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海洋的鸚鵡螺,它們的祖先在史前曾稱霸海洋?

2020-12-03 東森看世界

#科普知識競賽#

大家都知道史前存在著很多現在已經不存在的生物,某些史前生物憑藉強大的生命力硬是撐過好幾次地球大型災難,存活到了現在。但是有些存在到現在的古老生物,其實和它們在史前的祖先外貌上是有很大差別的。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史前與現在差異極大的物種。

大家都應該看到照片上那巨大的生物化石了吧,我自己看到的時候也十分驚訝,到底是什麼生物的殼可以如此巨大?其實這生物曾經在動畫片《神奇寶貝》中出現過,那就是神奇寶貝菊石獸。

當然,現實生活裡我們通常稱它為菊石而不是菊石獸,但在卡通裡的形象,基本上算是很高程度的還原了這個生物的外貌。

這種生物是一種頭足綱的生物,就像字面上說的,它的腳是長在頭上的,就跟魷魚一樣,同時也是一種有 殼的軟體動物,菊石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是一直帶有神秘色彩的生物。

菊石的英文學名是起源於一個古埃及的神明阿蒙神,埃及人塑造的阿蒙神形象是一個帶有綿羊角或是羊頭的神明,菊石的形狀恰巧就跟綿羊角十分類似。當時有許多學者就直接將菊石稱作阿蒙神的角,並認為菊石在當時是一種聖石,擁有換取未來的魔力。

在中世紀的時候,英國把菊石稱為蛇石。它們認為菊石的外形看起來很像是沒有頭的蛇,因此當地就有傳說菊石是被聖女希爾達砍掉頭的無頭蛇。當時有傳說巫師能夠利用菊石使沉睡的神靈喚醒。

其實這個生物之所以有這麼多怪力亂神的傳說,主要的原因除了它的外形還有一點,就是人類對這種生物的了解十分有限,因為菊石的起源是在4億年前,但是約在6600萬年前就跟恐龍一起滅絕了。所以這個生物都是以化石的形象出現在人類面前的。以前的人類對化石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想像,現在的科學家則是從它的化石了解到,菊石是一種食肉動物,它們主要是運用觸手獵食一些魚類或者甲殼類的生物。

在菊石的化石上經常發現一些牙齒的痕跡,科學家們推斷這些齒痕是來自於當時最大的天敵蒼龍,同時學者也在菊石的化石上發現了墨汁,由此推斷菊石就跟章魚一樣能夠通過噴吐墨汁來躲避天敵。

據悉,菊石雌性的外殼通常會比雄性的大,可能是方便用來產卵,同時它們的外殼也分很多種,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螺旋狀之外,菊石還有這種長條狀的,塔狀的,甚至是這種誇張的不規則形狀的外殼。而且菊石的外 殼大小也是差異巨大,有些外殼不到一公分,有些外殼則像巨大海怪一樣長到超過兩公尺以上。德國在北美洲都有發現約兩公尺左右的菊石化石。

而在哥倫比亞更是有發現一個直徑超過2.3米未確認品種的菊石化石,一旦確認就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菊石化石。這些菊石化石在學者眼中可不只有觀賞的作用,由於菊石的存在年代橫跨的期間相當長,再加上在海中分布的數量也非常廣泛,所以巨石是地質學家推算巖石年代最有用的化石,所以學者只需要分析菊石的話,是就可以輕鬆推斷出巖石的年代。

可惜的是這菊石滅絕的相當早,現代人類無法親眼觀看到它,但是卻有一個跟這生物長得極為相似的物種還存在現代。這個生物,你一定聽過,那就是鸚鵡螺。鸚鵡螺其實就是菊石演化而來的,雖然在進化後這兩種生物各自發展了好幾千萬年,但是這兩種生物的外觀極為相似,甚至將這兩種生物的化石放在一起,許多人都無法分辨。

由於鸚鵡螺的化石比較稀有,價錢比較高,甚至有不少化石玩家會用菊石化石假冒鸚鵡螺化石來賣。

所以我在這邊就說兩個最簡單的辨識方法。它們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外殼縫和紋路的不同。即使是複雜而且有多重的褶皺,鸚鵡螺則是單純的曲線,如果是那種對半解剖的化石,只需要記得菊石的隔壁彎曲方向是向外,鸚鵡螺則是向內。只需要記得這兩種辨識方法,基本上就不會被騙了。

鸚鵡螺跟人類還有一段淵源,這種生物體內有許多氣室,當鸚鵡螺在海中要下沉的時候,會將氣室充滿水增加重量。然而上升是相反的,就是將氣室充氣來減輕重量。人類就是利用這種生物的潛水原理,發明了第一艘核動力潛水艇鸚鵡螺號。

接著來說說這個生物現代跟史前的差異。鸚鵡螺現在的體長普遍不超過二十公分,但是在史前時代,鸚鵡螺跟菊石一樣,外殼在史前時代有多種外形。其中有一種直殼鸚鵡螺的長度可以長到12.5米的長度。這種身軀即使在當時都是十分巨大的生物,直殼鸚鵡螺的巨大外殼可不是中看不中用。事實上它們非常堅固,比現在海螺的外殼還要堅硬數十倍。

在當時史前的海洋裡,絕大多數生物都無法咬穿直殼鸚鵡螺的外殼,因為這個原因,這種生物曾在奧陶紀短暫的稱霸過海洋,甚至當時的史前三葉蟲,為了避免被這巨型生物吃到滅絕,還進化出了又長又硬的刺針,來抵禦直殼鸚鵡螺的狩獵,可見這種生物強大的程度。

反觀現在的鸚鵡螺體型不大,也並不是食物鏈的頂端,再加上人類大量的捕殺,甚至還面臨滅絕的危險,真的是今不如昔。

相關焦點

  • 現今的「活化石」——奧陶紀海洋霸主鸚鵡螺的興衰歷程
    一說起鸚鵡螺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是一種外形十分美麗的螺類,人們常常用其外殼作為裝飾品,鸚鵡螺顧名思義因其外形極像鸚鵡的頭部而得名,鸚鵡螺直徑大小一般不會超過20釐米,世界現存鸚鵡螺只有6種,已經屬於瀕危動物,別看鸚鵡螺現今已經瀕危物種,它可能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曾在幾億年前還是海洋中的霸主
  • 史前時期2大海洋霸主,稱霸海洋億萬年,巨齒鯊淪為食物
    地球在宇宙已經誕生了46億年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最早的生命在地球原始海洋出現了,再經過幾億年的進化,各種生物出現了,海洋生物永遠都比陸地生物強悍,下面就帶你們去看看史前地球的兩大海洋霸主,它們都稱霸了海洋億萬年的時間,一起去看看吧。
  • 十大遠古海洋猛獸 : 上龍為什麼會成為史前海洋霸主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上龍並不是最強大的     在已滅絕的十大海洋巨物中,鄧氏魚堪稱一種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巨大的咬合力,完全不遜色於史前生物中的滄龍、帝鱷、劍吻鯊等兇猛的怪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些令人恐怖的史前巨物。
  •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_海洋文化_愛海洋_海疆在線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3月17日消息,在已滅絕的十大海洋巨物中,鄧氏魚堪稱一種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巨大的咬合力,完全不遜色於史前生物中的滄龍、帝鱷、劍吻鯊等兇猛的怪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些令人恐怖的史前巨物。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史前時代並不缺乏令人恐懼的巨型怪獸,除了眾所周知的霸王龍等,還有巨牙鄧氏魚、恐怖豬、能整個吞食蛇頸龍的海怪等。
  • 【生物】從寒武紀到更新世——細數各個時代的海洋霸主
    ,訴說著它們曾經存在過。龐大鸚鵡螺的軟體居住在一個很長且薄的圓錐型殼裡。它沒有鰭和尾巴,沿著它的下腹部有一根柔韌的圓錐型的肉質管子。鸚鵡螺利用這個管子吸進海水,再施加壓力從反方向排出海水從而到達它想去的任何地方。他用調節殼中小室中的水量來控制其垂直位置。它的嘴和長觸手從殼粗大的一端伸縮出來。它以魚類和節肢類動物為食物,如海蠍子的祖先巨型羽翅鱟。但到了志留紀,它反而成為了海蠍子的獵物。
  •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
    盤點十大遠古海洋猛獸3月17日消息,在已滅絕的十大海洋巨物中,鄧氏魚堪稱一種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巨大的咬合力,完全不遜色於史前生物中的滄龍、帝鱷、劍吻鯊等兇猛的怪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些令人恐怖的史前巨物。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史前時代並不缺乏令人恐懼的巨型怪獸,除了眾所周知的霸王龍等,還有巨牙鄧氏魚、恐怖豬、能整個吞食蛇頸龍的海怪等。
  • 衛星發現巨大海洋生物,形狀似鯊魚,它可能會是史前的巨齒鯊嗎?
    史前的海洋霸主是誰?它在今天還存在嗎?澳大利亞發現巨大的海洋生物,這可能會是巨齒鯊嗎?巨齒鯊當年既然是海中霸主,為什麼還會滅絕呢?這個世界上還有巨齒鯊的存在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史前怪物身上的秘密。在這個星球上生活過的最大的捕食者之一是巨齒龍,這種生物隨便長長就能達到18米長,它是一種可怕的大型食肉恐龍。
  • 鸚鵡螺曾是地球上最大捕食者
    邪神加坦傑厄的原型,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奇特海洋生物——鸚鵡螺(Nautiloidea)。鸚鵡螺比三千萬年以前的超古代文明還要存在的長久的多。現存種群數量稀少的鸚鵡螺,已經在這個星球上經歷了數億年漫長的演變,最早甚至可以追述到寒武紀,並從奧陶紀開始繁榮,於泥盆紀開始減少。
  • 看化石以為是個進化畸形的遠古生物,沒想到卻是個海洋霸主
    巨齒鯊,不管是書面數據還是電影圖像,給人的印象是它們非常大。但是在巨齒鯊出現之前,鯊魚家族成員的進化是非常奇怪的。最奇怪的是螺旋齒鯊。100年來,科學家不知道它是什麼樣子。
  • 5大遠古時代的海洋霸主,第3種沒有牙,卻能產生5噸重的咬合力
    奇蝦,在寒武紀時期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掠食性古生物,奇蝦的體長約為2.3米,而在當時大多數生物的身長只有幾釐米甚至幾毫米大小,再加上奇蝦擁有25釐米的巨大嘴部與令當代生物都望而生畏的前肢,曾稱霸當代海洋上百萬年。
  • 盤點5種倖存的史前動物,第3種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
    鴨嘴獸,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鴨嘴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依然是未完全進化的低等哺乳動物,因多年濫捕而使鴨嘴獸種群嚴重衰落,曾一度面臨絕滅的危險。鱷雀鱔,一種古老的史前魚類,在地球已經存活了一億年。
  •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最牛的一個居然是由蜥蜴進化而來
    現在,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而在史前時代地球上的海洋面積比現在更為遼闊,因此在海洋裡稱霸就幾乎等於在整個地球食物鏈的頂端。筆者接下來為您盤點史前海洋三大霸主,這裡面的生物都曾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並且在全球海洋稱霸。
  • 還活著的10名史前動物,其中一個生存了5億年,比人類祖先還早!
    在有記錄的歷史之前,仍有大量的野生動物物種,它們以與我們裹著腰布的祖先一樣的形式存在,有些動物比祖先還古老。由於它們的脂肪和水分儲存駝峰,這些動物能夠忍受長時間的乾燥無食物期。據說現存的這種生物只有1000隻。
  • 【原創連載】|科學與文化雜談:風物海洋(三十二)洪荒遺存:鸚鵡螺化石
    鸚鵡螺化石原產於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曾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是地質古生年代的第二紀奧陶紀,時間距今大約為5億年前,遲則不晚於4.4億年前。鸚鵡螺通常棲息在深海底層,主要以蟹類、蝦類和海膽等為食。其化石最早發現於寒武紀晚期,奧陶紀最盛,種類繁多,分布極廣,此後逐漸衰退。現在世界上只存鸚鵡螺一個屬三個種。鸚鵡螺從數億年的洪荒中走來,能與鸚鵡螺化石相見是人類的緣份。
  • 英科學家發現遠古巨型海蠍化石 身長2.5米稱霸海洋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地球漫長的生物進化史上,曾出現過很多可怕的巨型怪獸。英國科學家日前發現的遠古海蠍子化石表明,這種節肢動物的身長曾達到2.5米,堪稱當時的海洋霸主。這一發現也再次改寫了科學家對同一時期古生物體型的認識。
  • 遠古十大海洋猛獸
    ,目前是被認為咬合力最為巨大的史前魚類,並且是寒武紀時期最為巨大的魚類,根據考古學家以及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鄧氏魚當時在海底幾乎可以說是稱霸的地位,是一種處於頂級的海洋掠食動物。鄧氏魚是史前一種可怕的魚類,它的牙齒猶如鋒利的匕首,體長大約30英尺。科學家分析稱,鄧氏魚擁有強大的咬力,能夠咬碎任何物體。目前,地球上現存生物最強咬力物種是土狼,大約2000牛頓。它們很容易咬碎骨骼,相比之下霸王龍的咬力大約是13000牛頓。而鄧氏魚的咬力能夠達到1.5億帕斯卡,大約每平方英寸咬力達到22000磅。同時,鄧氏魚每秒可張嘴50次,這意味著它們能夠非常快速地清掃周邊的獵物。
  • 海洋科普丨帶你認識世界四大名螺
    海螺中最有名的當屬萬寶螺、唐冠螺、大法螺和鸚鵡螺,它們並稱「世界四大名螺」,具有相當高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萬寶螺萬寶螺是屬於鬘螺科的螺類,萬寶螺是該屬螺類中最具觀賞性的,萬寶螺產地比較廣,大多生成於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熱帶區域內的珊瑚礁周圍。
  • 巨齒鯊的天敵是誰有強大對手嗎 史前海洋霸主有哪些
    ­  歷史悠久的鯊魚唯一一次在海洋中佔據不可動搖的頂端地位、身為最低等的脊椎動物的魚類卻捕食比自己智商高多的鯨類。­  巨齒鯊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的還是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  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在當時無天敵,只有與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的梅爾維爾鯨相匹敵。
  • 世界十大遠古海洋巨獸
    第二,藍鯨作為現存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來說,比起那些遠古巨獸顯得還是太小了。那麼,今天我們就從體型上,來盤點一下已經滅絕的史前時期十大水中巨獸。生活在150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到26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頂級掠食者。它們被很多古生物學家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
  • 盤點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盤點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如今我們看到的海洋生物,陸地生物,乃至所有生物都是經過了幾千幾萬的年進化而來的,雖然現代的海洋中,還有很多已經發現或者不為人知的巨獸,但是相比史前的海洋巨獸,可能只是小巫見大巫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史前十大海洋巨獸   原標題:完爆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