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5種倖存的史前動物,第3種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

2020-12-04 環球HotTime

鴨嘴獸,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鴨嘴歷經億萬年,既未滅絕,也無多少進化,依然是未完全進化的低等哺乳動物,因多年濫捕而使鴨嘴獸種群嚴重衰落,曾一度面臨絕滅的危險。

鱷雀鱔,一種古老的史前魚類,在地球已經存活了一億年。鱷雀鱔是一種大型兇猛魚類,具有極強的破壞性,流入到天然水域,會對水體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

腔棘魚,一種很古老的魚種,歷史追溯到4.0億年前,腔棘魚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它們曾經被認為已經滅絕6000萬年,但在1938年又重新發現。

七鰓鰻,一種無顎非常古老的的食腐魚,體型像鰻魚,棲身於淡水中,在水底挖穴而居。七鰓鰻是至今少數僅存的無頜類脊椎魚形動物之一,它們的歷史可追溯到3.6億年前,可以說是一個「活化石」。

鸚鵡螺,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軟體動物,是現代章魚、烏賊類的親戚,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3.5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

相關焦點

  • 盤點5種史前猛獸,第3種有可能倖存了下來
    巨豺齒獸 ,史前肉齒目哺乳動物,生存在4500萬到2600萬年前,主要生存於北美地區,這種動物有著斷頭臺一般有力的雙顎,武士刀一般的後牙,令人不寒而慄。它曾經在北美平原橫行一千多萬年。南美細齒巨熊,一種曾生活在南美洲地區的大型雜食性熊科動物,生存於200萬到70萬年前,它是當時陸地上體型最大,力量最大的肉食動物,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哺乳類食肉動物。雙門齒獸,160萬年前就存在的一種有袋類動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有袋類,分布於澳大利亞地區,在當地土著流傳的傳說生物中有一種叫做澳洲水獸的生物,被懷疑可能是倖存下來的雙門齒獸。
  • 細數5種已滅絕的古老物種,第3種極有可能倖存至今
    是當時最為龐大的陸生哺乳生物之一。體形幾乎與巨型短面熊、裂肉獸等史前生物相差無幾。現今發現的蒙古安氏中獸頭骨化石就長達83釐米,據此猜測,蒙古安氏中獸在當時無疑是頂尖的掠食者之一。殘暴獅,有史以來曾經存活在地球上最龐大的貓科生物之一,曾經廣泛生存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的北美洲大陸之中。軀體全長達到3.5米左右,上下顎骨骼極為發達,可想而知,一頭成年的殘暴獅所具備的咬合力是極為強大的。
  • 5種巨型的遠古動物,第4種可能仍在中國倖存
    恐劍齒虎,劍齒虎曾廣泛分布於新、舊大陸的新近紀及第四紀時期,是一種遠古時期的巨型貓科動物,其化石在我國甘肅以及山西等地有發現,主要獵物可能為平齒三趾馬。猛獁象,猛獁象是一種遠古史前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動物,其體型巨大,在歐洲、亞洲以及北美洲均有發現,草原猛獁象是其中最大的個體,約170萬年前起源於中國,其體型約有亞洲象的三倍大。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海蜇,一種水生無脊椎動物,同時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在5.05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在海洋中漂浮生活,因為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成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食佳餚。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佟學文 文/圖)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 5種最可怕的史前物種,專門獵殺我們的人類祖先!
    說起可怕的史前動物,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霸王龍。感謝史匹柏,成功地用虛擬的疼痛,讓我們忘記了血液和基因裡殘留的史前祖先親歷的痛苦和磨難,事實上,在智人生存的幾十萬年裡,至少有5種史前猛獸是以我們智人和其它靈長類為食的。
  • 西藏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數記錄增至1072種
    張偉 攝中新網拉薩10月14日電 (張偉)10月14日,記者在拉薩召開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歷時8年,西藏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本底及其動態變化基本摸清,全區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數由20世紀末記錄的701種增至目前的1072種。據悉,作為中國大中型野生動物最多的省區,西藏曾於1998年開展第一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歷時4年完成。
  • 這6種史前動物至今存在,有3種在中國,還有一種與恐龍交手過!
    這6種史前動物至今存在,有3種在中國,還有一種與恐龍交手過!第2種生物是考拉,它和中國的大熊貓一樣,在當地擁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被澳大利亞稱為國寶。它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要比熊貓還要早些,大約是距今2500萬年前,在最古老的澳大利亞大陸上就出現了考拉的祖先,是澳大利亞的珍貴物種當中最為原始的樹棲動物。
  • 可能被復活的3種史前巨獸,第一種是大象祖先,第三種曾稱霸地球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科學家們預測有可能被復活的4種史前巨獸吧。
  • 外表最「奇異」的5種史前動物,圖2是最早到達天空的動物之一
    1、外表最「奇異」5種史前動物,魚龍 魚龍是爬行動物中跟海豚最相似的動物,它們是海洋蜥蜴,已經發展到了海中。並進化出了水生動物的身體形狀,如鯨魚和海豚,這些特徵表現出了融合進化的顯著特徵。2、外表最「奇異」5種史前動物,雙齒翼龍 雙齒翼龍是有史以來最奇異的翼龍之一。
  • 河池新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81種
    本報河池訊 (記者/廖慶凌 通訊員/韋振懂)近日,記者從河池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評審會獲悉,繼1998年之後,2020年河池市再次開展的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新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81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
  • 6種長相古怪的史前動物,只有第4種存活下來,分布中國
    巨狐猴,這種史前靈長目動物有著一個像黑犀牛一樣的鼻子,身體矮胖並且具有長長的犬齒,可能還擁有特大的上唇,長相古怪,只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地區。雕齒獸,雕齒獸一般被認為是現代犰狳的祖先物種,這種史前動物擁有一個巨大的甲殼,體長達到3米多,高度也有1.5米左右,堪稱為哺乳動物中的"鐵甲武士"。鱟,當史前原始魚類剛剛問世的時候,鱟的祖先就出現了,最早的鱟化石見於奧陶紀(5.05億~4.38億年前),跟現代鱟比較相似的物種則出現於侏羅紀,如今鱟這種史前動物依舊存活了下來,分布在中國等地。
  • 五種倖存至今的古生物,大多變成「國寶」,僅有一種還被搬上餐桌
    腔棘魚,是史前倖存至今的硬骨魚類,這種古老的魚類被科學家視為現代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並且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它們被人認為已經滅絕了六千多萬年的時間。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一隻腔棘魚被人在非洲南部附近海域偶然捕獲到,人們才重新確認這種古老的魚類仍然還存活在地球上。新疆北鯢,中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之一,在國際上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和陸地上的大熊貓並列為「國寶」級動物。
  • 盤點5種遠古動物,第3種兇猛無比,曾存在中國
    法索拉鱷,屬勞氏鱷類,也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勞氏鱷類,也是恐龍出現以前的最大型陸地脊椎動物之一,體長大約8.5米,化石發現於阿根廷,其行動笨拙緩慢且轉身不靈活,因此被認為很可能是種食腐動物。恐狼,不是任何現存物種的直系祖先,但於現今灰狼有一點關係,在更新世分布於北美洲和南美洲,其存續時間在距今180萬年前到1萬年前,體型比灰狼稍大,牙齒也較為巨大,它們生性兇悍、殘忍,在食物極度缺乏的情況下,甚至有傷害同類的現象。
  • 6種犀利的史前動物,僅第4種倖存,愛吃小龍蝦
    水龍獸,史前合弓綱動物,是一類與哺乳類關係很親近的物種,水龍獸在恐龍出現之前就存在了,現今觀點認為水龍獸是地球上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在當時是犀利的霸主,在南非、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地均有發現。古巨蜥,生存於更新世南澳洲地區的一種大型爬行動物,是曾經出現過的最大型的蜥蜴種類,因為保留化石較少,其準確體型很難確定,但這種史前動物無疑是一種犀利的掠食者。波斯特鱷,這是一種產自北美地區的初龍類動物,並非恐龍,其體長能達到六米長,外形看起來跟鱷魚和霸王龍的結合體一般,當時恐龍都會對它敬而遠之,其犀利程度可想而知。
  • 5種神秘動物盤點,第3種或為倖存古人類
    明尼蘇達冰人,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地區發現的一具疑似「野人」的軀體,也就是一種傳說中介於人和猿之間的神秘動物,在世界各地也被叫做「大腳怪」,據說這副明尼蘇達冰人的軀體後來被賣掉了,再後來甚至失蹤不見了,因此明尼蘇達冰人至今依舊是個謎題。
  • 世上最古老的魚,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運動模式和人類四肢相似
    魚是人們很喜歡的一種食物,可以做成美食的魚也有很多種,不過今天小編要說的可不是美食,而是一種魚類,這種魚曾一度被人們認為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不過在1938年人們又發現了它的蹤跡,它就是世界上最古來的魚類——腔棘魚。
  • 6種史前長相奇異動物&3種人類基因突變造就的罕見能力
    下面這些動物,都是史前動物,照說是早已滅絕才對,可是竟然有一種頑強地活了下來,在中國還有其分布。巨狐猴,這種史前靈長目動物有著一個像黑犀牛一樣的鼻子,身體矮胖並且具有長長的犬齒,可能還擁有特大的上唇,長相古怪,只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地區。
  • 它們是一種迅猛的掠食動物, 喜歡以陸生脊椎動物為食
    在2億3000萬年前的三疊紀中期,餬口著一種長達5米的鱷魚雖然和恐龍很像,但其實它們是當代鱷魚的祖先!    大多數時辰,它們仍是像當代鱷魚一樣用四條腿走路。它們是一種迅猛的掠食動物,愛好以陸生脊椎動物為食。
  • 深圳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513種!
    目前深圳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51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其中: 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蟒蛇、黑鸛、白肩雕; 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9種,包括穿山甲、獼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