共識。
1.金時平:財政金融協調配合 規範地方債務管理
導語:財政金融改革為整體改革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效應對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當前新形勢下,更需要財政金融配合做好宏觀調控,協同深化體制改革,穩中求進,更好服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孫憲忠:對化解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幾個法律問題的思考
導語:從法律責任角度來看,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必須遵守發債規模和當地財政保障相適應的基本原則,理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明確政府與合作方的相關權利、責任、義務等。
3.孫曉霞:供給側改革引領地方政府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
導語:地方政府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是提升債券市場乃至金融市場和經濟發展質量的必由之路,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動地方政府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和動力。
4.劉尚希:盤活存量債務 激發經濟活力——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導語:為更好地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需要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以改革創新的思維來統籌風險防控。
5.時紅秀:防控地方債務風險要尋找宏觀調控與體制改革之間的最優解
導語:對比化解隱性債務風險,目前最重要的是完善現階段中國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穩定的融資制度基礎,並處理好宏觀調控與體制改革之間的關係。
6.陳道富:地方政府債務的另類思考
導語:我國有必要正視現實的信任基礎和運行邏輯,在此基礎上設計轉換策略和應對可能的結構性調整衝擊。
7.周月秋:銀行視角下融資平臺存量債務市場化置換之道
導語: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要遵循市場原則,深入推進融資平臺的市場化轉型,提高盈利能力,並健全破產機制。
8.盛軍、盛潔:地方政府債務整頓背景下地方城投公司金融投融資的風險防範
導語:降低地方城投公司風險,最終要依靠城投公司自身的成功轉型,轉向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創新驅動轉型服務。
9.艾仁智、楊世龍、王金磊:城投公司信用評級方法的比較與思考
導語:國內評級機構可以借鑑國外評級機構的方法,對政府特別支持進行量化評估。尤其是穆迪的聯合違約分析法對分析同一地區和區域的風險傳遞性有較強的借鑑意義。
10.溫來成: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控制的政策選擇
導語:2018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券餘額超過了國債。同時,各類隱性債務形式不斷出現,投融資平臺債務繼續增加。這種狀況,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11.金濤、鄭曉瑜:強化五項有效措施 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導語:合理地調整經濟增長模式、通過溫和通脹釋放債務風險等措施可以更有效地化解債務風險。
12.劉磊:借鑑國際經驗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導語:要將地方政府債務關進位度的籠子中,借鑑日本的經驗在中國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金融機構」是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發展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的有效機制。
13.周景彤、範若瀅:金融在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中的作用
導語: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金融在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中也要充分發揮獨特的作用。
14.劉立峰:平衡好穩投資與防風險的關係 促進地方政府投融資穩定健康發展
導語:在地方政府融資新舊模式的切換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對投資的穩定增長造成了不利影響,一些深層次矛盾也並未得到根本解決。
15.程達明、祁秦: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轉型路徑探討
導語:近年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壓力與債務風險不斷增大,制約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發展,也增加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爆發的風險。
16.程昊、葉寧:化解地方債務壓力 城投平臺應轉型再定位
導語:城投平臺應該及時進行再定位,通過轉型增加自身造血功能。
·最新關注
1.前瞻
2.回顧
3.觀點&數字
·宏觀經濟
1.修軍:用開發性金融促進產融合作提升國家競爭力
導語:開發性金融支持的產業投資母基金是當前可用的政策工具,可成為給實體產業提供直接投資的資金渠道。
2.高善文:貿易戰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如何
導語:中美貿易戰至今已延續一年的時間,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作者試圖從貿易、投資和資金流動的角度觀測貿易戰的衝擊。
·央行與貨幣
1.孫天琦: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管理的政策框架和實踐
導語: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是一個複雜的政策框架體系。近年來,中國監管當局已在實踐探索中提出了兩位一體管理框架,未來須立足中國實際,尊重國際慣例,不斷完善優化。
2.周皓、何碧清、趙靖:政策轉向與經濟復甦下的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
導語:中國經濟同時面對內、外兩方面的壓力,但主要矛盾還是在內部。對此,應抓住主要矛盾,用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抵禦外部衝擊。
·銀行與信貸
1.姜建清:金融新格局下中小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
導語:我國銀行業目前處於全球政治經濟新周期、行業新周期、科技新周期的「三期疊加」階段,中小銀行面臨著發展空間困惑、零售業務困惑、規模紅利消退等諸多挑戰。
2.郭田勇、孫光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中小銀行信用風險化解
導語:隨著我國經濟逐漸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中高速增長階段,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出現了一定的困難,中小銀行的信用風險開始從積累階段過渡到釋放階段。
3.黃益平:對小微信貸政策效果應做獨立評估
導語:商業銀行要準確分析中小企業貸款風險並根據風險定價,實現商業可持續。
·資本市場
1.王嘯:從規模擴容到資本形成:發展股權融資的模式轉型
導語:我國資本形成的效率亟待提高,在「公司市值= 股權融資+價值成長」公式下調動諸多功能,實現公司做大、做優、做強。
2.劉俊海、楊光:構投資者友好型科創板法治環境
導語:推進科創板是優化投資者友好型法治環境的重要抓手。
·財富管理
1.羅金輝、劉小臘:資管新規實施路徑探討與銀行理財轉型展望
導語:新規實施路徑的中間目標應直接放在理財 產品的壓縮上(「負債法」),而把複雜的資產處置留給各家銀行自行決策。
2.彭琨: 加強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融合 提升客戶整體服務能力
導語:打破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既有的藩籬,實現在各有側重下的相互借鑑和融合,才能滿足客戶多樣性、個性化的需求。
·網際網路金融
1.韓軍燕、任思溟、劉偉超:對區塊鏈的基本認識、理解及思考
導語:我們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走出一條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有中國特色的區塊鏈發展之路。
2.黃文禮、魯蘭心、楊聖宗:兩次網貸風波比較分析及政策建議
導語:目前P2P行業所面臨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急需大力度的措施穩定市場信心,阻止投資者恐慌情緒蔓延,從而預防下一輪危機的形成。
·論文故事匯
1.梁琪、郝毅: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與宏觀經濟風險緩釋研究
導語:債務置換政策的實施緩解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可持續性問題,並對經濟下行風險具有一定的緩釋作用,但會降低財政政策的有效性。
·國際
1.劉瑾:穩定幣研究:以USDT為例
導語:隨著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熊市的到來,受監管的穩定幣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2.餘兆緯、李博:全球ETF發展浪潮對我國的啟示
導語:我國應借鑑國際經驗,加快推動我國ETF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