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

2020-12-04 騰訊網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此次移交的古生物化石將由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收藏。

此次移交的古生物化石均為深圳各口岸旅檢出入境通道查獲。

依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等相關規定,深圳海關向主管部門移交在深圳關區查獲的古生物化石。2017年至今,深圳海關共向主管部門移交古生物化石700多件。

供稿/ 深圳海關

監製/ 陶永

審校/ 劉暢

編輯/ 雷煦

美術編輯/ 衛昊

相關焦點

  • ...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
  • (視頻)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
  • 野三關發現的螺型化石,為菊石化石或鸚鵡螺化石
    野三關杆石、菊石化石同時都有,對這個題目的調查研究意義重大。       鸚鵡螺化石外形(下圖,網上照片)和菊石化石非常像。野三關的螺形化石非常多,仔細分辨,可能有多種菊石化石。       2015年3月5日,瑞士曾經發行菊石郵票。調查證明,在野三關研究杆石與菊石起源,得天獨厚。隨著調查深入,野三關出現海洋化石種類非常多,真面目正在被揭開,保護和建設世界知名高山喀斯特海洋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呼之欲出。
  • 短科普|如何快速區分鸚鵡螺和菊石化石
    @西了個葫蘆在上篇推文:《章魚:這個星球最奇幻的物種之一》中的留言深深刺痛了我,作為臉盲晚期患者,雖然在辦公室天天能看到鸚鵡螺和菊石化石
  • 化石系列銀幣第一集:鸚鵡螺化石銀幣
    為了慶祝生命的進化,我們製作了一個新的系列,其中第一枚作品就是一塊鸚鵡螺化石,表面上看起來像蝸牛和鸚鵡螺,但這種海洋生物與章魚和烏賊的關係更近。貝殼內充滿氣體的腔體使它們能夠在水柱中上下移動,尋找獵物,避免被滄龍捕食。
  • 工地現20餘枚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的價值及歷史你知道嗎
    隨著恐龍蛋化石的不斷發現,全世界已發現恐龍蛋化石的總數在不斷增大。另據1993年7月報導,中國河南省的西部和西南部特別是西峽地區,大量恐龍蛋化石的新發現,刷新了世界恐龍蛋化石的陳舊統計數據。有關專家認為,過去中國已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大約有400多個,約佔世界已發現恐龍蛋化石總數的80%。僅河南省一位收藏家收藏的恐龍蛋化石就達2000多個。據初步統計,中國已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約有4000個左右。
  • 你知道鸚鵡螺化石是什麼嗎
    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屬珍貴海螺,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鸚鵡螺在古生代幾乎遍布全球,但已經基本絕跡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裡還存在著六種鸚鵡螺。
  • 俞建章:中國鸚鵡螺化石研究的創始人
    他是我國著名的地層古生物學家,他是中國鸚鵡螺化石研究的創始人,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他就是俞建章。1898年1月12日,俞建章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俞建章最主要的成就在於珊瑚與頭足類化石的研究。他一生對珊瑚的研究有5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 秋天的第一塊化石
    阿蒙神之角對於這類早已滅絕的生物的生態研究,人們只能從化石本身的生物硬體結構構造特徵、含化石巖層的沉積環境及共生化石以及從具親緣關係的現生生物來獲得信息:由於具有鈣質的硬體外殼,殼的內部又長滿了支撐外殼的眾多縱橫交錯的隔壁,隔出數個能被其它物質填充的空腔,所以菊石化石較容易保存,在石灰巖
  • 萬綠湖畔發現菊石化石群
    現場還發現其他門類古生物化石。現場發現的菊石化石。記者昨日從河源市博物館獲得獨家消息:東源縣雙江鎮增坑保護站建設過程中發現化石。河源市博物館技術人員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牟林博士針對增坑地區發現的菊石化石進行實地考察。
  • 珠海鬥門發現恐龍蛋化石
    近日,家住中山坦洲的陳敏在珠海鬥門華發水郡省級溼地公園一處施工現場,意外從一堆泥土石頭中發現一堆紅褐色化石,其內還包裹著殼狀化石。作為一名業餘化石採集愛好者,陳敏憑藉多年採集化石的經驗,他推測這很可能是恐龍蛋化石,於是便搬回住處保存起來。
  • 培養孩子認知大自然的神物——常見古生物化石
    在中國古代稱呼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化石的骨骼和牙齒為『龍骨』和『龍齒』。關於化石的記載也有「石魚」、「石蛇」、「松石」、「石燕」等稱呼。到了現代,我們對於古生物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隨著化石的大量發現,生物生存的地質年代、種群、類別有了更清楚的劃分。都說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化石——無疑是孩子親近自然認識我們生存的地球最好的工具!
  • 奇石疑似恐龍蛋化石(圖)
    本報訊(門頭溝記者站記者劉學通訊員李棟)門頭溝區齋堂鎮發現奇石,疑似恐龍蛋化石,目前有待專家進一步鑑定。昨天,齋堂鎮醫院退休職工曹有科向記者展示了幾塊形狀類似恐龍蛋的橢圓形石頭。據曹有科介紹,他是在齋堂鎮黃嶺西村晨練的時候意外發現數塊橢圓形的石頭。
  •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2/3) "← →"翻頁
  • 「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群」在呼救
    陪同記者採訪的十堰市地礦局礦管科科長葉幼森動情地說:「這可是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保護區啊!是歷史和自然賦予我們十堰市,我們中國的寶貴財富!真讓人痛心……」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1996年3月被發現,經中國地質大學殷洪福院士鑑定,後經國內外眾多地質專家考察驗證,確證為「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群」。初步認定其3平方公裡範圍內擁有恐龍蛋化石近2萬枚,核心區僅30畝,卻擁有1萬多枚恐龍蛋化石。
  • 收藏者辦「化石超市」 稱藏50顆恐龍蛋化石(圖)
    42釐米長的恐龍蛋。郭澤源攝樓梯間內,李旭初搭出12米高的展架,上面展示著各類化石。郭澤源攝  中新網太原11月20日電(趙靜)2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柳巷商業區,化石收藏愛好者李旭初在一間超市中,陳列著從地球震旦紀時期的藻類生物到第四紀的各類化石300餘種、1000多件,其中更有恐龍蛋化石50餘顆。而與普通超市不同的是,李旭初的藏品不出售。  在繁華的街頭,李旭初的小店一眼望去很難發現,「超市」的招牌很容易被淹沒在鬧市中。
  • 廣東居民偷藏213顆恐龍蛋化石 當地施工現場哄搶化石是常事
    2015年8月5日訊,7月30日凌晨,廣東河源警方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在一當地居民家中查獲被盜搶的恐龍蛋化石213枚,同時繳獲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事後經初步鑑定,這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為遼寧遼西出土的鸚鵡嘴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多為來自河源的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一個研究團隊23日說,在日本西部發現新種恐龍蛋化石,長大約4.5釐米,寬2釐米,是全球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這塊化石在兵庫縣丹波市1.1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地層中發掘,重大約10克,與一顆鵪鶉蛋重量差不多。
  • 鸚鵡螺化石證明地球曾經歷過大規模物種滅絕
    (記者楊駿)法國和德國的兩位科學家說,他們研究了遠古時代的鸚鵡螺化石(又稱菊石),發現鸚鵡螺種類在二疊紀末期突然大規模減少,這再次表明二疊紀末期地球生物發生過大規模滅絕。  人們已經通過化石發現,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其中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與三疊紀交界期發生的大滅絕是最嚴重的一次,使超過90%的物種消失。
  • 什麼是化石呢?有一種「恐龍蛋」看似是化石,但它只是普通的石頭
    摘要:說起化石,它是一種收藏品,擁有很高的價值,很多的人都認為自己見過,在我們的身邊確實有這種石頭,這種石頭很像我們大家見過的或者沒見過的某種生物、植物,其實在生活中大家有時見到的僅僅只是一些礦物花紋或者是象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