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丨帶你認識世界四大名螺

2021-01-13 澎湃新聞

從小到大,

無論是在書本還是在海邊,

你一定見過各式各樣的海螺。

這厲害的世界四大名螺,

你了解多少?

海螺中最有名的當屬萬寶螺、唐冠螺、大法螺和鸚鵡螺,它們並稱「世界四大名螺」,具有相當高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萬寶螺

萬寶螺是屬於鬘螺科的螺類,萬寶螺是該屬螺類中最具觀賞性的,萬寶螺產地比較廣,大多生成於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熱帶區域內的珊瑚礁周圍。

唐冠螺

唐冠螺(學名:Cassiscornuta):是大型海螺。貝殼大而厚重,長和高都可以達到30釐米,灰白色到金黃色,具金屬光澤,形狀象唐代的冠帽,因而得名。螺旋部低矮。肩部有5-7個角狀突起。內、外唇擴張,呈桔黃色的盾面。外唇內緣有5-7個齒。這種軟體貝類動物通常螺塔低,貝殼膨脹,體層豐滿,一般具有結節、肋或縱脹肋。雌雄形態有別,喜棲息於砂底。大多數以海膽為食。因其內唇擴張如帽緣,體形如唐朝僧人的帽子而得名。足的背後有一個由足腺分泌而成的厴,當身體縮入殼內後,可用厴完全關閉殼口。

主要分布於世界暖水海域,貪食雙殼類軟體動物,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中國南海、臺灣都有分布,常棲息在低潮線下。

大法螺

法螺(學名:Charoniatritonis):也稱大法螺。貝殼大。殼高351.0毫米,殼寬170.0毫米。螺層約10層。縫合線淺。螺旋部高,尖錐形,頂部常磨損。體螺層膨圓。每層具寬大光滑的螺肋和縱腫肋,肋間有細肋。縫合線下方的螺肋具結節突起。殼呈黃紅色,具黃褐色或紫色鱗狀花紋。殼口卵圓形,內桔紅色。外唇向外延伸,具成對齒肋和褐色條紋;內唇有褐色條紋的褶襞。前溝向背方彎曲。肉食性殼類。

法螺喜歡棲息在海藻繁茂的巖石和珊瑚礁上,過附著生活,喜歡吃海參和水螅。多在春、夏季進行繁殖。主要分布於印度洋、紐西蘭、菲律賓、日本等地。

鸚鵡螺

鸚鵡螺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和海洋中的「夜遊神」。鸚鵡螺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是現存唯一一類具有外殼的頭足類動物,曾經稱霸過奧陶紀海洋。

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被譽為科幻小說的鼻祖。這部書描繪了一艘奇怪的潛水艇,航行了兩萬裡的旅程,船長給它取名為「鸚鵡螺」號。

海底兩萬裡「鸚鵡螺」號

在我國,李白的《襄陽歌》中有「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的詩句。

鸚鵡杯又名海螺盞,是用鸚鵡螺製作而成的純天然的酒杯。出土於東晉南京王興之夫婦墓的鸚鵡杯,殼外用銅邊鑲嵌,兩側裝有銅質雙耳,螺內自然形成的水車輪片狀的齒,可以儲存酒,構思精巧,造型獨特。

河南省偃師市杏園村的一座唐墓也出土了這樣一個鸚鵡杯。鸚鵡杯由於其回歸自然的情趣,在我國古代尤其是唐宋時期頗得嗜酒者的喜愛,駱賓王、盧照鄰和陸遊的詩句中都曾提到過它。

看起來像鸚鵡在小浴缸裡

東方鸚鵡杯 圖片來源網絡

自古,鸚鵡螺就以它令人炫目的美麗讓人發出由衷的讚美。它的構造也頗具特色,呈螺旋形,外表光滑,灰白色,後方間雜著許多橙紅色的波紋狀。

被截剖的鸚鵡螺,像是旋轉的樓梯,又像一條漂亮的百褶裙,是造物的奇蹟,因此得到東西方的一致青睞。西方人模仿鸚鵡螺排水、吸水的上浮、下沉方式,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蓄電池潛艇和第一艘核潛艇,它們都被命名為「鸚鵡螺」號。數學家們更著迷於鸚鵡螺外殼切面所呈現的優美的螺線,鸚鵡螺的螺旋中暗含了斐波拉契數列,而斐波拉契數列的兩項間比值也是無限接近黃金分割數的。藝術家們則從美妙的螺旋線和完美的黃金分割比例中尋找到了更多的靈感。

鸚鵡螺在生活中也有一些應用。

在古希臘克裡特島米諾斯皇宮遺址,裝飾性壁畫的主題就來自海洋,海浪、海草、章魚、海豚,當然還有貝殼,充滿著歡愉的氣質。希臘陶器首開古希臘藝術之先河,其裝飾內容豐富無比,其中就有螺貝的造型,將陶器整體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海螺,配以幾何圖案為主題的裝飾,其精緻令人驚嘆。

「巴洛克」最初特指形狀怪異的珍珠。源自珍珠及其母貝的靈感使貝尼尼在設計聖彼得大教堂主祭壇時,大膽地使用了螺旋形的造型。

西方鸚鵡螺杯,流行於19世紀歐洲貴族中的奢華裝飾品,因鸚鵡螺獨特的結構成為儲酒之器,但經過工匠的加工裝飾後,其裝飾作用早已大於其實用價值。

—END

相關焦點

  • 世界四大名螺哪個價值最高?
    鳳尾螺(Trumpet Triton):四大名螺之首鳳尾螺和唐冠螺、萬寶螺和鸚鵡螺並稱世界四大名螺。又因其獨特的外型和酷似孔雀尾羽的漂亮花紋和稀少的數量而位居四大名螺之首,在所有貝殼中,鳳尾螺是最名貴的。鳳尾螺大多生長在西南太平洋,以南中國海為最多。棲息於珊瑚礁石之下,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極寶貴的資源。鳳尾螺的顏色如孔雀尾翼,布局均勻,色彩斑斕,個體大,殼表裝飾豐富。
  • 世界四大名螺之一的唐冠螺,快來帶回家吧!
    唐冠螺主要分布於世界暖水海域,貪食雙殼類軟體動物,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中國南海、臺灣都有分布,常棲息在低潮線下。與萬寶螺、鳳尾螺和鸚鵡螺並稱世界四大名螺,屬珍貴海螺,具有相當高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唐冠螺是民間的四大名螺之中,最具觀賞價值的貝類,也是展會上經常出鏡的貝類之一,現已被列為我國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四大名螺是哪些?它們都長什麼樣?
    但今天,知力君不給大家講故事,而要帶你認識驚奇瑰麗的四大名螺。01法螺法螺又被稱為「大法螺」「鳳尾螺」,是一種分布範圍很廣的大型海螺。法螺是珊瑚礁中體型最大的軟體動物之一,殼長可以達到60釐米。磨去殼頂後,法螺可以被製成號角。在珊瑚礁生態系統中,法螺還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功能——它是少數幾個能攝食長棘海星的物種之一。
  • 福州左海海底世界升級,水母宮、海洋科普小鎮、動漫城全新亮相
    福州新聞消息:福州左海海底世界重裝升級,夢幻水母宮、海洋科普小鎮、遊戲動漫城等均全新亮相,帶給遊人非同往常的感受。據了解,這是市中心唯一一家海洋世界,相比羅源灣、連江和永泰,在交通上都要便利得多。福州左海海底世界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福州左海公園內,展館面積3000多平方米,展示三百多個品種近5000尾(只)海洋動物,突出展現人鯊共舞表演、美人魚表演、海獅海豹表演,是一座融觀賞、遊樂、科普為一體的大型海洋動物展館,先後獲得全國、省、市科普教育基地稱號,是市民遊樂休閒的好去處,也是廣大中、小學生學習海洋科普知識的搖籃。
  • 科普丨世界地圖誕生的奧秘
    科普丨世界地圖誕生的奧秘 2020-05-27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海洋世界,讓你與海洋世界來一次親密接觸
    我一開始也不知道小梅沙有海洋世界,後來是經朋友科普才知道小梅沙主要分為三大區域:有海濱區、小梅沙海洋世界,小梅沙大酒店。小梅沙海洋世界是真的挺不錯的地方,建議呢是可以和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來,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來也是不錯的哦。對深圳了解的朋友聽過小梅沙,那肯定也知道大梅沙,小梅沙和大梅沙相隔的並不遠,大概4公裡左右,但是小編覺得小梅沙的環境比大梅沙要好一些。
  • 51年收藏近三百枚海螺 聽說四大名螺都被他集齊了
    指著一屋的海螺,老楊帶著些自豪感,「很多都非常珍貴。」海螺收藏充實了他的漁民生涯老楊的父輩都是漁民。到老楊這一代,自然也沒能「免俗」。17歲時,老楊就下了海。但漁民的生活枯燥、單一。」雖然心裡有些不大痛快,可沒辦法,那時的海山人家,子弟除了外出捕魚,幾乎沒有其他可以謀生的手段。老楊咬了咬牙,忍了下來。
  • 長風海洋世界「上新」了!帶你揭秘「全球最大章魚堡」……
    帶你揭秘「全球最大章魚堡」…… 2020-12-30 1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丨世界海洋日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題將目光瞄準了海岸潮間帶上的綠色衛士——紅樹林。那麼,什麼是紅樹林?為什麼是紅樹林?
  • 海洋世界的一角丨海洋館(一)
    小夥伴們還在為沒有辦法探索美麗的海洋世界而苦惱嗎?潛潛在這裡偷偷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海洋館」。這是一個可以讓大家在不一樣的地方可以擁有相同震撼感的奇妙世界。每個人在進入展覽區前都會經過這樣的小隧道去選擇觀看的項目,每一個項目的入口都會有對這個項目的介紹,這樣小夥伴們就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看的項目喇~(拍攝於廣西融晟極地海洋世界)
  • 51年集齊300枚海螺 聽說他還把四大名螺集齊了
    拖蝦的時候,就會有海螺拖上來的,那些海螺有的很大,看起來非常漂亮,楊元順就把海螺都收起來,在船上養個兩三天都不會死,帶回家把螺肉挑出來,炒了一大盤下酒,螺殼就被他收藏了。那時候,楊元順每天出海打魚都充滿了期待,期盼的不是能撈上來多少魚,而是想著究竟會撈到怎樣的海螺。
  • 科普丨帶你認識上海2000坐標系
    我們將通過本文和以60個問答的形式為大家科普上海2000坐標系和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的相關知識~中國新一代大地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首先坐標系的確立是一件大事情。經國務院批准,我國自2008年7月1日起,啟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英文縮寫CGCS2000,這是我國新一代的大地基準。為什麼要坐標系統?
  • ...巖柱般的海綿動物」科普講堂帶孩子下潛深海 探索海洋神秘
    6月24日,「我是海洋科學演說家」第二季之「認識海洋世界 護衛藍色領土」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全國優秀科普工作者、博士生導師李新正的話音剛落,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的學生們便立即展開了討論。  「大家一定不知道,章魚還有一種運動方式。那就是跑!就像同學們百米賽跑一樣。」
  • 園博館科普講座丨園林科普探秘 帶你了解「北京本土植物」
    11月11日,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展「北京本土植物」科普講座,來自北京香山公園的劉瑩老師帶領現場小觀眾們認識北京城的本土植物,欣賞它們優美的「身姿」,了解各自的植物特性,在精彩的園林科普講座中重新認識古老的北京城。
  • 徐州海洋極地世界科普館將在徐州鼓樓區動工
    此次濟南採風活動的承辦單位是蓬萊八仙過海旅遊集團,其在徐州投建的海洋極地世界科普館即將動工,預計1年半左右建成。建設地點是徐州市鼓樓區九裡山東路以北,天齊路以西,平山北路以東。泉城歐樂堡景區位於濟南市北郊,由八仙過海旅遊集團投資140億元打造。
  • 走進水務海洋 | 一展盡覽海洋知識,科普解鎖「申藍」密碼
    >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母,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本期「走進水務海洋」活動來到上海自然博物館,以短視頻形式帶領大家「雲觀展」,打卡「走近海洋·感受申藍」海洋科普主題展,一起探秘海洋世界由於展覽內容十分豐富本期活動從「為什麼、是什麼、有什麼和怎樣做」四個方面帶大家「雲打卡」開啟一場海洋知識大科普~資源豐富、航運建設、經貿往來……海洋「為什麼」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