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紅樹林?丨世界海洋日

2021-01-09 中國綠色時報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題將目光瞄準了海岸潮間帶上的綠色衛士——紅樹林。那麼,什麼是紅樹林?為什麼是紅樹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視頻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司)

鬆軟的灘涂,鹹澀的海水,不間斷的海浪衝刷,颱風摧殘……在遭受這種種「凌虐」後,它們依然牢牢挺立在灘涂之中,並且不斷繁衍生息,屹立成一道獨特的海岸線,保護著海岸和海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它們有一個名字叫「紅樹林」。

第一次見到紅樹林,你肯定會好奇:為何紅樹林並不紅,反而綠意濃濃?這是因為紅樹林並非是單一樹種形成的森林,而是由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不同科屬的植物組成的群落。它們當中有矮小的灌木,也有可以長成幾十米高的喬木,還有一些草本和藤本,這些植物統稱為「紅樹林植物」。

廣西石角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紅樹林(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紅樹科植物以其紅花、紅葉柄、紅樹皮而得名,剝開樹皮,就能看見它的紅。這是因為它們生於鹽鹼高的淺海沼澤,本身富含單寧酸,會被空氣氧化變紅,砍斫時不僅裸露的木材是紅色,刀口也會被染紅。因而,人們形象地稱它們為「紅樹林」。

作為海洋和陸地交界處的「兩棲植物」,紅樹林面積雖然不大,儲碳能力卻高於全球平均值,將海洋中巨量的活躍碳牢牢縛在濱海溼地;看似平平無奇的紅樹林,還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紅樹林以常綠灌木和喬木為主體,加上少量草本和藤本,和樹上鳥類、樹底魚蟹貝類、微生物組成一個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體系;紅樹林對生態保護具有顯著作用,得益於其淨化水體的功能,紅樹林所在地幾乎沒有微生物富集的「赤潮」發生……

上圖:造型別致的紅樹林

中圖:紅樹林保護區成為鳥類樂園

下圖:廣東湛江紅樹林保護區成旅遊打卡地

(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在很多地方,紅樹林是活的海堤,抵抗著颱風襲擊。2004年,印尼大海嘯導致近30萬人罹難,印尼、泰國、印度和斯裡蘭卡等地受災嚴重,但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省沿海一帶的村民卻幸運地躲過了這場災難。2017年,我國第4號颱風「塔拉斯」從海南島南部海面擦過,狂風大作,暴雨如注,但是這場颱風造成的損失卻遠遠小於往年……這其中,「海岸衛士」紅樹林功不可沒。

然而,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全世界紅樹林的面積正以年均1%的速度減少,並面臨著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等嚴重威脅。

保護與利用既對立又統一,正如權利與義務的結合。當紅樹林屹立海疆,為我們提供無私的奉獻時,保護好它們正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2001年起,國家林業局啟動紅樹林保護工程,將全國約50%的紅樹林劃入自然保護區。《全國溼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全國溼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等規劃和文件相繼出臺,國家對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的投入不斷加大,各地營造紅樹林的熱情高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進程加速。

大美紅樹林(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紅樹林保護工作。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北海金海灣紅樹林保護地考察時強調,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實施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生態海堤,提升抵禦颱風、風暴潮等海洋生態災害能力。

總書記對紅樹林保護恢復的重要指示、批示,為紅樹林保護恢復指明了方向。2019年4月~6月,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組織開展紅樹林資源現狀和適宜恢復地調查,編制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實施紅樹林生態修復。

6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我國已在紅樹林分布區域建立了52個自然保護地,使55%的紅樹林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紅樹林已成為我國保護力度最大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

文章來源丨中國林業雜誌 中國綠色時報

審核丨唐秀萍

編輯丨王鑫達

版式丨吳竹韻

相關焦點

  • 世界海洋日丨明明是綠色的,紅樹林為何叫紅樹林?
    今天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  今年海洋日的主題是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關於紅樹林,  你了解多少?圖片來源:自然資源部    為什麼叫紅樹林?  紅樹林是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溼地木本植物群落,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  紅樹林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享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等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的棲息地,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的場所。
  • 世界海洋日,認識紅樹林
    其實我認識這類植物,是因為一個挺特殊的契機,那就是這周一(6月8號),是世界海洋日。這次海洋日的主題,在咱們國內被定為「保護紅樹林」。紅樹林長什麼樣,我在文稿裡放了一張圖,你一看就知道了。這個主題就很奇怪了。你想,我們一般說保護海洋,通常會說,保護海洋的整個生態系統,比如拒絕工業排放,或者減少白色塑料汙染。為什麼這一次,要把紅樹林這種植物,單拿出來說事呢?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本報訊  記者馬雨晶 黎明 通訊員林蔭報導  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在海水中生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保持土壤、淨化海水、儲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您知道什麼是紅樹林嗎?您知道在哪裡可以看到紅樹林嗎?您知道紅樹林跟熱帶雨林,哪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強嗎?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關於紅樹林,你應該知道哪些?來了解一下吧!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 面對紅樹林退化和面積減少的威脅,數據禾倡議——留住「海上森林」,我們可以做得更多。紅樹是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海岸潮間帶灘涂淺灘上的稀有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北緯25°~南緯25°之間。
  • 5月8日,世界海洋日丨保護海洋「衛士」,研究成果不能「鎖在柜子裡」!
    世界海洋日丨保護海洋「衛士」,研究成果不能「鎖在柜子裡」!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6月08日 14時42分   5月8日,國際迎來了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對此專家呼籲——保護海洋「衛士」紅樹林,決不能讓研究成果「鎖在柜子裡」!
  • 國際海洋日|走進「海岸衛士」紅樹林
    每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地球的肺,生產人類呼吸所需的50%氧氣,數十億人依賴海洋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數百萬人以海洋為生。2008年,聯合國大會確立了世界海洋日,旨在讓公眾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動員並團結世界人民參與世界海洋的可持續管理。
  • 世界海洋日聚焦紅樹林~快收藏,中國6大紅樹林國家級保護區信息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紅樹林浴海而生,向陸挺秀,是連接海陸的綠色長城,它們既受人類活動的幹擾,又受海平面變化和全球變暖等因素的影響,是十分脆弱,但又十分重要的生態系統。
  • 今年海洋日主題確定——「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世界海洋日|直播解密紅樹林,帶你了解這些默默無聞的「海岸衛士」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為提升全民保護海洋的意識,在全國海洋文化教育聯盟各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系列活動正式上線。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舉辦世界海洋日...
    中國網6月8日訊 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根據自然資源部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織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海底世界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面向社會公眾的海洋日主題線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呼籲社會大眾採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提升公眾海洋意識的目的。今年的海洋日系列活動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
  • 6月8日世界海洋日:聚焦海岸衛士「紅樹林」
    作為生命的起源之地,海洋中的生物多達20餘萬種,其中動物約18萬種,植物2萬餘種。海洋不僅可以為人類提供綠色能源,其中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海流能、潮流能等,也是食物、藥品的主要來源,更是生物圈的關鍵組成部分。但這片浩瀚的「藍色引擎」在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的同時,也承載著來自陸海的雙重汙染和開發壓力。
  • 走進深藍|2020年海洋日主題確定——「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世界海洋日的由來2008年12月,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將每年的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設立海洋日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國作出特別努力,通過各種形式的慶祝和宣傳活動向政府和公眾宣傳海洋,提高人們的海洋意識,強調海洋在造就和維持地球生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強調保護海洋資源與環境的重要性,保持海洋的持續發展和海洋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強海洋國際合作。2009年,我國將原有的7月18日全國海洋宣傳日調整到6月8日,更名為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 漲知識 | 紅樹林為什麼不「紅」?
    但是,為什麼一直被叫做「紅樹林」呢?本圖是日本西表島的紅樹林。JANINE NAO攝。貌似,所有的紅樹林看起來都是滿滿的綠呢,那為什麼要起名叫紅樹林呢?紅樹林(Mangrove),是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溼地木本生物群落。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劃重點!!!
  • 明明是綠色的,紅樹林為何叫紅樹林?
    今天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今年海洋日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關於紅樹林,你了解多少?圖片來源:自然資源部為什麼叫紅樹林?紅樹林是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溼地木本植物群落,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紅樹林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享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等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的棲息地,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的場所。
  • 世界海洋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
    福建省霞浦縣三沙鎮一艘收穫紫菜的船隻行駛在紫菜種植區(2017年11月26日攝)。6月8日是由聯合國大會確定的「世界海洋日」,旨在提醒人類關注賴以生存的海洋,發現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審視全球性汙染和對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
  • 莫逆之交丨紅樹林遊記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灣、河口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和小喬木群落;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突出特徵是根系發達、能在海水中生長。「不知不覺,停車場到了,韋女士叫我們入園,說她的車就在這裡等。我問是否先付剛才的車費,她說不要緊,返程時再一起付。金海灣紅樹林的門樓在眼前出現。
  • 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主題確定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記者日前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宣傳活動期間,自然資源部將圍繞紅樹林的海洋生態功能、當前的問題及近年來的保護措施等內容,組織開展系列線上活動。
  • 山口紅樹林——集中分布有紅樹林、鹽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態系統
    廣西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山口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境內,距合浦縣城 77km,北海市105km;距湛江市93km。保護類型為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重點保護對象是紅樹林生態系統。這裡集中分布有紅樹林、鹽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態系統,是中國沿海具有較高的海洋高等植物生態系統多樣性和豐富的海洋動物多樣性的區域。保護區屬典型潮間帶森林溼地,符合《溼地公約》國際重要溼地指定標準的 3,即擁有對維持特殊生物地理區域生物多樣性的動植物種群。