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宇宙探秘、夜觀動物、觀測星空、聆聽蟲鳴……8月29日晚,由廣州市科技局主辦的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重點活動——「科學之夜」隆重上演,廣東科學中心、華南植物園、廣州動物園、花都氣象天文科普館等近20家科普基地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夜間科普活動。
神奇:這些石頭會「發光」
當晚,廣東科學中心的「科學之夜」開放了兩大展廳:自美國NASA引進的《星球奇境》展廳、低碳&新能源汽車體驗館,引領觀眾探究宇宙奧妙,體驗新能源汽車高科技。IMAX 3D巨幕影院放映科普電影《後院風光》,激發觀眾愛科學、愛觀察、愛探索的熱情。
此外,廣東科學中心還聯合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小翼科普、科樂多等科普機構,現場組織了科普表演秀、趣味科普DIY活動、無人機技能挑戰、航空機長模擬駕駛體驗等十餘項充滿科學性、體驗性和互動性的趣味項目,系列豐富的科普活動讓觀眾大呼過癮。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帶來了「我和我的恐龍朋友們」、「零距離『對話』螢光礦物」等互動節目,人氣很高。認識哪些恐龍?會不會拼出這些恐龍?不少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這些石頭會發光?神奇!普通光照下平淡無奇的石頭,用紫外線手電筒一照,發出了絢麗的螢光,呈現了一個繽紛小世界。鋰霞石呈灰白色,紫外線下,這塊石頭呈晚霞的斑斕色彩,絢麗奪目。矽鋅礦聖誕石表面分布著一些凸凹不平的小顆粒,紫外線下,這塊小石頭通體呈現紫色,小顆粒則成了星星點點的「深紫色」,十分好看。
五彩斑斕的熱氣球「升空」,頗為吸睛。「好漂亮啊,夜色裡看更美了,真想乘坐一下,體驗下從高空看夜色的感覺,」觀眾劉女士一家三口邊圍觀熱氣球,邊拍照。劉女士說,她已經連續3年參加科學中心的「科學之夜」了,每次參加後都發個朋友圈,引來一片羨慕聲。「每年的節目都不同,各有新意和亮點,很喜歡。」劉女士表示,廣州科技活動周傳播面廣、公眾參與度高,「有展覽、講座、論壇等各式主題科普活動,帶著孩子一起探尋科學奧秘,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科學素養。」
有趣:發現自然科學之美
當晚,華南植物園、廣州動物園等科普基地同樣熱鬧。在廣州動物園,大小朋友們觀察了野生小動物和圈養保護動物的夜間行為,以不一樣的視角了解動物們奇特的夜晚狀態,在科普老師帶領下認識生物多樣性。
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更是很多生命的棲息場所。白天的繁華落幕,黑夜的生命劇場一樣精彩:蜘蛛愛「上網」、蟬兒在夜幕掩護下褪去舊裝……在華南植物園,孩子與家長們在樹下觀察前四後五的「腳趾」的斑腿泛樹蛙、抱卵撫育的高腳蜘蛛,與「跳高冠軍」廣翅蠟蟬幼蟲互動……科普老師引導孩子們一起探索自然,探秘自然故事、發現自然科學之美。
白雲山鳴春谷鳥園「鳴春谷奇妙夜」也十分精彩,不僅有科普講座,還有夜觀導賞體驗,向遊客開展鳥類科普知識、鳥類救護知識、拒食野生鳥類、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等科普宣傳。廣東省土壤科學博物館舉辦「土壤健康怎麼測」科普小課堂,帶領觀眾動手作實驗,傳播健康土壤、愛護土壤、生態文明的觀念。
據悉,「科學之夜」是廣州科技活動周近年推出的亮眼品牌活動,由廣東科學中心、廣州科普聯盟牽頭組織。活動打破科普場館日間開放模式,將科普活動延伸到晚上舉行,進一步豐富了廣州市民的夜間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