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博館科普講座丨園林科普探秘 帶你了解「北京本土植物」

2021-02-06 微園林

北京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伴隨它成長的不只是人類,更有生長在這裡的本土植物。這些植物在北京落地生根,不僅見證了北京城的發展,更創造了專屬這裡的美景。


11月11日,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展「北京本土植物」科普講座,來自北京香山公園的劉瑩老師帶領現場小觀眾們認識北京城的本土植物,欣賞它們優美的「身姿」,了解各自的植物特性,在精彩的園林科普講座中重新認識古老的北京城。

本土植物是產地在當地或起源於當地的植物,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後,與當地的環境條件相適應,進而在當地繁衍生息。


考驗的時刻到了~你能說出早開堇菜和紫花地丁的區別嗎?

早開堇菜的花期比紫花地丁要早,另外雖然這兩種植物的花朵非常相似,但前者的葉緣有鋸齒,而後者的葉緣有圓齒,這樣是不是就很好區分了~

《詩經·芄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詩經》中的「芄蘭」指的就是蘿藦,它還有個十分有趣的別名,叫作「婆婆針線包」。



待到春天西山上的山杏開花時,白粉的花朵漫山遍野,仿佛像是下過一場鵝毛大雪,著名的「西山晴雪」指的就是這裡的美景。


除了這些花花草草,像黃櫨、銀杏、國槐等都是北京的本土樹木。北京秋天的美景可是少不了它們的功勞,還記得為什麼秋色葉樹種會變色嗎?一起來回顧下上期科普講座的精彩內容吧!(點擊藍色連結即可進入→園博館科普講座丨秋葉變色大揭秘 破解大自然的魔法)


下次再見到北京本土植物時,你能準確地說出它們各自的名字嗎?現場的小朋友們結成小分隊,根據講座中的內容,完成了植物拼圖遊戲!


現場的小觀眾還得到了老師精心準備的環保小手絹,減少使用一次性紙張,保護自然環境,建設美麗家園從小事做起!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開館時間:9:00-17:00  15:30停止入館

*園博館已實行實名制入館,請您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入館參觀(學生請攜帶學生證)。

*園博館作為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長期開展各類園林主題校外教育活動,歡迎北京市中小學生持「北京市中小學學生卡」(天壇背景,無照片)到館內中央大廳遊客服務中心進行刷卡登記。

遊客服務中心諮詢電話:010-63915025(周二至周日 9:00-17:00)

園博館倡導綠色出行,推薦您乘坐地鐵或公交前往參觀:

地鐵路線:地鐵14號線至園博園站,換乘專55路公交車至正門下車。

公交路線:乘坐327路、385路、951路至蘆井站下車,向東步行5分鐘即到。

相關焦點

  • 探秘奇妙夜
    在充滿夢幻的海洋館與可愛的海洋生物「共眠」,在繁星點點的香山密林中觀察神奇的鳴鳴蟬羽化,在靜謐的夜間園博館學習和體味園林之美……伴隨著暑期的到來,各類精彩紛呈的公園夜遊活動成為親子活動中一道特別的「風景」,也為每個參與其中的家長和孩子心中留下了一段回味悠長的美好記憶。
  • 2019年昆明植物所全國科普日活動預告
    講座將從視覺的角度出發,談談伴隨植物科學研究中的藝術之美。涉及植物繪圖,植物的色彩(可見和紫外)、結構(宏觀和微觀)以及它們的功能,介紹如何獲取這些漂亮的圖像以及對科研的意義。:上官法智  活動方式:講座+DIY現場手作,DIY招募20人。
  • 北京市民可線上探秘「宅在家」的動物們
    (記者 王斌)為豐富疫情防控期間市民居家生活,北京動物園、頤和園等多家市屬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陸續推出了「線上遊園」服務,開啟「雲遊」模式,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在線聽講解、看展出。  春節假期以來,為避免人員集聚,北京動物園、中國園林博物館1月24日起閉園閉館,其餘市屬公園取消所有春節活動,關閉室內展覽展廳、狹窄空間、冰雪活動等,包括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天壇公園祈年殿等。  日前,北京動物園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推出「線上動物園」板塊,將動物的日常生活製作成短片,配以圖文,展示飼養員們消毒、訓練、餵食、觀察等工作,介紹動物相關的科普知識。
  •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大眾網日照·海報新聞4月28日訊(記者 牟泳錕)近日,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日照海洋科普館位於山海天旅遊度假區碧海路88號,該館是以海洋科普教育為中心,融科技培訓、學術報告、海洋科技展示、海洋文化宣傳以及濱海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普場館,其前身為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海洋科普基地。作為日照市重要的科學普及場所,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等稱號。
  • 帶你探秘全亞洲最大的蝴蝶生態科普館
    而科普館,一直都深受到小朋友和家長們的喜愛。但與此同時,許多科普館多年來一成不變、學術化嚴重,少了許多趣味。上周末,我與幾位帶孩子的家長一同前去湖州原鄉小鎮遊玩,這裡有全亞洲最大的蝴蝶生態科普館,讓人耳目一新!原鄉小鎮,是一個結合了自然風光和現代遊樂設施的景區。還成功入選了浙江省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名單。
  • 景山公園2016昆蟲科普文化展開幕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耿學清)今天(23日)一早,景山公園2016昆蟲科普文化展開幕,有來自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的320個品種的標本。另外,本周起,市屬公園暑期科普夏令營拉開帷幕,各公園陸續開始招募小營員。上午,景山公園2016年昆蟲科普文化展正式與遊客見面,將持續至8月15日。
  • 全國青少年航模總決賽選手探秘日照海洋科普館
    全國青少年航模總決賽選手探秘日照海洋科普館 2019-08-16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天文館奇妙夜又來了!蔡司九型光學天象儀帶你仰望星空
    你是否覺得意猶未盡,亦或是因故遺憾錯過?如今,北京天文館夜場參觀活動將再度開放。  據了解,從本周末(10月24日)起,北京天文館將連續四周開放夜場參觀,每周六17:30-21:00為夜場時段。觀眾可通過官網提前預約購票,體驗奇妙的天文館之夜。
  • 成都市青少年植物科普館開館一周現18處訛誤(圖)
    &nbsp&nbsp&nbsp&nbsp成都市青少年植物科普館,家長帶著孩子在認識了解展板上的植物&nbsp&nbsp&nbsp&nbsp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植物主題科普館——成都市青少年植物科普館開館一周,被成都本地知名植物博主
  • 青少年參與「火星探秘之旅」科普專家談火星探測「七難」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科普中國·科學答人」供圖「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
  • 在國內首個簕杜鵑科普館,賞一場繁花似錦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辦事處、深圳市花卉協會、深圳市簕杜鵑研究會、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市政建設工程事務中心、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黨建服務中心主辦,簕杜鵑科普館承辦,將持續到2021年1月18日。
  • 科普小常識丨25個你應了解的科普知識(1—5)
    科普小常識丨25個你應了解的科普知識(1—5) 2020-07-23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椰子和千歲蘭將現身省森林植物園珍稀瀕危植物科普展
    (資料圖:千歲蘭)  紅網長沙3月24日訊(通訊員 歐光梅)3月26日,北京植物園科普館館長王康博士將來到湖南省森林植物園,攜難得一見的「海椰子」種子、千歲蘭等實物,用輕鬆幽默的演講為大家打開「神秘的植物世界」之門。
  • 石家莊市橋西區:小康路上的科普盛宴
    多年來,石家莊市橋西區加強科普陣地建設,社區科技館(科普活動室)、社區科普園、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為全民提高科學素養提供了保障。卓達上院的居民帶孩子體驗科普設施。據了解,「科普畫廊」長約50米,以「倡導科學生活、建設美麗家園」為主題,是維明街道打造的科普宣傳平臺。建成5年來,參觀者不計其數,成為維明街道科普宣傳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更為轄區居民打開了一扇學習科普知識的窗口。「科普」不只是一句口號、一幅標語,想要讓它深入人心要每天看得見,還要摸得著。
  • 「聆聽宇宙」系列天文科普講座圓滿成功!
    「聆聽宇宙」系列講座,有趣有深度,還有天文學家與公眾零距離地精彩互動,吸引了大量感興趣的公眾前來參與,其中不乏對天文學抱有熱情的中青年人士,也有對天文充滿好奇心的少年兒童。 相信大家在參與本系列講座之後,對天文學的不同領域又有了深入的了解與學習。
  • 科普活動點亮廣州「科學之夜」
    華南植物園、廣州動物園、花都氣象天文科普館等近20家科普基地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夜間科普活動。劉女士表示,廣州科技活動周傳播面廣、公眾參與度高,「有展覽、講座、論壇等各式主題科普活動,帶著孩子一起探尋科學奧秘,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科學素養。」有趣:發現自然科學之美當晚,華南植物園、廣州動物園等科普基地同樣熱鬧。
  • 科普中國科學答人推出「尋找未來之星 火星探秘之旅」活動
    值此火星之年,為了滿足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火星的好奇心,「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推出尋找未來之星特別行動——火星探秘之旅,通過火星探測專題科普講座、青少年選手互動競答、科普文章創作及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增強青少年對火星相關知識的了解,激發他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興趣。「科普中國·科學答人」是面向全國的大型網絡科普知識互動競答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
  • 帶市民走進「植物世界」 深圳博物館首推植物科普展
    市民認真聽取博物館工作人員講解植物深圳新聞網3月13日訊(記者 潘潤華 通訊員 賴聰琳)家裡擺放的夾竹桃、一品紅居然有毒?3月13日,「叢林寶貝與毒瘤——深圳植物科普展」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據悉,這是深圳博物館首次推出的植物類科普展覽,為廣大市民進行植物知識科普。此展覽將持續展至4月22日。展覽分「珍稀瀕危植物」「野果植物」「有毒植物」和「入侵植物」4個單元,共展出100多件深圳地區的植物標本和部分活體植物。
  • 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圍觀青少年選手的互動競答和科普演講
    值此火星之年,為了滿足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火星的好奇心,「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推出尋找未來之星特別行動——火星探秘之旅,通過火星探測專題科普講座、青少年選手互動競答、科普文章創作及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增強青少年對火星相關知識的了解,激發他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興趣。「科普中國·科學答人」是面向全國的大型網絡科普知識互動競答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
  • 上海科普大講壇「走近西部」滬藏疆首場聯播講座舉辦
    該場活動也是大講壇「走進西部」系列暨滬藏疆首場聯播講座。恰逢第40個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之際,該講座特邀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主任、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生所何祖華研究員為三地觀眾帶來以「糧食安全」為主題的科普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