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經歷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史前物種大滅絕)
奧陶紀末期曾發生過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其分布範圍包括非洲(特別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以及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等地。奧陶紀氣候溫和,淺海廣布,世界許多地區(包括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被淺海海水掩蓋,海生生物空前發展,較寒武紀更為繁盛。
-
菊石證實「物種大滅絕」說
科學家對該種化石的研究為地球曾遭遇大劫難提供了新證據 據新華社電 法國和德國的兩位科學家說,他們研究了遠古時代的鸚鵡螺化石(又稱菊石),發現鸚鵡螺種類在二疊紀末期突然大規模減少,這再次表明二疊紀末期地球生物發生過大規模滅絕。
-
鸚鵡螺並不害怕滅絕,有人類和地球80%以上的物種給它們陪葬
今天,鸚鵡螺依然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些熱帶海域活躍著。經歷了幾億年的演化,鸚鵡螺居然沒什麼太大的變化,堪稱「活化石」。它們的外殼內部分為多個腔室,只有最外面的一個腔室為肉體所處,其餘腔室都充滿氣體。
-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
主流觀點認為,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過去可能還發生過另一起此類事件,只不過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發現。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日報導,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米歇爾·蘭皮諾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沈樹忠(音譯)發表論文稱,目前我們正經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被稱為「第七次」大滅絕。因為發生於約2.6億年前的「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的嚴重性此前一直被低估。
-
珊瑚白化、南極西瓜雪,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嗎
你去博物館看過恐龍化石嗎?是否想過這些遠古巨獸為何消失?人類既有的地質研究表明,地球生命自進入顯生宙以來,至少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物種大滅絕都意味著地球環境的巨大改變。雖然這五次物種大滅絕都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很可能將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一末世的重現——更確切地說,按照科學家的最新說法,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已經來了。
-
現存海洋的鸚鵡螺,它們的祖先在史前曾稱霸海洋?
#科普知識競賽#大家都知道史前存在著很多現在已經不存在的生物,某些史前生物憑藉強大的生命力硬是撐過好幾次地球大型災難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史前與現在差異極大的物種。大家都應該看到照片上那巨大的生物化石了吧,我自己看到的時候也十分驚訝,到底是什麼生物的殼可以如此巨大?其實這生物曾經在動畫片《神奇寶貝》中出現過,那就是神奇寶貝菊石獸。當然,現實生活裡我們通常稱它為菊石而不是菊石獸,但在卡通裡的形象,基本上算是很高程度的還原了這個生物的外貌。
-
前五次物種滅絕已經過去,鸚鵡螺會在第六次大滅絕中倖存下來嗎?
鸚鵡螺被稱為「海中活化石」,因為它保存著非常原始的特徵,而它的近親們早已經滅絕了 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那時鸚鵡螺是絕對的地球霸主。
-
人類是否會經歷"大滅絕" 地球會否成為"陪葬品"?
在這些大規模的滅絕過程中,生態系統的崩潰非常迅速。」我曾寫信給歐文,讓他接受當代的觀點,即目前地球上正在發生第六次物種大規模滅絕事件,它與動物生命史上所謂的「五大滅絕事件」不分上下。許多科普文章都介紹了這種理論,認為正是因為人類的傲慢和短視,以至於整個地球都在成為人類的陪葬品。
-
5次生物大滅絕地球經歷了什麼?人類離第6次有多遠?
據估計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總共存在過50億個生物物種(當然這個估計並不準確),其中大部分的物種我們都沒有見過,例如最著名的三葉蟲、甲冑魚、巨型鸚鵡螺等等;它們都已經消失在了歷史洪流之中,但部分生物有幸保留下了珍貴的化石證據。這是它們存在的唯一記錄。
-
你知道鸚鵡螺化石是什麼嗎
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屬珍貴海螺,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鸚鵡螺在古生代幾乎遍布全球,但已經基本絕跡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裡還存在著六種鸚鵡螺。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地球簡史6:什麼原因導致奧陶紀末期物種大滅絕?
地衣奧陶紀末期物種大滅絕之謎大概在距今4.5~4.45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地球生命又遭遇了一次物種大滅絕。這次滅絕事件導致60%的物種消失了。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同的說法是,奧陶紀末期因頻繁的火山噴發導致全球進入冰河期引起的物種滅絕。可在近期發現的一些證據顯示,這次滅絕事件並不簡單。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其實大規模滅絕通常被定義為在「短」地質時期內整個地球上所有物種的大約四分之三的損失。自從生命在地球上進化以來,時間相當的長,上面所說的「短」的定義至少是280萬年。至少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古生代第一個紀)開始以來,生命的多樣性首次爆發,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物種,但其實只有五個滅絕事件確實滿足了大滅絕的標準。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化石記錄可以幫助我們估算史前滅絕率 地球經歷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從地質年代的記錄,我們了解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大滅絕,我們稱之為「big five」。
-
地球經歷的物種大滅絕——「恐龍滅絕」並不是最具毀滅性的
20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傑克·塞普科斯基的科學家實施了有史以來最瘋狂的生物信息梳理工作,由此引發了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公認的「五大物種滅絕」,包括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摧毀了非鳥類恐龍,以及二疊紀末期更具毀滅性的大滅絕,當時地球上90%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
-
地球正在經歷第6次物種大滅絕?
瀕臨滅絕的植物伏牛花在地質史上,由於地質變化和大災變,生物經歷過5次自然大滅絕現在,因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進入第6次大滅絕時期。7月18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馬克平在首都科學講堂上,呼籲保護生物多樣。■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自然》雜誌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
-
超新星爆炸波及地球,卻意外帶來生命,這顆鸚鵡螺化石就是證據
但實際上超新星爆炸與地球曾經存在過聯繫,這一點從鸚鵡螺的化石中就可以發現。在宇宙中,沒有一顆星球可以獨立於系統之外並且和其他星球不存在聯繫。地球不僅處於太陽系這個恆星系統中,同時也處於地月系統中。太陽對地球的影響表現在方方面面,例如太陽強大的引力使得地球穩定地在軌道上做公轉運動,還有就是太陽活動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
-
世界上長命的4種動物,躲過了5次物種大滅絕,其中一個壽命驚人
相信大家都知道恐龍這種動物吧,然而我們現在只能看到它們的化石了。現在很多動植物都面臨著絕種的危機,不少環境組織也紛紛發起保護活動。然而,這四種動物卻經歷了5次物種大滅絕,但仍然還堅強地活在這個地球上。蟑螂說到蟑螂,大家都知道它叫「小強」,相信很多人都很討厭它。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4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海洋,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而規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則超過了二十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則不計其數,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不過,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全都是倖存者
-
地球上有過幾次大滅絕?你知道嗎?
圖註:地外天體的撞擊會導致地球上的生命發生大規模滅絕,恐龍就是受害者之一撰文:江式小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