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使用被放棄的陽光? Q CELLS太陽能提高發電效率

2020-11-28 索比光伏網

隨著太陽能市場的擴大,太陽能發電效率也在迅速提高。與此相關的研發也正在積極地進行。其中,我們將重點介紹卡洛斯·科英布拉(carlos coimbra)教授推出的《利用雲的分布預測太陽能發電量》和Q CELLS利用反射光的高效率"Q.ANTUM電池"。


美國宇航局用衛星計算雲層吸收的太陽光

太陽輻射到地球的光線約有1,360W/㎡。但是太陽發射出來的光不可能全量抵達地面。去掉地球大氣層散射或反射回到宇宙的部分光,只有一部分的光被大氣吸收。晴天時,日照量平均達到1,025W/㎡,多雲時,日照量平均只有550W/㎡。

太陽能發電受到的雲層影響很大。根據云層厚度、微細顆粒物等,電力產量參差不齊。雲朵是由半徑約0.02~0.05毫米的數十億個小水珠和冰塊顆粒組成。也就是說,即使是同樣大小的雲朵,根據內部構成粒子的不同,反射太陽光的程度也不同。因此,科學家正在開發準確預測太陽能發電量的方法。如果太陽能光伏發電能被準確地估計,我們就能計算出需要從其他能源獲取的電量以及需要儲存的電量。


▲ 烏雲密布時,雲的覆蓋減少了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來源:Pixabay

最近,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卡洛斯·科因布拉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開發了一種方法,通過使用GOES-R衛星來精確計算雲層吸收的太陽能量。GOES-R是美國宇航局於2016年發射的,位於地球表面上方的靜止軌道衛星。GOES-R配備了ABI(先進基線成像儀),可以從16個不同的可見光和紅外線波段觀察地球,以預測天氣。由於紅外波長很容易被水蒸氣吸收,它們有助於顯示水蒸氣在大氣中的分布。即使在夜間也可以獲得紅外波長的數據。有了這項技術,衛星可以利用16種波長來收集關於同一大氣的不同信息。

卡洛斯·科英布拉(carlos coimbra)教授研究團隊將此次開發的推測技術命名為『SCOPE(Spectral Cloud Optical Property Estimation, 光譜雲光學性質預估)』。


▲ 靜止軌道衛星GOES-R的效果圖。底部是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觀測傳感器ABI(Advanced baseline Imager)。/來源:NASA

靜止軌道衛星以赤道為基準,在3.6萬公裡上空,以與地球自轉相同的速度圍繞地球公轉,同時觀測氣象。在地球上看衛星時,它相對處於看似不變的位置,因此使用"靜止"一詞命名。研究小組根據GOES-R衛星收集的資料計算雲層的高度、厚度以及光學厚度。光學厚度是太陽光穿越雲層時,被吸收或散射的光量。而根據這三種特點,在地面上設計出利用太陽光推算電力產量的模型,然後與7個地區的實際發電量進行比較。GOES-R衛星每隔5分鐘拍攝一次大氣層,研究團隊也可以以5分鐘為單位預測發電量。

結果,4個地區預測發電量的誤差範圍在10W/㎡之內,其餘3個地區實際電力產量與預測量各相差11.2、17.7和20.2W/㎡。卡洛斯·科英布拉(carlos coimbra)教授表示: 考慮到發電站的整體電力生產量,估算的準確度可認為是非常高的。如果將太陽能組件的特點或周圍環境也都考慮進去,那麼準確度將會進一步提高;同時,這一次實驗屬於首次詳細分析雲層對太陽能發電量的影響,日後改善SCOPE並加以充分利用,將會開啟預報太陽能發電量的時代。


▲2017年1月15日,用ABI的16個波段拍攝的(美國上空)大氣層圖片。/來源:NASA

Q CELLS可以復用失去的陽光

利用雲層的分布預測太陽能發電量,可以提高發電效率。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增加抵達地球表面的太陽光量,靠預測無法增加產量。因此,Q CELLS開發出"Q.ANTUM",利用減少光電轉化過程裡產生的損失加大發電量。Q.ANTUM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背面適用了背鈍化技術(PERC,Passive Emitter Rear Contact)。

背鈍化技術就是在太陽能電池背面安裝鏡面結構,其並不使太陽能發電,只捕獲已經穿過的光線令其反射到鏡面,使通過鏡面反射出來的光線重新被太陽能電池吸收,用於電力生產。一般的太陽能電池會棄用起初沒有被吸收的光線,但Q.ANTUM重新利用被損失的光線,將發電效率提升到最大。另外,結合抗PID、抗LID、抗LeTID功能,Q CELLS 開發了可以降低太陽能組件功率衰減率的高效太陽能電池。2017年,Q CELLS成為了業內首家累計量產10億片Q.ANTUM電池的企業。10億片電池生產的電力可供釜山和大邱600萬市民家庭使用一年。到2020年,Q CELLS Q.ANTUM電池累計產量已達到23GW。

目前,Q CELLS為了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依然持續研發,改善效率。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Q CELLS利用本將失去的太陽能,未來將怎樣地提高光伏電池的效率。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藉由「流汗」散熱,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
    眾所周知,制約太陽能發電效率的不只有陰雨天與夜晚,還有悶熱、高溫天氣。因此,在沙漠環境中環保地解決太陽能電池板散熱問題是當務之急,以免冷卻所需的電力比太陽能發電量還要高。據了解,太陽能電池結構基本上由P型與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這種結構稱為PN接面。
  • 太陽能熱發電將在美國重新崛起?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提高其集熱溫度
    這裡是由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所運營的國家太陽能熱發電測試設施。在這裡,研究人員們正在研發更熱、更便宜、更高效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這裡的數百面鏡子的作用是把陽光聚焦在鐵塔上方的接收器上。在傳統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中,這個接收器裡會裝有水、熔鹽或其他液體來進行加熱,產生可以驅動渦輪發電機的蒸汽。
  • 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創新紀錄
    蒂姆•施密特教授說,使用變頻技術這一工藝,可利用的這部分太陽光譜,目前未被太陽能電池使用,這就不需要耗巨資重新開發太陽能電池。施密特教授說:「我們可以提高效率,只需要使兩個低能紅色光子在電池中結合,形成一個高能黃色光子,這就可以捕捉光線,然後轉化為電能。」「我們現在有了一個性能基準,可用於這種上變頻太陽能電池。我們需要提高几倍,但是,路徑現在是明確的。」
  • 空氣汙染損害太陽能發電效率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美國和印度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空氣中的塵土和人造汙染物會嚴重損害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效率,一些地區損失幅度超過25%,裝機容量較大的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半島等國家和地區受害最重。
  • 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系統
    ,但效率或穩定性卻不相同。FAU的年輕研究員Andrej Classen在其博士論文期間證明,使用發光受體分子可以提高效率。他的工作現已發表在《自然能源》雜誌上。 在歐洲緯度晴朗的晴天,太陽可以提供每平方米約1000瓦的輻射能。常規的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最多可將這種能量的五分之一轉換為電能,這意味著它們的效率約為20%。
  • 神州陽光 太陽能光伏發電必將成為未來農村發展的重要環節
    光伏發電是利用設備將太陽能資源轉換為我們所需的電能,充分利用半導體和相關的電子設備組件,太陽能電池,並安排成一定規模的發電系統。該系統將太陽能光伏發電轉換為直流電,而能量逆變器則用於將太陽能轉換成的電流轉換為人們所需的電力。 光伏發電的趨勢正在向屋頂發展。
  • 【圍觀】新太陽能技術 發電效率吊打薄膜太陽能
    同時,研究者們採用一種全新設計的「選擇性的太陽能吸收器和反射鏡」熱電裝置,能將太陽光熱低能光子轉化為電能,生成約5%的電能;與此同時,該熱電裝置通過使用鏡組聚光,將熱量收集並進行存儲,驅動蒸汽渦輪,生成約佔本系統25%的電能。
  • 溫度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效率有何影響
    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現在很多家庭對光伏發電都非常感興趣那麼您了解溫度對您的光伏電站的發電有何影響嗎?發電的多少直接會影響您的收益情況,下面小編詳細為您解讀溫度與光伏發電效率的關係:太陽能適合在溫度高的地區使用嗎?太陽能電池板也是電子元件,隨著溫度升高,它們的效率下降。與許多電子設備一樣,太陽能電池板溫度越高,效率越低。畢竟,太陽能電池板是把光能轉化成電能,而不是把熱轉換電能。
  • 40%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再創新高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低成本太陽能電池適合用作屋頂電池板,可以達到破紀錄的40%的效率,這是因為一項早期的突破,是雪梨大學(UniversityofSydney)研究人員和他的德國合作夥伴做出的。來源:雪梨大學藉助澳大利亞太陽能研究所(AustralianSolarInstitute)的支持,雪梨大學化學學院的提姆•施密特(TimSchmidt)教授攜手亥姆霍茲材料與能源中心(HelmholtzCentreforMaterialsandEnergy),開發出一種「太陽能電池渦輪增壓器」(turboforsolarcells),稱為光化學變頻(photochemicalupconversion
  • 發電效率低?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看過來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光熱是太陽能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方式,然而到目前為止,太陽能光伏發電依然存在發電效率低、成本高的瓶頸,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PV/T)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其核心是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同時回收多餘熱能並加以利用,這不僅對電池有冷卻作用,可以提高發電效率和壽命,更重要的是實現「一機多能」,大大提高太陽能綜合利用效率,同時降低電熱分別供應的成本
  •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有望從21.7%提高至25%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盈利性對能源公司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究其原因,作為新能源之一的太陽能在美國使用並不廣泛,需求並不充足。據美國聯邦政府的數據顯示,2014年,可再生能源提供了13%的美國電力。其中,50%的電力來自於水力發電,30%左右來自於風力發電,僅3%來自於太陽能發電。另外,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原材料較少,生產數量較少。
  •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組成及原理
    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陽能電池、蓄電池、控制器和逆變器。其特點是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不汙染環境、能獨立發電又能併網運行,受到各國企業組織的青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特點:  太陽能發電是利用電池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 【前沿】薄膜太陽能發電效率有望再度提升
    據科技媒體 Phys 報導,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能源部的科學家團隊發明了一種光學顯微鏡,可在太陽能電池吸收光子的時候,繪製 3D 能量轉換圖,解決了制約薄膜太陽能電池發電效率提升的一個重大瓶頸。
  •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10大優點是什麼?
    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現在國家全力推廣新能源項目,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了解,安裝,為什麼國家近幾年會這麼大力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呢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如果用鎵磷共摻,通過磷補償,可以有效解決光衰減,電池的效率也會得到很好保持,有利於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德仁出席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並做發言。專題直播:第十二...
  • 新熱光電系統可使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到80%
    新熱光電系統可使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到80%   美國幾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熱光電系統,有望將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到80%。
  • 現代研發太陽能充電系統 提高燃油效率
    發電太陽能電池板將整合至車輛的車頂或是車輛引擎蓋中,並將為內燃機車、混合動力和電池電動車提供額外電力,提高燃油效率,增加續航裡程。其包括一個將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於發動機罩和車頂組合的結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輸出。 太陽能充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板、控制器和電池組成。當來自太陽的太陽能接觸到太陽能電池板表面時,會產生電能,通過使用來自太陽的光子進行轉換,然後在矽電池中產生電子空穴對,從而產生太陽能電力。
  • 汙染可能導致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降低25%
    眾所周知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顆粒的沉積嚴重製約著光伏發電效率,此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使用無人機技術來清潔太陽能板。不過這些汙染物對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效率影響到底有多大呢?杜克大學的工程師與印度理工學院甘地分校的科學家合作試圖尋找出答案。
  • 神州陽光太陽能光伏發電保護農村環境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不同於集中式光伏發電的建設方式。光伏發電是指利用光伏器件(太陽能光伏電池)吸收太陽光並將其轉化為光伏器件的電動勢來實現發電的技術。分布式光伏發電充分利用了太陽能的廣泛特性,避免了集中建設的場地限制,具有零工的特點,是未來光伏發電建設的重要選擇。
  • 光伏發電機會來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大幅提高至25.2%
    鈣鈦礦光伏電池是由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製成的電池,最近被證明前景無量,因為研究人員已經設法大幅提高了它們的能量轉換效率,從3.8%一路提高到25.2%。 這一顯著提高的效率使鈣鈦礦在開發下一代可低溫處理的光伏技術方面成為領先的競爭者。鈣鈦礦光伏電池可以有兩種主要的設計原型:所謂的規則(n-i-p)結構和倒置(p-i-n)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