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刀的朋友們可能都聽說過威廉·亨利(William Henry)這個品牌,它代表著它代表著高端收藏類折刀的頂點,被稱為刀具屆的勞斯萊斯。從刃材到手柄,從鑲嵌到配件,都是頂級材料,從設計到工藝,從匠人到設備,也都是無可挑剔。而且大多數的產品都是很少數量的限量生產,一旦售完就不再復產。所以這個品牌的產品深受刀迷和收藏家的追捧。
威廉·亨利於1997年由馬特·康納布爾(Matt Conable)創立,從製造刀具開始,很快便獲得關注。成立二十多年來,憑藉傑出的品質和突出的收藏價值,成為全球頂級的刀具品牌、被人津津樂道的行業傳奇、男士最愛的奢侈小禮物之一。光在全美最權威的「亞特蘭大刀鋒展」上,威廉·亨利折刀就多次獲獎!
除了鍛造了史上最精緻,最美麗,毫不掩飾的男性豪華刀具,近年來,威廉·亨利的生產重點已經從刀具擴展到生產包括鋼筆、錢夾、袖扣、各類配件、鑰匙扣等產品。成為了一家由製作折刀起家的奢侈品公司。
因為稀有,所以獨特
威廉亨利雖然成立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卻經常使用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古老原料(恐龍化石、隕石、珊瑚晶石等)製作成高檔的折刀或飾品。選擇這些材質獨特的外觀和質感是讓作為一位老刀匠的Conable開始試著拿它們來雕刻製作的原因。
作為公司的CEO,他說:「在地下埋藏凝固數百萬年之久的恐龍骨骼,具有與眾不同的品質和外觀。這是其他原材料無法給到我的。」
「這些東西可不是你隨便走進一家商店或者打個電話給批發商就能買得到的。為了得到它們,我們要費盡千辛萬苦,深入山林,穿越沙漠,潛入海底……」 Conable說。
當然,對於產品中稀有材料的使用,威廉·亨利(William Henry)承諾從負責任的來源獲取其產品。Conable稱:「我們熱愛並支持保護自然環境,因此我們會確保所有材料來源的正當性。」比如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負責任地採伐中美洲的黃檀樹就要比通過正當渠道獲得恐龍化石要容易得多。
他們還必須注意所用的金屬材料,威廉·亨利每件產品可包含兩種到八種不同類型的金屬,並且很多是從製造金屬的個人工作室購買的。根據Conable的說法,他們使用的某些金屬比某些稀有材料(如猛獁象牙)更難得到。
消費者的追捧和市場競爭也給材料的供應帶來了壓力。「如果同行其它大公司也決定開始用恐龍等其他化石來製作的話,這些原料供應會立刻枯竭。」
事實上,威廉·亨利品牌常用的好幾種材料已經面臨這種情況了。「以前,隕石可是我們雕刻刀下的『常客』,但現在它只能用作高端限量版的材料了。它變得越來越流行,因此,也變得越來越昂貴。」Conable說道。
千雕萬琢,精益求精
費盡心力把材料搞到手了,事情也還只成了一半而已。接下來就要進入對這些材料精雕細琢的漫長階段了。
處理此類材料時,找到能夠正確使用這些材料的手工藝者也很重要。Conable認為找到一個可以將猛獁象牙磨成珠子的人很困難,因為「我們要求他們做的很多事情,其他公司不會要求他們這樣做。」
很少有人知道在用恐龍骨骼製作珠子時要尋找的顏色,更不用說如何製作可以持久耐用的首飾了。因為威廉·亨利專注於男士奢侈品市場,「男人在飾品製作上上比女人難得多。」每一個零件都必須能夠承受多年的磨損並保持其價值。
一塊生料有時甚至要手工製作半年以上才能變成成品。在這個過程有很大一部分石料被加工損耗掉。
「那些置身水底千年的原材料比如猛獁象牙被撈出來之後,還得等個兩年時間來徹底晾乾。最後運氣好的話,這料子能成;運氣不好,你手指輕輕一碰它就碎了,然後你的心也跟著碎了。」
Conable還說別看恐龍的骨骼已經變成化石了,加工起來也非常容易損壞。「一塊恐龍骨化石,可能本來你期望用它做出200顆珠子的。但等你開始雕刻,會發現老是出現裂痕和損耗。你不得不隨之及時改變計劃,到了最後可能也就做出一個小物件。」
別具匠心,不忘初衷
除了各種稀有材料,藝術性是威廉·亨利成為傑出品牌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根據Conable的說法,自公司剛剛成立起就一直由藝術家驅動前進。威廉·亨利使用包括手工鍛造的大馬士革鋼和雕刻的純銀等材料,結合諸如手工打磨的鑲金等細節與精美的手工雕刻相結合,則賦予作品永恆的個性:
威廉亨利大部分的雕刻是在不鏽鋼上進行的,除了不鏽鋼之外,偶爾也會在鈦合金上進行雕刻。在鈦合金上雕刻,增加了雕刻的加工難度。所以,與威廉亨利合作的均是世界著名的雕刻大師,創作出的作品數量也都十分有限。每一件作品都是由威廉亨利和雕刻大師精心構思,每件帶有雕刻的作品上均有藝術家的親筆籤名。
Koftgari是印度與中亞地區的古老技藝,類似於我們國內的錯金銀工藝。Koftgari主要是將金、銀鑲嵌在磷酸鹽處理鋼中。磷酸鹽處理鋼主要是將鋼放在鹽溶液中浸泡,將鋼氧化成深棕色、深藍色。這種古老的印度工藝純粹用手工完成,在鋼材上刻出精細的交叉網格,然後將金、銀嵌入,然後再打磨光滑,凸顯出圖案。現如今,仍掌握這一技藝的印度工匠極少,威廉亨利的koftgari大師來自印度的兩個村莊,是極少數掌握這一技藝的人。Koftgari工藝是一種慢慢失落的藝術。但它美麗而永恆。
銀雕刻是用鑿子和其他工具手工完成。威廉亨利與最優秀的銀匠大師合作,採用925純銀精心打造,創作出的作品精緻耐用。在一般情況下,在銀雕刻之後,威廉亨利會用其他寶石來做進一步的裝飾。
Maki-e,中文稱之為蒔繪,是日本的一種工藝技法。蒔繪在中國描金漆工藝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獨具日本特色的漆藝工藝。蒔繪用細膩的刷子將金色、銀色的粉末作為裝飾物噴灑在光滑的物體上。為了創造出不同的顏色和紋理,蒔繪大師們使用各種金屬粉末,比如說金、銀、銅、黃銅、鉛、鋁、鉑、錫,以及合金。蒔繪需要高度熟練的工匠才能製作出來,年輕的蒔繪學習者通常要經過多年的訓練才能出師。
當Matt Conable於1997年創立公司時,他的目標很簡單:他想製造出功能強大同時獨具藝術性的美麗刀具與飾品。「他做到了,威廉·亨利的產品之所以能吸引客戶的青睞,因為這些產品能充分體現出佩戴者的個性,而不是讓你變得和別人一樣。」 那是威廉·亨利最初的夢想,也是我們今天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